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表面化學物質含劇毒 可消滅一切細菌?

2020-11-25 太平洋電腦網

火星表面化學物質含劇毒 可消滅一切細菌?

2017-07-07 16:23出處/作者:環球時報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6日報導,天文學家最近對火星土壤做的最新研究顯示,在火星表面找到外星生物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其表面上覆蓋的化學物質相當於強大消毒劑,可消滅一切生物。

  愛丁堡大學天體生物學的研究生韋德史沃斯(Jennifer Wadsworth)說,這表示火星上最適合居住的環境可能在地表下2到3米處,因為在該處土壤和生物才可避開強力的輻射。

  她的研究根據NASA40年前進行的火星任務,當時發現火星土壤上有強力氧化劑─高氯酸鹽(perchlorates),最近這個化學物質的存在被NASA的鳳凰號火星探測器(Phoenix)和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證實。

  韋德史沃斯和愛丁堡的天體生物學家Charles Cockell合作,利用一種地球上常見的土壤細菌和太空探測常發現的土壤汙染物─枯葉桿菌(Bacillus subtilis)進行實驗。這個細菌在混和高氯酸鎂(magnesium perchlorate)後,研究人員模仿火星環境、再予以照射紫外線光後,發現細菌在碰到高氯酸鹽後,被殲滅的速度變快了兩倍,其他在火星上發現到的高氯酸鹽也出現類似的殺菌效果。進一步測試後發現紫外線會將高氯酸鹽轉變成其他化學物質─次氯酸鹽和亞氯酸鹽,對細菌有強大的殺傷力。

  他們測試其他在火星土壤找到的氧化鐵(iron oxides)和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後,發現這兩種化學物加上高氯酸鹽和紫外線後,殺死細菌的速度比只有高氯酸鹽快了11倍。因此這兩名科學家在報告中形容,火星表面上不宜居住是因為化學物質和紫外線形成的劇毒雞尾酒。

  此外,研究也顯示火星表面上潮溼的部分可能充滿高氯酸鹽,不適合尋找外星微生物,因為這些地方的毒性可能比火星其他土壤更強。

  加州NASA的行星學家Chris McKay對此研究結果保持樂觀,因為這表示人類送到火星上的探測器上的地球細菌很快就會被消滅,航天員也很難被細菌感染,但這也表示研究人員須挖到火星地表現相當深的地方,才能找到生物存在的跡象。

  歐洲太空總署2020年將送探測車ExoMars到火星上搜尋外星生物存在的跡象,這臺車上配備有鑽頭工具,可挖鑿到地底下2米的地方來取得土壤樣本。

相關焦點

  • 火星比預想更不適宜生命存活:有毒化學物質摧毀細菌
    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最新研究是可信的話,發現火星外星生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目前,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火星表面可能包含著一種叫做高氯酸鹽(perchlorates)的有毒化學化合物,它在紫外線下能夠摧毀細菌。
  • NASA遇難題:有些細菌太難被消滅 靠吃清潔劑活著
    目前的國際條約中規定了這一原則,美國宇航局正盡一切努力維護。畢竟,從地球上偷渡的微生物或有可能被判定為外星生命。不過完全消滅微生物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美國宇航局的無塵室也有耐性超強的微生物群落,它們以某種方式經受住了嚴格的消毒滅殺程序。
  • NASA 遇難題:有些細菌太難被消滅,靠吃清潔劑活著
    目前的國際條約中規定了這一原則,美國宇航局正盡一切努力維護。畢竟,從地球上偷渡的微生物或有可能被判定為外星生命。不過完全消滅微生物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美國宇航局的無塵室也有耐性超強的微生物群落,它們以某種方式經受住了嚴格的消毒滅殺程序。
  • 隱藏在初中化學上冊中的劇毒化學物質
    很多化學物質都是有毒的,以下的五中劇毒化學物質,翻開初中化學上冊就能找到!1. 氧化汞在水銀那發亮的表面,很快出現了紅色的渣滓。紅色的渣滓越來越多。……他們發現,到了第十二天,紅色渣滓不再增多了。他們繼續加熱,一直到第二十晝夜,紅色渣滓仍不增多,才結束了實驗。綜合毒性等級:3級(等級越高毒性及危險越大,達到或超過3級不建議教師實驗演示)。氧化汞屬於B類無機劇毒物,編號 B1094 。
  • NASA提出新證據表明火星有生命 隕石中含細菌化石
    火星表面上奇怪的沙丘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最近又拿出新證據,證明地球的鄰居火星上的確曾有生命存在:他們在1.3萬年前落到地球上的一塊火星隕石中發現了石化的簡單的細菌。
  • Geology:火星表面水鋁英石的發現及其對區域化學風化過程的指示
    Rampe博士等) 火星表面的巖石礦物組成記錄了曾經或正在進行的地質與地球化學過程,可以用來反演可能的局部古環境和古氣候。基於子午線(Meridiani)高原和古謝夫(Gusev)隕石坑的原位化學數據以及TES數據的物相模擬結果,水鋁英石及其它低結晶度鋁矽酸鹽被認為是火星表面的可能組分。但到目前為止,火星表面水鋁英石的出現尚未被TES數據的模型證實。 為此,NASA詹森太空中心Elizabeth B.
  • 細菌在濃度鹽水中也能生存 所以火星存在生命有望?
    近年來,科學家在木衛二發現表面羽流和地下海洋,在火星表面發現有機物質,在土衛二海洋中發現熱液噴口的存在性,這似乎使人類距離發現地外生命更近一步。系內遠離太陽的星球的液態海洋冰點非常低,因為化學物質和鹽可以起到冷凍劑的作用,所以微生物應當生活在溫度適宜、生命元素充足的環境中。為了研究微生物生存能力參數,來自柏林工業大學、塔夫斯大學、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和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Planococcus halocryophilus細菌進行了測試實驗,這種細菌生活在北極永久凍土帶。
  • 銀杏果發臭又含劇毒?確實有但大可不必驚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了解,銀杏的種子有外中內三層種皮,外層是杏黃色的肉質外種皮,表面有一層白粉,故名「銀杏」。肉質的淡綠色胚乳被包裹在薄膜狀的內種皮裡,能吃、略苦,含有氫氰酸等有毒物質,不能多吃。氫氰酸有劇毒,可以抑制呼吸。但氫氰酸導致人中毒的劑量約為每公斤體重2毫克左右,苦杏仁苷是目前所有的氰苷中名氣最大的。而銀杏果中的氫氰酸微乎其微,遠遠達不到中毒的劑量。每克銀杏果中氫氰酸含量約為8.3微克,一顆銀杏果重量約為3克,含氫氰酸約25微克,是苦杏仁的八十分之一。
  • 原核細胞——細菌的表面結構
    3、細胞質和核質 細胞質是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膠狀、顆粒狀物質的總稱。細胞質包括基質、細胞器和包含物,在活體狀態下為透明的膠狀物。 2、莢膜 一些細菌的最外表還覆蓋著一層多糖類物質(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也有些含多肽或脂質,組成的鬆散的黏液狀聚合物,稱為莢膜(capsule),如肺炎球菌,邊界不明顯的黏液層(slime layer),再如葡萄球菌。
  • 有劇毒或有生命,把火星土壤帶回地球可不是鬧著玩,後果不可預知
    此外,科學家們還可以從火星湖泊沉積物、熱液噴口周圍的沉積物和古代河流的三角洲中取回樣品,用以了解火星表面的歷史以及數百萬年來水對地貌產生的影響。另外,還可以從近期和古代的隕石撞擊坑,火山爆發地和長期暴露在風中的地區進行樣本採集以了解數十億年的火星歷史,從何時開始行星變得寒冷而乾燥,小行星轟炸何時結束等問題,甚至可以對火星上的隕石碎片進行採樣。
  • 火星土壤很有可能含有劇毒,不敢貿然帶回地球,容易引發不良後果
    比如說火星,人類對於火星這個星球一直都是興趣非常濃厚的,但是人類對於火星的研究還是相對比較少的,首先我們距離火星實在是有點太遠了,第二點就是火星距離太陽太近了,星球表面的溫度肯定非常的高,想要輕易的獲得火星的土壤是比較困難的。
  • 合成細菌「躺」在礦物表面就可產生電流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26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華盛頓州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和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合成細菌僅僅通過接觸一種礦物表面,不需任何其他介質就可以直接產生電流。新研究使得從細菌產生清潔電力,創建高效的微生物燃料電池或「生物電池」更進一步。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 火星對生物細胞有劇毒!移民到這裡真的可以?
    (原標題:火星有劇毒!其表面化合物有強殺菌性) 科技日報北京7月6日電 (記者張夢然)人類想要在火星表面找到地外生命的希望是否破滅?
  • 火星生命證據找到了!NASA機器人在火星表面找到了大量噻吩化合物
    這些火星表面的有機分子含有碳和氫,也可能包括氧、氮和其他元素。這類有機分子通常與生命有關,但也可以由非生物過程產生,但它們一定程度上可被視作生命能否存在的指標。「無論它是保存至今的古代生命記錄,還是某種生命代謝的產物,或是在無機情況下耦合成的的,火星物質中的有機化合物都能提供行星狀態和過程的化學方面嶄新的線索。」
  • 研究:普通細菌可存活於火星放射性惡劣環境
    科學家最新一項實驗證明一些普通的細菌或許能生存在火星惡劣環境中  【搜狐科學消息】 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冰冷溫度不利於生物存在,但一些極微小的細菌卻除外,科學家最新研究稱,一些能複製自身DNA分子的細菌可潛伏在地球或者火星冰凍環境之中。
  • 歐盟利用微生物菌群降解有毒化學汙染物質
    其中,滷代化合物(Halogenated Compounds)是現代經濟社會中最大量存在的環境化學汙染物質之一,主要來自人類廣泛使用的殺蟲劑、化學溶劑和化工產品等。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FP7)資助支持的,由德國科研人員領導的歐盟多個成員國科研人員參與的「Ispadehal」研究團隊,研究開發的利用新型微生物修復技術,努力克服滷代化合物的有害影響,其治理滷代化合物汙染場所的研究已取得明顯效果。
  • 「好奇號」火星車發現 火星土壤含水量為2%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到目前為止,我們可能知道火星表面曾經存在著大量的水資源,但依據地球環境氣候進行衡量,火星處於乾旱貧瘠狀態,目前,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最新勘測結果表明,火星土壤含水量為百分之二。
  • 特稿:地球細菌禍害外星生命?
    外星生命研究所「宇宙生命研究科目」的負責人克裡斯-示巴介紹說,外星病原體可能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劇毒,一種是傳染。劇毒病原體會毒殺其它的物種;傳染病原體則是病毒或者細菌,它能夠致病。一些病毒或者微生物要靠特定的生物系統才能複製和感染它們的宿主,因此,並不是所有的病原體都會感染其它的物種的,比如說養雞場的工人們,他們不會被雞的傳染病所感染。
  • 初中化學常見物質俗名、物質顏色
    :石墨、炭粉、鐵粉、CuO、MnO2、Fe3O4▲KMnO4為紫黑色3、紅色固體:Cu、Fe2O3 、HgO、紅磷▲硫:淡黃色▲ Cu2(OH)2CO3為綠色4、溶液的顏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藍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淺綠色;凡含Fe3+ 的溶液呈棕黃色,其餘溶液一般不無色。
  • 如果人類不小心將細菌帶到了火星,會導致火星出現生命嗎?
    火星是人類除了月球以外研究最多、發射各種探測最多、最為了解的一顆太陽系內類地行星,但火星不管是從大小、質量還是表面重力上來說都介於地球和月球之間,因為它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的2倍,是地球的1/2,質量約為月球的9倍,地球的1/9,表面重力約為月球的2.5倍,是地球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