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頂和文末有「叄」個微信公眾號值得關注
名 稱:榔榆
拉丁名:Ulmus parvifolia
科 類:榆科
屬 類:榆屬
別 名:豺皮榆、掉皮榆、構樹榆、紅雞油、撓皮榆、秋榆、脫皮榆、小葉榆
榔榆生態習性
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溼潤氣候。亦能耐-20℃的短期低溫;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耐乾旱瘠薄。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的山坡、平原及溪邊均能生長,生長速度中等,壽命較長。深根性、萌芽力強。對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及煙塵的抗性較強。
榔榆主要產地
主產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北至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地區。日本、朝鮮半島也有。是上海的鄉土樹種。
榔榆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灰褐色,幼時光滑,老乾則呈圓片狀剝落。冬芽先端不緊貼小枝。葉小、質厚而硬,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先端短漸尖或鈍,基部楔形,不對稱,邊緣有單鋸齒,葉面光滑而有光澤,葉背淡青綠色。花期8-9月,簇生於葉腋。翅果長橢圓形或卵形,先端凹陷,較小,果核位於果翅中間,10月成熟。
榔榆園林用途
榔榆新葉嫩綠可人,樹皮斑駁可觀,樹形優美,姿態瀟灑,枝葉細密,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在庭園種孤植、叢植,與亭榭、山石配植都很合適。栽作庭蔭樹、行道樹或製作成盆景均有良好的觀賞效果。因抗性較強,還可選作廠礦區綠化樹種。
榔榆管理養護
用種子繁殖。10~11月間及時採種,隨即播之。或幹藏至翌年春播。一般採用寬幅條播,條距25cm,條幅10cm,每畝用種2~2.5kg。1年生苗高30~40cm。用作城市綠化的苗木應培育至2~3m以上才可出圃。
以下是榔榆的實景照片
最顯著的特徵樹皮斑駁,顯示滄桑歲月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