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遇難題:有些細菌太難被消滅,靠吃清潔劑活著

2020-11-27 IT之家

6月8日消息,據《大西洋月刊》報導,對於微生物來說,很少有地方能像美國宇航局(NASA)組裝太空飛行器的無塵室那樣難以滲透。那些在空氣中飄蕩的微生物,必須經受多重過濾器的考驗;那些員工身上的微生物,也被面罩和全身連帽工作服擋住。

即便部分微生物有能力在太空或者其他星球上生存,它們也難逃NASA在地球上的「魔爪」。無塵室的牆壁、地板和各種設備都會不斷地被用酒精類溶劑反覆擦洗,大多數微生物也都將被清除。所有這些措施都是為了「保護行星」,即阻止地球微生物搭乘我們的宇宙飛船汙染其他外星世界。

目前的國際條約中規定了這一原則,美國宇航局正盡一切努力維護。畢竟,從地球上偷渡的微生物或有可能被判定為外星生命。不過完全消滅微生物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美國宇航局的無塵室也有耐性超強的微生物群落,它們以某種方式經受住了嚴格的消毒滅殺程序。

圖:美國宇航局的火星探測器InSight

這些微生物以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cteria)為主,它們通常存在於土壤和水中。當其他微生物在清洗過程中消失時,不動桿菌仍然存在。科學家們已經從「奧德賽」(Mars Odyssey)號火星軌道飛行器的表面,從「鳳凰」(Mars Phoenix)號火星著陸器被組裝的地面,從國際空間站的外部,甚至從空間站的飲用水中分離出了這種菌株。

現在,由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的拉凱什·莫古爾教授(Rakesh Mogul)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不動桿菌的生存技巧:這些微生物可以吃那些旨在消滅它們的清潔產品維持生存。莫古爾說:「你可以把房間打掃乾淨,並對它們進行消毒,但微生物仍然存在。這有點兒《侏羅紀公園》的味道——生命總會想方設法存活下來。」

莫古爾研究小組主要是由本科生組成的,他們採用了從無塵室中回收的不動桿菌菌株,並以極低的營養水平飼養它們。在這種嚴格限制飲食的極端條件下,細菌可以乙醇為主要生長因素。它們通過燃燒乙醇獲得能量,並利用裡面的碳來製造自己的DNA、蛋白質和其他基本分子。

研究小組發現,不動桿菌可能也能在異丙醇(用於清潔房間表面的主要化學物質)和Kleenol 30(用於擦洗房間地板的清潔劑)中生長。即使它們不能使用這些物質作為能源,也可以將它們分解。不動桿菌甚至可以承受雙氧水(過氧化氫)的處理,後者是用於漂白劑、清潔劑和消毒劑中的化學物質。

美國宇航局的「行星保護」項目官員麗薩·普拉特(Lisa Pratt)說:「在過去的20年裡,用於組裝太空飛行器的無塵室中,微生物的持續存在已經被廣泛地認為是個令人煩惱的問題。」而這項新的研究表明:旨在殺死細菌的消毒劑正在為某些微生物提供食物,甚至增強了細菌的耐受性。」

無塵室嚴酷、乾燥和不斷遭受化學清潔劑轟擊的環境,只有生命力最頑強的細菌才能存活,而不動桿菌的菌株就異常堅韌。它們可以抵抗過雙氧水、乾燥、輻射、高壓和高達80攝氏度的高溫。有些菌株可以抵禦抗生素,在醫院裡引起肺炎爆發。不過莫古爾指出,他所研究的菌株中沒有一種已知會引起疾病。

儘管如此,莫古爾等人的研究意味著,美國宇航局可能不得不加快其「行星保護」項目的步伐,特別是在未來探測其他星球生命的任務中。他們可能會嘗試輪流使用不同類型的溶劑,以避免催生耐藥菌群。但是莫古爾稱,由於他們需要殺死這些微生物,同時又不傷害太空飛行器,因此他們可以使用的化學物質的選擇就成了瓶頸。

不動桿菌的持續存在應該引起敬畏,而不是恐慌。報紙經常刊登關於潛伏在日常物品中的細菌聳人聽聞的報導,從錢包到鍵盤,從門把手到手機等。但「細菌無處不在」這一事實是無法逃避的。莫古爾稱:「世上沒有百分之百的荒蕪之地,總會有什麼東西藏在那裡悄悄地繁衍著。」

相關焦點

  • NASA遇難題:有些細菌太難被消滅 靠吃清潔劑活著
    不過完全消滅微生物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美國宇航局的無塵室也有耐性超強的微生物群落,它們以某種方式經受住了嚴格的消毒滅殺程序。現在,由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的拉凱什·莫古爾教授(Rakesh Mogul)領導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不動桿菌的生存技巧:這些微生物可以吃那些旨在消滅它們的清潔產品維持生存。莫古爾說:「你可以把房間打掃乾淨,並對它們進行消毒,但微生物仍然存在。這有點兒《侏羅紀公園》的味道——生命總會想法設法存活下來。」
  • 強效清潔劑危害大
    □潘波  透視 「強效去汙」  ●潔廁寶——主要含酸性物質,大量使用或危害環境  環保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說,市面上的藍色固體、藍紫色固體潔廁寶的主要成分是酸性物質或遇水產生酸性物質的固體以及香精。
  • 清潔與健康:儘量少用強效清潔劑
    超市裡的清潔用品琳琅滿目,潔廁靈、潔廁寶、洗衣機槽清潔劑、下水道疏通劑……長期大量使用這些「強效去汙」的日化類用品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對環境是否會形成新的破壞?    潔廁寶環保專家董金獅說,市面上這些藍色固體、藍紫色固體潔廁寶的主要成分是酸性物質或遇水產生酸性物質的固體以及香精。    「pH值在5、6左右的酸性物質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 生魚片到底能吃不? 蘸料能消滅寄生蟲和細菌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生魚片到底能吃不? 蘸料能消滅寄生蟲和細菌嗎? 愛吃生魚片的不光是人,寄生蟲也愛吃。 剛剛有朋友推薦日料,還提到了三文魚。生魚片啊,想想有點害怕呢,生肉咋咽下去呀?嚼還是不嚼呢?吃了會不會拉肚子呀?
  • 透視強效去汙:常用強效清潔劑或汙染環境
    超市裡琳琅滿目的清潔用品潔廁靈、潔廁寶、洗衣機槽清潔劑、下水道疏通劑……所有這些號稱「強效去汙」的日化類用品,其中的主要成分是什麼?長期大量使用是否會危害人體健康?對環境是否會形成新的破壞?環保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說,市面上這些藍色固體、藍紫色固體潔廁寶的主要成分是酸性物質或遇水產生酸性物質的固體以及香精。「PH值在5、6左右的酸性物質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給水排水分會給水委員會副主任王佔生說,細菌一般是在中性偏鹼性的環境裡生存。硫酸可以清洗掉發臭的垢。
  • 清潔靠它,化妝品中常用清潔劑介紹
    清潔劑的HLB值一般大於15,主要用於洗面奶、洗髮液、沐浴液等清潔類化妝品。清潔劑分為陰離子清潔劑、非離子清潔劑和兩性清潔劑(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在化妝品中主要用於洗髮、護髮過程中作調理劑、抗靜電、殺菌、滅菌等,不作為清潔劑使用)。其中以陰離子清潔劑為主,非離子和兩性清潔劑為輔。
  • 新版萬古黴素或攻克耐藥性難題:更有效消滅細菌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 英媒稱,一種抗生素在經過改造後能更有效地消滅細菌。研究人員希望這一進展能幫助人們應對耐抗生素細菌感染的威脅。英國《衛報》網站5月29日報導,這種名叫「萬古黴素」的抗生素早在60年前就已成為醫生的處方藥,但細菌直到現在才對它產生耐藥性。如今,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TSRI)的科學家對這種藥進行了改造,使它能以三種不同的方式對細菌起作用,從而大大增加了細菌對它產生耐藥性的難度。
  • 解密「吃」石油細菌
    昨天,南開大學泰達生物技術學院院長、長江學者王磊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南開大學在世界上首次揭開可以降解重油的細菌的奧秘,破譯了這一細菌的全基因組密碼,揭示了其遺傳信息並首次發現重要的代謝途徑,為今後石油開採、石油運輸和解決石油汙染等難題帶來新的原動力。
  • 奶瓶消毒「3個」好方法,既能消滅細菌,還可以讓寶寶吃到奶更健康
    奶瓶消毒「3個」好方法,既能消滅細菌,還可以讓寶寶吃到奶更健康! 2.微波爐消毒法 微波爐的溫度非常高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樣的高溫足以將細菌殺死
  • 洗衣機清潔劑靠譜嗎?實測揭秘真相
    上網查了一下,都說洗衣機清潔劑可以清洗洗衣機,那麼,事實上它有沒有用呢? 洗衣機清潔劑,它有用嗎?針對這個問題,央視曾經做過一項實驗。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洗衣機若是長時間使用過後不清洗,是會出現機內細菌超標的現象的。節目中,鄭女士家的洗衣機就是這樣:衣服烘乾過後,會有異味產生,異味就是來自衣物上的細菌。
  • 這種細菌僅靠「吃電」存活:無需氧氣食物
    1987年,德裡克·拉弗利(Derek Lovley)和他在麻薩諸塞州立大學的實驗室在華盛頓附近的波託馬克河岸上第一次意外發現了這樣的細菌。這些細菌名叫硫還原泥土桿菌(Geobacter metallireducens),它們從有機化合物中獲取電子,然後將電子轉移到鐵氧化物中。換句話說,它們吃的是垃圾(包括乙醇在內),「呼吸」的是金屬,而非氧氣。
  • 神通廣大的細菌
    細菌吃汙水變燃料人類避之不及的汙水卻可以成為細菌的食物,很多汙水處理廠就利用細菌來分解汙水裡的廢物。其中,地桿菌和希瓦氏菌能吃掉汙水中的營養物質,釋放電子;產甲烷菌則吸收電子,然後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而甲烷可以燃燒產生熱能或電能。
  • 細菌老饕吃什麼?
    原創 上海疾控 上海疾控疾控君養貓餵貓糧,養狗餵狗糧,養人可以餵火鍋串串涼皮,那養細菌得餵什麼呢?和人類一樣,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也會「吃喝拉撒」,「民以食為天」對細菌同樣適用,「吃些啥?」對於細菌的生存也算得上頭等大事。
  • 餘華《活著》:有些人看到了悲傷,有些人看到了希望
    《活著》,餘華代表作之一。餘華的作品並不多,他的作品大都真實有力,讀時酣暢淋漓,讀完心情沉重。《活著》就是一部讓大多數人讀完之後,感覺心情沉重的書。有人說,餘華的《活著》就是把大量悲傷的故事,往一個人的生命裡堆砌,這個人越悲慘,就容易引起讀者的同情與悲憫。以此來達到吸引眼球的效果。我不認同這種說法。
  • 央視證實:比馬桶還髒,是傳播細菌的主要途徑,你卻每天都在用!
    要問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家用電器,相信很多人都跟小編一樣,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家庭小能手「洗衣機」,日常我的衣物基本上都是天天換洗,由於上班忙,那麼洗衣服的活,就全靠洗衣機來完成。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洗乾淨的衣服,穿上之後,總是覺得不舒服,刺癢不說,還會有過敏的症狀。
  • 如何完全消滅家中的蟑螂? 比蟑螂藥管用多了!
    不過,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蟑螂什麼都能吃。二、生物防治法優點:安全(不用藥劑)、有效(為了生存,蜘蛛會非常拼命地抓蟑螂)、方便(只要抓一隻蜘蛛回來放著)、便宜(如果你能抓到蜘蛛,那就是免費)。缺點:比起蟑螂,有些人可能更怕蜘蛛。
  • 冷知識普及:為什麼有些動物會吃便便?
    雖然吃下病人的便便可能是個問題,因為它可能含有病毒、寄生蟲和細菌,但健康的便便通常含有無害的細菌、大量的水、一些未消化的食物、一些死亡細胞和一些代謝廢物。並沒有有害的病毒、細菌或寄生蟲。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毒物控制中心實際上並不認為誤食糞便會危及生命,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相反,他們認為它的毒性最小。
  • 火星表面化學物質含劇毒 可消滅一切細菌?
    火星表面化學物質含劇毒 可消滅一切細菌?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6日報導,天文學家最近對火星土壤做的最新研究顯示,在火星表面找到外星生物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其表面上覆蓋的化學物質相當於強大消毒劑,可消滅一切生物
  • 鍵盤上有多少細菌 這物上的細菌竟比馬桶還多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大部分的細菌都會危害到人體健康,所以很多朋友關心細菌的問題,但手部、足部、居室、客廳等地方的清潔工作做好了,鍵盤的清潔工作您做了嗎?小小的鍵盤有時是致病的元兇,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鍵盤上有多少細菌、鍵盤細菌多的原因,以及怎樣清理鍵盤。
  • 知百科|「吃」塑料的細菌
    為了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生物學家們把目光投向了能力強大「分解者」:微生物們能像分解枯枝敗葉一樣消滅塑料嗎?日本科學家通過分析從土壤和廢水中收集的以PET塑料殘骸為食的細菌,發現了這個物種並將其命名為Ideonella sakaiensis。這種細菌似乎只吃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樹脂),並且僅利用兩種酶,就能將其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