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化學物質都是有毒的,以下的五中劇毒化學物質,翻開初中化學上冊就能找到!
1. 氧化汞
化學式:HgO
分子量:216.59
物理性質:鮮紅色或橘黃色,狀態為結晶或粉末,無氣味,密度約11g/cm3。
毒性:半數致死量(大鼠,經口)18mg/kg。受光的作用緩慢地變為暗黑色,有劇毒!
安全措施:隔離洩漏汙染區,應急處理人員穿全套化學防護服,戴自給式呼吸器。
教材中現身: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時。
出生容器:曲頸甑。
著名實驗:拉瓦錫用爐子晝夜不停地加熱曲頸甑中的水銀。在水銀那發亮的表面,很快出現了紅色的渣滓。紅色的渣滓越來越多。……他們發現,到了第十二天,紅色渣滓不再增多了。他們繼續加熱,一直到第二十晝夜,紅色渣滓仍不增多,才結束了實驗。
綜合毒性等級:3級(等級越高毒性及危險越大,達到或超過3級不建議教師實驗演示)。氧化汞屬於B類無機劇毒物,編號 B1094 。
2.二氧化硫
化學式:SO2
分子量:64.06
物理性質:有刺激性的無色氣體,密度約2.93kg/m。
毒性:有劇毒!大氣中二氧化硫濃度在0.5ppm(1ppm=1/1000000)以上對人體已有潛在影響;在1~3ppm時多數人開始感到刺激;在400~500ppm時人會出現潰瘍和肺水腫直至窒息死亡。二氧化硫與大氣中的煙塵有協同作用,使呼吸道疾病發病率增高,慢性病患者的病情迅速惡化。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二氧化硫屬於3類致癌物。
安全措施: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和全面通風。應急處理人員穿全套化學防護服,戴自給式呼吸器。儲區應備有洩漏應急處理設備。
教材中現身:硫在氧氣中燃燒。
出生容器:集氣瓶。
著名實驗: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同時放出熱量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綜合毒性等級:2級(等級越高毒性及危險越大,達到或超過3級不建議教師實驗演示)。二氧化硫屬於A類無機劇毒物,編號A1109。
3.白磷
化學式:P4
分子量:123.90
物理性質:白色至黃色半透明蠟狀固體,有蒜臭味在暗處發淡綠色磷光,密度約1.8kg/m。
毒性:有劇毒!人的中毒劑量為15mg,致死量為50mg(1mg=0.001g)。誤服白磷後很快產生嚴重的胃腸道刺激腐蝕症狀。大量攝入可因全身出血和循環系統衰竭而死。若病人暫時得以存活,亦可逐漸虛弱而慢慢死去。皮膚被磷灼傷面積達7%以上時,可引起嚴重的急性溶血性貧血,以至死於急性腎功能衰竭。長期吸入磷蒸氣,可導致氣管炎肺炎及嚴重的骨骼損害。
安全措施:嚴加密閉,隔離洩漏汙染區,消除所有火源。穿全套化學防護服,戴自給式呼吸器。禁止接觸或跨越洩漏容器。接觸白磷的物品的處理,所用的刀子和鑷子要在通風廚中用酒精燈灼燒。擦過上述工具或用於吸乾白磷的紙片不能丟在廢紙簍裡。也要在通風廚中燒掉。實驗中用過的水槽要衝洗數遍。 人接觸白磷後的急救方法,人的手接觸到白磷後,要立即用水衝洗,然後用2%的CuSO4溶液(或2%的AgNO3溶液)輕抹,再用3%~5%的NaHCO3溶液溼敷。禁止用油脂性的燒傷藥膏。 如果誤服白磷而中毒時,要儘快用CuSO4溶液洗胃,發生的反應為: 2P+5CuSO4+8H2O=5Cu+2H3PO4+5H2SO4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通過上述反應將劇毒的白磷轉化為無毒的H3PO4或不溶於酸的Cu3P沉澱。
教材中現身:探究燃燒的條件。
出生容器:廣口瓶試劑瓶。
著名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的實驗。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熱水的溫度不能達到它的著火點,所以銅片上的紅磷不能燃燒;白磷著火點很低,熱水的溫度達到了它的著火點,銅片上的白磷燃燒;二者對比得出有氧氣的條件下,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才能燃燒。熱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因為雖然達到著火點卻不能與氧氣接觸,達不到燃燒的條件;用導管向燒杯內的白磷通入氧氣,達到了燃燒的條件,因此用導管向燒杯內的白磷通入氧氣後水中白磷劇烈燃燒。
綜合毒性等級:4級(等級越高毒性及危險越大,達到或超過3級不建議教師實驗演示)。白磷極毒,屬於A類無機劇毒物,編號A1043。
4.一氧化碳
化學式:CO
分子量:28.01
物理性質:無色、無臭、無味的氣體,密度約2.93kg/m。
毒性:有毒,較高濃度時能使人出現不同程度中毒症狀,危害人體的腦、心、肝、腎、肺及其他組織,甚至電擊樣死亡。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達200ppm(1ppm=1/1000000)時,持續2~3小時即出現中毒症狀。男性吸入最小致死濃度4000 ppm(30分鐘)。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濃度650 ppm(45分鐘)。人吸入最低致死濃度5000 ppm(5分鐘)。
安全措施: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氣體的影響區域劃定警戒區,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靜電服。
教材中現身:煤爐裡煤層上方的藍色火焰。
出生容器:煤爐。
著名實驗一: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①連接裝置。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③點燃加熱尾氣的酒精燈。④通入CO,排除串聯裝置中的空氣。⑤加熱CuO。⑥停止加熱CuO。⑦通入CO,排淨殘留在串聯裝置中的空氣。⑧停止點燃尾氣。
注意:
①先通入CO一會兒,是為了防止玻璃管內的空氣沒有排盡,加熱時發生爆炸。
②繼續通入CO到玻璃管冷卻為止,是為了防止生成的銅重新被氧化為氧化銅,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
③用酒精燈點燃是進行尾氣處理:防止一氧化碳汙染空氣,使人中毒。另外要保證做此試驗在通風櫥中進行,以防止沒除淨的CO使人中毒。
著名實驗二:濃硫酸和草酸製取一氧化碳。
稱取100 g的二水合草酸晶體,將其放入圓底燒瓶中,緩慢地注入275 mL的濃硫酸,混合後,慢慢加熱到開始產生氣體(注意控制氣體產生的速度),將反應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兩個裝有100 mL 50%的氫氧化鉀溶液的洗氣瓶來除去反應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即可以製得一氧化碳氣體。
綜合毒性等級:2級(等級越高毒性及危險越大,達到或超過3級不建議教師實驗演示)。一氧化碳並沒有被列入劇毒物品品名表,只能說毒性較強能與人體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其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且生活中最為常見。
5.乙硫醇
化學式:CH3CH2SH
分子量:62.13
物理性質:乙硫醇是無色透明易揮發的油狀液體,以具有強烈持久的蒜臭味。是最臭的物質,空氣中僅含五百億分之一的乙硫醇時(0.00019mg/L),其臭味就可嗅到。
毒性:有毒!當人體大量吸入時,會引起呼吸困難、血壓降低,並會出現嘔吐、喉嚨不適等噁心窒息的症狀。
安全措施:嚴加密閉,隔離洩漏汙染區,消除所有火源。應急處理人員穿全套化學防護服,戴自給式呼吸器,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戴橡膠耐油手套。
教材中現身:煤氣廠為什麼在家用煤氣中摻入微量具有難為氣味的氣體?
出生容器:不詳。
著名實驗:不詳。
綜合毒性等級:4級(等級越高毒性及危險越大,達到或超過3級不建議教師實驗演示)。乙硫醇並沒有被列入劇毒物品品名表,只能說毒性較強,主要是氣味濃烈上頭,令人噁心窒息且及其持久,因此常和有毒的煤氣同流合汙,做臭味指示劑是它的主要用途。自然界的臭鼬放的屁就富含相關腺體分泌的乙硫醇,大型食肉肉動物都對其敬而遠之。所以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在實驗室千萬別開啟這種試劑,否則它的氣味會另偌大的一個化學實驗室秒變公廁,開啟通風設備也是杯水車薪。
總結,很多化學物質都有毒,尤其是留意那些毒性很大,腐蝕性極強的一些化學物質實際。親自實驗能使人印象深刻,有利於知識的掌握,但劇毒藥品的相關實驗不便演示,尤其是試驗設備不全,實驗操作不熟練,安全意識不到位時尤其不能做。因此平時學習劇毒藥品相關知識的時候,就需要格外努力記憶理解,這樣考試的時候才能答出高成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