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華為、小米,和輝光電衝刺科創板「團戰」液晶面板市場

2021-01-07 騰訊網

近年來,隨著國內面板廠商持續布局,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能已佔據全球面板產業半壁江山,而在AMOLED面板領域,國內廠商也取得較大的突破,市場佔有率逐年提升,並打破日韓企業對AMOLED面板的壟斷。

作為國內知名的AMOLED面板廠商,和輝光電可謂是含著「金鑰匙」出生。近年來在上海國資委的大力支持下,和輝光電迎來快速發展。

據Omdia統計,2019年度,和輝光電佔據全球AMOLED市場出貨量的4.57%,在國內僅次於京東方;在細分智慧型手機類AMOLED出貨量方面,和輝光電以3.80%的份額位居全球第2名,僅次於三星電子。

如今,這家公司正排隊科創板IPO,而同行業的京東方、維信諾、深天馬以及TCL科技等均已登陸A股。在新一輪面板行業競爭來臨之際,和輝光電能否登陸資本市場,尤為關鍵。

背靠國資,供貨華為、小米

招股書顯示,和輝光電由上海國資委實際控制的上海聯合、上海集成電路基金和上海市金山區國資委實際控制的上海金聯投資聯合發起成立,公司專注於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相比傳統LCD技術,AMOLED具有畫質優良、健康護眼、節能、環境適應性強、形態可塑性強、功能整合性強的特點,但其成本也相對更高。AMOLED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手機、可穿戴設備、平板電腦等領域。

作為行業內最早實現AMOLED量產的境內廠商,和輝光電建設有2條不同世代生產線以滿足下遊不同應用領域、不同規格類型的多樣化需求。其中,第4.5代AMOLED生產線量產產能15K/月;第6代AMOLED生產線規劃產能30K/月,其中已量產產能15K/月,另外15K/月產能部分設備已運抵車間。

值得一提的是,和輝光電現有第4.5代、第6代AMOLED生產線均可生產剛性及柔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產品,其中公司剛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量產產能位居國內首位、全球第二,具有產能優勢。

憑藉研發創新、生產製造、產業運營等方面的優勢,公司在消費類終端電子產品市場積累了眾多知名品牌客戶,成為其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供應商。

其中,在智慧型手機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華為和小米等;在智能穿戴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華為、步步高(小天才)、小米、OPPO和VIVO等;在平板/筆記本領域,應用公司產品的知名品牌廠商包括步步高和聯想等。

儘管背靠國資,供貨華為、小米等知名廠商,和輝光電卻難掩持續虧損的窘態。

2017—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和輝光電分別實現營收6.16億元、8.03億元、15.13億元和9.21億元,在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虧損並未有所緩解,上述報告期內扣非淨利潤分別實現-10.33億元、-9.09億元、-10.28億元和-5.65億元。

和輝光電在招股書中對此解釋稱,從項目建設到達成規劃產能,完成良率爬坡,實現規模效益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一般前期固定成本分攤較大,單位成本較高而產生虧損。

募資80億元擴建第6代AMOLED產能

有專業人士分析認為,規模效應是面板行業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所以企業需要不斷擴大產能。

和輝光電也佐證了這一觀點,「在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行業,生產具有較為明顯的規模經濟效應,產能規模是影響競爭實力的重要因素,相較於同行業其他公司,公司目前產能小於三星電子、LGD等,不利於進一步發揮產銷規模經濟效應。」

因而,此次衝刺科創板IPO,和輝光電擬募資100億元,其中80億元用於第六代AMOLED生產線產能擴充項目,2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和輝光電方面表示,投產完成後,公司第六代AMOLED顯示項目產能將達到設計產能,即30K/月,未來該項目仍需要的資本性支出金額約為25億元。2020年1月—6月,和輝光電第四、五代AMOLED生產線產能利用率達85.48%,第六代的產能利用率為93.74%,核心技術給公司貢獻了全部的收入。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面板行業正在進行深度調整,多家韓企退出LCD產線,轉向OLED進程加速,OLED行業前景毋庸置疑。但需要注意的是,業內普遍認為面板行業下一個機會主要在柔性AMOLED半導體顯示面板。

實際上,同行面板廠商均已悄悄加注柔性AMOLED的產能投入。

其中,京東方已在成都和綿陽擁有兩條第六代柔性AMOLED面板生產線,另有重慶和福州生產線在建設和規劃。

和輝光電的兩條不同世代的AMOLED生產線均能生產柔性AMOLED面板,但其優勢在於剛性AMOLED面板。

和輝光電在招股書中坦言,隨著大屏化需求的進一步增加,智慧型手機面臨便攜性和可操作性的巨大挑戰,柔性摺疊屏設計應運而生,但柔性摺疊屏在摺痕及磨損等方面依然具有較大的優化空間,相關技術關鍵點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終端市場上尚未大規模量產應用。

高端面板價格開啟,行業競爭激烈

根據Omdia數據顯示,2020年受疫情衝擊,以及美國政府對華為的半導體禁令限制,AMOLED出貨量為4.54億片,同比下降3.6%(YoY)。不過,柔性AMOLED出貨量從1.58億增至2.41億,主要由Apple和華為貢獻。

此外,2020年剛性AMOLED的出貨量從2019年的3.13億片下降到2.13億片,但2021年剛性AMOLED的需求將相當強勁。和輝光電將從小米和新榮耀中獲得機會,作為繼三星顯示之後的二供。

隨著越來越多終端品牌採用國產AMOLED屏,國產面板廠商的AMOLED出貨量不斷增加,市場佔有率有望持續提升。

但不可忽視的是,在技術實力和生產水平方面,和輝光電、京東方、TCL華星、維信諾、天馬等國產廠商與三星仍有不小的差距。

與國際顯示面板大廠相比,國產AMOLED面板在良率、顯示性能、產品可靠性等方面還有待提升,比如三星柔性屏良率都可以達到80-90%,國內面板廠硬屏良率在70-80%。

不過,隨著OLED產能逐步釋放及良率不斷提升,而終端需求未跟上產能釋放速度,OLED面板價格將下降,各家廠商為了搶佔市場份額,或將開啟「價格戰」。

對於柔性OLED降價空間,維信諾認為主要在於三大方面。一是產能規模增加帶來的上遊原材料採購議價能力的提升;二是產能提升後規模效益明顯,各項成本分攤更加合理;三是良率的進一步提升。

眼下,對於和輝光電而言,國外的市場競爭會有一些門檻有所限制,國內又需面對京東方、天馬、維信諾等大陸廠商,市場競爭勢必將更加激烈,作為後勁玩家,和輝光電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不言而喻。

相關焦點

  • 和輝光電:實現從「玻璃」到「彩虹」的夢想
    顯示面板作為智能終端最主要的人機互動方式之一,近幾年也正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技術的突破與創新不斷上演,傳統的液晶面板TFT-LCD升級到AMOLED的進程正在加快。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AMOLED由於具有完美畫質、戶外優勢、健康護眼和創新形態等優勢,已被Apple Watch、華為Watch以及三星Galaxy等智能設備爭相採用。
  • 友達李焜耀:液晶面板供貨緊缺現象需待下半年方能緩解
    最近有不少分析師都認為由於受到希臘債務危機的影響,歐洲市場對液晶平板的需求量會出現下降,由此則將導致全球液晶平板市場的供貨緊缺現象得到一定的緩 解。
  • ...募投項目前景未明②華為供應商生益電子科創板IPO獲受理,中美...
    5月29日#集微早報#★龍騰光電技術水平低市場份額被壓制,募投項目前景未明即將在科創板IPO上會的龍騰光電作為一家液晶面板行業的老牌企業,近10多年的發展都是「不溫不火」。其企業規模不僅被京東方、TCL華星、群創光電、友達光電等企業的拉開距離,也逐步被維信諾、和輝光電等「後起之秀」迎頭趕上,且大有超越之勢。龍騰光電規模較小,不僅不能擴大生產規模佔據更高的市場份額,而且隨著顯示面板技術更新迭代,其產品技術也面臨著激烈市場競爭,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持續下滑,尤其是在手機面板領域,其出貨量、市場佔有率、毛利率等都呈現下滑的趨勢。
  • 偏光片成本佔整個液晶面板成本的10%-15%,偏光片廠三利譜被低估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19/1108/55546.html前言:大屏電視時代已經到來今年我一直在研究小米和華為以及相關的產業鏈公司,除了手機以外,電視也是相當重要的產品,尤其是對於小米來說,今年小米電視持續佔據國內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在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節節敗退的情況,小米電視對小米股價提供了不小的支撐作用
  • 聚辰半導體:客戶涵蓋華為小米 5G打開增長空間
    公司核心團隊中既有近二十年國內外集成電路設計公司高層管理經驗的經理人員,也有具備十多年數字和模擬產品設計的技術專家。「公司一共140多人,主要是做研究設計,在香港和美國還設有銷售和研發中心。」聚辰半導體證券部工作人員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公司衝刺科創板上市後,「可能面臨擴建」。根據招股書,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發人員64人,佔員工總數的 44.76%。
  • 華星光電搶佔高世代液晶面板高地
    儘管是十一黃金周假期,地處光明新區的華星光電8.5代線液晶面板廠依然保持滿產。不遠處,正在建設的華星光電11代線液晶面板廠工地,也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記者近日到華星光電採訪,看到的是一片令人興奮的場景。
  • 全球液晶面板廠商有哪些_全球十大液晶面板廠商排名
    全球液晶面板廠商排名一——LGDisplay(LG) LGDisplay(中文名是樂金顯示)是目前世界第一液晶面板製造商,隸屬於LG集團,總部位於韓國首爾,在韓國、中國、美國、日本和歐洲設有研發、生產和貿易機構。
  • 深度解析京東方_行業新聞_液晶面板資訊_液晶面板_觸控螢幕與OLED網
    顯示面板大尺寸以 LCD 為主,小尺寸以 OLED+LCD 為主。顯示面板主要包括 LCD 和 OLED。LCD 是當前顯示面板的主流,應用於電視、電腦、平板、手機。OLED 在中小尺 寸(手機、手錶)滲透率逐漸提升。液晶顯示器件核心是背光模組和面板模組。面板模組由外向裡分別為彩色濾光片、偏光 片、玻璃基板、液晶、TFT 陣列、玻璃基板。
  • 2017年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和介紹
    總投資12.49億美元,京東方光電註冊資本增加至50000萬美元,其中:本公司出資37500萬美元,佔註冊資本的75%,本公司韓國子公司BOE-HYDIS技術株式會社(以下簡稱「BOE-HYDIS」)出資12500萬美元,佔註冊資本的25%。該生產線產品以17寸、19寸顯示器液晶面板及20.1寸、26寸、32寸液晶電視面板為主。
  • 液晶顯示模組供不應求 受益液晶面板概念股有哪些?
    據報導,隨著需求復甦,各個終端電視品牌為達成年度銷售目標,從第三季度開始積極備貨,導致液晶面板供需趨於緊張,呈現供不應求的態勢,價格也迎來上漲。業內預計三季度主流尺寸維持2美金甚至以上的較大月度漲幅。
  • 惠科掌握液晶面板製程新技術,面板良率達98%以上
    據業內消息,經過之前的技術攻關,惠科光電已掌握液晶面板曝光製程「黑科技」—4道光罩製程技術,成功打破國外對該項技術的壟斷,並且順利實現量產
  • 友達崑山第6代LTPS液晶面板廠成功點亮首片5.5"FHD面板 華為傳音來站臺
    2016年8月9日於大陸崑山廠舉行第六代LTPS(低溫多晶矽)液晶面板點亮儀式,展示崑山廠產出的第一片5.5吋Full HD LTPS液晶面板,為友達在大陸的長期布局締造重要裡程碑。據小C君獨家獲悉,手機品牌龍頭華為、非洲市場國內品牌龍頭傳音都有來為此次點亮儀式站臺。
  • 中國大陸平板顯示:面板、設備、材料三大市場合力衝刺萬億產值
    大陸京東方BOE是發展最迅速的面板廠,其營收規模從2013年320億規模,迅速提升至2018年的1000億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5.6%, 並且分別在2015年和2016年超越日本夏普Sharp, 臺灣友達光電AUO和臺灣群創光電Innolux,位列全球第三。
  • 液晶面板價格大幅度上漲,TV市場將迎來漲價潮?
    進入第三季度以來,受海外需求拉動,大尺寸液晶面板供需偏緊,且在面板廠商強烈的獲利意願驅動下,主流TV面板價格均出現大幅上漲;而面板漲價效應也正向下遊渠道商和終端彩電市場傳遞,小米、創維、TCL電子等終端廠商近日均傳出產品價格調漲的消息。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大幅上漲自6月份以來,大尺寸LCD面板價格開始持續反彈,最近兩個月(7、8月)漲幅進一步拉升。
  • 探秘華星光電液晶面板的製造過程
    「我們看電視的屏幕就是這樣的玻璃製作而成,不過是兩塊玻璃通過工藝技術粘合在一起,中間是能夠改變光源的液晶,液晶在電的作用下不斷移動偏轉,於是我們就能看到不同的視像了。」華星光電陣列彩膜廠廠長陳盛中介紹,這兩塊玻璃一塊由彩膜廠製造,一塊由陣列廠製造,兩塊玻璃從進入機器流程到拼接黏合到一塊,再到切割成32寸面板或55寸面板,需要10天。
  • 全球LCD液晶面板價格漲勢兇猛,55寸液晶面板年漲70%!
    液晶面板的供應似乎趕不上需求。近幾年來,雖然京東方科技集團(BOE)等中國企業不斷增產液晶面板,但部分大型企業將投資的重心從液晶面板轉向其他面板,例如韓國LG顯示器增強了OLED面板的產能。目前液晶面板的投資熱度已經降低。 但新冠疫情之下,計算機和電視開始暢銷,液晶面板的需求劇增。
  • 東旭光電:以科技研發與實業拓展鑄造大國強企
    東旭光電董事長王立鵬表示,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轉變,喚起了東旭等高科技民營企業在新時代「實業報國、科技強國」的使命感。   正是在這種使命感召下,東旭光電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技研發體系的構建,以及高度的產業化和市場開拓能力,實現了快速發展。成長為業務涵蓋光電顯示材料、高端裝備及汽車製造及石墨烯產業化應用的智能高端裝備製造及光電顯示龍頭。
  • 新冠肺炎導致轉單,對臺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群創光電有利
    新冠肺炎導致轉單,對臺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群創光電有利 作者:未知時間:2020-03-05 來源:MoneyDJ
  • 2018年全球液晶面板企業業績概述及液晶面板企業未來發展
    投資建議:中短期來看,全球經濟不確定和大型體育賽事的缺席使下遊需求缺乏彈性,加上新產線的集中投產,面板行業整體存在供過於求風險。長期來看,我們看好國內面板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企業有望憑藉規模、成本和市場優勢在同海外企業競爭中勝出,並最終成為行業的定價者,維持京東方A、TCL集團的「增持」評級。
  • 華為自研晶片新「突破」!概念股狂歡,千億科技龍頭漲停,機構2億...
    昨日晚間,彩虹股份針對股價異常波動作出回應,公司主營業務為液晶顯示面板和液晶玻璃基板的研發、生產、銷售,不存在有關媒體報導所稱的OLED、柔性屏、石墨烯手機等業務。儘管公司極力澄清,但仍擋住資金的進攻,今日股價更是一字漲停板。在昨日異動公告中,彩虹股份還提到,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16.7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