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9月9日報導,美國海軍官員近日表示,美國海軍正計劃在其最新型的福特號航母上,完成武器系統的總體集成工作,並將在不同海域,進行航母附近引爆炸彈的「衝擊試驗」,為未來在海上戰鬥做好充分準備,最終評估該航母的戰場生存能力。
美國媒體特別指出,其中一個威脅是來自中國製造的東風-21D「航母殺手」反艦飛彈,中國正在積極研製和測試這種武器,其射程可達900海裡(約1666公裡)。
中國的東風-21D反艦彈道飛彈,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針對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量身打造」的彈道飛彈,被譽為「航母殺手」,對於美國稱霸全球的王牌武器航母構成了巨大威脅。那麼,東風-21D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
彈道飛彈打航母,想法其實並不新鮮。這種極具科幻色彩超前大膽的設想,最早是上世紀50年代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提出的。他充滿自信或是大言不慚吹噓道,航母其實就是漂浮在海上的一具具「活棺材」,可以用生產香腸一般的速度,快速生產出彈道飛彈,然後再以一波波暴風驟雨般的飛彈攻擊將航母全部摧毀。
然而,一直到前蘇聯解體了,赫魯雪夫誇下海口的這種彈道飛彈,終究是一顆也沒有生產出來!以當時的全球軍事科技手段,根本無法實現。
直到全球定位系統的發明出現,對航母或者是其他任何移動物體的發現、跟蹤、定位,終於突破了以往技術上的限制。而中國研製成功完全國產化自主權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也就順利開啟了彈道飛彈打航母的序幕。
而今天美軍一提到就萬分頭疼,所講到也就是這款東風-21D,則是東風-21家族的第五個成員,而且是非常有針對性明確以反艦彈道飛彈為定位的新成員。它支持從陸地發射,能夠打擊移動中的航母,可精確穿透1500公裡之外的反導防禦網,打擊全球最先進的航母。
為什麼東風-21D能夠打擊航母?首先,作為東風系列家族中第五個成員,射程仍然保持了東風-21A的2700公裡水準。如此超長的射程,即便是在遠離海岸的內陸地區發射,依然也遠遠超出了航母戰鬥群的打擊範圍,從而對航母構成了遠距離打擊的巨大威脅。
其次,飛彈末端的精確制導保證了可以準確命中航母。要想能準確命中航母,圓概率誤差就必須控制在10米,而且航母還是不斷運動的移動目標,因此原來的慣性加衛星導航的制導模式,顯然達不到這樣的要求,但是東風-21D卻採用了先進的雷達主動制導等作為末制導技術,這樣就確保了圓概率誤差在10米以內。
第三,內冷式保護罩降低窗口溫度,保證制導頭正常工作。考慮到再入大氣層之後,飛彈會達到8馬赫以上的高速,彈頭溫度極高,因此東風-21D在彈頭側部溫度較低的地方開了一排側向紅外窗口,同時採用內冷式保護罩降低窗口溫度,形成製冷通道,從而降低窗口溫度。
最後,更強的突防能力,規避航母遠程防空飛彈攔截。為了克服航母遠程防空飛彈的中段反導攔截,東風-21D通過機動變軌和末端飛彈微調控制能力,改變原來有規律的彈道,從而讓敵方反導探測系統,無法預測和推算飛彈的飛行彈道,以達到規避攔截的目的。
目前東風-21D到底採用何種末端突防技術還是高度保密的,何況就算東風-21D不能一舉擊沉航母,但只要在打擊中,使航母飛行甲板、起降設備等關鍵部位受損,航母就將失去戰鬥力,即使沒有當場沉沒,也已經沒有作戰價值了。
東風-21D彈頭還是核常兼備,如果是核彈頭,即便只是在航母附近爆炸,航母也難逃沉沒的厄運。那麼,美軍這次所做的針對東風-21D的「抗爆實驗」,其實是毫無意義的。
毫無疑問,作為全球上第一種真正意義的反艦彈道飛彈,東風-21D的出現,可以讓中國在太平洋的力量平衡中時刻保持一定的高度震懾,美軍的最新航母隨意想到人家家門口溜達串門,恐怕是難以如願了。(潯陽江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