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米高空吹來黃沙 沙塵暴防控·生態衛士在行動

2021-01-15 中國園林網

沙塵暴天氣

近日,北方很多城市迎來了這兩年最嚴重的沙塵天氣。據報導,渤海秦皇島海域現罕見沙塵暴。近些年,中國霧霾厲害,從氣象角度分析,月亮赤緯角越小,風力越弱,由於2014-2016年是月亮赤緯角最小的時候,我國的霧霾也最為嚴重。據有關專家分析,由於乾旱沙塵多,冷空氣活動的增強將沙塵掀起來,從內蒙和外蒙由西北方向東南方進階,至北京,河北,東北等地,再向南方擴散。

沙塵暴天氣

月亮在地球赤道上下擺動,擺動越大,風力隨之越大,從2017年開始,月亮赤緯角變大,意味著今年開始沙塵暴將逐漸增強,霧霾逐漸減輕。預計從2017年開始,沙塵天氣將會增多,而到2023-2025年將會進入較以往最嚴重的大規模沙塵暴天氣,為預防沙塵暴,應治理沙漠治理乾旱,同時植樹種草。

沙塵暴天氣下的城市

氣壓和溫差是引起空氣流動的主要原因,本身月亮赤緯角像海潮一樣引起大氣潮,海潮一般引起60cm的震蕩,而大氣潮引起幾百米的震蕩。此次加上寒流的出現,就激發了高空對流和低空對流同時出現,這次的黃沙是從5000米高空吹來了,因此,單純的小體量綠化已經很難在廣大區域範圍內形成有效防護,從沙塵暴源頭治理和防控的角度來看,生態環境的總體建設需要深入更多的區域和領域,進行統籌布局和系統性的規劃實施。

綠色植物是生態平衡的支柱,生態環境治理需要每個人的努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綠色植物是生態平衡的支柱,因為植物能淨化汙水,能消除和減弱噪聲,能耐旱固沙,能耐鹽鹼、耐澇,能監測二氧化硫、氟、氯、氨等的汙染。綠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維持生長,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人類維持生命的氧。下面給大家細數下植物的優勢:

1、製造氧氣

據測定,每公頃森林和公園綠地,夏季每天分別釋放750公斤和600公斤的氧氣。全球綠色植物每年放出的氧氣總量約為1000多億噸。

2、合成有機物

據測定,每公頃森林和公園綠地,每天可分別吸收固定1050和900公斤CO2(綠色植物也進行呼吸作用放出CO2,但白天光合固定的比呼吸放出的要多20倍以上)。

3、綠色植物防風固沙

在風害區營造防護林帶,在防護範圍內風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護林帶的農田比沒有的要增產20%左右。這樣大的葉面積,加上葉片上一些毛狀結構,對塵埃有很大吸附作用。

4、保持水土

在林木茂盛的地區,地表徑流只佔總雨量的10%以下;平時一次降雨,樹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葉持水量可達自身乾重2-4倍;每公頃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噸;5萬畝森林相當於100萬立方米貯量的水庫。

5、調節氣候

一棵中等高大的桉樹,一年要從土壤中吸水近4噸;一個夏季每棵樹平均要蒸騰2噸水分;森林上空的空氣溼度比無林區高達10-25%左右,比農田高5-10%;按每公頃生長旺盛的森林,每年向空中蒸騰8千噸水分計算,大約要消耗40億千卡熱量。

6、吸收毒物

每公頃柳杉林每月約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柑橘林的吸收量比柳杉還要高一倍;每公頃刺槐林和銀樺林每年可吸收42公斤氯氣和12公斤的氟化物。

7、監測環境

利用敏感度高的植物,可監測大氣汙染及汙染物質。空氣中SO2濃度達到1-5ppm時,人才能聞到氣味,而紫花苜蓿在0.3ppm時就會出現症狀。在清潔環境中桃樹葉片的氟含量在10mg/kg左右,但含量達到50mg/kg以上,就會出現傷害症狀。

8、減弱噪音

實驗證明,1.5公斤TNT炸藥的爆炸聲,在空氣中能傳播4公裡,而在森林中只能傳播40米。實驗結果表明,10米寬的林帶可降低30%噪音;250平方米草坪可使聲音衰減10分貝。

9、美化生活

植物是綠化美化城鄉的最佳材料。五顏六色的植物花朵、許多植物散發的芳香,給人以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感覺。負氧離子能給人以清新的感覺,對肺病有一定治療作用。優美的環境還能極大地激發人的創造創作靈感。

生態衛士,呼籲大家,一起爭做「守護地球的生態衛士」!

生態環境治理,是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重要目標,是一項修復生態,保護自然,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的系統工程。它包括:水、土壤、空氣的汙染治理,以及礦山復墾,荒山造林,溼地修復和海綿城市建設等許多巨大工程項目。

致力生態園林建設,營建人類美好家園

滕頭園林起源於浙江寧波奉化--全球生態500佳-滕頭村,自1996年從創立至今已走過了21年的歷程,公司始終秉持「致力生態園林建設,營建人類美好家園」的企業宗旨。截止2017年1月,公司已建成總面積已達10萬畝的森林氧吧(其中包括全國6大基地6萬畝市政園林標準苗木和8大基地4萬畝房產庭院景觀精品苗木)。如果按照滕頭園林面向全社會能夠輸出的苗木總體量計算,滕頭園林的總體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建設,已經能夠為守護地球的生態建設,每年提供提供吸附粉塵42萬噸、釋放氧氣113.4萬噸、吸收CO₂128.1萬噸(據研究,平均每畝森林每年能吸附粉塵4.2噸、放氧11.34噸、吸碳12.81噸。)。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乾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正像有人所說的,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

爭做守護地球的「」生態衛士「」

作為園林行業的一員,滕頭園林呼籲大家一起關注生態環境的系統建設,攜起手來共同參與植樹造林,爭做守護地球的「生態衛士」。

【生態衛士---滕頭園林市場部宣】

推薦閱讀:

山度園林:這對夫妻 做精緻的事業懷大氣的人生

細辨容器苗&假植苗

假植苗真有大市場

陳明輝:鄉土樹種的開拓者

相關焦點

  • 大範圍高空浮塵天氣影響山東 多地天空昏黃一片
    但與沙塵暴天氣不同,迎面吹來的風裡沒有沙塵顆粒。山東大部分地區空氣品質良好,能見度未受明顯影響,這到底是什麼原因?  據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介紹,從衛星雲圖來看,自12日清晨開始,從山西東部、河北南部,到山東南部這一帶,出現一條「西北—東南」向的明顯沙塵帶,高度在1000米以上到3000米左右。「看起來就是一層黃乎乎的東西,類似雲,卻不是雲,這是高空浮塵。」
  • 「草原衛士」鄭柏峪:北京沙塵暴不是沙暴,植樹固沙不能治本
    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治沙13年後,被稱為「草原衛士」的環保志願者鄭柏峪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認為,北京的沙塵暴是「塵暴」而不是「沙暴」,其降塵並不是來自於沙漠中的沙子,而是來自於草原中那些乾涸的鹽湖。鹽湖盆中極細的、含有鹽鹼的粉塵不僅是華北的「塵暴」的罪魁禍首,也是荒漠化加劇的重要因素。
  • 什麼是沙塵暴? 沙塵暴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
    什麼是沙塵暴? 沙塵暴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時間:2016-12-26 10:17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什麼是沙塵暴? 沙塵暴是在什麼條件下產生的? 看天氣預報的人,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個名詞--沙塵暴,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天空會突然颳起沙子來。
  • 雲沙泱漭天光閉——談沙塵暴形成原因與減災
    這是唐代詩人胡皓《大漠行》的一段,形象地描述了我國西北大漠的沙塵天氣,泱(yāng)為弘大之意,漭(mǎng)指廣闊無邊,「雲沙泱漭天光閉」具體地刻畫出西北沙塵暴的情景:狂風怒卷,黃沙飛揚,遮天蔽日,迷迷濛蒙,使得天光失色。
  • 三北防護林擋得住沙塵暴嗎?
    中國天氣網獨家報導 三北防護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從建設初期,乃至現在,一直存在爭議。36年過去了,沙塵天氣確實有所減少。但人們依然疑慮重重——沙塵暴少了,霧霾卻多了,是不是因為防護林擋住了風?京津冀處於三北防護林的保護下,為何還總有沙塵暴突破這些生態屏障?
  • 漢中罕見日暈景象原因 5000米高空飄冰晶卷層雲
    漢中罕見日暈景象原因 5000米高空飄冰晶卷層雲時間:2016-05-24 19:46   來源:華商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漢中罕見日暈景象原因 5000米高空飄冰晶卷層雲 5月23日上午10時50分左右漢中天空出現難得一見的日暈天象,太陽被一個巨大的彩色圓圈包圍,十分美麗。
  • 專家:蘭州3千米高空有一穩定逆溫層 致風力小而無法使浮塵吹散
    作者:晚報記者滕效宏 稿源:蘭州晚報  2013-03-13 08:56   蘭州沙塵天為何持續不散  專家:3000米高空有一穩定逆溫層蘭州中心氣象臺副臺長、首席預報員楊建才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造成蘭州持續浮塵天氣的原因,除了前期氣溫上升較快且較高,天氣乾燥地表解凍,風力增大颳起沙塵外,還因為在蘭州3000米高空存在一個極為穩定的逆溫層,導致蘭州的風力較小而無法使浮塵吹散。
  • 風與黃沙的傑作
    從地面到高空一般風速逐漸加大。北疆北部某地測得70米和60米高度的年平均風功率密度達412.9瓦/平方米、396瓦/平方米,是開發風力資源的理想之地。陸地上大風將地面細微的土壤吹向高空,帶至遙遠的地方沉降,有科學家研究指出:黃土高原與西部沙漠地區塵土輸送有關。
  • 「黃岡聚焦」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先鋒衛士」
    黃岡市林業局保護生物多樣性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11月18日,2020年野生動植物衛士行動暨第七屆野生動植物衛士獎頒獎活動在北京舉行黃岡市林業局被授予「第七屆野生動植物衛士獎——專業成就獎·先鋒衛士」稱號。這是我國自然保護地領域的最高獎項,兩年一屆。今年全國295個集體和個人經過激烈角逐後,26個集體和15位個人獲獎。黃岡有各類自然保護地61個,涉及的空間面積17.76萬公頃,佔全市國土面積10.2%,是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
  • 沙塵暴肆虐河西走廊 狹管效應導致「黑風」
    新發社攝本報北京訊 (記者趙琳琳 通訊員王敬濤) 西北部分地區近日遭遇強沙塵暴天氣,部分地區瞬間風力甚至達到每秒28米,出現了能見度接近於0的「黑風」。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喬林昨日就此接受記者採訪解析說,甘肅河西地區由於地形造成的狹管效應,導致近地面風速又有明顯的增強,河西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或特強沙塵暴。
  • 專家分析甘肅強沙塵暴成因:特殊地形致風速增強
    24日,天已經開始黑了(照片提供:民勤縣氣象局)西北部分地區近日遭遇強沙塵暴天氣,部分地區瞬間風力甚至達到每秒28米,甘肅民勤吹黑風據悉,受冷空氣和蒙古氣旋共同影響,4月24日5時至25日5時,新疆南部和東部、青海北部和西部、甘肅、內蒙古西部和寧夏等地出現6~7級大風,部分地區瞬間風力達到8~9級,並伴有沙塵天氣,部分地區出現了沙塵暴,其中甘肅的部分地區出現了強沙塵暴或特強沙塵暴,甘肅民勤24日19時10分瞬間極大風速達到28米/秒,能見度接近0米,稱為黑風。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保護地球「衛士」而行動
    研究發現,造成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使用了製冷劑、發泡劑、噴射劑等含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化學製品,這些製品中有大量含有滷族元素的化合物,例如氟利昂,氟利昂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當被排放後,絕大部分會積存在空氣中,隨著大氣環流進入高空的平流層,經過光解分離出氯原子。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為保護地球「衛士」而行動
    研究發現,造成臭氧層被破壞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大量使用了製冷劑、發泡劑、噴射劑等含有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化學製品,這些製品中有大量含有滷族元素的化合物,例如氟利昂,氟利昂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當被排放後,絕大部分會積存在空氣中,隨著大氣環流進入高空的平流層,經過光解分離出氯原子。氯原子對臭氧的殺傷性極大,對臭氧層構成了嚴重威脅。
  • 北京刮的是鹽鹼塵暴,不是沙塵暴
    「北京刮的不是沙塵暴,是鹽鹼塵暴!相應地,應改治沙為治塵。」在2006年中韓第三屆荒漠化防治與草原保護研討會上,燕京大學北京校友會生態扶貧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鄭柏峪報告了這個與眾不同的觀點。    鄭柏峪有在錫林郭勒草原多年生活的經歷,1999年退休後繼續在草原從事生態環保活動,特別是最近幾年圍繞查幹諾爾湖乾涸引起鹽鹼塵暴危害的問題開展了多年科學研究和治理實踐,對沙塵暴問題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 吉林沙塵暴天空瞬間變黑現場圖曝光 吉林為什麼會出現沙塵暴
    吉林省白城市3日中午遭遇沙塵天氣,局地出現沙塵暴。當天,局地巨大的「沙牆」像海浪一樣滾滾向前。記者3日晚間從白城市氣象局獲悉,這是白城市今年遭遇的首場沙塵天氣,強度超過常年。截至記者發稿時,白城市天氣晴好,沙塵天氣基本移出境內。白城與科爾沁沙地相鄰。
  • 做微觀生態瓶,當地球小衛士
    綠色生態是當下發展的主題,為倡導綠色種植理念,喚醒孩子們的環保意識,滄浪新城(吳門橋街道)新城社區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聯合蘇州市義工聯的志願者們針對8-12歲兒童開展了「微觀生態瓶DIY」活動,希望能夠號召大家一起做「地球媽媽」的忠誠小衛士。
  • 【我們都是追夢人】翱翔萬米高空 我們用大愛書寫愛國情懷
    【我們都是追夢人】翱翔萬米高空 我們用大愛書寫愛國情懷 2020-11-29 0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沙漫天 北京空氣品質跌至嚴重汙染級別(圖)
    受上遊沙塵暴和揚沙天氣影響,黃沙漫天之景再現京城。針對此次沙塵天氣過程,北京官方發布了沙塵藍色預警信號,當日全城空氣品質已達到嚴重汙染級別。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受上遊沙塵暴和揚沙天氣影響北京有揚沙或浮塵天氣,能見度明顯下降。
  • 黃沙漫天寸草不生,本該黃沙漫天毫無生機,現在卻遍地湖泊魚蝦成群
    在我們的印象中,沙漠都是比較乾旱的,黃沙漫天寸草不生原來,這些湖泊形成的原因就在於這裡漫長的雨季和獨特的沙質,因為降水實在太多,落下的雨水又很難全部滲透到沙子中,因此就在沙丘的溝壑之間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小湖泊,微風吹來一片碧波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