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
-
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數量稀少堪比丹頂鶴
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 " 深圳假脈蕨 " 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 " 深圳 " 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 " 深圳 " 命名的植物達到了 7 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綠野深圳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 ,長這樣】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多了一種!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深圳」命名的植物又多了一種!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第五屆亞洲蕨類植物學大會在深圳召開
11月15日—17日在深圳召開了第五屆亞洲蕨類植物學大會。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要門票嗎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要門票嗎不需要門票,但需要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新開放的蕨類中心不另外收取參觀費用,公眾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進行報名併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即可入專類園參觀。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開放時間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開放時間每周二、周四、周六和周日的10:00—16:00面向公眾開放同時段蕨類中心內部限流人數為300人蕨類中心蕨類中心是「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
-
網友調侃「潮」科學:有一種蕨類植物叫「Gaga」
凱特·溫絲萊特和以她名字命名的甲蟲 有一種蕨類植物叫「Gaga」 有一種地衣名為「歐巴馬」 揚子晚報記者為您揭秘植物命名的秘密 「Lady Gaga攻入植物界了!」原來,「為了紀念Lady Gaga不遺餘力地捍衛平等和個人表達自由」,一個蕨類植物新屬近日被杜克大學定名為Gaga,神奇的是,這種植物的配子體像極了Gaga的某件演出服。之後,果殼網網友搜羅了那些以明星命名新物種的動植物,網絡世界一時充滿歡樂。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南京研究植物分類的專家,了解到,植物的學名為拉丁文,要遵守國際植物命名規則;而英文單詞的叫法則不受任何約束。
-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開放時間 每周二、周四、周六和周日的10:00—16:00面向公眾開放 限流人數 同時段蕨類中心內部限流人數為300人; 已收集全球近10%蕨類植物種類
-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鄭小紅 攝中新網深圳7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世界上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25日在此間舉行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衛星會議之一的「釋放植物智能:植慧科技系列平臺發布及籤約儀式」上成立,同時成立的還有植物幹細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
-
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他說,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的成立將對中國野生植物特別是蕨類植物的保育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感謝國家林業局對中國蕨類植物保育工作的支持,植物所有悠久的蕨類植物研究歷史和積澱,作為掛靠單位,將全力支持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的工作。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趙勝利宣讀了民政部的登記通知書,宣讀了組成建議名單並獲得代表一致通過。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秘書長臧春林宣布蕨類植物保育委員會成立。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17日對公眾開放
此外,保育深圳野生蕨類植物126種,其中國家瀕危重點保護植物14種。仙湖植物園蕨類植物科研團隊先後主持了10項國家、省部和地市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了8本專著。科技人員積極探索蕨類植物繁殖技術,成功對200餘種蕨類植物進行人工繁殖,部分種類已在植物園景觀布置中應用。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經統計分析,確定海南島有石松類和蕨類植物34科,122屬,486種,19變種,1亞種,總計506個分類群,佔中國蕨類植物總數的22.29%,科、屬分別佔中國總數的85.0%、68.54%。海南蕨類植物屬的組成海南島共有石松類和蕨類植物122屬,佔中國總屬數的68.54%。種數最多的是鳳尾蕨屬( Pteris),有33個分類群,佔海南風尾蕨科類群總數的45.21%,佔中國鳳尾蕨科類群總數的34.02%,佔海南蕨類植物總數的6.52%。
-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較早登陸上陸地的一個類群,現代蕨類是由古代蕨類進化來的,通常生長在森林下層陰暗潮溼的環境中。卷卷的嫩葉像個小拳頭密密麻麻的孢子像蟲卵一樣隱蔽長大以後呢像大大小小的扇子只是有點漏風春夏季節,山坡上冒出了許多毛茸茸的小卷卷
-
蕨類植物PPG I分類系統和中國蕨類植物分類
作者介紹:張麗兵博士長期從事蕨類植物研究,是蕨類植物系統發育研究組(Pteridophyte Phylogeny Group)的組織者之一,也是Flora of China的美方項目主任,《國際植物命名法規》(維也納法規)和《國際藻類、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規》(墨爾本法規)的中文譯者,JSE編委,Annals of the Missouri Botanical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位置在哪裡(附交通指引)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位置在哪裡位於深圳仙湖植物園內仙湖植物園地址:深圳市羅湖區蓮塘仙湖路160號交通指引蕨類中心蕨類中心為「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於2016年開始規劃建設,是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蕨類植物專類園,建有以庭院及室內蕨類植物應用示範的「醒蕨屋」,以科普宣傳、互動體驗為主的「知蕨館」,以及設置在園中各處的科普互動解說牌。
-
帶市民走進「植物世界」 深圳博物館首推植物科普展
市民認真聽取博物館工作人員講解植物深圳新聞網3月13日訊(記者 潘潤華 通訊員 賴聰琳)家裡擺放的夾竹桃、一品紅居然有毒?3月13日,「叢林寶貝與毒瘤——深圳植物科普展」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據悉,這是深圳博物館首次推出的植物類科普展覽,為廣大市民進行植物知識科普。此展覽將持續展至4月22日。展覽分「珍稀瀕危植物」「野果植物」「有毒植物」和「入侵植物」4個單元,共展出100多件深圳地區的植物標本和部分活體植物。
-
引領植物智能產業革命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7月25日上午,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衛星會議之一的「釋放植物智能:植慧科技系列平臺發布及籤約儀式」在深圳舉行。深圳植慧科技有限公司(南山區重點引進企業)在會上系統地發布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植物智能「保護、解密、增強、部署」四大平臺,發起成立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以及植物幹細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並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強生、修身堂、以嶺藥業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和商業組織籤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及備忘錄。
-
低調的植物——蕨類
在自然界中,有的植物擁有挺拔高大的樹幹,有的植物能開出絢麗多彩的花朵,有的植物世間難尋、貴若珍寶,但也存在著一些生長在山野之間的低調植物,比如蕨類。;蕨類說到蕨類植物,它曾經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可以說,蕨類植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陸生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