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北歐時報連線提問獲獎者吉野彰教授

2020-12-05 騰訊網

北歐時報 攝

北歐時報斯德哥爾摩訊(記者 何儒 吉利)瑞典當地時間10月9日11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秘書長、生物醫學科學家悅然·漢森(G rank Hansson)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約翰 B 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 斯坦利 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

他們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47萬元)的獎金。

專家解讀/北歐時報 攝

宣布後,秘書長連線獲獎者並與記者問答。北歐時報獲得提問機會。

北歐時報:恭喜您!我是北歐時報的記者,我想問的問題是:您在做這項研究的時候想過什麼嗎?您做這項研究是因為您知道這個研究成果會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嗎?您當時是為了改善環境所做的這項研究嗎?還是說是為了公司可以盈利?總之,您做這項研究的目的是什麼呢?謝謝您!

吉野彰:我覺得好奇心是很重要的,大家能明白我在說什麼嗎?好奇心對於科研工作者而言很重要。

主持人:所以是好奇心驅動了這項研究,最終惠及了整個人類。

在公布會後,北歐時報、新譯科技還專訪了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委會專家。

北歐時報:在過去的100年內,只有5位女性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你覺得原因是什麼?你對這個現象有什麼看法嗎?

化學家:我覺得原因是,很少有女性在大學裡做頂尖水平的研究工作,在各個領域都是這樣,甚至在瑞典也是。但做頂尖水平的研究工作的女性正在增加,所以這意味著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女性獲諾貝爾獎。

北歐時報:諾貝爾發明了炸藥,但中國人發明了火藥,所以諾貝爾獎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也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您覺得,今年的諾貝爾獎對於中國有什麼樣的影響?

化學家:這個諾貝爾化學獎當然對於中國已經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因為你們生產大量的電腦,手機,你們大量地應用了這個研究成果。另外,可以肯定是的,中國的大學以及產業在未來也會從這項研究成果中得到好處,可能你們會對這項研究成果作出更多的發展,因為這項研究需要更多的發展,比如說讓鋰電池變得更有效率。

北歐時報:今年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是非常偏實用性的。你覺得諾貝爾獎應該頒給更加理論性的研究成果,還是更加實用的研究成果?

化學家:你說的一方面是對的,但其實另一方面,鋰電池是多項基礎研究的成果,包括有機化學,無機化學,材料化學,分析化學等等,所以鋰電池技術其實是基於很多基礎科學的研究成果的,技術只是最後一步。

記者會現場/北歐時報 攝

記者採訪諾委會化學專家/北歐時報 攝

北歐時報、新譯科技現場報導

北歐時報、新譯科技現場圖文報導/北歐時報 攝

約翰 B 古迪納夫是鋰電池之父,他使鋰電池體積更小、容積更大、使用方式更穩定,從而實現商業化,同時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他97歲高齡,是美國固體物理學家,二次電池產業的重要學者,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

古迪納夫此次獲獎也刷新了諾貝爾獎的獲獎年齡紀錄。

M 斯坦利 威廷漢目前是化學教授,是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材料研究所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主任。

吉野彰,日本化學家,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紫綬褒章表彰。 吉野是現代鋰離子電池的發明者,曾獲得工程學界最高榮譽全球能源獎與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

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 伯恩哈德 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籤署了他最後的遺囑,將財產中的最大一份給了一系列獎項,即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

化學是對阿爾弗雷德 諾貝爾(Alfred Nobel)而言最重要的一門科學,因為諾貝爾本人就是一名化學家,他的發明以及他所使用的工業過程大多基於化學知識。化學獎是諾貝爾在遺囑中提到的第二個獎項,諾貝爾化學獎由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

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諾貝爾基金的利息或投資收益,金額隨著基金收益的變化而變化。

2001年至2011年的單項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2012年至2016年獎金下調至800萬瑞典克朗。2017年,獎金改為900萬瑞典克朗。

(編輯:吳靜芳)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日本化學家吉野彰獲獎
    2019年10月9日晚7點23分,吉野彰手捧鮮花在東京都千代田區與媒體見面(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10月9日電 (孫璐 李沐航)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日本化學家吉野彰(71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97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77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原因為對鋰離子電池所進行的開發
  • 安倍發推特祝賀吉野彰獲諾貝爾化學獎
    海外網10月9日電 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M⋅斯坦利⋅威廷漢、吉野彰,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貢獻。消息剛公布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推特,祝賀吉野彰獲獎。安倍在推文中寫道:「恭喜吉野博士獲諾貝爾化學獎。鋰離子電池在手機等都會用到,改變了世界每一個人的生活。我為此感到驕傲。期待你取得更大成就。」吉野彰194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已經公布---關於諾貝爾化學獎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 . Doudna)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她們「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都是女科學家
    近1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2019年: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約翰·古迪納夫教授(John B Goodenough)、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M.stanley Whittlingham)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因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 女中豪傑包攬庚子年諾貝爾化學獎: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北歐時報 新譯科技斯德哥爾摩報導(記者Robin 、Ji Li )瑞典時間10月7日上午11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常務秘書戈蘭·漢松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兩位女性科學家,她們是法國和美國科學家Emmanuelle Charpentier、Jennifer A.
  • 一文讀懂諾貝爾化學獎:最年輕獲獎者是居裡夫人的女婿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於瑞典時間10月6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時45分)公布。化學獎是眾多諾貝爾獎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諾貝爾獎的發起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自己就是一名化學家。他的各項發明和推動工業進程的多項成就,都是以化學知識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 日本再添一枚諾貝爾獎: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化學家吉野彰...
    圖源西日本新聞瑞典皇家科學院於當地時間10月9日宣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京都木工學部出身的日本化學家吉野彰(71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97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77歲)等3人。其中共同獲獎者的古德伊納夫獲得了諾貝爾各獎的最高年齡獎項。獲獎理由是鋰離子電池的開發。
  • ...可充電的世界」|諾貝爾化學獎|約翰·古迪納夫|鋰離子電池|吉野彰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3位科學家,分別為美國科學家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英國科學家斯坦利·威廷漢(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貢獻。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日本科學家再次入選
    整理 | 常春藤 2019年10月9日,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獲獎者為鋰電池領域的三位學者: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惠廷漢姆和日本學者吉野彰。
  • |鋰離子電池|吉野彰|諾貝爾化學獎|約翰·古迪納夫|旭化成
    本文轉載自「客觀日本」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97歲)、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77歲)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71歲),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的貢獻。
  • 諾貝爾化學獎女科學家
    人物速覽2位獲獎者是什麼來頭?據諾貝爾官網介紹,卡彭蒂耶於1968年出生於法國奧爾日河畔瑞維西,是德國柏林馬克思·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主任;杜德納於1964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小學4年級時締結化學情緣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人民網東京10月10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今年剛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教授出生於日本大阪府吹田市。在他出生成長的地方,如今不僅住宅林立,還修建了萬博紀念公園,但是在其小的時候,這裡還是遍地竹林,幼年的吉野彰時常在這裡捉蜻蜓玩。
  • 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吉野彰的發明有多重要!
    本文轉載自「客觀日本」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97歲)、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77歲)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71歲),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兩名女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左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兩名女性獲獎
    (觀察者網 訊)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中歐夏季時間10月7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7日17時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兩位女性科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A·杜德納(Jennifer A.
  • 2019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好奇心是推動我前行的主要動力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71歲的日本化學家吉野彰 在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獎後,吉野彰先生說道:「能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我很興奮。今年鋰電池與環保相關項目能入選獲獎領域,我感到很高興,相信這對於從事鋰電池相關行業的年輕研究人員而言,也是一大激勵。」
  • 2019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97歲科學家刷新年齡最長記錄
    )  海外網10月9日電 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Stanley Whittingham )、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貢獻。  97歲的約翰·B·古迪納夫是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著名固體物理學家,是鈷酸鋰、錳酸鋰和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發明人,鋰離子電池的奠基人之一,通過研究化學、結構以及固體電子/離子性質之間的關係來設計新材料解決材料科學問題。被業界稱為「鋰電池之父」。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在瑞典出席頒獎儀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在瑞典出席頒獎儀式(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nbsp&nbsp&nbsp&
  • 鋰電池之父們獲諾貝爾化學獎,讓我們拿起手機致敬!
    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
  •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她和她,是什麼來頭?
    人物速覽2位獲獎者是什麼來頭?據諾貝爾官網介紹,卡彭蒂耶於1968年出生於法國奧爾日河畔瑞維西,是德國柏林馬克思·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主任;杜德納於1964年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