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所建成蕨類植物專類園(圖)

2020-12-01 中國科學院
  文章來源: 發布時間:2003-06-10 【字號: 小  中  大 】  


昆明植物所建成蕨類植物專類園


    蕨類植物是進化程度最高的一類孢子植物,不少種類具有觀賞、藥用和食用的價值。昆明植物所植物園在財政部植物園專項建園經費支持下,完成了蕨類植物專類園建設。其中展示溫室的總面積達250平方米,蕨類植物繁殖室約50平米,室內種植各種熱帶、亞熱帶到溫帶的不同類群和不同生態類型(附生、石生、土生及水生等)的具代表性的蕨類植物300多種,為蕨類植物的科學研究及科學普及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相關焦點

  • 昆明植物所:努力建設國際一流植物學研究基地
    昆明植物園建設了秋海棠、蕨類、木蘭植物等專類園。秋海棠屬植物的引種保存已成為昆明植物園專類植物保存的重點之一,近年來,共引種保存國內外秋海棠屬植物近500種(品種),其種類在國內甚至亞洲名列前茅,成為國際上有影響的秋海棠植物專類園。此外,選育出30餘個新品種,其中13個新品種已註冊登記、5個新品種已轉讓,獲得授權專利5項。榮獲2002年度雲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 【植物景觀設計】昆明植物園水景園(單子葉植物區)
    昆明植物園水景園(單子葉植物區)佔地約32畝,由2個人工湖、大小2個人工島、環湖種植區及展覽蔭棚組成。
  •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將於12月17日正式開放「一專類園」蕨類中心。新開放的蕨類中心不另外收取參觀費用,公眾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進行報名併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即可入專類園參觀。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17日對公眾開放
    12月10日,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以下簡稱「仙湖植物園」)再開放集資源保護、自然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一專類園」蕨類中心和「一科普徑」幽溪,持續推進該園「打造世界一流植物園」發展規劃。蕨類中心: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蕨類中心為「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於2016 年開始規劃建設,是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蕨類植物專類園,建有以庭院及室內蕨類植物應用示範的「醒蕨屋」,以科普宣傳、互動體驗為主的「知蕨館」,以及設置在園中各處的科普互動解說牌。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近日,由上海辰山植物園科研人員主持,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多個單位科研人員參與編研的
  • 蕨類圖譜|奧託手繪植物圖譜中的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
  • 高清:世園攻略 揭秘植物館的奇特植物
    青島世園會園區設計和配置植物共約1700餘種。其中一般性常見植物805種,特色植物包括植物館、展園特色植物、專類園植物等約計900種。為讓遊客全面了解世園會特色植物,了解世園會的「鎮園之寶」,記者為您詳細梳理了遊世園攻略和絕對不能錯過的奇特植物。
  •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較早登陸上陸地的一個類群,現代蕨類是由古代蕨類進化來的,通常生長在森林下層陰暗潮溼的環境中。蕨類植物很特別。它們大多數為草本,有根、莖、葉,但不會開花,也不會結出果實和種子。路邊、樹上、石頭縫裡、江河或農田的水面上,都可以找到蕨類植物的蹤跡。蕨類植物到處有,長相也大不相同哦。
  • 【新華社】武漢植物園建成世界最大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庫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這家植物園水生植物專類園已保育水生維管束植物486個物種和800個品種,已超過英國皇家植物園,成為世界最大的水生植物種質資源庫。2003年以來,武漢植物園專家深入大江南北,廣泛搜集水生植物資源。
  • 低調的植物——蕨類
    在自然界中,有的植物擁有挺拔高大的樹幹,有的植物能開出絢麗多彩的花朵,有的植物世間難尋、貴若珍寶,但也存在著一些生長在山野之間的低調植物,比如蕨類。;蕨類說到蕨類植物,它曾經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可以說,蕨類植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陸生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
  • 科學繪畫||來自泥盆紀時期的蕨類植物
    松葉蕨形態與生長結構科學繪畫解析圖蕨類植物基本都是生長在比較陰暗潮溼的林地角落裡,但有的蕨類植物也可以有更多的生長棲息棲地,有的可以生長在高海拔的山區,有的生長在乾燥的沙漠和巖地有的生長在水裡或者原野等地區
  • 昆明植物園原生蕨類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植物所」)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科研機構,是我國植物學、植物化學領域重要的綜合性研究機構。
  • 南寧市的野生植物資源(一)
    廣西大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209科、764屬、2023種,其中喬灌木樹種600多種。廣西龍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202科、662屬、1137種。其中,蕨類植物29科、57屬、82種,裸子植物6科、6屬、10種,被子植物167科、599屬、1045種。廣西三十六弄—隴均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有維管束植物151科、604屬、1041種(含變種、栽培變種和變型)。
  •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園
    目前,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有序推進生物多樣性體驗園項目建設。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室外展覽展示項目,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划進行建設,展現雲南省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市民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園漫步。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要門票嗎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要門票嗎不需要門票,但需要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新開放的蕨類中心不另外收取參觀費用,公眾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進行報名併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即可入專類園參觀。
  • 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
    掌上春城訊 近日,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標誌著顯脈木蘭和廣西火桐的遷地保護獲得初步成功。研究人員預期,未來這兩種美麗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不僅可以在城市裡開花結果、綻放異彩,也可以在原產地傳宗接代、光芒四射。
  • 雲南:昆明植物所育出秋海棠新品
    中國園林網10月12日消息: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管開雲研究員帶領的秋海棠研究團隊,從1996年至今,選育出「黎紅毛」、「銀嬌」、「白雲秀」等27個秋海棠新品種,並在雲南省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登記註冊,使我國秋海棠屬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及合理開發利用邁出重要一步。
  • 蕨類植物PPG I分類系統和中國蕨類植物分類
    作者介紹:張麗兵博士長期從事蕨類植物研究,是蕨類植物系統發育研究組(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的組織者之一,也是Flora of China的美方項目主任,《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維也納法規)和《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墨爾本法規)的中文譯者,JSE編委,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 中國華南地區首次發現萊尼蕨類植物(圖)
    原標題:中國華南地區首次發現萊尼蕨類植物(圖)   昨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的研究人員日前對我國華南早泥盆世地層中的工蕨類化石進行重新研究,識別出了保存有頂生孢子囊的萊尼蕨類植物。這是首次在歐美古陸以外的陸塊發現萊尼蕨類植物。
  • 科學網—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吸引更多「孔雀」飛中國
    ■本報記者 徐雁龍 Peter Fritsch非常珍視在中國西南邊疆工作的這3個月。 其間,Fritsch協助昆明植物所標本館鑑定了山柳科、杜鵑花科、豆科等相關屬以及部分高黎貢山植物標本,並與中方科研人員一同赴滇西北、川西和藏東南開展了為期15天的橫斷山區白珠樹屬植物資源考察,發現了白珠樹屬若干新種。相關成果合作發表在美國《系統植物學》雜誌上。 Fritsch的此次中國之行,並非是雙方首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