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2019廣西)下列過程屬於熔化現象的是
A、冰雪消融 B、霜滿枝頭 C、滴水成冰 D、樟腦片變小
分析:解決此類題的關鍵是知道物態變化的名稱: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稱為熔化(此過程放熱);物質從液體變成固態稱為凝固(此過程需吸熱);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稱為液化(放熱);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稱為汽化(吸熱);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華(放熱);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是升華(吸熱)結合各選項進行分析哪一個屬於此種物態變化。
解答:A、春天,冰雪消融,屬於熔化現象,故A符合題意;B、霜滿枝頭由氣態的水蒸氣直接變為固態的霜,屬於凝華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滴水成冰是水由液體變成固態,是凝固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樟腦片變小是由固態直接變成氣體的過程,是升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例2:(2016廣西)炎熱的夏天,小明在家長的陪同下去遊泳池遊泳。他剛從水中出來時,恰好一陣風吹過,感覺特別冷(如圖所示)。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其中的道理。
分析:蒸發是一種汽化現象,汽化要吸熱。加快蒸發的辦法有:升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上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解答:當小明剛從水中出來時,身上的水分會蒸發,蒸發吸熱,當有一陣風吹來時,加快了水分的蒸發,所以冷的感覺就會更加明顯。
歸納:汽化包括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都需要吸熱,不同的是:蒸發是在液體表面進行的緩慢汽化現象,在任何溫度下都可進行(包括液體沸點);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進行的劇烈汽化現象,沸騰的條件是溫度達到液體的沸點且能繼續吸熱
例3、(2015)如圖甲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及實驗現象。
(1)在圖甲裝置中,存在錯誤的是——
(2)糾正錯誤後繼續進行實驗,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水在沸騰前溫度變化是——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的。(3)根據圖甲中氣泡變化情況可以推知,此時水——
(選填「正在」或「將要」)沸騰;燒杯上方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4)水沸騰過程中,要不斷——(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分析:(1)溫度計測量溫度時,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利用外焰在正下方加熱;燒杯下方必須加石棉網防止燒杯炸裂;(2)一開始加熱,水的溫度上升的比較快,隨著時間的延長,溫度上升的越來越緩慢,到達沸點後,溫度保持不變;(3)沸騰是發生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劇烈的汽化現象;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液化;(4)水沸騰時不變的溫度為沸點,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解答:(1)觀察甲圖可知,圖中有的錯誤是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2)溫度計示數上升速度先慢後快再慢,原因是開始要加熱石棉網和燒杯,所以水溫上升較慢,然後水溫上升加快;而水溫較高時,由於水溫和環境溫度相差較大,散熱較快,同時水的汽化速度較快,汽化需要吸熱,所以水溫上升又放慢,水沸騰前溫度變化是不均勻的;(3)甲圖中所示有大量氣泡產生,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這是沸騰時氣泡變化的特點;燒杯中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4)水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答案為:(1)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2)不均勻;(3)正在;液化;(4)吸收;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