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左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當天在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漢松說,今年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沙爾龐捷在發布會的電話連線中說,她得知獲獎時感到很驚喜,「作為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我希望能對致力於科學研究的年輕女性傳遞信息,女性能在科學界有所作為並獲諾獎」。她還強調,「基因剪刀」技術有可能在將來開發出擊敗細菌的療法。
兩名科學家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阿里亞 舒越
綜合新華社
●●●揭曉
兩名女性科學家獲獎!諾貝爾化學獎女性得主增至7人
據諾貝爾化學獎評選委員會介紹,兩位獲獎者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這項技術,研究人員能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並有望更改某些生物的生命周期。這一技術對生命科學研究產生了突破性影響,有助於研發新的癌症療法,並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成為現實。
評選委員會在新聞公報中說,沙爾龐捷在研究一種對人類危害巨大的細菌——化膿性鏈球菌時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分子tracrRNA。這種分子是細菌古老免疫系統CRISPR/Cas的一部分,它可通過切割病毒的DNA解除病毒的危害。沙爾龐捷在2011年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同年她與資深生物化學家道德納展開合作,在試管中共同重建了具有上述切割功能的細菌「基因剪刀」,並簡化了「剪刀」的分子組成以便使用。
公報指出,在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實驗中,沙爾龐捷和道德納對「基因剪刀」進行了改造。在天然形式下,該「剪刀」能夠識別病毒的DNA。但這兩位獲獎者發現能對這種「剪刀」施加控制,這樣就能在任何預先設定的位置切割任何DNA分子。一旦DNA被切割,那麼重寫生命密碼就變得簡單了。
據統計,截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共有185位獲獎者,此前只有5名女性,包括獲得物理學獎和化學獎雙料諾獎的居裡夫人(瑪麗·居裡)。如今沙爾龐捷和道德納的加入,使女性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增加到了7名。
據諾獎官網介紹,沙爾龐捷1968年出生於法國,現任德國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室主任;道德納1964年生於美國,現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
●●●解讀
基因編輯技術前景廣闊,可應用治療遺傳病
「這種基因工具具有巨大的力量,它將會影響我們所有人。」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主席克拉斯·古斯塔夫松表示:「它不僅徹底改變了基礎科學,可以創造新型作物,還能開創新的醫療方法。」
南京大學生命與科學學院教授陳熹告訴記者,獲獎的兩位科學家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尖端的工具: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項技術,研究人員可以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陳熹表示,經過這幾年的不斷發展,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化學、生物、醫學實驗室中,並且非常好用。「這項技術雖然現在在臨床應用上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前景是很光明的,未來很多疾病的治療診斷等等都可以用到,尤其是遺傳病。」他舉例說,比如一些由於基因突變引起的遺傳病,就可以在很早期介入,對基因突變的地方進行「編輯」,可以大大降低致病率。
據諾獎官網新聞稿介紹,這項工具在基礎研究中的許多重要發現中做出了貢獻。例如,植物學研究中,植物研究人員已經能夠開發抗黴菌、害蟲和乾旱的作物。而在醫學上,新的癌症療法的臨床試驗也正在進行中,治癒遺傳性疾病的夢想或許在不遠的未來實現。基因剪刀把生命科學帶入了一個新時代,並且在許多方面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張晶晶認為,基因編輯技術獲得化學獎而非生理學獎,原因可能是目前這項技術在臨床方面需要更精準的安全評估工具,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數據進行分析驗證,未來也有可能獲得生理學獎。「在化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常常應用於臨床檢測,利用對特殊基因的剪切,起到信號識別和信號放大的作用。」張晶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