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在物理中,常見的物質的狀態有三種:固態、液態、氣態,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叫物態變化,物態變化種類一共有六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熔化與凝固。
我們首先要學會判斷什麼是熔化和凝固過程。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例如冰雪消融,熔化過程中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而物體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例如水結成冰,凝固是一個放熱的過程。所以才有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說法。我們想要知道物質狀態的變化屬於哪一種,第一步要知道發生物態變化前體的狀態;第二步要確定發生物態變化後的狀態;第三步:根據前後的狀態變化就可以確定屬於哪一種了。
在熔化和凝固這兩種物態變化中,常考的是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晶體有:冰、食鹽、各種金屬、海波、石英等。晶體有固定的熔點,當溫度達到熔點,晶體繼續從外界吸收熱量後就會熔化。例如冰的熔點是零度,在零度以上時冰吸收熱量就會熔化。在熔化過程中,需要持續吸收熱量,當溫度不變。而晶體凝固時,恰恰和熔化過程相反,需要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非晶體有:石蠟、松香、玻璃、瀝青等。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一直升高。而熔化,放出熱量,溫度降低。
在考查熔化和凝固這兩種物態變化時,常考的就是物態變化的區分和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