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宏觀:世衛組織定義新冠肺炎為「PHEIC」的影響幾何?

2020-12-03 手機鳳凰網

北京時間2020年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或「WHO」)正式將新型冠狀病毒定義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但未實行國際貿易/旅遊限制[1]。接下來,不排除WHO進一步將湖北定義為疫區的可能。總體而言,WHO昨晚的表述相比市場預期更為溫和。我們藉此文介紹PHEIC定義的含義,後續演變及潛在宏觀影響。我們也將跟蹤WHO在此問題上的最新動向。

正式宣布為PHEIC後,理論上說WHO締約國可以在滿足相關條件後合法拒絕相關人員、貨物出入境,且為定義為「疫區」的先決條件。2003年SARS時期WHO向全球發出健康警告、並定義SARS疫區。借鑑這一做法,PHEIC於2005年寫入《國際衛生條例》(具有國際法效力)。通常情況下,除正常的檢驗檢疫外,WHO締約國(簡稱「締約國」) 不能以疫病防治為由明顯幹擾[2]貨物、人員的出入境。然而,宣布為PHEIC後,締約國在向WHO提供充分依據後[3],可以合法地對符合條件(例如來自「疫區」的)的人員、貨物採取一系列檢查措施,並可以拒絕其出入境[4]。所以,這一判定對宏觀經濟的主要影響體現在貨物及服務貿易。對此次新冠病毒的判斷中,WHO表示由於「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非常有力的措施」,且「目前仍有可能打斷病毒的傳播」,「目前不推薦實行國際貿易/旅行的限制」。如果締約國實行相關衛生措施,明顯幹擾國際貿易/旅行,應當在48小時內向WHO提供科學和公共衛生依據。2005年後,歷史上正式定義為PHEIC的疫情包括:2009年的H1N1流感、2014年的小兒麻痺症、2016年寨卡病毒、2014與2018-20年的伊波拉病毒。

WHO定義疫區以「省/市」為單位、而非國家,且日度評估。對比「非典」時期中國先後有10個省/直轄市被定義為「疫區」,本次疫區可能只有湖北一省。WHO宣布PHEIC後,可能會定義「疫區」,而疫區往往以省/市為單位,而不是國家,且同一國家不同省市定義和解除「疫區」定義的時間視具體情況可以不同。「非典」時期定義為「疫區」的平均時長為三個月左右。WHO在定義疫區時,一方面會參考疾病傳播的客觀指標[5],另一方面也會與當地政府進行溝通。考慮到湖北以外地區感染人數較為有限、且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較為嚴格的隔離措施,我們認為世衛組織大概率只會將湖北定義為疫區。

若僅湖北省被定義為「疫區」,則世衛組織這一決定本身可能對經濟的邊際影響較有限、但對部分製造業行業的貿易量會帶來一定影響。「非典」時期10個省市先後被定義為「疫區」、其中不乏當時經濟/貿易大省,如廣東,北京,上海,江蘇,河北等,這些省市佔2002年全國GDP的4成以上,出口近6成。對比湖北省GDP與出口份額僅佔全國的4.6%與1.3%(2019年)。我們認為,雖然短期「新冠」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衝擊可能較為明顯,但僅就WHO定義「疫區」這一單一事件看,其邊際影響在總量層面可能有限。但分行業看,佔湖北GDP近一半的武漢匯集了一些高科技製造業,包括光纜、空調、顯示器、汽配、醫藥等,這些行業以及其相關產業鏈的貿易可能會由此受到進一步的影響。

[1]https://www.who.int/news-room/detail/30-01-2020-statement-on-the-second-meeting-of-the-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2005)-emergency-committee-regarding-the-outbreak-of-novel-coronavirus-(2019-ncov)

[2] 明顯幹擾一般是指拒絕國際旅行者、行李、貨物、貨櫃、交通工具、物品等入境或出境或延誤入境或出境24小時以上,《國際衛生條例》。

[3] 締約國採取對國際交通造成明顯幹擾的額外衛生措施時,應該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供採取此類措施的公共衛生依據和有關科學信息,《國際衛生條例》。

[4] 《國際衛生條例》第43條。

[5] 非典時期的疫區的定義為「本地已經出現SARS的相互傳染」。

文章來源

本報告摘自:2020年1月31日已經發布的中國宏觀簡評《世衛組織定義新冠肺炎為「PHEIC」的影響幾何?》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衛生危機】當地時間11月9...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衛生危機】當地時間11月9日,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續會在日內瓦舉行,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不會是最後一個全球衛生危機。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後,世界是沒有任何改變還是會出現全球衛生安全的轉折點,都取決於現在的所作所為。
  • 世衛組織:水貂攜帶的新冠病毒出現變異,但仍是同一種病毒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變異後的影響還未確定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 麥可·瑞安當地時間11月6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以來,不同動物感染過新冠病毒,也有可能再傳回人類。
  • 新冠肺炎夏天會自動消失?世衛組織:不應假設新冠肺炎具有「季節性...
    對此,世衛組織強調,不應假設新冠肺炎具有「季節性」特點。據央視,當地時間5月25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目前新冠肺炎大流行五個月,僅有此五個月的疫情數據,現階段無證據表明其會在冬天復甦。
  • 世衛命名新冠病毒「COVID-19」 新冠肺炎簡稱 NCP
    原標題:世界衛生組織命名新冠狀病毒為「COVID-19」,新冠肺炎簡稱為NCP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2月11在日內瓦開幕。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記者會上宣布,世界衛生組織將新冠狀病毒命名為「COVID-19」。此英文縮寫象徵著19年發現的冠狀病毒疾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選擇這一名稱,是為了避免將此病毒與地域、動物或個人所關聯,消除歧視。
  • 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 多項針對傳播動物的研究正在進行
    2020.05.08 17:21【世衛組織:新冠肺炎病毒來自自然界 多項針對傳播動物的研究正在進行】當地時間5月8日,世衛組織食品安全與人畜共患病專家彼得·恩巴雷克表示,新冠肺炎病毒及所屬的冠狀病毒族群來源於自然界的蝙蝠,偶爾通過其他不同種類動物傳播到人類
  • 【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
    【世衛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 世衛組織:確信病毒來自自然界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5月2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3334416例累計死亡237943例世衛組織5月1日宣布:鑑於當前形勢新冠疫情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世衛組織同時表示
  • 世衛組織:將有不同種類的新冠疫苗可供使用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當地時間23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表示,已有多種新冠肺炎候選疫苗取得研發進展,未來可能有不同種類的新冠疫苗可供使用。
  • 【世衛組織:全球10%的人口或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當地時間10月5日...
    2020-10-06 07:52:00來源:FX168 【世衛組織:全球10%的人口或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當地時間10月5日,世衛組織召開執行委員會特別會議,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流行病學曲線顯示,新冠肺炎大流行仍在發展,北半球疫情呈上升趨勢,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數量在上周達到了100萬例。
  • 世衛組織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瑪麗亞·范·科霍夫央視新聞 圖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
  • 世衛組織警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瘧疾致死人數或超過新冠
    參考消息網11月30日報導據路透社倫敦11月30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當地時間周一警告,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因服務中斷而死於瘧疾的人數將遠遠超過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世衛組織在其最新全球瘧疾報告中稱,2019年全球有超過40.9萬人——其中大多數是非洲最貧困地區的嬰兒——死於瘧疾,而新冠肺炎幾乎肯定會使2020年的瘧疾致死人數更多。
  • 世衛組織:武漢只是新冠病毒發現地
    11月23日,世衛組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當天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的視頻,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在發布會上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新冠病毒)可能有不止一個首例病例,因為該疾病很可能源於好幾種動物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研究人員最近在蝙蝠體內發現了這種病毒,我們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其他潛在的病毒源頭。」有專家稱,「毫無疑問,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其主要攜帶者是蝙蝠。」病毒傳染人類則存在多個源頭,而且傳染期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 世衛組織發布新冠肺炎傳播方式科學簡報
    當地時間7月9日,世衛組織發布科學簡報,介紹新冠肺炎傳播方式。治療新冠肺炎感染者時,可產生攜帶病毒的氣溶膠,沒有穿戴適當個人防護裝備的人可能會吸入這些氣溶膠。因此,執行這些醫療操作的所有醫務人員必須採取針對空氣傳播的保護措施,包括使用適當的個人防護設備,此類區域不應允許來訪者進入。此外,存在新冠肺炎在一些封閉場所暴發的情況,尤其是感染者在擁擠不堪、通風不良的室內場所中與他人長時間相處時,不能排除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 世衛組織總幹事再次重申,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
    當地時間9月25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針對新冠病毒來自實驗室的言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再次重申,世衛組織相信科學和證據,目前所有論文均顯示新冠病毒來自自然界。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表示,根據以往關於從動物傳染到人的病原體的研究經驗,確定其動物源和中間宿主需要一定時間,需要進行非常詳盡的調查。如果不知道其源頭和中間宿主,就有可能再次傳播給人類。
  • 德媒:世衛組織警告疫苗民族主義
    原標題:德媒:世衛組織警告疫苗民族主義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 德媒稱,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周四對「疫苗民族主義」發出警告,稱如果一國未來試圖壟斷新冠病毒疫苗,那只會延長疫情。
  • 參考快訊:世衛組織警告稱新冠肺炎患者將面臨氧氣供應不足問題
    參考消息網6月25日報導 據路透社維也納24日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4日在記者會上說,隨著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患者接近1000萬大關,世界面臨制氧機(oxygen concentrator)短缺問題。譚德塞說:「許多國家正面臨制氧機不足的問題,現階段供不應求。」
  • ...衛組織歐洲區域範圍(世衛組織內部劃分的歐洲區域還包括俄羅斯...
    2020-10-27 07:16:11來源:FX168 【世衛組織:歐洲區域是當前疫情中心】當地時間10月26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上周全球46%的新增確診病例和約三分之一的新增死亡病例來自世衛組織歐洲區域範圍(世衛組織內部劃分的歐洲區域還包括俄羅斯及中亞國家等,面積比歐洲更大),(世衛組織)歐洲區域是當前疫情中心。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簡稱為「NCP」 世衛組織也將謹慎正名
    通知指出,現決定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暫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英文簡稱「NCP」。世界衛生組織也正謹慎地重新命名2019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以避免汙名化疫情起源地湖北省武漢市或是中國人民。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 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