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調侃「潮」科學:有一種蕨類植物叫「Gaga」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網友調侃「潮」科學:有一種蕨類植物叫「Gaga」

凱特·溫絲萊特和以她名字命名的甲蟲

  有一種蕨類植物叫「Gaga」 有一種地衣名為「歐巴馬」

  揚子晚報記者為您揭秘植物命名的秘密

  「Lady Gaga攻入植物界了!」昨天,這個消息在微博上流傳很火。原來,「為了紀念Lady Gaga不遺餘力地捍衛平等和個人表達自由」,一個蕨類植物新屬近日被杜克大學定名為Gaga,神奇的是,這種植物的配子體像極了Gaga的某件演出服。之後,果殼網網友搜羅了那些以明星命名新物種的動植物,網絡世界一時充滿歡樂。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南京研究植物分類的專家,了解到,植物的學名為拉丁文,要遵守國際植物命名規則;而英文單詞的叫法則不受任何約束。

  雷帝嘎嘎蕨,原來科學可以這麼潮

  昨天,科學松鼠會的一位博士生Ent在網上發帖,「Lady Gaga又發威了……而且竟然是在植物界」。原來,美國杜克大學發布了一個分布在美洲的蕨類植物新屬,定屬名為Gaga,這個屬包括19個物種。那麼,為什麼這個蕨類新屬要起個這樣的名字呢?帖子中展示了一張對比照片,一邊是Lady Gaga在2010年格萊美頒獎禮時的服裝,她的袖子蓬鬆飛起,像是一對翅膀,顏色為淺綠色,衣服上有小亮片,而那種蕨的配子體也幾乎是同樣的造型,並且連顏色也都是淡綠色,其中還有顏色較重的小藍點,與小亮片絕對有一拼。

  另外,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種蕨類的基因序列和其他蕨類差異明顯,研究者直呼:這不科學!杜克大學植物標本館館長頒布了紀念詞,表示,此次新定名的物種有兩個,Gaga germanotta和Gaga monstraparva,前者是為了紀念Lady Gaga的家人,後者是紀念Lady Gaga的粉絲。

  原來科學也可以這麼潮,很多網友說:「科學界的植物加上藝名後,頓感潮範兒十足啊有木有!」

  不僅Lady Gaga 名字作植物名稱的名人很多

  事實上,Lady Gaga並非是第一個名字被拿來命名新物種的名人。果殼網網友大力搜羅,列舉了各種以人名作為動植物的情況。

  其中,澳大利亞科學家將新發現的牛虻命名為「碧昂絲」,因為,這種牛虻不僅身材曼妙,且下腹部密布著金黃色細毛,猶如「蒼蠅界古往今來第一天後」。所以,以此來向流行音樂天后致敬。更誇張的是,這隻牛虻被發現的年代,正好是碧昂絲出生那年。

  還有另外一種植物,讓人想起一個名人,那就是歐巴馬地衣。命名人是加州大學河畔分校的Kerry Knudsen,而他將地衣命名為此的用意是為了「向總統對科學和科學教育的支持致敬」。

  各種扣扣蟲、甲蟲、蜘蛛、兔子、黃蜂等都有來自名人的名字。有的是自己懇請科學家將蟲子命名為自己,還有的是粉絲為了偶像而命名,比如扎帕蜘蛛。弗蘭克·扎帕是美國著名創作歌手,他的一個科學家粉絲為了能和他見面,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種水母Phialella zappai,效果出群。

  此外,因為同為獨居,科學家們將一隻黃蜂命名為嘉寶。因為這隻黃蜂讓他們想起了性格孤僻終生未婚的影星葛麗泰·嘉寶。

  這樣看來,物種裡的名人還真是不少,並且網友讚嘆,科學家的生活也充滿了創意和歡樂!

  植物學名的命名遵守規則,英文名可自由發揮

  看到這些充滿樂趣、潮範兒十足的名字,眾多網友在看的過程中也充滿了歡樂,你能想像到,見到一隻長相奇怪的小動物,而你腦海中顯示的是另外一個名人時的樣子嗎?

  看到大家在微博上看得那麼不亦樂乎,揚子晚報記者也產生了疑問:「這些動植物的名字是怎樣命名的?有規則嗎,怎麼還可以起得這麼有趣?」針對這些問題,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研究植物分類的博士後張開梅,張開梅告訴記者,國際上植物的命名法則是屬名加種名加發現人名,這是植物正統的名字,也叫學名,為了方便全世界的植物學家進行研究,植物的學名一般使用拉丁文進行記錄。學名必須要遵守一定的規定來取。

  而對於一些其他的叫法,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一位研究植物分類的專家表示,「比如單個英文單詞的叫法,可以稱之為俗名,是為了銷售、用於商品化或者為了紀念某人而起的名字。」她說,這種形式不是植物的學名,因此起名時可以不受約束,只要未命名過都可以。植物專家告訴記者,在中國,這種紀念意義的名字也有,比如「中觀光木」就是為了紀念一位很有名氣的植物學家。另外,還有人把金葵花命名為「南京美人」。(記者 李 衝)

相關焦點

  • 託Lady gaga的福!19種蕨類植物因她而得名
    杜克大學的研究者使用Lady gaga的名字命名19種新發現的蕨類植物。至於原因我們不得而知,難道這些人也是她的粉絲?也許是因為她穿著的禮服,看起來與某種蕨類植物結構類似?
  •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較早登陸上陸地的一個類群,現代蕨類是由古代蕨類進化來的,通常生長在森林下層陰暗潮溼的環境中。蕨類植物很特別。它們大多數為草本,有根、莖、葉,但不會開花,也不會結出果實和種子。路邊、樹上、石頭縫裡、江河或農田的水面上,都可以找到蕨類植物的蹤跡。蕨類植物到處有,長相也大不相同哦。
  • 科學繪畫||來自泥盆紀時期的蕨類植物
    松葉蕨形態與生長結構科學繪畫解析圖蕨類植物基本都是生長在比較陰暗潮溼的林地角落裡,但有的蕨類植物也可以有更多的生長棲息棲地,有的可以生長在高海拔的山區,有的生長在乾燥的沙漠和巖地有的生長在水裡或者原野等地區
  • 我們老家有一種蕨類植物黑桫欏,是國家保護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我們老家有一種植物樹蕨,學名黑桫欏,屬國家保護樹種,這種樹種是如何栽培繁殖的?黑桫欏是蕨類植物門真蕨目桫欏科桫欏屬黑桫欏種,喜愛溫暖潮溼的自然環境,屬熱帶亞熱帶山坡溪澗邊灌木叢,生長在我國海南、臺灣、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地區多雨潮溼的地方,是一種古老的蕨類植物活化石,是屬國家二類重點保護植物。
  • 蕨類植物,一種不產生種子和花朵的植物
    生活中處處可以見到各種形式多樣的植物。但是植物主要分為五種: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我們經常吃的蕨類植物。中國有四大長壽菜分別是蕨菜,馬齒筧,海帶和香菇。蕨菜又叫做龍頭菜、如意菜,是山區很常見的山野菜。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
  • 科學家發現一種長相奇怪的角蟬 以Lady Gaga命名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日前,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一名研究生發現了一種新的角蟬,其外形古怪,特徵突出,形狀看起來像鹿角又像枯葉,並且它們能夠通過振動植物莖來「唱歌」。
  • 你知道嗎 中國北方有座城市叫Two Gaga Mountain
    你知道嗎,中國北方有座城市叫Two Gaga Mountain……這麼洋氣的名字,可能當地人自己都不知道!  那麼腦筋急轉「翻」來了,先讓我們「翻譯」一下Two Gaga Mountain是啥意思,兩個gaga山?二ga高峰?gaga這個英文單詞也沒學過呀,莫非是……擬聲詞?難道這是……雙鴨山?!  未見其城,先聞其名。
  • 蕨類圖譜|奧託手繪植物圖譜中的蕨類植物之美
    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比較原始的一大類群,也是最早的陸生植物。
  • 我國特有的一種蕨類植物,它的發現極為偶然!
    蕨類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的陸生植物。它們被稱為「羊齒植物」,因為它們的葉子酷似羊的牙齒。它有維管組織,因而與種子植物被合稱為維管束植物;又因它仍借孢子繁殖,所以和苔蘚植物一起被稱為孢子植物。事實上,蕨類植物屬於過渡植物區系。它們位於植物界苔蘚植物和種子植物之間。它們比苔蘚植物更進化,也比種子植物更原始。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你對苔蘚,蕨類植物都了解嗎
    苔蘚苔蘚植物過去是歸在低等植物類群裡的,後來,植物學家研究後發現,這類植物更多地具有高等植物的特徵。苔蘚植物雖然沒有真根、真莖、真葉,但卻有相當一部分苔蘚植物具有類似根、莖、葉的分化形式,而且,原認為苔蘚植物無維管束,現已證明苔蘚植物有輸導組織,能吸收水分、無機鹽,並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養料,獨立生活,但有的是腐生。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長這樣
    【綠野深圳 | 以「深圳」命名的植物 又上新了!這次是一種稀少的蕨類 ,長這樣】以「深圳」命名的植物又多了一種!近日,仙湖植物園微信公眾號在一篇題為《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文章中向公眾發布了一種名為「深圳假脈蕨」的植物,引發熱議。據悉,這是第一個以「深圳」命名的蕨類植物,自此以「深圳」命名的植物達到了7種。
  • 「漂亮」的蕨類植物,好看又好養,你的家裡有嗎?
    相信有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養植物的吧,而對於養花養草來講,已經不僅僅是老年人的專利了。相信有非常多的年輕朋友也是非常喜歡養花的吧,其實對於這些花來講,如果能夠養在我們的家裡面的話,確實能夠給我們帶來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對於這些蕨類植物來講,應該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了吧。
  • 低調的植物——蕨類
    ;蕨類說到蕨類植物,它曾經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可以說,蕨類植物是歷史最為悠久的陸生植物,靠孢子繁衍後代。這些「新新蕨類」較之裸蕨有了更精妙的變化,它們有了根、莖、葉的分化,這使得它們迅速繁榮起來。根幫助蕨類植物深入地下,更加充分和穩定地吸收水分和礦物質;莖使得蕨類植物不再「趴」在地上,而是直立起來,同時莖內部維管束結構的形成為植物體產生了更為完善的輸導系統,使得營養物質的輸送變得更為便捷;葉片則發揮著光合作用的威力,其大大增加的表面積使蕨類植物體能夠更多地吸收日光中的能量。
  • 國家Ⅱ級保護瀕危珍稀蕨類植物:對開蕨
    國家Ⅱ級保護瀕危珍稀蕨類植物:對開蕨文:花木君#科學了不起#在1999國家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名單中,有一種稀有的蕨類植物,並非生在蕨類眾多熱帶亞熱帶的南方地區,而是生活在北溫帶的吉林地區,這就是對開蕨。
  •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看到的蕨類植物
    現在,地球上有大約12000種蕨類植物,約400種生長在美國,其中,大約100種蕨類植物生長在東北地區。各種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蕨類植物生長在多種多樣的棲息地,從熱帶雨林到北極苔原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
  • 葉子長得像羊的牙齒的植物——蕨類
    在地球自然歷史發展過程中,這些「羊齒植物」實際上是最早的高等植物,它們在志留紀晚期已經開始在陸地上出現。 這些最早的陸生蕨類被稱為頂囊蕨或光蕨。此後,蕨類植物分化為兩支,其中一支經志留紀向泥盆紀過渡時期的工蕨發展到後來的石松類;另一支經泥盆紀早期的裸蕨發展出後來的節蕨(也叫木賊或楔葉)和真蕨。
  • 海南蕨類植物大揭秘!
    在海南島有史可查的現代植物採集始於18世紀70年代Bjorkegren, Fagraeus和Dahl等人在海南的植物採集。蕨類植物家 William Hancock在1878年4月至1879年9月到過海南,但具體採集有多少蕨類植物標本卻沒有記錄。
  • 植物學家重構 蕨類植物生命之樹
    本報訊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蕨類植物多樣性與進化研究組在國際綜合性期刊上在線發表論文稱,他們對蕨類植物孢子囊這個獨特的器官進行了祖先性狀重建,重溯了蕨類植物孢子囊的演化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