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華南地區首次發現萊尼蕨類植物(圖)

2020-12-05 人民網

原標題:中國華南地區首次發現萊尼蕨類植物(圖)

  昨天,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科院的研究人員日前對我國華南早泥盆世地層中的工蕨類化石進行重新研究,識別出了保存有頂生孢子囊的萊尼蕨類植物。這是首次在歐美古陸以外的陸塊發現萊尼蕨類植物。萊尼蕨類植物被認為是最原始、最早登陸的維管植物之一,它個體微小,直逕往往還不到1毫米。萊尼蕨類最早發現於英國蘇格蘭的萊尼燧石層中,通常以矽化保存為主,其化石產地除了英國以外屈指可數。本報記者 劉歡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蕨類圖譜|奧託手繪植物圖譜中的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他說,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的成立將對中國野生植物特別是蕨類植物的保育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感謝國家林業局對中國蕨類植物保育工作的支持,植物所有悠久的蕨類植物研究歷史和積澱,作為掛靠單位,將全力支持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的工作。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趙勝利宣讀了民政部的登記通知書,宣讀了組成建議名單並獲得代表一致通過。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臧春林宣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近日,由上海辰山植物園科研人員主持,中科院華南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中山大學、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多個單位科研人員參與編研的
  • 科學繪畫||來自泥盆紀時期的蕨類植物
    松葉蕨形態與生長結構科學繪畫解析圖蕨類植物基本都是生長在比較陰暗潮溼的林地角落裡,但有的蕨類植物也可以有更多的生長棲息棲地,有的可以生長在高海拔的山區,有的生長在乾燥的沙漠和巖地有的生長在水裡或者原野等地區
  • 湖南江華發現植物活化石「蕨類植物之王」桫欏
    楊丁香攝中新網長沙11月3日電(楊丁香 王偉)近日,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蔚竹口鄉黃南口村村民在自家後面的山坡上,發現約10來棵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稀有植物——桫欏樹。他介紹,桫欏為白堊紀時期遺留下來的珍貴樹種,是現今僅存的木本蕨類植物。桫欏科桫欏屬植物,是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主要生於林下或溪邊蔭地,產於我國的西藏、貴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世界上其他地區也偶有分布,被譽為「蕨類植物之王」,極其珍貴。在中國早期公布的保護植物名錄中,將桫欏列為國家一級保護珍貴植物(桫欏科其餘種類均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 低調的植物——蕨類
    在自然界中,有的植物擁有挺拔高大的樹幹,有的植物能開出絢麗多彩的花朵,有的植物世間難尋、貴若珍寶,但也存在著一些生長在山野之間的低調植物,比如蕨類。;蕨類說到蕨類植物,它曾經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可以說,蕨類植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陸生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
  • 蕨類植物PPG I分類系統和中國蕨類植物分類
    摘要:本文介紹了廣義蕨類植物PPG I分類系統並與《中國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 FOC)(蕨類)進行了比較。根據PPG I,我國有蕨類植物共39科165屬。對PPG I增加的類群新擬了中文名。  應JSE編輯部主任梁燕女士之邀,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跟國內的同行交流。
  • 蕨類植物新介紹,你認識幾種?
    蕨類植物有很多,通常的蕨類植物,都是依靠孢子來繁殖它們的後代的,一般都不會利用到它們本身的種子,所以說,蕨類植物,其實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存在。蕨類植物一般都離不開水資源,這正是因為它們在繁衍後代的時候,都是需要依靠水的幫助,才可以完整地培養出新的後代出來。
  • 我國特有的一種蕨類植物,它的發現極為偶然!
    蕨類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的陸生植物。它們被稱為「羊齒植物」,因為它們的葉子酷似羊的牙齒。它有維管組織,因而與種子植物被合稱為維管束植物;又因它仍借孢子繁殖,所以和苔蘚植物一起被稱為孢子植物。事實上,蕨類植物屬於過渡植物區系。它們位於植物界苔蘚植物和種子植物之間。它們比苔蘚植物更進化,也比種子植物更原始。
  • 文山市首次發現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蘇鐵蕨
    蕨類植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過你聽說過蘇鐵蕨嗎?這是一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植物它在文山市首次被發現近日,文山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分局應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邀請,聯合開展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調查、觀測與評估項目,根據植物區系地理分布特徵,調查隊有選擇性地篩選了植被保存相對完好的重點區域進行調查。
  • 中國以外地區首次發現中華震旦角石
    南古所 供圖中新網南京7月29日電(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室29日最新消息,該所科研人員聯合海外團隊,在泰國西部地區開展的野外考察中,首次在中國以外地區的上奧陶統地層中發現了中華震旦角石。相關成果已在線發表於《遠古世界》(Palaeoworld)。中華震旦角石是一類已經滅絕的頭足類軟體動物,繁盛於晚奧陶世。
  • 中國以外地區首次發現中華震旦角石
    南古所 供圖&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南京7月29日電(楊顏慈)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室29日最新消息,該所科研人員聯合海外團隊,在泰國西部地區開展的野外考察中,首次在中國以外地區的上奧陶統地層中發現了中華震旦角石。
  • 常見的10種蕨類植物,這種四季常青,適合盆栽
    蕨類植物種類繁多,約有12000種,我國約有2600種,依靠孢子來繁殖後代,廣泛生存在世界各地,其中以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最多。蕨類植物一般生長在陰涼溼潤的環境中,以土生、石生或附生為主,常見的蕨類植物有腎蕨、鐵線蕨等等。
  • 青海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玉龍蕨
    url:https://m.gmw.cn/2020-09/02/content_1301520291.htm,id:1301520291  近日青海山水自然資源調查規劃設計研究院在青海互助北山林場野生植物考察中,發現一種分布於海拔3700至3800米的高山巖縫中的特殊蕨類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鑑定
  • 你對苔蘚,蕨類植物都了解嗎
    苔蘚苔蘚植物過去是歸在低等植物類群裡的,後來,植物學家研究後發現,這類植物更多地具有高等植物的特徵。苔蘚植物雖然沒有真根、真莖、真葉,但卻有相當一部分苔蘚植物具有類似根、莖、葉的分化形式,而且,原認為苔蘚植物無維管束,現已證明苔蘚植物有輸導組織,能吸收水分、無機鹽,並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養料,獨立生活,但有的是腐生。
  • 《野生綠色蕨類植物》聖手書生-協助拍攝
    野生綠色蕨類植物【第1幅圖】此作品由河北攝影愛好者姜先生在著名的眉山地區拍攝野生綠色蕨類植物【第2幅圖】此作品由大連攝影愛好者關先生在著名的鄭州地區拍攝野生綠色蕨類植物【第3幅圖】此作品由鹽城攝影愛好者禹先生在著名的廣安地區拍攝
  •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文:花木君蕨類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高等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蕨類植物在志留紀晚期(4.2億年前)開始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距今4-3.6億年前)、石炭紀(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繁盛。
  • 這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植物,近兩百年來僅發現10多株!
    人們經常無視它們的存在,但是今天,一株看似「不起眼」的蕨類植物,卻引起了仙湖植物園的轟動。這是比國寶大熊貓還珍稀的植物,近兩百年來僅發現10多株,它就是粵紫萁(Osmunda x mildei C.Chr)。粵紫萁1857年首次在香港發現,直到1906年才被作為新種正式發表。
  • 峨眉山發現四川特有極危珍稀蕨類植物「二郎山神草」——光葉蕨
    7月13日前後,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工程師李策宏終於等到了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專家發回的消息,一個月前,李策宏和團隊在峨眉山發現的蕨類植物,確定為「二郎山神草」——光葉蕨。光葉蕨是中國、四川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
  • 上海:辰山科研人員成功擴繁中國特有珍稀植物—瓊海卷柏
    中國園林網7月12日消息:瓊海卷柏(Selaginellahainanensis)是中國花卉協會蕨類植物分會會長張憲春研究員及Nootboom2005年共同在《林奈植物學報》發表的特產中國海南的物種,該種走莖匍匐,葉色翠綠,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呈現出藍色螢光,具有重要的園林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