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諾貝爾化學獎,您看懂了嗎?(圖)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15年

諾貝爾化學獎

被授予了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克和擁有美國、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阿齊茲·桑賈爾,以表彰他們在

基因修復

機理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您看懂了嗎?基因修復。這有啥重要的?難道以後用來開發「長生不老藥」?

  獲獎者的研究成果在分子水平上描繪了細胞如何修復基因並維護遺傳信息,評選委員會說,這為科學界提供了關於活細胞功能的基本知識,其中的一些發現可被運用到抗癌新療法研發方面。

  似乎,這裡還真是多少和性命以及生命有關,但是不是感覺還是不太明白?下面為您解讀。

  修復「生命密碼」

  DNA是一種分子,可組成遺傳指令、引導生物發育和生命機能運作,帶有遺傳信息的DNA片段被稱為基因。

  科學界曾認為基因是非常穩定的分子,直到上世紀70年代,林達爾的研究才打破這一設想。林達爾推斷若基因果真如此穩定,則基因的自然衰變速度就不足以支撐地球生命的發展。從這一觀點出發,林達爾最終發現了能不斷抵消基因衰變的「鹼基切除修復」這一分子機理。

  桑賈爾則通過研究繪製出核苷酸切除修復機制,揭示細胞如何運用這一機制來修復紫外線對基因造成的損害。莫德裡克則發現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細胞如何糾正基因複製時的偶發錯誤。

  豐富治癌手段

  評審委員會表示,除去每天受到的外部「攻擊」,DNA本身也具有內部不穩定性。人類的遺傳物質之所以沒有解體,正是得益於一個能夠監控並修復DNA的分子系統。

  「他們(的這一發現)不僅深化了我們對人體如何運作的了解。」聲明說,「還會為豐富拯救生命的治療手段開闢(前景)。」

  現場電話連線

  林達爾在現場電話連線時說,自己能獲獎相當驚喜。他表示,DNA大量受損會誘發癌症和其他嚴重疾病,「因此我們希望儘可能地對抗這種損傷,而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摸透這些損傷形成的機理。」

  另一名獲獎者桑賈爾同樣激動不已,甚至有些語無倫次。他說,通知電話打來時自己正在睡覺。「電話是我妻子接的,她叫醒了我。我根本沒想到(會獲獎),太吃驚了。我儘量讓話語連貫……這是一次愉快的經歷。」

  化學獎

  共頒發106次

  寧缺毋濫

  八次空缺

  諾貝爾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從1901年開始負責頒發,總共被頒發了106次。其間只有1916、1917、1919、1924、1933、1940、1941和1942年八年沒有頒發。諾貝爾獎項空缺,除了受到兩次世界大戰影響之外,還受到了諾貝爾獎組委會「寧缺毋濫」的評獎理念的影響。

  諾貝爾化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到目前為止,諾貝爾化學獎共有169位獲獎者。其中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在1958年和1980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獎,因此歷史上獲得諾貝爾獎的總共是有168人。化學獎獲獎者的平均年齡是58歲。其中有32人獲獎年齡介於50歲至54歲之間,幾乎佔到了總獲獎人數的20%。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2015諾貝爾化學獎公布!DNA修復術
    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宣布,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5年諾貝化學獎授予英國科學家託馬斯·羅伯特·林達爾(Tomas Robert Lindahl)、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和阿齊茲·桑賈爾(Aziz Sancar),以表彰他們發現DNA修復技術。
  •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Tomas Lindahl Paul Modrich Aziz Sancar 北京時間10月7日下午5點45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瑞典、美國、土耳其三位科學家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獲獎。
  • 2015諾貝爾化學獎獲獎人員名單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2015諾貝爾化學獎獲獎人員名單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7日中午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日下午5點45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當地的瑞典皇家科學學院揭曉,託馬斯•林道爾(Tomas Lindahl)、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茲
  • 2015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當地的瑞典皇家科學學院揭曉。中新網10月7日電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7日中午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日下午5點45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當地的瑞典皇家科學學院揭曉,託馬斯·林道爾(Tomas Lindahl)、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茲·桑卡(Aziz Sancar)獲獎。獲獎理由是「DNA修復的細胞機制研究」。
  • 2020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竟是生物學家!
    而10月7日揭曉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好像給我們治癒這兩類疾病帶來了希望。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許正式揭曉,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Jennifer A.
  • 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天宣布,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一名瑞典科學家、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有美國和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複方面的貢獻。新華社發(羅布·順巴姆攝)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左二)等在斯德哥爾摩出席新聞發布會。
  • 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揭曉
    中國藥學家屠呦呦等人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10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 2020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竟是生物學家
    而10月7日揭曉的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好像給我們治癒這兩類疾病帶來了希望。如通過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基因組編輯方法」來治療癌症或者老年人最易得的阿爾茨海默症。實際上最近幾年已經有幾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是由生物化學家所獲得的。
  • 諾貝爾化學獎女科學家
    居裡夫人繼1903年獲得物理學獎之後,又於1911年因對放射化學方面的研究,摘取化學獎。而鮑林在1954年榮獲化學獎後,又因反對核彈在地面測試的行動,將1962年的和平獎收入囊中。居裡夫人不僅是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她和家人們堪稱諾獎史上「最強家族」。居裡夫婦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三名科學家榮獲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
    人民網斯德格爾摩10月7日電(記者 商璐)當地時間7日11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化學學獎授予瑞典科學家託馬斯·林達爾,以及兩位美國科學家保羅·莫德裡奇、阿齊茲 ·桑賈爾,表彰他們在DNA修復機械理論的研究。
  • 【盤點】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正式揭曉!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  諾貝爾化學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截至2019年,共頒獎111次,有183人獲獎。
  • 2016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讓-皮埃爾•索維奇(Jean-Pierre Sauvage),J•弗雷澤•斯託達特(J. Fraser Stoddart)和伯納德•L•費林加三位科學家因「設計和合成分子機器」獲得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化學獎是諾貝爾獎的一個獎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從1901年開始負責頒發。
  • 錢學森堂侄錢永健逝世 曾獲諾貝爾化學獎(圖)
    資料圖:錢永健原標題:錢學森堂侄、華裔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錢永健在美去世中新網9月1日電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官網消息2008年,錢永健憑藉綠色螢光蛋白的研究,與美國生物學家馬丁沙爾菲、日本有機化學家兼海洋生物學家下村修共享該年的諾貝爾獎化學獎。錢永健是美國生物化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生物化學及化學系教授。他是當今生命科學集大成的科學家,幾乎囊括所有生命科學領域大獎,也是唯一一位華人沃爾夫獎和諾貝爾獎「雙得主」。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CNN稱,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開發出能夠「改寫生命密碼」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科學家。 2020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她和她!
    CNN稱,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開發出能夠「改寫生命密碼」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科學家。 2020年諾貝爾獎六大獎項,包括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獎、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於10月5日至12日陸續揭曉。
  •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4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最新消息,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雅克·杜波切特(Jacques Dubochet), 喬基姆·弗蘭克(Joachim Frank)和理察·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表彰他們發展了冷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以很高的解析度確定了溶液裡的生物分子的結構。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歷年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化學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從1901年至2017年,共頒發了109次,擁有178位獲獎者。諾貝爾化學獎是為了表彰前一年中在化學領域有最重要的發現或發明的科學家。
  • 鋰電池之父們獲諾貝爾化學獎,讓我們拿起手機致敬!
    早在2015年,他就曾因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開創性研究,獲得了諾獎風向標——科睿維安化學領域引文桂冠獎。  【「不務正業的理科綜合獎」?】  諾貝爾獎的創立者瑞典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就是一名化學家,曾發明硝化甘油炸藥。按照他的遺囑,諾貝爾化學獎旨在頒給化學方面有重要發現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人。
  • 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北歐時報連線提問獲獎者吉野彰教授
    北歐時報:恭喜您!我是北歐時報的記者,我想問的問題是:您在做這項研究的時候想過什麼嗎?您做這項研究是因為您知道這個研究成果會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嗎?您當時是為了改善環境所做的這項研究嗎?還是說是為了公司可以盈利?總之,您做這項研究的目的是什麼呢?謝謝您! 吉野彰:我覺得好奇心是很重要的,大家能明白我在說什麼嗎?
  • 「DNA修復」獲諾貝爾化學獎
    一名瑞典科學家、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有美國、土耳其雙重國籍的科學家獲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一名瑞典科學家、一名美國科學家和一名有美國和土耳其國籍的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基因修複方面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