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葉面肥產品分類
下面根據葉面肥的作用功能,將各類葉面肥料做一簡單介紹。
該類葉面肥料含氨、磷、鉀三元素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其中,氮肥一般採用醯胺態氮、銨態氮、硝態氮或者胺基酸等有機氮源。產品原料一般選擇使用尿素、硝銨、硝酸鉀、硫酸銨、氯化銨、硝酸、胺基酸等;磷源主要選用正磷酸鹽、偏磷酸鹽、多聚磷酸鹽等,生產上一般選用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磷酸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磷酸以及一些偏磷酸鹽與多聚磷酸鹽等;鉀肥一般選用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作為葉面肥產品原料。
一般指含有鈣、鎂、矽等成分的葉面肥。其中,鈣肥主要採用水溶性無機鈣鹽及螯合鈣,產品原料可選用氯化鈣、硝酸鈣、硝酸銨鈣、乙酸鈣以及與EDTA、檸檬酸、胺基酸、糖醇等有機物螯合的鈣;鎂肥主要採用水溶性無機鎂鹽,一般選擇氯化鎂和硫酸鎂;水溶性矽肥主要採用矽酸鈉(主要指偏矽酸鈉和五水偏矽酸鈉)作為矽源,由於其呈鹼性,且易於鈣、鎂、鋅、鐵等離子發生反應,形成絮狀沉澱。因此,在葉面肥中一般單獨使用。
我國農化市場中一般有單質元素型與複合元素型兩種。一般選用易溶性無機鹽類及螯合類微量元素等作為原材料。
表1微量元素的常用原材料種類
2.功能性葉面肥
該類葉面肥中除了營養元素外,加入了調節植物生長的物質。一般採用赤黴素、三十烷醇、復硝酚鈉、DA-6、萘乙酸(鈉)等促進生長的調節劑種類作為主要成分,主要作用是調控作物的生長發育,適於作物生長前中期使用。
隨著葉面肥市場的發展,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獲得了巨大的發展。由於具有效果明顯、見效快、成本低等特點,受到眾多生產廠家的重視。但我們建議廠家,應用調節劑時,要考慮作物、地域、氣候、農田管理的差異,不要盲目添加調節劑,以做到真正的增產效果。更要選擇使用質量有保證的產品。防止對作物造成不利的影響。
表2葉面肥中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該類葉面肥中一般含有從天然物質(如海藻、秸稈、動物毛髮、草炭、風化煤等)中處理提取的發酵或代謝產物,產生胺基酸、腐植酸、核酸、海藻酸、糖醇等物質。這些物質有刺激作物生長、促進作物代謝、提高作物自身抗逆性等功能。
胺基酸的來源有動植物兩種。植物源胺基酸主要有大豆、餅粕等發酵產物以及豆製品、粉絲的下腳料;動物源胺基酸主要有皮革、毛髮、魚粉及屠宰場下腳料等。將原料轉化為胺基酸的工藝也有所不同,最簡單的是酸水解工藝,常用濃度4—6moI/L的鹽酸溶液,按比例與物料水解一定時間,然後用氨或其他鹼性物質中和,調節PH值後即為原液;較為複雜的是生物發酵法,常用複合菌群在一定條件下對物料進行4—6周的發酵,發酵液經提煉後,加工成含胺基酸水溶性肥料。
海藻肥的活性物質是從天然海藻中提取的,主要原料是鮮活海藻,一般是大型經濟藻類.如臣藻、海囊藻、昆布等。其生產工藝有化學提取、發酵、低溫物理方式提取等,一般而言,物理方法處理的海藻提取物具有較高的植物活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海藻多糖和多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如生長素、赤黴素、類細胞分裂素、多酚化臺物及抗生素物質等,可刺激作物體內活性因子的產生和調節內源激素的平衡。
(1)發酵:藻類(含適量的水分)+生物菌種,混合均勻,放入發酵罐中發酵,根據罐內溫度進行適當調節(包括水、空氣、溫度等);
(3)脫水:將浸提物脫水,液體部分添加氮、磷、鉀及微量元素,濃縮後即成液體肥;固體部分乾燥後粉碎、造粒為有機肥。
含糖醇葉面肥
糖醇系列微肥在2001年推向國際市場,目前在我國糖醇主要用在食品行業,近年來在化工也有廣泛應用的趨勢。市場上產品以糖醇鈣為主。
腐殖酸包括煤炭腐植酸和生化腐植酸。
煤炭腐植酸指從煤炭中提取的腐殖酸或黃腐酸及其鹽類,特點是結構、組成相對穩定,但產地不同活性有差異。煤炭腐植酸多用褐煤、風化煤做原料,用苯或苯一醇溶劑抽提,得到可溶的瀝青和不溶的殘渣,殘渣再用0.5%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即得到可溶的腐植酸鹼液,順次用5%鹽酸溶液和丙酮處理,可分離出黃腐酸、棕腐酸和腐黑酸。
煤炭腐植酸和生化腐植酸比較來說,前者原料易得,成本較低,但產品硬度小、吸溼性大、易與鈣、鎂等金屬離子絮凝,給實際應用帶來不利。生化腐植酸在水溶性、生理活性、抗鈣鎂離子和二價鹽等性能上要好些,可溶解的PH範圍為1~14。但目前看來,其發酵物多為秸稈發酵產物,主要成分是類屬腐植酸。目前腐植酸與生化腐植酸檢測分析的共性與特性、兩者的定義並沒有明確解釋。
肥藥型葉面肥
木醋液(或竹醋液)葉面肥
木醋液和竹醋液最早是在日本應用,使用較廣泛。也有相關的生產標準。在我國這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兩者的生產還沒有國家標準,但是相關產品已經投放市場。據試驗研究,木醋液不僅能提高水稻的產量,還可以提高水稻抗病蟲害的能力。
稀土元素是指化學周期表中鑭系的14個元素和化學性質相似的鈧與釔。農用稀土元素通常是指其中的鑭、鈰、釹、鐠等有放射性,但放射性較弱,造成汙染可能性很小的輕稀土元素。最常用的是鈰硝酸稀土。
有益元素類葉面肥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開始葉面肥商品化生產以來,我國的葉面肥市場發展速度較快。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涉及葉面肥生產的企業達3000~4000家,產品種類豐富,名目繁多。市場競爭相當激烈。下表為我國當前市場常見的葉面肥種類。
由於葉面施肥有許多優點,己成為生產中一項不可缺少的施肥技術與措施。葉面肥配方也應該考慮作物、土壤、氣候等條件的差異,研製和使用針對性強、養分吸收效率高的專用葉面肥料。隨現代農業和肥料科學技術的發展,目前葉面肥的應用開始向多元化、針對性、環保型等方向發展,產品的發展也趨向高濃度化、系列化和多功能化。我們必須加大科研力度以促進我國葉面肥的生產和應用發展,促使葉面施肥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來源:農田行者,如需轉載,註明出處,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