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衝刺——物態變化歷年中考經典例題

2021-01-09 物理中考培優補差輔導

例1:(2019廣西)下列過程屬於熔化現象的是

A、冰雪消融 B、霜滿枝頭 C、滴水成冰 D、樟腦片變小

分析:解決此類題的關鍵是知道物態變化的名稱: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稱為熔化(此過程放熱);物質從液體變成固態稱為凝固(此過程需吸熱);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稱為液化(放熱);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稱為汽化(吸熱);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華(放熱);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是升華(吸熱)結合各選項進行分析哪一個屬於此種物態變化。

解答:A、春天,冰雪消融,屬於熔化現象,故A符合題意;B、霜滿枝頭由氣態的水蒸氣直接變為固態的霜,屬於凝華現象,故B不符合題意;C、滴水成冰是水由液體變成固態,是凝固現象,故C不符合題意;D、樟腦片變小是由固態直接變成氣體的過程,是升華現象,故D不符合題意。

例2:(2016廣西)炎熱的夏天,小明在家長的陪同下去遊泳池遊泳。他剛從水中出來時,恰好一陣風吹過,感覺特別冷(如圖所示)。請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其中的道理。

分析:蒸發是一種汽化現象,汽化要吸熱。加快蒸發的辦法有:升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上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

解答:當小明剛從水中出來時,身上的水分會蒸發,蒸發吸熱,當有一陣風吹來時,加快了水分的蒸發,所以冷的感覺就會更加明顯。

歸納:汽化包括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都需要吸熱,不同的是:蒸發是在液體表面進行的緩慢汽化現象,在任何溫度下都可進行(包括液體沸點);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進行的劇烈汽化現象,沸騰的條件是溫度達到液體的沸點且能繼續吸熱

例3、(2015)如圖甲是「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及實驗現象。

(1)在圖甲裝置中,存在錯誤的是——

(2)糾正錯誤後繼續進行實驗,根據實驗數據作出了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水在沸騰前溫度變化是——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的。(3)根據圖甲中氣泡變化情況可以推知,此時水——

(選填「正在」或「將要」)沸騰;燒杯上方出現的「白氣」是水蒸氣——(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的。(4)水沸騰過程中,要不斷——(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溫度——(選填「變小」、「不變」或「變大」)。

分析:(1)溫度計測量溫度時,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利用外焰在正下方加熱;燒杯下方必須加石棉網防止燒杯炸裂;(2)一開始加熱,水的溫度上升的比較快,隨著時間的延長,溫度上升的越來越緩慢,到達沸點後,溫度保持不變;(3)沸騰是發生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劇烈的汽化現象;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液化;(4)水沸騰時不變的溫度為沸點,沸騰過程中不斷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解答:(1)觀察甲圖可知,圖中有的錯誤是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2)溫度計示數上升速度先慢後快再慢,原因是開始要加熱石棉網和燒杯,所以水溫上升較慢,然後水溫上升加快;而水溫較高時,由於水溫和環境溫度相差較大,散熱較快,同時水的汽化速度較快,汽化需要吸熱,所以水溫上升又放慢,水沸騰前溫度變化是不均勻的;(3)甲圖中所示有大量氣泡產生,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逐漸變大,這是沸騰時氣泡變化的特點;燒杯中冒出的「白氣」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4)水沸騰的特點是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故答案為:(1)溫度計玻璃泡碰到了燒杯壁;(2)不均勻;(3)正在;液化;(4)吸收;不變。

相關焦點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生活案例(3)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生活案例(3),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生活中常見的「白氣、白煙(非燃燒形成)、白霧、熱氣、冷氣」本質都是相同的:液化!(比如:戴眼鏡從寒冷室外進入溫暖室內,鏡片上會形成一層水霧;寒冷天氣室內玻璃上的水霧;傍晚沙漠中甲殼蟲身上的水珠;雪糕下方流動的冷氣;開水上方蒸騰的白霧;冬夏開空調的汽車窗內外的水霧等等)   物理解釋:以上所有的煙、氣、霧,都是可以看見的,都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請永遠記住「水蒸氣是看不見的」!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凝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凝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需要放熱。   1、凝固現象:①「滴水成冰」②「銅水」澆入模子鑄成銅件   2、凝固規律:   ①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地放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
  • 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物態變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物態變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製成的。   2.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汽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汽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需要吸熱。   汽化現象分為:沸騰、蒸發,兩種形式都要吸熱。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熔化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熔化,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熔化定義: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需要吸熱。   1、熔化現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煉鋼爐中將鐵化成「鐵水」   2、熔化規律:   ①晶體在熔化過程中,要不斷地吸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
  • 中考物理熱學部分(含物態變化)專題總結
    熱學部分(包括物態變化)雖然在中考理科綜合試卷物理部分中不出計算題,但在選擇題、填空題中仍然佔一定比例,因此,熱學部分仍然屬於中考物理的重點內容,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學好了熱學部分,不僅有利於自己的中考,也為高中階段的物理熱力學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 2019中考物態變化簡答題賞析學習
    中考物態變化簡答題賞析學習 考查自然界中的霜、雪、雨、露、雲、霧、冰雹等天氣現象的形成 《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對於霜、雪、雨、露、雲、霧、冰雹等自然界中的物理現象比較複雜,學生能夠應用物理知識聯繫各種自然現象,突出基本的物理原理,做出簡單的解釋就可以了,這是從自然到物理的基本理念的體現。教學中培養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繫的意識。 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 初中物理:經典例題(100例),趁早列印吃透,中考物理多拿20分
    初中物理:經典例題(100例),趁早列印吃透,中考物理多拿20分!物理這門科目的學習比數學更讓學生們為難,物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也需要很縝密的計算,所以很多孩子都覺得學習物理感到頭疼。但是想要學好物理就必須要下一番苦功夫,先不說複雜的壓軸題,光是基礎公式就讓很多學生望而退卻,物理書上的知識點紛繁複雜,如果孩子們沒有一個歸納總結的習慣,那麼在考試前夕是找不到好的複習資料的,基礎都記不住,就更不可能拿到滿意的分數了。我在初中物理老師的崗位上已經待了十幾年了。
  • 2018中考物理: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
    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現象   一、讀諺語,解釋物態變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擔(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4、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後寒
  • 2020中考物理衝刺模擬考試題!題型經典,初三的學生務必提前做
    2020中考物理衝刺模擬考試題!題型經典,初三的學生務必提前做在不少初中同學的眼中,物理是一門學習難度極大的科目,不僅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繁多,而且相應的試題難度還非常的大。而現在中考正一天天的逼近,許多同學的複習進程卻是非常的慢,那麼怎麼才能在這段時間複習好物理這門科目呢?其實,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最重要的還是基礎知識的掌握,然後在針對自己相對比較薄弱的地方進行提升訓練。
  • 2019中考物理複習:電學這個知識點,掌握好提分15,附經典例題!
    2019中考物理複習:電學這個知識點,掌握好提分15,附經典例題練習!(含答案)電學和力學是初中物理的兩座高峰,所有物理難題中有96%是從這裡出,更何況是中考。所以,在中考物理複習階段,電學部分的知識是重點複習的。
  • 退休老教授整理:初中「物態變化」習題+答案,吃透中考輕鬆考95+
    退休老教授整理:初中「物態變化」習題+答案,吃透中考輕鬆考95+物理是初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所謂初一不分上下,初三天上地下。主要就是看初二這一年同學們是如何去學習的,如果沒有掌握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初二開始成績就很容易下滑。
  • 中考物理輔導物態變化:空中古怪的沸騰
    中考物理輔導物態變化:空中古怪的沸騰   【資料1】空中古怪的沸騰   液體沸騰是地球上司空見慣的現象,但它卻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物理過程。當裝有液體的容器被加熱後,由於重力的影響,液體中比較熱的部分上升,而比較冷的部分則下降──這就是"對流"。浮力使氣泡急速上升,因此產生劇烈的"沸騰"。那麼太空中的沸騰又是怎樣的呢?
  • 中考物理知識點匯總:物態變化的知識點總結
    物態變化的含義 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首先利用分子動理論從微觀意義上解釋物態變化的本質 1)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的運動 3)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並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凝固知識點 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的含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的含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物態變化的含義   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首先利用分子動理論從微觀意義上解釋物態變化的本質   1)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的運動   3)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並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 中考物理知識點總結
    物理知識不但能解釋生活中的很多現象,而且它的研究和應用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用上了電、用上了空調、用上了電話等等。很難想像,如果沒有電,我們的夜晚該如何度過;沒有空調,炎熱的夏天我們該如何度過。
  • 2019中考物理升華和凝華
    · 初中物理 升華和凝華 知識點 升華和凝華 1、升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 物質在升華過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熱,有製冷作用。生活中可以利用升華吸熱來得到低溫。 常見的升華現象:樟腦丸先變小最後不見了;寒冷的冬天,積雪沒有熔化卻越來越少,最後不見了;用久的燈絲變細。
  • 中考物理:物態變化問題——熔化與凝固
    #初中物理#在物理中,常見的物質的狀態有三種:固態、液態、氣態,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叫物態變化,物態變化種類一共有六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我們想要知道物質狀態的變化屬於哪一種,第一步要知道發生物態變化前體的狀態;第二步要確定發生物態變化後的狀態;第三步:根據前後的狀態變化就可以確定屬於哪一種了。在熔化和凝固這兩種物態變化中,常考的是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晶體有:冰、食鹽、各種金屬、海波、石英等。晶體有固定的熔點,當溫度達到熔點,晶體繼續從外界吸收熱量後就會熔化。
  • 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例題:大氣壓強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考點例題:大氣壓強,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大氣壓強   1643年,義大利科學家  託裡拆利  精確地測出了大氣壓的值;如圖所示,用吸管將杯中的飲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  大氣壓  的作用。
  • 中考物理「物態變化」常見必考生活案例全歸納!
    物理來源於生活,初中物理知識相對比高中物理以及大學物理而言,與生活的聯繫顯得更為緊密,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物理學的大部分知識都是發生在身邊的可聞、可見的各種生活現象!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用生活現象活學活用物理知識,是我們學好物理的不二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