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2021-01-18 宜花得木

蕨類植物|松葉蕨是不是瀕危物種?如何栽培養護?

文:花木君

蕨類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為廣泛的高等植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蕨類植物在志留紀晚期(4.2億年前)開始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距今4-3.6億年前)、石炭紀(距今約3.55億年至2.95億年)繁盛。

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變遷,如今現存的蕨類植物約有12000種,而我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僅雲南一省就有1000多種,所以在我國有"蕨類王國"之稱。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陸續介紹了許多國家級珍稀瀕危蕨類,比如桫欏、玉龍蕨、光葉蕨、水蕨等國家Ⅰ級保護珍稀瀕危蕨類植物,還有對開蕨、天星蕨、蘇鐵蕨、七指蕨、扇蕨、貫眾、中國蕨、鹿角蕨等國家Ⅱ級保護珍稀蕨類植物,並對其分布和保護現狀作了簡單介紹。

前不久有花友諮詢,松葉蕨屬不屬於瀕危物種?有何價值?以及如何栽培養護等問題,為此,筆者查找了一些資料,發現有的百科介紹和新聞報導還是不甚準確,感覺有必要給諸位科普一下。

松葉蕨(Psilotum nudum (L.) Beauv.),又叫松葉蘭、鐵石松、鐵刷把、石寄生、石龍鬚等,屬於松葉蕨科(Psilotaceae)、松葉蕨屬(Psilotum)小型蕨類,附生樹幹上或巖縫中。根莖橫行,圓柱形,褐色,僅具假根,二叉分枝。高15-51釐米。地上莖直立,無毛或鱗片,綠色,下部不分枝,上部多回二叉分枝;枝三稜形,綠色,密生白色氣孔。葉為小型葉,散生,二型;不育葉鱗片狀三角形,無脈,先端尖,草質;孢子葉二叉形。孢子囊單生在孢子葉腋,球形,2瓣縱裂,常3個融合為三角形的聚囊,黃褐色。孢子腎形,極面觀矩圓形,赤道面觀腎形。

松葉蕨屬全屬有2種,廣布於熱帶和亞熱帶。我國分布一種,就是松葉蕨,產我國秦嶺以南廣大地區,在江蘇、安徽、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多有分布。

據百科資料和媒體報導,不少地方發現松葉蕨,並且將之列為珍稀瀕危植物,這有點不嚴謹。因為,我們現在對植物的珍稀瀕危劃分,一般依據1999年8月4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和後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第二批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依然是討論稿,沒有正式公布,不過,關於植物的保護級別,多以此兩個名錄為準,評定級別分為國家Ⅰ級和Ⅱ級(Ⅲ級為省級或縣級保護)。

然而我們查找這兩個名錄,發現松葉蕨並沒有被錄入,這說明,就目前來說,松葉蕨野生數量應該相對比較多,分布地相對廣泛,因而暫時沒被列為國家級保護。

然而在2013年9月由環境保護部和中國科學院發布的《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中,有松葉蕨的名字,評級為易危,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松葉蕨被評定為易危(VU)。

綜上所述,就目前來說,松葉蕨不是瀕危物種,而是易危物種,然而,也處在瀕危邊緣,需要採取適當措施進行保護。有些媒體報導,說松葉蕨是3、4億年前的「植物活化石」,雖然這沒有錯,不過「噱頭」多一點,因為松葉蕨只不過是比較古老的一種原始蕨類,而大多數蕨類都是那時候誕生的,總不能報導每一種蕨類都說是活化石吧。不過這和當前「眼球經濟」有關,媒體喜歡用噱頭來吸引點擊,也是常情。

不過,雖然松葉蕨不是瀕危物種,然而松葉蕨卻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松葉蕨屬於小型蕨,常常附生於巖石縫隙或樹幹上,植株優美,枝葉青翠碧綠,孢子囊球形,形態奇特,非常雅致,還比較耐陰,適合製作成盆栽觀賞,即可孤植,也可以配以假山奇石,作為點綴,靜雅柔美,因而頗受花友喜愛。

關於松葉蕨的栽培養護,我們分享一下經驗:

【種源】松葉蕨野生分布較為廣泛,可在山野採掘,分株繁殖,也可以孢子繁殖,還可以通過購買成株栽培。

【生長習性】松葉蕨喜溫暖、溼潤和半陰的環境,生長適溫18℃-28℃,冬季一般不低於5℃,0℃以下受到凍害,北方應在室內養護,光照一般放置在有較強散射光處即可。

【土壤基質】松葉蕨多為附生草本,喜歡疏鬆透氣排水便利的偏弱酸性土壤,可用泥炭土混合腐葉土進行盆栽養護,也可以用苔蘚、蛇木、樹皮等纖維基質模擬野生環境附生養護(南方)。

【栽培】松葉蕨根系不發達,沒有根,僅有毛狀的假根,假根僅有固定作用,不能吸收營養物質,假根不具吸收功能。依靠根莖組織細胞內的共生菌提供營養,因而栽培一定要疏鬆透氣,可用多孔淺花盆栽培,木炭在花盆底部鋪一層,然後填入樹皮蕨根,再放入松葉蕨,然後用泥炭土樹皮混合的基質填入固定,一般兩年左右翻盆一次。

【澆水施肥】松葉蕨喜歡溼潤,不喜歡潮溼,因而澆水總體保持基質溼潤,見幹見溼。用泥炭土和蕨根栽培的松葉蕨,不施肥也可以,如果施肥,一般在春秋季,用腐熟的餅肥水或過磷酸鈣溶液每半個月施肥一次,能使得葉片更加繁茂。

以上就是關於松葉蕨的鑑賞和養護經驗分享,如有不到之處,敬請諸位花友批評指正,謝謝!

2020-4-11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蕨類植物:中國蕨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蕨類植物|中國蕨花木君關於蕨類植物,我們前面介紹了很多種類,其中有高大如樹的桫欏和鐵樹,有幼小的翠雲草石松,有葉片優美的鐵線蕨,有形態奇特的鹿角蕨等等,今天我們給花友介紹一種以我國國家命名的珍稀蕨類植物,那就是——中國蕨。
  •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蘇鐵蕨
    國家Ⅱ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蘇鐵蕨文:花木君世界蕨類植物品種繁多,大多為草本植物,木本蕨類比較少見,諸如有「蕨類植物之王」活化石之稱的桫欏,是目前已經發現的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然而有一種蕨類,介於草本和木本之間,這就是我國特有的單種屬珍稀物種——蘇鐵蕨。蘇鐵蕨(學名:Brainea insignis (Hook.) J. Sm),是烏毛蕨科、蘇鐵蕨屬大型土生草本植物。
  • 國家Ⅱ級保護瀕危珍稀蕨類植物:對開蕨
    國家Ⅱ級保護瀕危珍稀蕨類植物:對開蕨文:花木君#科學了不起#在1999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名單中,有一種稀有的蕨類植物,並非生在蕨類眾多熱帶亞熱帶的南方地區,而是生活在北溫帶的吉林地區,這就是對開蕨。
  • 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玉龍蕨
    在高海拔地帶,由於氧氣稀薄,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因此能在如此惡劣環境下生存的植物少之又少,然而卻有不少植物頑強的生存者,生生不息,而且不少為世界上稀有的物種,玉龍蕨就是其中之一。玉龍蕨(學名:Sorolepidium glaciale Christ),是我國特有的高寒物種,屬於鱗毛蕨科、玉龍蕨屬高山冰川洞穴多年生小型草本蕨類植物。
  • 珍稀蕨類植物光葉蕨的保護和現狀
    國家Ⅰ級瀕危珍稀蕨類植物:光葉蕨花木君在1999年8月4日國務院批准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中,蕨類植物中有4種(屬)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分別為光葉蕨、玉龍蕨和水韭屬全屬,而在1984年作為8種Ⅰ級(瀕危)珍稀物種之一的蕨類植物中的桫欏,退居成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蕨類植物:造型奇特的鹿角蕨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蕨類植物:造型奇特的鹿角蕨花木君在蕨類植物裡面,鹿角蕨的名氣非常響亮,雖然在稀缺性和保護級別上,相比有「蕨類植物之王」的桫欏級別要低,然而,鹿角蕨以其奇特的造型,優美的姿態,贏得了廣大植物愛好者的青睞,而且也是市場最為普及的蕨類植物之一。
  • 「植培施」鹿角蕨Plcitycerium bifurcatum 蕨類植物栽培手冊
    鹿角蕨Plcitycerium bifurcatum又稱蝙蝠蕨。為水龍骨科鹿角蕨屬植物。屬附生性觀賞蕨,其孢子葉十分别致,一年四季的常綠色植物,活象梅花鹿角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物種知識:多年生草本。其栽培品種有荷蘭Netherlands、聖地牙哥San Diego、羅伯特Robert和齊森亨尼Ziesenhenne等。
  • 極其耐陰的幾種觀賞蕨類植物,教你幾個養護的秘訣,避免葉黃幹尖
    提到室內的耐陰植物,那肯定就要講一下各種不同的蕨類植物,觀賞蕨類的品種極其豐富,包括常見的鳥巢蕨、鹿角蕨、鐵線蕨等,它們的植株大小各不相同,有不同的品種,觀賞性各不相同,總有一種是適合你的。
  • 鳥巢蕨葉片發黃什麼原因,如何養護?
    鳥巢蕨葉片發黃怎麼回事?如何養護?花木君鳥巢蕨是蕨類裡面一個常見的家庭盆栽植物,有些花友反饋所養的鳥巢蕨出現葉子發黃,葉邊乾枯的情況,不知道如何解決,花木君今天就鳥巢蕨的生態特徵以及鑑賞養護給諸位介紹一下,希望可以幫助花友們解決問題。
  • 【園林植物】蕨類植物:金釵鳳尾蕨
    上一期小編給大家推薦了盆栽蕨類植物金毛狗,不知道大家是否還喜歡?這一期小編繼續給大家推薦一種常見的蕨類植物——金釵鳳尾蕨。
  •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蕨類植物:單葉貫眾
    國家Ⅱ級重點保護珍稀蕨類植物:單葉貫眾花木君我國現有已知蕨類植物有2500餘種,佔世界種數的20%左右,是世界蕨類植物最豐富的國家之一。由於近些年來對蕨類植物的過度開發利用,我國蕨類植物數量不斷減少,不少種類已處於瀕危狀態,其中近300種蕨類植物處於受威脅狀況。
  • 常見的觀賞蕨類植物,無論是作為綠植,還是搭配盆景,顏值都超高
    1、狼尾蕨狼尾蕨又名龍爪蕨、兔腳蕨屬於水龍骨目骨碎補科蕨類植物,骨碎補科骨碎補屬植物。根莖裸露在外,肉質,長約6-12釐米,表面貼伏著褐色鱗片與毛,如同兔腳,花農因此稱它為兔腳蕨或狼尾蕨。鳥巢蕨是一種附生的蕨類植物,原生於亞洲東南部、澳大利亞東部、印度尼西亞、印度和非洲東部等,在中國熱帶地區廣泛分布。4、銀脈鳳尾蕨銀脈鳳尾蕨也叫白斑鳳尾蕨,為中小型陸生蕨類,株高20~40釐米,叢生。根狀莖匍匐生長,葉二型,一為孢子葉,直立,具葉柚,羽片狹長;另一種為裸葉,較矮,羽狀展開,質薄。葉脈部分為明顯的銀白色。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1882年10月至11月間, 美國植物學家深入海南腹地開展廣泛的考察並採集了兩個蕨類植物新種細辛蕨和沙皮蕨, 同年,Eryl Smith也曾前往海南採集蕨類植物標本。《海南島蕨類植物的分類、區系地理與保育》中統計有439種及種下分類群;2013嚴嶽鴻等在《中國蕨類植物多樣性與地理分布》一書中記錄有450種及種下分類群;同年出版的《 Flora of china》(FOC)也記載了451種及種下分類群;2012年,邢福武等主編的《海南植物物種多樣性編目》書中記載了539種及種下分類群;2015年,楊小波等出版的《海南蕨類植物圖志》記載了516種及種下分類群。
  • 珍陰暗角落裡也可以展現勃勃生機的七種常見蕨類植物
    那麼,要是想在陰暗的角落養護植物,並且還要生長繁茂,碧綠青翠,那麼,我們推薦您栽植蕨類植物。蕨類植物大多為土生、石生或附生,少數為溼生或水生,是典型的陰生植物,喜陰溼溫暖的環境。蕨類植物數量廣泛,現存的蕨類植物約有12000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熱帶和亞熱帶最為豐富。中國有61科223屬,約2600種,主要分布在華南及西南地區。
  • 海口發現海南獨有物種——邢氏水蕨 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供圖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日消息(記者 譚琦)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蕨類植物多樣性和進化研究組聯合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研究人員,在Phytotaxa期刊上發表中國水蕨屬橫走莖新物種——邢氏水蕨。
  • 峨眉山發現四川特有極危珍稀蕨類植物「二郎山神草」——光葉蕨
    光葉蕨是中國、四川特有的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形成年代遠比大熊貓久遠,數量極為稀少,此前的記載僅分布於天全二郎山,這也是峨眉山首次發現該植物。峨眉山「巧遇」極危珍稀蕨類植物光葉蕨發現者:此前只在資料上見過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峨眉山生物站工程師李策宏告訴紅星新聞記者,6月15日前後,他和團隊在峨眉山開展植物多樣性調查,「相當於人口普查,看這片區域有哪些植物。」李策宏說,在一處陡峭的懸崖上,他無意間發現了光葉蕨的存在。「可以說是巧遇吧。」
  • 鐵線蕨、波斯頓蕨、腎蕨都是蕨類,很常見長得像,淨化空氣是好手
    鐵線蕨、波斯頓蕨、腎蕨都是蕨類,很常見長得像,淨化空氣是好手在現在的生活當中,各種蕨類植物也深受大眾的喜愛,但是我們在養殖的時候就開始迷茫了,因為我們不了解各種蕨類植物,比如鐵線蕨、波斯頓蕨、腎蕨這三種蕨類植物,最為常見,那下面小花就給大家分享這三種蕨類的植物的區別吧!
  • 三農:如何在室內種植蕨類植物
    導語:蕨類植物相對容易生長, 然而,氣流,乾燥空氣和極端溫度都無濟於事。蕨類植物受到幹擾和極端溫度等環境的保護,可以全年為您提供鬱鬱蔥蔥的綠葉,讓您的室內花園美化得比您想像的更多。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如何在室內種植蕨類植物。在室內種植蕨類植物的技巧——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的一大類群。
  • 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周宏博)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
  • 蕨類植物PPG I分類系統和中國蕨類植物分類
    作者介紹:張麗兵博士長期從事蕨類植物研究,是蕨類植物系統發育研究組(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的組織者之一,也是Flora of China的美方項目主任,《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維也納法規)和《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墨爾本法規)的中文譯者,JSE編委,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