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猩球崛起3》前,這篇深度解析值得一讀

2020-12-02 幕味兒

文丨Issac

如果說猩猩爬上高樓和人類大戰,你可能還會想到《金剛》,但要是他們不僅戰鬥,還會騎馬、狩獵(猴子騎在馬上的樣子真是要比絕境長城外異鬼騎在骷髏馬上怪異又讓人興奮得多)的話,那必定只有《猩球崛起》了。

要是你覺得「80」只猩猩攻城就已經夠大膽刺激了,那《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可能真要讓你重新定義什麼才是高潮。

《猩3》開畫就直衝北美票房第一,全美國4022家影院總共預估票房達到5650萬美元。

但相比2014年同樣是這個時候上映的《猩2:黎明之戰》首映的7260萬下滑了22%,比起2011年的《猩球崛起》的首映只高出3%。然而,在評論上,《猩3》卻是口碑逆天,爛番茄上評分93%,被一幹影評人和多家媒體稱為三部曲中的最強之作,完美終章。

《紐約時報》稱其為三部曲中最殘酷、最出色的一部

回想當初看前兩部的時候,我還真是喜歡人猿相對位置的反轉喜歡得不得了。這一切都來自於1963年法國作家比埃爾·布勒的作品《猿猴世界》

這部將故事建立在物種反轉的概念上的科幻作品,為後來的大量的「人猿」系列電視劇、電影開闢了空間。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應該是1968年的弗蘭克林·斯凡那的《人猿星球》。這部電影裡,是掛一條破布在胯間的查爾登·海斯頓被猿人綁起來做研究。

而《猩1》則是《猿猴世界》的溫和善良版本。威爾(詹姆斯·弗蘭克飾)是名基因科學家,拿人猿做實驗是為了修復人腦損傷和救自己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親,最後處於惻隱之心收養了猩猩baby凱撒,而後者卻是高度進化的猿人,最後帶領猿猴反攻人類。

到了《猩2》的時候,人猿與人類的地位已經是平起平坐了,甚至可以說,人猿掌握了主動權。由於「猿流感」的爆發,人類社會頃刻間分崩離析,動亂不安,短短十年就人口驟降,世界被分割為多個資源短缺的封閉「城市」,面臨著倒退回電氣時代之前的威脅。

電影裡,苟延殘喘的洛杉磯「部落」,與外界失聯而且電力不足,人們想要修復大壩用以供電,可恰好大壩所在位置就是凱撒建立起的人猿王國。

《猩2》的故事也就開始於這樣的矛盾,直到渾身橫肉的凱撒站在廢墟上,對著人類朋友說出那句「我本不想開戰」。第二部最大的亮點在我看來有兩個。

第一背景建立在對末世紀人類社會的批判式想像。人類因為科技的發展(這裡主要是基因科學)而自食惡果,讓看上去強大文明的人類社會迅速走向毀滅的邊緣。與以往處於絕對被動、低下種族的位置反轉,帶有黑色幽默,諷刺地顯現出科學的殘酷與極限、對生命的蔑視以及人類的愚蠢和自大。

這也是文學上的常見主題。加拿大的文學皇后瑪格麗特·艾特伍德的反烏託邦的「末世三部曲」裡,也是由於基因科技而誕生了後末世紀世界(post-apocalyptic)。四處都是變異豬、變異狼等(和電影一樣都涉及到動物權利的議題),僅存的人類散落在世界未知角落,資源極度短缺,想方設法存活下去和與外界同樣未知的人類聯絡。HBO也於2016年決定要將其改變為影視作品。

二,則是角色的複雜性設置,也就是猿人庫巴。要是單純的人類與猿人的對抗反而太過於單調直接,但庫巴的存在則讓電影出現反轉,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探討人性的空間,其中包括對人類階層的模仿。

所以可以說猿人身上的複雜性全都是對人類本身的反射與對照。而這樣的優點也會繼續延續到第三部《終極之戰》。

說到劇本,那自然是要提一下編劇馬克·鮑姆貝克。這可就有意思了。鮑姆貝克現在是好萊塢當紅編劇,但在接觸電影之前,1994年的時候,他當過老鷹樂隊吉他手格列·弗雷的助手,做些芝麻事兒,比如幫弗雷把他女兒的尿檢樣本送去醫院……

後來開始寫劇本,慢慢過渡到全職編劇,寫出了《金剛狼2》、《虎膽龍威4》,參與了《五十度灰》、《羅根》和《新木乃伊》的編劇工作。他是從第二部開始擔任「猩球系列」的編劇的,而《猩3》自7月14日上映至今票房已突破了2億2800萬,嗯可以說是勵志哥本人了。

鮑姆貝克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說「我在那些名人身邊花了很長時間,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教會你當你成名時該怎麼做。」(小編在葛格身上花了半輩子了還沒成名,好氣喔~)

而與之合作的導演馬特·裡夫斯也是個很有趣的人。在2014年接手《猩2》的時候,一開始他是拒絕的。因為裡夫斯對自己有足夠自信,認為自己能夠是任何一部有潛力的大片成功,所以他只會執導自己感興趣的項目。

「一開始我很激動,但是當我看到公司給的大綱的時候,我就說,這真不是我想要講的故事,我沒辦法接,」裡夫斯接受Variety採訪的時候說,「但令我驚訝的是,他們立刻說『不,不,不,等一下。你只用告訴我們你想做什麼樣的故事』,然後我回答『我不想你們讓我做出來的東西裡只有20%是我想要的,剩下80%都是你們想要的。我要做就做大的。』」

然後公司堅持要聽裡夫斯的想法,並且答應只要他把路伯特·瓦耶特走之前的計劃完成,其餘的都按他的來。「然後,我就說,這真讓我很難做,這完全不給我說不的機會,也就是說我只能答應了。」

裡夫斯還是一個非常情緒化的導演。「我不將電影個人化的話,我拍不出好電影出來。我的每一個決定都來源於我的情感羅盤。我怎麼指導演員?攝影機放哪裡?怎麼跟藝術家溝通?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私人的。」

裡夫斯談自己執導電影。而製作人也說裡夫斯最驚豔人的就是他極度「情緒化」,「他解釋他的想法的時候,很吸引人。」而就在上周,馬特·裡夫斯還已經確認了會指導《蝙蝠俠》。

回到《猩3》,猩球的世界依舊是難以說清善惡而充滿灰色的世界,但凱撒的莎士比亞式悲劇人物的特徵會更明顯。將三部綜合來看會發現,這是一盤大棋,也是凱撒完整的變化之路。

從第一部對人存有明顯的感激和只是單純地想要救出同類、回到家園,到第二部多番猶豫、妥協卻不斷被置入兩難,最終無奈開啟戰爭,人與猿處於完全對立,再到第三部戰爭完全爆發,史詩級的悲壯之歌響起。

所以無論從視角效果上,採用了更為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讓特效真實到你幾乎感受不到的地步,還是敘事力度與角色塑造上,凱撒不斷失去親人,最終完全開啟黑化的「庫巴模式」,第三部都將走向一個高潮。

這麼一個曾經明明生著悶氣卻會溫柔地提醒「爺爺」叉子拿反了的凱撒,陷入人與猿的偏見、自大與相互憎恨的漩渦中,就像是莎士比亞式的人物,其筆下擁有盲點的王者——不僅僅是自己所愛如人類般因原罪而萬劫不復,自己更是處於深淵之邊緣。

也有外媒認為《猩3》帶有歷史痕跡和神話色彩

從「猩球系列」一開始,電影就有探討種族關係、冷戰、六十年代反主流文化、動物權利和核危機等問題的影射和寓言意義。其猩球的等級秩序也清晰分明。

另外,在第三部裡,先知一般的凱撒,其使命是帶領自己的族人前往一個沒有戰爭、沒有暴力、沒有人類的應許之地。所以,猩猩們是「猩球」的猶太人,而凱撒就是摩西。

在第二部中,凱撒在暴亂中被人類救了,而摩西也曾在蘆葦地裡被法老的女兒救了出來。

回到第三部,凱撒在極端反派上校建立的猿人苦力營中,嘗試使猿人追隨自己的同時,其左膀右臂毛裡斯意味深長地問「凱撒會怎麼做呢?」就同於聖戰中的情形,摩西等人思索戰爭的意義,「摩西會怎麼做呢?」摩西會思考,會質疑,會追求和平。

最後凱撒以薩姆森式的自我犧牲,帶領眾人來到了應許之地,卻因為自己違背了當初「猿人不殺猿人」的信條,而不能進入猿人的「錫安之境」,只能像當初的摩西一樣,遠遠地看著自己的族人進入一直追尋的天堂。

這就是《猩3:終極之戰》。雖說是終章,但也不知道這會不會真的是「終極之戰」,尤其是最後票房上這場「戰爭」大獲全勝的話。

看過《猿猴世界》的也知道,猩球系列只是其前傳,那麼第三章到猿猴世界之間的空白想來要大做文章也並非難事,甚至回到猿猴世界的時間軸來翻拍也不是不可能。不過不管怎樣,即使這真是猩球系列的終結,那也會是一個極佳的句點。

「猩球系列」無疑是科幻片中成功的典型。它再一次證明了反思性和批判性是科幻片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它通常以科學與自然、未來與現實之間的動態關係為主題,弘揚平等、正義、善良等普世價值觀。

同時,高科技也是至關重要的,技術的進步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影片的拍攝與呈現,比如「異形」系列。如同飾演凱撒的安迪·瑟金斯說的,現在的技術可以很好地捕捉自己的動作甚至是細微的表情,「真是難以想像讓我們去和真正的野生動物拍戲。」

相關焦點

  • 《猩球崛起3》:猿族崛起的正義性
    馬特·裡弗斯繼續導演的《猩球崛起3:終極一戰》,是新版《人猿星球》三部曲的終結篇,其強烈的反諷、沉穩到極致的風格,以旁觀、凝視和審視的視角,來呈現人類必然滅亡而猿族終將崛起的「天命所歸」的寓言故事。馬特·裡弗斯等編劇的《猩球崛起3》,是繼彼得·傑克遜編劇的《指環王3:王者歸來》之後最後的終結篇。2011年中等投資的《猩球崛起》非常低調的展開了這個系列,安迪·瑟金斯飾演(動作捕捉)的凱撒,讓觀眾同情起命運,並因為了解而迫切需要得知其發展。
  • 深度剖析《猩球崛起3》猿類的血淚革命史
    今天咖咖帶大家看一部美國大片《猩球崛起3》。猩球崛起3看過前兩部的觀眾一定知道,《猩球崛起》系列主要是圍繞高智商猩猩凱撒而展開的故事。看來這群人也是挺變態的,沒事老是追蹤猩猩幹什麼啊,簡直就是一群變態追猩狂麼。
  •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異族之戰,終極圓滿
    猩球崛起三的大概內容就是講的是從猩球崛起一開始的猩猩們與人類鬥智鬥勇與情感間的各種衝突,人們與猩猩兩者間不可避免的衝突也達到了最後的大結局、大決戰的最要時刻。由此反觀《猩球崛起》的一系列電影,這部電影其實一直都在圍繞著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和猩猩們之間,也可以理解為人類與高智商的異族之間是不可能安安穩穩的和平共處的,雙方都害怕被別人毀滅,所以才要先下手為強,把別人毀滅。
  • 《猩球崛起3》好看嗎?猩球崛起3豆瓣影評
    用數據說話,《猩球崛起3》有多666...《猩球崛起》系列作為好萊塢特效大片的標杆,少不了其幕後功臣、公認的世界最厲害的特效公司之一的維塔工作室。工作室為了製作《猩球崛起3》中的猩猩特效,投入近1000名工作人員,完成1440個特效鏡頭。
  • 猩球崛起3最新預告曝光 猩球崛起3劇情介紹及播出時間
    今天,《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曝光全新預告,「猩流感」病毒的迅速蔓延導致人類種族岌岌可危,人猿矛盾徹底激化,以凱撒和上校為首的兩大陣營火爆開打,一時間弓箭與火藥起飛,大炮共雪崩一色,燃爆屏幕。因感染「猩流感」病毒而失語的人類小蘿莉Nova(即新星,由雪佛蘭車標得名,寓指人類的希望),成為矛盾背後隱含的線索。導演馬特·裡夫斯「編故事」功力全開:設立「新星」一角,並非天馬行空般空降,她完美銜接了1968年第一部「猩球」作品《人猿星球》。讓觀眾直呼,「巧妙的設計簡直不可思議」。
  • 細思極恐:比「猩球崛起三部曲」更值得看的「人猿大戰」經典!
    談起「猩球崛起三部曲」,相信大多數資深影迷都能夠如數家珍。這三部電影的確是好看:好萊塢大製作,氣勢恢弘,製作精良,故事連貫,人猿大戰。只不過,從2011的第一部一直到2017年的第三部,整個就一活脫脫的「凱撒成長記」。
  • 《猩球崛起3》重慶試映 明日起與大猩猩凱撒告別
    《猩球崛起》系列終結篇《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將於明天與內地觀眾見面。今(14)日,該片在重慶UME影城南濱店提前試映,商業大片包裝下留給觀眾哲學部分的沉思,這部經典三部曲將迎來完美謝幕。  1440個特效鏡頭呈現「真猩猩」  最終章承接《猩球崛起2》的故事,凱撒領導的猿族與人類軍隊迎來一場生死之戰,霸氣側漏的大猩猩在失去親人之後踏上了尋仇之路。  電影一開場,人類軍隊進入叢林向猿族發起進攻,槍林彈雨,炮火轟鳴,立即讓人墜入緊張的對戰感。
  • 一分鐘了解「猩球崛起」宇宙
    關於人與猿族的恩怨,好萊塢總共拍攝了九部影片,分別是1968—1973年的「人猿星球」系列5部,2001年蒂姆·伯頓拍攝的《決戰猩球》1部,以及2011—2017年的「猩球崛起」系列3部。在逃亡過程中,布倫特發現了一群尚未完全退化的人類,他們藏了一顆核彈,最後,特倫布、喬治和這群人類引爆了這顆核彈,並造成了人猿星球的毀滅,這實際上是整個「猩球宇宙」故事的終點,人類與猿族玉石俱焚,地球文明毀於一旦。1971年,第三部「猩球宇宙」電影《逃離猩球》問世。
  • 【搶票】《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人猿決戰,猩球終章(內含福利)
    讓您看3D更清晰!(註:數量有限,送完即止。)福利②:1、將本圖文信息分享到朋友圈+文字:我要去宏晟看《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從《猩球崛起1》溫軟平穩的敘事開始說起,再到蓄勢待發的《猩球崛起2》,最終來到《猩球崛起3》的全面開戰。三部曲最終章《猩球崛起3》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驚喜和意外?《猩球崛起3》最終章,揭開人與猿之間最後的存亡問題。大家應該有所耳聞,前面兩部《猩球崛起1,2》的口碑,相當樂觀。
  • 《猩球崛起3》新預告致敬前作《人猿星球》
    今天,《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曝光全新預告,「猩流感」病毒的迅速蔓延導致人類種族岌岌可危,人猿矛盾徹底激化,以凱撒和上校為首的兩大陣營火爆開打,一時間弓箭與火藥起飛,大炮共雪崩一色,燃爆屏幕。導演馬特·裡夫斯「編故事」功力全開:設立「新星」一角,並非天馬行空般空降,她完美銜接了1968年第一部「猩球」作品《人猿星球》。讓觀眾直呼,「巧妙的設計簡直不可思議」。    腦力不夠的粉絲,你要GET的要點是,從故事脈絡上《猩球崛起》系列三部曲是《人猿星球》的前傳。
  • 猩球崛起3結局是什麼意思 凱撒結局死了嗎 猩球崛起3劇情解析
    在電影的最後,負傷的凱撒帶領一眾臣民逃離了軍隊的奴役,那場突如其來的雪崩,似乎是庇佑猿類的神跡。偉大的革命領袖,猩猩們的將軍和精神導師凱撒同志,在戰役中英勇負傷。  電影的最後伴隨著凱撒的死去,過往的世界已經在黑暗中墮落。新的世界即將崛起。
  • 厲害,《猩球崛起3》竟然能把特效大片拍出史詩感
    對,說的就是《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這一部,真的讓我非常吃驚。因為,在這一部,影片已經突破了之前的特效大片以及一些情節劇式的設定,進入一個新的高度。就是,史詩感。雖然從評分上,這部看起來好像並不如前兩部,但我覺得,這更多是我們的評價標準在變化。
  • 【1+1】《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影評:一個完美的收官
    編者按:《猩球崛起》系列的終結篇《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正在國內熱映,國際在線1+1觀影團也邀請網友欣賞了該片。以下這篇影評來自網友」當時就是這樣「,他認為該片為《猩球崛起》系列做了完美收官,也希望奧斯卡能夠給安迪·瑟金斯這個「動作捕捉技術第一人「一座小金人。
  • 看《猩球崛起3》之前,一定要聽聽編劇怎麼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影視工業網重啟的《猩球崛起》系列,絕對是現在好萊塢最成功的案例。老實說,除了《敦刻爾克》,我最期待的就是這部電影《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這個系列的第三部的收關之作,終於等來了!這部電影在國外口碑超級好的,我個人來說也非常喜歡前兩部,其實第三部真的比前兩部都要好看。
  • 《猩球崛起3》北美失利 內地市場將成「救世主」?
    比北美晚了整整兩個月的《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以下簡稱《猩球崛起3》)終於在中國內地上映了,作為為數不多從第一部就引進內地的系列電影,本片能夠繼承前作的衣缽再創新高麼?並連續兩周蟬聯周票房冠軍,然而系列終結篇《猩球崛起3》不僅首周末票房僅為前作的三分之二,而且第二周便創造了系列新低,比第一部《猩球崛起》的第二周末票房(2783萬美元)還要少將近700萬美元,此後數周《猩球崛起3》的單周票房均不及前兩部,總票房勢必將以失敗告終。
  • 從《猩球崛起1》到《猩球崛起3》,一起見證大猩猩凱撒的成名之路
    作為「猩球崛起」系列最終章,這部傳世經典之作讓影迷翹首期盼了足足三年。想當初在中國上映時,甚至有不少網友向電影中的大猩猩凱撒表白:我要給你生猴子!作為「猩球崛起」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猩球崛起3》終於為我們解答了困擾影迷6年的問題——人類究竟是怎麼沒的?《猩球崛起》一開始,人類勢作為系列中貫穿始終的反派,一步步將凱撒逼上復仇的道路。
  • 《猩球崛起3》今日上映!「王者」凱撒霸氣歸來
    根據貓眼專業版最新數據,影片預售票房突破5000萬,零點場票房達900萬,均居《猩球崛起》系列三部曲最高,首日預排片也高達約50%,足見觀眾對影片的熱情以及各大影院對該片充滿信心。影評人桃桃林林評論說:「它是《指環王》之後最好的三部曲。」毒Sir在推文裡大膽預言「恐怕沒人覺得不好看」,並稱之為「近年最有野心的商業電影」。《猩球崛起3》緣何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為何它是今夏最值得進影院觀看的作品?
  • 票房丨《猩球崛起3》奪冠 首日票房不敵《蜘蛛俠》
    票房丨《猩球崛起3》奪冠 首日票房不敵《蜘蛛俠》         上周內地票房大盤8.14億元,其中周六(16日)單日票房升至2.50億,創下四周以來最佳周六表現。
  • 北美票房|《猩球崛起3》戰勝《蜘蛛俠》,口碑創系列最佳
    結果,新上檔的《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拔得頭籌。最近幾周的北美暑期檔大片都以超過4000家影院的超大規模上映,上周五首映的《猩球崛起3》也不例外。它在4022家影院拿下了5650萬美元,略好於出品方二十世紀福斯的預期。
  • 《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新預告打響人類命運之戰
    作為今年暑期檔最值得期待的影片之一,《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不僅將帶來精彩宏大的戰爭場面、業界最優秀的動作捕捉表演、更有值得觀眾深思和回味的深刻內涵。該片將在2017年7月14日北美上映。    外媒評論節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