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2021-01-14 瀟湘晨報

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此次新物種的發現,不僅讓深圳本土植物大家族又增添了一員,同時讓深圳物種多樣性調查又深入了一步。

發現:源於一次「花友」野外拍攝的意外收穫

深圳假脈蕨的發現,可謂是一次無心插柳。2011年一個周末,蕨類植物愛好者蔡俊與植物攝影愛好者王曉雲,相約前往陽臺山觀察一種名為「福建觀音座蓮蕨」的高大蕨類,無意間,在一塊陰溼的石壁上發現了一種未曾見過且形態特別的蕨類植物。二人拍下照片,找到了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請教。王暉並沒有急著下結論,他帶領同事們前往發現地採集了標本,經過近10年的對比研究,最終確定它是一個全新物種,並於今年4月的國際主流植物學分類期刊《Phytotaxa》上正式發表,命名為「深圳假脈蕨」。

現狀:僅在深圳兩座山裡發現 數量稀少極易瀕危

深圳假脈蕨是膜蕨科植物,這個科的成員大多葉片小且薄,僅由一層細胞構成,猶如薄膜,故名膜蕨。由於葉片太薄,且缺少吸收水分的根,所以膜蕨科植物大多僅生活在潮溼且蔭蔽的環境中,而深圳山地中的溝谷雨林正是它們理想的棲息地。

根據目前調查,深圳假脈蕨個體數量十分稀少,僅在深圳南部和北部兩座山裡的溪谷內發現了大約350株。經過綜合評估個體數量和對環境要求等因素,已建議將其列為易危物種,這與丹頂鶴、揚子鱷和藏羚羊處於一個等級。幸運的是,目前該地點處於少幹擾的狀態,暫時無滅絕風險。

深圳假脈蕨的葉片很小,最大的長度也僅有1.5釐米,葉片羽狀分裂,像綠色半透明的小羽毛覆蓋在巖石上。

意義:為深圳生態文明資料增添了重要一頁

隨著城市發展對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加上國際上審核的愈發嚴苛,如今想發現並確定一個新物種已是越來越難。深圳假脈蕨的發現,既豐富了深圳本土植物的資料庫,也為深圳的生態文明資料又增添了重要的一頁。自此,加上此前命名的深圳耳草、深圳蓼、深圳槭樹、深圳擬蘭、深圳香莢蘭、深圳假衛矛,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已達到7種。之前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均在被子植物門下,而作為高等植物四大門類的蕨類植物,以「深圳」命名還是第一次。

「以『深圳』命名,不僅因為它目前只發現於深圳,同時也希望這個名字能讓深圳市民有種親切感,進而喚起大家對整個深圳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王暉說。仙湖植物園還將對深圳假脈蕨做進一步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以確定該物種的起源。

【來源:廣東省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周宏博)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
  • 首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發布 數量稀少堪比丹頂鶴
    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日前發布了一種名為 " 深圳假脈蕨 " 的植物,這是第一個以 " 深圳 " 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 " 深圳 " 命名的植物達到了 7 種。據命名者、仙湖植物園的蕨類植物專家王暉介紹,目前這種蕨類植物僅在深圳發現有分布,且數量極其稀少。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綠野深圳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 ,長這樣】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多了一種!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深圳」命名的植物又多了一種!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要門票嗎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要門票嗎不需要門票,但需要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新開放的蕨類中心不另外收取參觀費用,公眾只需提前在仙湖植物園官方微信進行報名併購買仙湖植物園門票即可入專類園參觀。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開放時間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開放時間每周二、周四、周六和周日的10:00—16:00面向公眾開放同時段蕨類中心內部限流人數為300人蕨類中心蕨類中心是「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
  • 第五屆亞洲蕨類植物學大會在深圳召開
    11月15日—17日在深圳召開了第五屆亞洲蕨類植物學大會。
  •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鄭小紅 攝中新網深圳7月25日電(記者 鄭小紅)世界上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25日在此間舉行的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衛星會議之一的「釋放植物智能:植慧科技系列平臺發布及籤約儀式」上成立,同時成立的還有植物幹細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
  •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 開放時間 每周二、周四、周六和周日的10:00—16:00面向公眾開放 限流人數 同時段蕨類中心內部限流人數為300人; 已收集全球近10%蕨類植物種類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位置在哪裡(附交通指引)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位置在哪裡位於深圳仙湖植物園內仙湖植物園地址:深圳市羅湖區蓮塘仙湖路160號交通指引蕨類中心蕨類中心為「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國家蕨類種質資源庫」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於2016年開始規劃建設,是集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和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蕨類植物專類園,建有以庭院及室內蕨類植物應用示範的「醒蕨屋」,以科普宣傳、互動體驗為主的「知蕨館」,以及設置在園中各處的科普互動解說牌。
  • 帶市民走進「植物世界」 深圳博物館首推植物科普展
    市民認真聽取博物館工作人員講解植物深圳新聞網3月13日訊(記者 潘潤華 通訊員 賴聰琳)家裡擺放的夾竹桃、一品紅居然有毒?3月13日,「叢林寶貝與毒瘤——深圳植物科普展」在深圳博物館歷史民俗館開幕。據悉,這是深圳博物館首次推出的植物類科普展覽,為廣大市民進行植物知識科普。此展覽將持續展至4月22日。展覽分「珍稀瀕危植物」「野果植物」「有毒植物」和「入侵植物」4個單元,共展出100多件深圳地區的植物標本和部分活體植物。
  • 引領植物智能產業革命 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落戶深圳
    >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王志明)7月25日上午,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衛星會議之一的「釋放植物智能:植慧科技系列平臺發布及籤約儀式」在深圳舉行。深圳植慧科技有限公司(南山區重點引進企業)在會上系統地發布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植物智能「保護、解密、增強、部署」四大平臺,發起成立世界首個植物幹細胞銀行,以及植物幹細胞(深圳)研究院和深圳創新藥物研究院,並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強生、修身堂、以嶺藥業等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和商業組織籤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及備忘錄。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17日對公眾開放
    此外,保育深圳野生蕨類植物126種,其中國家瀕危重點保護植物14種。仙湖植物園蕨類植物科研團隊先後主持了10項國家、省部和地市級科研項目,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了8本專著。科技人員積極探索蕨類植物繁殖技術,成功對200餘種蕨類植物進行人工繁殖,部分種類已在植物園景觀布置中應用。
  • 深圳有12種珍稀野生植物
    深圳商報記者 文燦 通訊員 張豔武 文/圖 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植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基本摸清了全市野生植物資源特別是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家底,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維管植物近2100種,其中重點調查了珍稀瀕危及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64種。
  • 田字草:常被誤認為四葉幸運草的蕨類植物
    小時候聽完這個傳說就和小夥伴們開始了尋找四葉草的大搜索,熊孩子不知道把鄉間田頭的草坪都翻了個遍就像要找到代表幸運的四葉草!耶~~在水邊又發現了一群「四葉幸運草」,欸欸!!等等!!你確定你發現的真的是真正的「四葉幸運草」嗎???
  • 深圳發布 | 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EMBA設立;深大1個實驗室、南科大...
    【深圳發布】深圳最新產品、技術、品牌、服務、數據等發布。  今天發布的是一組深圳本土高校的最新動態:  ● 港中大(深圳)開設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EMBA項目;  ● 深圳大學微眾金融科技實驗室正式揭牌;  ● 南方科技大學公共衛生及應急管理學院揭牌。
  • 《深圳文獻·深圳人著作目錄》(文學卷)新書發布,首卷收錄深圳作品...
    【深圳商報訊】(記者 聶燦/文 韓墨/圖)11月29日,深圳文學40年研討會暨《深圳文獻·深圳人著作目錄》(文學卷)新書發布會在深圳圖書館舉行。20位專家學者與作家代表圍繞「深圳文學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的主題深入研討。
  • 深圳「小奈良」,迎來了一年最美的時候!
    「深圳 · 秋 · 鴛鴦谷」1月,本應是冬天的季節深圳不但沒入冬,最高溫甚至有27℃感覺就像是在過夏天「深圳小奈良」金黃的落葉,淺藍的天空藏著深圳的最美秋天O1深圳的秋天猶如曇花一現總在不經意間突然到來,又偷偷溜走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鴛鴦谷」竟能留住這轉瞬即逝的秋色枯黃的植被搭配上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讓鴛鴦谷成了深圳秋天最靚麗的風景溪流穿過木橋石孔順著
  • 深圳又多一個「航站樓」,明年啟用!
    掐指一算本仙女已經半年多沒去過機場了, 今天看到了張機場「近照」它依舊那樣霸氣、帥氣、大氣令人心動。T3航站樓的北側(圖中的正後方)出現了一座「X」形的建築,這個「X」形的建築物 是個啥東西呢?據仙女我多方求證它就是拯救我們漫長轉機之路的「深圳機場衛星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