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題1:如圖是學習聲學知識時,同學們所做的一個探究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該探究通過「實驗+推理」的方式證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B、當玻璃罩內空氣逐漸抽出,鈴聲減弱
C、抽氣時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是由於音調變低的緣故
D、在幾乎聽不到鈴聲時,把空氣逐漸放入玻璃罩內,鈴聲又逐漸加強
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用傳聲的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解答:A、把玻璃罩內的空氣抽出,傳聲的介質逐漸減少,所以聽到聲音逐漸減小,推理得出,把空氣抽淨,即玻璃罩內是真空時不能聽到聲音,得出結論為:真空不能傳聲,故A正確;BC、抽氣時傳播聲音的介質少了,所以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故B正確,C錯誤;D、把空氣逐漸放入玻璃罩中,傳播聲音的介質增加了,所以聽到的鈴聲加強,故D正確。故選:C。
例2:小東將耳朵貼在長鋼管的一端,小紅敲一下鋼管的另一端,小東聽到了兩個敲打的聲音。關於該現象說法錯誤的是( )
A、小東聽到的二次聲音間隔大於0.1s
B、小東聽到的第二次聲音是回聲
C、鋼管要足夠長才能聽到兩次聲音
D、聲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分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不同介質傳播聲音的快慢不同,固體傳聲最快,液體次之,氣體最慢,真空不能傳聲;人耳能分清兩個聲音的時間間隔大於0.1s。
解答:小東把耳朵貼在長鋼管的一端,小紅在長鋼管的另一端敲一下這根鋼管,聲音分別從鐵管、空氣中傳播,由於聲音在鋼管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快,所以小東會聽到2次聲音;由於人耳能分清兩個聲音的時間間隔大於0.1s,所以鐵管的長度要足夠長。故選:B。
例3: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v1,在鋼軌中的傳播速度為v2,有人用錘子敲了一下鋼軌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t,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時間為v2/v2_v1
B、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時間為v1/v2_v1
C、鋼軌的長度為v1v2t/v2_v1
D、鋼軌的長度為(v2v1)t
分析:聽到兩次響聲,分別是在空氣中和鋼軌中傳播的聲音;已知傳播的距離相同,根據公式t=s/v可求各自傳播所用的時間,還知道時間間隔,列出等式求出鋼軌的長度;進一步求出聲音沿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所用時間。
解答:(1)設鋼軌的長度為L,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時間t1=L/v1;聲音在鋼軌中傳播的時間為t2=L/v2;時間間隔t=t1t2=L/v1L/v2;所以鋼管的長度L=v1v2t/v2v1;故C正確,D錯誤;(2)聲音從鋼軌從一端傳到另一端所用時間為t2=L/v2==v1t/v2v1
故選C
例4:如圖所示,為音叉共鳴實驗:在空氣中,有兩個音叉,用橡皮槌敲擊其中一個音叉,另一個未被敲擊的音叉也會發出聲音。此實驗產生的條件是( )
A、兩個音叉的頻率必須相同
B、兩個音叉的振幅必須相同
C、兩個音叉的材料必須相同
D、兩個音叉的音色必須相同
分析:共振在聲學中亦稱「共鳴」,它指的是物體因共振而發聲的現象,比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個振動發聲時,另一個也會發聲。
解答:一個音叉被敲擊發聲時,另一個沒有被敲擊的音叉也會跟著振動發聲,即兩音叉產生了共鳴現象,實驗中需要控制兩個音叉的頻率必須相同,故A正確。故選:A。
例5:下列四個聲音信號輸入同一示波器,波形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甲聲音的音調比乙低
B、乙聲音響度與丙相同
C、甲聲音每秒振動的次數比丙多
D、丙聲音的音調比丁高
分析: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它由發聲體的頻率決定,頻率是物體每秒內振動的次數,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它由發聲體的振幅決定,振幅就是物體振動時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解答:解:A、由圖可知,在相同時間內甲的波形個數比乙的波形個數少,振動慢,音調低,故A正確;B、乙聲音與丙聲音振幅不同,響度不同,乙聲音振幅大於丙聲音,乙聲音響度比丙大,故B錯誤;C、在相同時間內甲的波形個數與丙的波形個數相同,即甲、丙的頻率相同,音調相同,故C錯誤;D、在相同時間內丙聲音的振動次數比丁聲音的振動次數少,頻率低,音調低,故D錯誤;故選:A。
例6:如圖所示,二胡是我國的傳統民族樂器。演奏家在演奏前,總是要調節琴軸以調整弦線的鬆緊程度,這主要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
A、音調 B、振幅 C、響度 D、音色
分析:根據調節琴弦的鬆緊,就會改變琴弦的振動快慢,改變頻率,從而達到改變音調的目的。
解答:調整琴弦的鬆緊程度,可以改變琴弦振動的快慢,這樣可以改變音調的高低,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例7:下列事例中屬於利用聲傳遞能量的是( )
A、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
B、聽到雷聲知道可能要下雨
C、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
D、超聲波探測魚群所在的位置和距離
分析: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如: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聲吶」的利用、醫用「B超」等;聲音能夠傳遞能量,如:利用聲波來清洗鐘錶等精細的機械,「超聲波碎石」等。
解答:A、利用超聲波排除人體內的結石,屬於利用聲音傳遞能量,故A符合題意;B、聽到雷聲預示著可能要下雨,屬於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B不合題意;C、醫生通過聽診器給病人診病,屬於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C不合題意;D、超聲波探測魚群所在的位置和距離,屬於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
例8)如果你的鄰居裝修房子十分吵鬧,幹擾你的學習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個是合理可行的( )
A、友好協商一下,讓鄰居放棄裝修房子
B、將家中音響聲音開到最大壓過裝修聲
C、趕快將家中的門窗關閉同時掛上窗簾
D、抓緊在房間內安裝合適噪聲監測裝置
分析:防治噪聲汙染可以從噪聲的產生(在聲源處)、噪聲的傳播(在傳播過程中)及噪聲的接收(在人耳處)這三個環節進行防治。
解答:A、讓鄰居放棄裝修房子是不合理要求,可以與鄰居協商讓其晚上和午休時間暫停施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錯誤;B、將家中音響聲音開到最大壓過裝修聲,更加幹擾學習和生活,不合理,故B錯誤;C、趕快將家中的門窗關閉同時掛上窗簾,是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合理,故C正確;D、安裝噪聲監測裝置只能檢測出聲音的大小,不能減弱噪聲,不合理,故D錯誤。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