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葉面肥知識匯總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2020-11-28 中國化肥網

  關於葉面肥,我們應該明確一個概念。從嚴格意義上講,葉面肥不是肥料的分類,而是指一種施肥方式。農作物除了通過根系吸收養分外,葉片也能吸收養分。葉面肥就是通過農作物葉面補充養分的一種方式,所以葉面施肥又稱根外追肥或葉面噴肥。

  葉面肥是一種根外追肥,通過直接噴施於作物葉片表面,由葉片吸收,將養分輸送到作物體內各部分。它主要是起到彌補根系供肥不足、平衡作物營養或是在作物某一生育時期緩解臨時性的供不應求的作用。葉子直接吸收和利用有效養分,對養分的利用率較高,同時可避免由於土壤對某些養分的固定而降低其有效性。特別是磷、銅、錳、鋅、鐵等容易被土壤固定的元素,通過製成葉面肥噴施,具有營養效果好的特點。葉面對養分的吸收運轉比根部快,有利於及時滿足作物生長發育的要求。

  葉面肥的種類

  葉面肥的種類繁多,根據其作用和功能等可把葉面肥概括為營養型、調節型、生物型和複合型四大類。

  1.營養型葉面肥:此類葉面肥中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等養分含量較高,主要功能是為作物提供各種營養元素,改善作物的營養狀況,尤其是適宜於作物生長後期各種營養的補充。

  2.調節型葉面肥:此類葉面肥中含有調節植物生長的物質,如生長素、激素類等成分,主要功能是調控作物的生長發育等。適於植物生長前期、中期使用。

  3.生物型葉面肥:此類肥料中含微生物體及代謝物,如胺基酸、核苷酸、核酸類物質。主要功能是刺激作物生長,促進作物代謝,減輕和防止病蟲害的發生等。

  4.複合型葉面肥:此類葉面肥種類繁多,複合混合形式多樣。其功能有多種,一種葉面肥既可提供營養,又可刺激生長調控發育。

  用作葉面肥的各類原料性質

  含氮營養物質

  硝酸鈣【Ca(NO3)2·4H2O】

  含有氮和鈣兩種營養元素,其中氮(N)含量為11.9%,鈣(Ca)含量為17.0%。硝酸鈣外觀為白色結晶,極易溶解於水中,20℃時每100mL水可溶解129.3克,吸溼性極強,暴露於空氣中極易吸水潮解,高溫高溼條件下更易發生。因此,儲存時應密閉並放置於陰涼處。

  硝酸鈣是一種生理鹼性鹽,作物根系吸收硝酸根離子的速率大於吸收鈣離子,因此表現出生理鹼性。由於鈣離子也被作物吸收,其生理鹼性表現得不太強烈,隨著鈣離子被作物吸收之後,其生理鹼性會逐漸減弱。硝酸鈣是目前無土栽培中用得最廣泛的氮源和鈣源肥料。特別是鈣源,絕大多數營養液配方都是由硝酸鈣來提供的。

  硝酸銨【NH4NO3】

  硝酸銨中氮含量為34%~35%,其中銨態氮(NH4+-N)和硝態氮(NO3--N)含量各佔一半。硝酸銨外觀為白色結晶,農用及部分工業用硝酸銨為了防潮常加入疏水性物質製成顆粒狀,其溶解度很大,20℃時100mL水中可溶解188克。

  硝酸銨的吸溼性很強,易板結,純品硝酸銨暴露於空氣中極易吸溼潮解,因此,在貯存時應密閉並置於陰涼處。另外,硝酸銨有助燃性和爆炸性,在貯運時不可與易燃易爆物質共同存放。受潮結塊的硝酸銨,不能用鐵錘等金屬物品猛烈敲擊,應用木錘或橡膠錘等非金屬性材料來輕敲打碎。

  因硝酸銨中含有50%的銨態氮和50%的硝態氮,由於多數作物在加入硝酸銨初始的一段時間內對銨離子的吸收速率大於硝酸根離子,因此,易產生較強的生理酸性,但當硝態氮和銨態氮都被作物吸收之後,其生理酸性逐漸消失。同時,在用量較高時,對於銨態氮較敏感的作物會影響到其養分的吸收和生長,因此,在使用硝酸銨作為營養液的氮源時要特別注意其用量。

  硝酸鉀【KNO3】

  硝酸鉀的氮(N)含量為13.9%,鉀(K)的含量為38.7%,它能夠提供氮源和鉀源,外觀上為白色結晶,吸溼性較小,長期貯存於較潮溼的環境下也會結塊。在水中的溶解性較好,20℃時100mL水中可溶解31.6克。硝酸鉀具有助燃性和爆炸性,貯運時要注意不要猛烈撞擊,不要與易燃易爆物混存一處。硝酸鉀是一種生理鹼性肥料。

  硫酸銨【(NH4)2SO4】

  硫酸銨中含氮(N)量為20%~21%,它是用硫酸中和NH3而製得的。外觀為白色結晶,易溶於水,在20℃時,每100克水可溶解75克硫酸銨。硫酸銨物理性狀良好,不易吸溼。但當硫酸銨中含有較多的游離酸或空氣溼度較大時,長期存放也會吸溼結塊。

  溶液中的硫酸銨被植物吸收時,由於多數作物根系對NH4+的吸收速率比SO42-來得快,而使得溶液中累積較多的硫酸,呈酸性。所以,硫酸銨是一種生理酸性肥料。在作為營養液氮源時要注意其生理酸性的變化。

  尿素【(NH2)2CO】

  尿素是在高溫、高壓並且有催化劑存在時,由氨氣(NH3)和二氧化碳(CO2)反應而製得的。尿素含氮量很高,達46%,是固體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純品尿素為白色針狀結晶,吸溼性很強。為了降低其吸溼性,作為肥料用的尿素常製成顆粒狀,外包被一層石蠟等疏水物質。所以,肥料尿素的吸溼性一般不大。尿素易溶於水,在20℃時,每100克水中可溶解100克尿素。

  加入營養液中的尿素由於在植物根系分泌的脲酶作用下,會逐漸轉化為碳酸銨【(NH4)2CO3】,並在水中解離為NH4+和CO32-,由於作物對NH4+的選擇吸收速率較快,致使溶液的酸鹼度降低。因此,尿素為生理酸性肥。

  含磷營養物質

  過磷酸鈣【Ca(H2PO4)2·H2O+CaSO4·H2O】

  過磷酸鈣又稱普通過磷酸鈣或普鈣。它是由粉碎的磷礦粉中加入硫酸溶解而製成的,其中含磷的有效成分為磷酸一鈣【Ca(H2PO4)2】,同時還含有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硫酸鈣【CaSO4·H2O】,它們分別佔肥料重量的30%~50%和40%左右,其餘的為其它雜質。過磷酸鈣的外觀為灰色或灰黑色顆粒或粉末,一級品的過磷酸鈣的有效磷含量(P2O5)為18%,游離酸含量<4%,水分含量<10%,同時還含有Ca:19%~22%,S:10%~12%。過磷酸鈣是一種水溶性磷肥,當把過磷酸鈣溶解於水中時會在容器底部殘留一些沉澱,這些沉澱就是難溶性的硫酸鈣,但不要誤會為過磷酸鈣是一種緩效性的或難溶性的肥料。

  過磷酸鈣由於在製造過程中原來的磷礦石中的Fe、Al等化合物也被硫酸溶解而同時存在於肥料中,當過磷酸鈣吸溼後,磷酸一鈣會與Fe、Al化合物形成難溶性的磷酸鐵和磷酸鋁等化合物,這時磷酸的有效性就降低了,這個過程稱為磷酸的退化作用。因此,在貯藏時要放在乾燥處以防吸溼而降低過磷酸鈣的肥效。

  在無土栽培中,過磷酸鈣主要用於基質栽培和育苗時預先混入基質中以提供磷源和鈣源。由於它含有較多的游離硫酸和其它雜質,並且有硫酸鈣的沉澱,所以一般不作為營養液的肥源。

  磷酸二氫鉀【KH2PO4】

  外觀為白色結晶或粉末,分子量為136.09,易溶於水,20℃時100g水中可溶解22.6g。磷酸二氫鉀性質穩定,不易潮解,但貯藏在溼度大的地方也會吸溼結塊。由於磷酸二氫鉀溶解於水中時,磷酸根解離有不同的價態,因此對溶液pH的變化有一定的緩衝作用,它可同時提供鉀和磷二種營養元素,是營養液中非常重要的磷源。

  磷酸二氫銨【NH4H2PO4】

  也稱磷酸一銨或磷一銨。它是將氨氣通入磷酸中而製得的。純品的磷酸二氫銨外觀為白色結晶,作為肥料用的磷酸二氫銨外觀多為灰色結晶。純品含磷(P2O5)61.7%,含氮(N)11%~13%。易溶於水,溶解度大,20℃時100g水中可溶解36.8g。它可同時提供氮和磷兩種營養元素。對溶液pH變化有一定的緩衝能力。

  磷酸一氫銨【(NH4)2HPO4】

  也稱磷酸二銨或磷二銨。它是將氨氣通入磷酸溶液中製得的。純品的磷酸一氫銨外觀為白色結晶。純品含磷(P2O5)53.7%,含氮(N)21%。作為肥料用的磷酸一氫銨常含有一定量的磷酸二氫銨,這種肥料的含磷量(P2O5)為20%,氮(N)18%。它對營養液或基質pH值的變化有一定的緩衝能力。

  重過磷酸鈣【Ca(H2PO4)2】

  重過磷酸鈣的有效成分為磷酸二氫鈣即磷酸一鈣[Ca(H2PO4)2·H2O],外觀為灰白色或灰黑色粉末,含磷量(P2O5)為40%~52%,不含有硫酸鈣,易溶於水,游離酸含量較高,可達4%~8%,故水溶液呈酸性,其吸溼性和腐蝕性都比過磷酸鈣強,但不象過磷酸鈣那樣存在著磷酸的退化作用。很少作為營養液的磷源使用。

  偏磷酸銨【NH4PO3】

  外觀為白色粉末或結晶,含磷(P2O5)70%~73%,含氮(N)17%左右,稍有吸溼性,不易結塊,其水溶液呈弱酸性,是一種含氮、磷的高濃度肥料,在生產的用得較少。

  含鉀營養物質

  硫酸鉀【K2SO4】

  純品的外觀為白色粉末或結晶,作為農用肥料的硫酸鉀多為白色或淺黃色粉末。純品硫酸鉀含鉀(K2O)54.1%。肥料硫酸鉀含鉀(K2O)50%~52%,含硫(S)18%,較易溶解於水,但溶解度稍小,20℃時100g水中可溶解11.1g,吸溼性小,不結塊,物理性狀良好,水溶液呈中性,屬生理酸性肥料。

  氯化鉀【KCl】

  純品的外觀為白色結晶,作為肥料用的氯化鉀常為紫紅色或淺黃色或白色粉末,這與生產時不同來源的礦物顏色有關。氯化鉀含鉀(K2O)50%~60%,含氯47%,易溶於水,20℃時100g水中可溶解34.4g,吸溼性小,水溶液呈中性,屬生理酸性肥料。在營養液也可作為鉀源來使用,但用得較少,主要由於氯化鉀含有較多的氯離子(Cl-),對於馬鈴薯、甜菜等「忌氯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有不良的影響。

  磷酸二氫銨【NH4H2PO4】

  見上述「含磷營養物質」部分。

  中微量元素營養物質

  硫酸鎂【MgSO4·7H2O】

  外觀為白色結晶,含鎂(Mg)9.86%,含硫(S)13%,易溶於水,20℃時100克水中可溶解35.5克硫酸鎂。稍有吸溼性,吸溼後會結塊。水溶液為中性,屬生理酸性肥料。它是營養液中最常用的鎂源。

  氯化鈣【CaCl2】

  外觀為白色粉末或結晶,含鈣(Ca)36%,含氯(Cl)64%,吸溼性強,易溶於水,水溶液呈中性,屬生理酸性肥料,在無土栽培中作為鈣源用得較少,主要用於作物鈣營養不足時葉面噴施使用,也可用於不用硝酸鈣作為鈣源的配方中。不宜在「忌氯作物」上使用,其它作物上使用時也要慎重。

  硫酸鈣【CaSO4·2H2O】

  硫酸鈣又稱石膏,外觀為白色粉末狀,含鈣(Ca)23.28%,含硫(S)18.62%。它由石膏礦粉碎或加熱製成。農業石膏有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CaSO4·1/2H2O)和含磷石膏(CaSO4·2H2O)三種。硫酸鈣的溶解度很低,20℃時100克水中只能溶解0.204克硫酸鈣。水溶液呈中性,屬生理酸性肥料,在營養液配製時大多不使用,有極個別的配方中可能使用硫酸鈣作為鈣鹽,一般在基質栽培中可混入基質中作為鈣源的補充。

  硫酸亞鐵【FeSO4·7H2O】

  硫酸亞鐵又稱黑礬、綠礬。外觀為淺綠色或藍綠色結晶,含鐵(Fe)19%~20%,含硫(S)11.5%,易溶於水,有一定的吸溼性。硫酸亞鐵的性質不穩定,極易被空氣中的氧氧化為棕紅色的硫酸鐵,特別是在高溫和光照強烈的條件下更易被氧化,因此須將硫酸亞鐵放置於不透光的密閉容器中,並置於陰涼處存放。硫酸亞鐵是工業的副產品,來源廣泛,價格便宜,是無土栽培中良好的鐵源。但由於硫酸亞鐵在營養液中易被氧化和與其它化合物(特別時磷酸鹽)形成難溶性磷酸鐵沉澱,因此,現在的大多數營養液配方中都不直接使用硫酸亞鐵作為鐵源,而是採用絡合鐵或硫酸亞鐵與絡合劑(如EDTA或DTPA等)先行絡合之後才使用,以保證其在營養液中維持較長時間的有效性。同時,還要注意營養液的pH值不要過高(>7.5),應保持在pH7.0以下,否則也會因高pH值而產生沉澱,導致鐵有效性的降低。如果發現硫酸亞鐵被嚴重氧化、外觀顏色變為棕紅色時則不宜使用。

  三氯化鐵【FeCl3·6H2O】

  外觀為深黃色結晶,含鐵(Fe)20.66%,含氯(Cl)65.5%,易溶於水,吸溼性強,易結塊。作物對三價Fe3+的利用率較低,而且營養液的pH較高時,三氯化鐵易產生沉澱而降低其有效性。現較少單獨使用三氯化鐵作為營養液的鐵源。

  硼酸【H3BO3】

  外觀為白色結晶,含硼(B)17.5%,冷水中的溶解度較低,20℃時100克水中溶解5克硼酸,熱水中較易溶解,水溶液呈微酸性,是營養液中良好硼源。

  硼砂【Na2B4O7·10H2O】

  外觀為白色或無色結晶,含硼11.34%。在乾燥的條件下硼砂失去結晶水而變成白色粉末狀,易溶於水,是營養液中硼的良好來源。

  硫酸錳【MnSO4·4H2O或MnSO4·H2O】

  外觀上為粉紅色結晶,含錳24.63%;一水硫酸錳分子量為169.01,含錳32.51%。它們都易溶解於水中。

  硫酸鋅【ZnSO4·7H2O】

  俗稱皓礬,為無色斜方晶體,易溶於水,20℃時每100g水中可溶解54.4g。在乾燥的環境下會失去結晶水而變成白色粉末。含Zn 22.74%,它是營養液重要的鋅營養來源。

  氯化鋅【ZnCl2】

  外觀為白色結晶,純品含Zn37.45%,易溶於水,20℃時100g水中可溶解367.3g。由於溶解在水中會水解而生成白色氫氧化鋅沉澱,故在營養液中較少用作鋅源。

  硫酸銅【CuSO4·5H2O】

  外觀為藍色結晶,含Cu25.45%,含S12.84%,易溶於水,20℃時100g水中可溶解20.7g。它是無土栽培良好的銅營養來源。

  氯化銅【CuCl2·2H2O】

  外觀為籃綠色結晶,含Cu37.28%,易溶於水,20℃時100g水中可溶解72.7g。

  常見的絡合劑

  也稱螯合劑,即凡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含有孤對電子的分子或離子(即配位體)與具有空的價電子層軌道的中心離子相結合的單元結構的物質。同時具有一各成鹽基團和一個成絡基團與金屬陽離子作用,除了有成鹽作用之外還有成絡作用的環狀化合物稱為螯合物。

  為了解決在無土栽培營養液中鐵源的沉澱或氧化失效的問題,常將二價的Fe2+與絡合劑作用形成穩定性較好的鐵絡合物來使用於營養液中,也可用於葉面噴施及混入固體基質中。螯合鐵作為營養液的鐵源不易被其它陽離子所代替,不易產生沉澱,強哥認為螯合元素即使營養液的pH值較高,仍可保持較高的有效性,而且易被作物吸收。

  除了鐵之外,其它的多價陽離子都可與絡合劑形成螯合物,但不同的陽離子和不同的絡合劑形成螯合物的能力不一樣,其穩定性也不同。

  EDTA:乙二胺四乙酸

  外觀為白色粉末狀。它與硫酸亞鐵作用可形成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鐵,由於其價格相對較便宜,因此它是目前營養液中最常用的絡合劑。

  DTPA:二乙酸三胺五乙酸

  外觀為白色結晶,微溶於冷水,易溶於熱水和鹼性溶液中。

  CDTA:1,2-環己二胺四乙酸

  外觀為白色粉末狀,難溶於水,易溶於鹼性溶液中。

  EDDHA:鄰羥苯基乙酸

  分子量為360,外觀為白色粉末狀,溶解度小。

  HEEDTA:羥乙基乙二胺三乙酸

  外觀為白色粉末狀,冷水中的溶解度小,易溶於熱水及鹼性溶液中。在營養液中最常用的是鐵與絡合劑形成螯合物來使用,而其它的金屬離子如Mn、Zn、Cu等在營養液中的有效性一般較高,很少使用這些金屬離子與絡合劑形成的螯合物。

  常規肥料葉面噴施濃度

  葉面施肥濃度直接關係到噴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濃度過高,則噴灑後易灼傷作物葉片;溶液濃度過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達不到補充作物營養的要求。所以在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症配製。

  1. 磷酸二氫鉀:常用濃度0.3%。方法:用300克磷酸二氫鉀加水100公斤,充分溶解後噴霧。

  2. 尿素:常用濃度1%~2%。使用時千萬注意,如果尿素中縮二尿的含量如超過1.0%就對作物有毒害作用,所以這種尿素就不能進行葉面噴霧。

  3. 草木灰:常用濃度5%~7%。必須用於草木灰加水配製,加水靜置15小時過濾後噴施。

  4. 過磷酸鈣:濃度2%,把過磷酸鈣加水後充分攪拌,再靜置24小時過濾後,取清液噴施。

  5. 硼砂(或硼酸):常用濃度0.2%~0.3%。方法:先用少量45℃熱水溶化硼砂,再對水稀釋。

  6. 硫酸銅:常用濃度0.02%~0.05%。用時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液,能免除毒害。

  7. 硫酸錳:常用濃度為0.05%~0.1%。

  8. 硫酸鋅:常用濃度為 0.1%~0.2%,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石灰液後噴施。

  9. 米醋:用200~250毫升對水45~50公斤噴施。

  10. 鉬酸銨:按常用濃度為0.05~0.1%,噴施豆科作物。

  影響葉面肥使用效果的因素

  葉面肥的使用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要提高葉面肥的使用效果,就要了解葉面肥的影響因素。

  葉片

  葉片臘質與角質層厚度、葉片活性等,都可以影響葉面肥的吸收。角質層薄、葉片活性強的新葉,葉面肥的吸收效果好。尿素對表皮細胞角質層有軟化作用,可以加速其它營養物質的滲入,所以尿素成為葉面肥重要的組成成分。中性肥皂、有機矽助劑等,可以軟化角質層、提高肥料溶液的展著性,增加與葉片的接觸面積,提高吸收效率。葉齡一般與葉片活性相關,新葉較老葉易吸收養分。

  植物本身的營養狀況

  養分缺乏的植株吸收養分的能力強。植株生長正常,養分供應充足,噴施葉面肥後吸收得就少;反之則多。

  環境條件

  光照、溼度、溫度等對葉面肥的吸收影響很大。光照較弱,空氣溼度較大,有利於葉面肥的吸收。葉面肥濃度過高、水分蒸發過快,有時會灼傷葉片,造成肥害。一般陰天或下午4:00~5:00,溫度20~25攝氏度,葉面肥噴施效果較好。

  噴施溶液性質

  溶液濃度、pH值、溶液表面張力、營養元素移動性等也影響葉面肥的吸收。不同葉面肥適宜的濃度不同,要根據要求調節噴施溶液濃度。供給陽離子時,溶液調至微鹼性;供給陰離子時,溶液調至微酸性,有利於營養元素的吸收。專家認為,在噴施液中加入2%的中性洗衣粉,可減小溶液的表面張力,增大溶液與葉片的接觸面積,營養吸收快。葉片的吸收與養分在葉內的移動性呈正相關,葉片內營養移動速度快的營養元素,吸收速度也更快。

  各類元素在植物葉片內的移動速度

  葉片內營養元素的移動速度一般為:氮>鉀>磷>硫>鋅>鐵>銅>錳>鉬>硼>鈣。在噴施不易移動的元素時,必須增加噴施次數並注意噴施部位,如移動速度較慢的鐵、硼、鉬等噴在新葉上效果更好。另外,溶液溼潤葉片的時間等也影響了葉面肥的吸收。一般葉片溼潤時間在30分鐘至1小時內,吸收的速度最快。

  噴施葉面肥需要注意的問題

  選擇適當的噴施濃度

  葉面施肥濃度直接關係到噴施的效果,如果溶液濃度過高,則噴灑後易灼傷作物葉片;溶液濃度過低,既增加了工作量,又達不到補充作物營養的要求。所以在應用中要因肥、因作物不同,因地制宜對症配製。(常規葉面肥噴施濃度見上文)

  選擇適當的噴施方法

  配製溶液要均勻,噴灑霧點要勻細,噴施次數看需要。

  掌握好噴施時期

  葉面施肥的時期要根據各種作物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營養元素的需求情況,選擇作物營養元素需要量最多也最迫切時進行噴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選擇適當的噴施時間

  葉面施肥效果的好壞與溫度、溼度、風力等均有直接關係,進行葉面噴施最好選擇無風陰天或溼度較大、蒸發量小的上午9時以前,最適宜的是在下午4時以後進行,如遇噴後3~4小時下雨,則需進行補噴。

  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

  植株的上、中、下部的葉片、莖稈由於新陳代謝活力不同,對外界吸收營養物質的能力強弱差異較大,要選擇適當的噴施部位。

  增添助劑

  在葉面噴施肥液時,適當添加助劑,提高肥液在植物葉片上的粘附力,促進肥料的吸收。

  與土壤施肥相結合

  因為根部比葉部有更大更完善的吸收系統,對量大的營養元素如氮、磷、鉀等,據測定要10次以上葉面施肥才能達到根部吸收養分的總量。因此葉面施肥不能完全替代作物的根部施肥,必須與根部施肥相結合。

(有機肥農化大全)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全有機肥知識來了!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3有機肥優勢與功效   有機肥優勢   1 與化肥相比:   1) 生物有機肥營養元素齊全;化肥營養元素只有一種或幾種。   2) 生物有機肥能夠改良土壤;化肥經常使用會造成土壤板結。   3) 生物有機肥能提高產品品質;化肥施用過多導致產品品質低劣。
  • 史上最全!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一、作基肥施用   概念:有機肥料養分釋放慢、肥效長、最適宜作基肥施用。在播種前翻地時施入土壤,一般叫底肥,有的在播種時施在種子附近,也叫種肥。該施肥方法適宜於:種植密度較大的作物。註:農家有機肥和商品顆粒有機肥用法有所區別   施用方法   1,全層施用在翻地時,將有機肥料撒到地表,隨著翻地將肥料全面施人土壤表層,然後耕入土中。這種施肥方法簡單、省力,肥料施用均勻。這種方法同時也存在很多缺陷。   第一,肥料利用率低。
  • 這些肥料基本知識你一定要知道!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控制釋放的手段最易行的是包膜方法,可以選擇不同的包膜材料,包膜厚度以及薄膜的開孔率來達到釋放速率的控制。   4.按形態分類   (1)固體化肥 在工廠中製成結晶狀、顆粒狀或粉末狀的固體形態的化肥,這在包裝、運輸和施用方面很適合我國的農業技術水平。   (2)液體化肥   在工廠中製成液體形態的化肥,如液氨、氨水、溶液肥料以及膠體肥料等,既可根際土施,也可葉面施肥,它的生產成本較低,但需要相應的貯存和施用機具,適用於機械化的農田。
  • 化肥與有機肥的區別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1.有機肥含有大量有機質,具有明顯的改土培肥作用,化肥只能提供無機養份,長期使用對土壤造成不良影響,土壤越來越饞。    2.有機肥養分含有低,需要大量深入,而化肥養分含量高,使用量少。    3.有機肥肥效時間長,化肥肥效短而猛。易造成養分流失。
  • 肥料的種類 性質與作用機理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沼氣肥:在密封的沼氣池中,有機物腐解產生沼氣後的副產物,包括沼氣液和殘渣。   綠肥:利用栽培或野生的綠色植物體作肥料。如豆科的綠豆、蠶豆、草木樨、田菁、苜蓿、苕子等。非豆科 綠肥有黑麥草、肥田蘿蔔、小葵子、滿江紅、水葫蘆、水花生等。
  • 蘿蔔施用硼肥的方法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根外追肥,在缺硼的田塊,從蘿蔔出現2~3片真葉開始至收穫前15天左右,每畝每次用80~100克硼酸或120~150克硼砂對清水50~60千克,配製成葉面肥在晴天的傍晚噴施,每隔15~20天噴一次。   不論將硼肥作基肥、種肥或葉面追肥,田間土壤的含水量都要掌握在60%~80%,土壤乾旱會影響蘿蔔對硼的吸收。若遇到連陰雨天氣或大暴雨天氣,應及時排水降漬,特別是苗期田間不能積水。
  • 你知道水溶肥與衝施肥的區別是什麼嗎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衝施肥於水溶肥的區別 首先從概念上來說:   A:衝施肥又叫水衝肥,它是追肥方式的一種,即把固體的速效化肥溶於水中並以水帶肥的施肥方式。 衝施肥即是灌溉施肥,而灌水方式可分井灌和畦灌,也包括滴灌、噴灌。
  • 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一種看法認為它肥效很高,把它當成萬能肥料,甚至揚言可以完全取代化肥;   另一種看法則認為它根本不是肥料。   其實這兩種都是偏見。國內外多年試驗證明,用根瘤菌接種大豆、花生等豆科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確實有增產效果,合理應用其它菌肥拌種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對非豆科農作物也有增產效果,而且有化肥達不到的效果。
  • 中藥材葉面肥有什麼優勢?中藥材葉面肥什麼樣的好?中藥材葉面肥用...
    但是很多農戶在種植中藥材的時候不知道怎樣施肥會讓中藥材長勢更好,中藥材追什麼樣的葉面肥更好?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中藥材用葉面肥的優勢和中藥材葉面肥使用的具體方法。 一、中藥材使用葉面肥的優勢 1、防治病害 因為葉面肥具有吸收好,見效快的特點,並且對細菌、真菌、病毒所引起的各種病害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治中藥材病害。
  • 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施用菌肥有菌液葉面噴施、菌液種子噴施、拌種和固體菌劑與種子拌和作為菌肥等。(中國新型肥料網)
  • 水溶肥、衝施肥、葉面肥,都跟水有關係,是一樣的東西嗎?
    首先了解一下,目前根據中國農業行業標準,水溶性肥料分為哪幾類:1、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顧名思義,以可溶於水的大量元素N、P、K為主要功能成分的肥料。部分產品會添加可溶性的中量或微量元素成分。水溶肥的特點第一、全溶於水完全的水溶性 ,特佳的純度,適合一切施肥系統,可用於底施、衝施、滴灌、噴灌、葉面噴施等,能夠真正實現水肥一體化,從而達到節水節肥、省工省時的效果。第二、易被吸收微量元素以螯合態的形式存在於產品中,可完全被作物有效吸收。
  • 關於硼 硼肥的應用技術手冊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作物需要連續不斷的硼的供應,即使短期中斷硼的供應,作物產量和品質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施用硼肥應與葉面肥結合,葉面噴施應少量多次。   誤區四、硼肥主要採用基施方式為主。   早期在農業生產中引進的硼肥是工業硼砂,只能基施,不能噴施(或噴施效果不好)。土壤基施與葉面噴施結合施用硼肥效果最好。
  • 【中肥通訊社】喝鹽酸≠自殺 河北硫酸鉀廠都知道_鉀肥_中國化肥網
    氯化鉀是生產曼海姆硫酸鉀的最主要原料,但副產鹽酸對其成本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甚至已經到了關係到很多企業生死存亡的程度。生產1噸曼海姆硫酸鉀,就會副產大概1.2噸的鹽酸,相對於價格常在三千上下的硫酸鉀自身,通常價格在一兩百元的鹽酸,其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 _化肥綜合_中國化肥網
    肥料是莊稼的必需品,而化肥則很多莊稼人的首選,合理施用化肥對農作物有增產的效果,但是如果過量施用化肥,就會適得其反,不僅對農作物產生危害同時也會危機土壤。本期專題以氮磷鉀為例,闡釋施肥過多造成的不同類型危害,以期為讀者指點迷津。
  • 各種葉面肥濃度多少合適?一定要記牢!
    什麼是葉面肥?為什麼要噴施葉面肥?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什麼是葉面肥? 用噴灑肥料溶液的方法,使植物通過葉子獲得營養元素的措施,稱為葉面施肥,以葉面吸收為目的,將作物所需養分直接施用葉面的肥料,稱為葉面肥。
  • 【中肥通訊社】2018硫酸銨漲!那2019呢?
    下面來看下2018年的硫酸銨市場:   其一,2018年1-9月份中國硫酸銨出口量達494萬噸,較2017年同期的412萬噸增加了約20%,印尼仍是今年前九個月內中國硫酸銨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數量為957120噸,8月份出口數量一度達64.5萬噸;出口價格方面,中國己內醯胺副產硫酸銨離岸指導價一度高達118-122美元/噸,擠壓顆粒的離岸指導價一度高達155-160美元/噸,整體出口形勢較好
  • 【中肥通訊社】尿素硫酸銨齊漲,是量少還是?
    其二,工業複合肥企業的秋季肥生產要持續至9月下旬,這段時間對於尿素的需求是稍大的,單單氯化銨、硫酸銨等替代性氮族原料還不夠,短期內工業膠合板工廠開工受限,後期一旦環保達標的話,其對於尿素的需求將較大。再次,也是最為關鍵的,出口表現甚好,截至8月23日中國新籤4.1萬噸於9月份發往東南亞及土耳其等地的出口訂單,截至8月30日中國再籤1.5萬噸焦化級硫酸銨及2萬噸己內醯胺級硫酸銨貨物
  • 葉面肥配方類型及功能詳解
    產品原料一般選擇使用尿素、硝銨、硝酸鉀、硫酸銨、氯化銨、硝酸、胺基酸等;磷源主要選用正磷酸鹽、偏磷酸鹽、多聚磷酸鹽等,生產上一般選用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磷酸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磷酸以及一些偏磷酸鹽與多聚磷酸鹽等;鉀肥一般選用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硫酸鉀等作為葉面肥產品原料。 一般指含有鈣、鎂、矽等成分的葉面肥。
  • 葉面肥的特點和功能以及葉面肥的施用技術
    一 葉面肥的種類以葉面吸收為目的,將作物所需養分直接施用於葉面的肥料,稱為葉面肥。葉面施肥見效快、利用率高、用量少、施用方法簡便、增產效果明顯,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目前,我國葉面肥的種類和成分暫時沒有統一的標準,但一般應符合3個條件:對某些作物有穩定的增產或改善產品品質的作用;對作物和土壤沒有毒害作用;葉面肥是肥料,養分應起主要作用。
  • 【中肥通訊社】尿素市場「起風了」 氯化銨挺價巧借「東風」
    6月中旬附近至7月上旬國內部分氯化銨企業集中檢修,整體開工一度降至6成以下,貨源曾緊張,不過現檢修企業陸續結束,現除杭州、湖北及四川個別氯化銨企業停產或減產外,其餘多數企業生產負荷已正常,據中國化肥網統計截至目前聯鹼企業的整體行業開工率回升至約69.8%,且近期內仍有大廠準備提升負荷,停產企業準備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