水的來源渠道很多,首先就是南北極地區的冰川,然後也有山地冰川,高山冰川等。整體而言,冰川融化之後的水是佔據了主要部分,所以說氣溫在引發它們的加速融化,從而影響到了海平面的一個問題。
當然對於海平面上升多少,最終還得根據氣候的變化來進行決定的。那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根據2019年發布的報告指出,如果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驟減且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2°C的水平,到2100年時,海平面上升仍可能達到30-60釐米左右。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根據科學報告指出,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15釐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已達每年3.6毫米,較上世紀快了兩倍多,所以說冰川融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是越來越快,同時上升之後,海平面的影響肯定是不斷的提升。
如果從海拔高度來講,我國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影響的問題可能是最大的,所以說消失什麼城市直接看下海平面距離就行。
查了一下,大概有十五個一線城市。
1.天津3.3米,2.上海4.5米,3.廣州6.6米,4.南京8.9米,5.臺北9.0米,6.海口14.1米,7.武漢23.3米,8.合肥29.8米,9.北京31.2米,10.香港32米,11.瀋陽41.6米,12.杭州41.7米,13.長沙44.9米,14.南昌46.7米,15.濟南51.6米。
那麼如果海平面上升66米,最先淹沒的是上海市,因為它的平均海拔只有不到3米,隨後淹沒的是廣州(平均海拔43.4米),再次是北京(平均海拔43.5米),最後是深圳(平均海拔70—120米),其實對深圳來說影響最小,因為它的平均海拔雖為70—120米,但也是平均而已,肯定有低於66米的地區,因此也會淹沒一部分。
對於這個問題,假設太強了,所以我們不做具體解釋,因為這個高度基本上是不可能發生的,而中國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是多少?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海平面公報》的結論指出,1980年至2018年,中國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率為3.3毫米/年,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因此,這個速度並不低。
當然,為了防止海平面的影響,我們正在不斷完善海平面上升的防禦機制,這也可以對低等級的一些海平面上升的效果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