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老饕吃什麼?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上海疾控 上海疾控

疾控君

養貓餵貓糧,養狗餵狗糧,養人可以餵火鍋串串涼皮,那養細菌得餵什麼呢?

和人類一樣,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也會「吃喝拉撒」,「民以食為天」對細菌同樣適用,「吃些啥?」對於細菌的生存也算得上頭等大事。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將細菌分為「馴養」和「野生」兩類。

1.馴養菌

在實驗室中培養的「馴養」細菌的「飼料」就是各種各樣的培養基(培養基,相當於成品口糧,由廠家配比好各種營養物,是可以直接投餵細菌的「飼料」)。

培養基的主要成分無外乎以下幾部分:碳源、氮源、無機鹽(包括微量元素)、生長因子和水等。

碳源

作為「主食」,碳源是構成細菌代謝活動的基礎。最具代表性的碳源是各種糖類,常見的單糖(葡萄糖、果糖等),雙糖(蔗糖、麥芽糖、乳糖等)能被大多數細菌所吸收利用。

而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細菌也可能對不同糖類產生偏好。對於幾十種糖類不同的發酵情況組合(「愛不愛吃」某種糖),則可以作為某種細菌的生化性質,形成鑑定細菌種類的基礎參數。

氮源

作為細菌菜譜中的一道「硬菜」,氮源主要是用來合成必須的蛋白質及核酸。牛肉膏、蛋白腖、酵母粉乃至尿素和硝酸鹽都可以加入「食譜」來提供氮元素。

無機鹽

細菌的「口味」輕重主要體現在無機鹽的利用上。當然,無機鹽的作用要比調味品更重要——各種細菌生長需要的不同元素就靠它們來提供,同時,它們也與細菌生長環境的PH值息息相關。

生長因子

不同細菌會需要各種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質,統稱為生長因子,相當於「膳食補充劑」,比如維生素、某些胺基酸、脂類、嘌呤、嘧啶等。

雖然細菌的「菜譜」十分豐富,但在發酵工業的「農場」裡,那些低成本的農副產品甚至生產廢料(比如米糠、豆餅、酒糟、糖蜜、乳清、玉米漿……)完全可以滿足細菌生長的需要,讓細菌們在人類無法吸收利用的物料中盡享饕餮盛宴。

2.野生菌

而在實驗室和發酵生產線之外的廣闊天地,「野生」的細菌貫徹著「適者生存」的法則,沒那麼多「挑食」的空間——環境中哪些養分最容易被攝取利用,那麼對這些養料利用最充分的細菌就最能適應這樣的環境,形成優勢菌群。

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細菌適應了不同的環境後,便承擔了食物鏈中的不同功能。

生產者

一部分細菌是生產者,它們多為自養菌,靠攝入無機碳源(二氧化碳、碳酸鹽等)合成有機物。他們有的以陽光雨露和空氣為食(光合細菌);有的則「吃鹽啃鐵」(硝化細菌、硫化細菌、氫細菌及鐵細菌等化能細菌)。

消費者

一部分是消費者,它們主要是寄生異養菌,例如與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人體腸道內的各種菌群。

分解者

而大部分細菌是生物鏈底層的分解者,主要為腐生異養菌,以巨大的數量級生存在自然界中……

當然,即使細菌的愛好口味各不同,攝入養分及代謝的途徑各異,但還是離不開「飼料」最基本的那些要素。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細菌大多數時候與人類和諧相處,但從感官上而言,屬於細菌們的「美食」在人類眼中往往意味著糟糕的衛生狀況——汙水淤泥、雜草落葉、人畜糞便、腐肉爛菜、過期食品……它們提供的碳源、氮源、無機鹽及生長因子都是細菌能夠充分利用的。而在這樣的環境中,當孳生出的具有致病性的細菌與人類活動產生交集,就可能造成疾病的傳播。

因此疾控君提示:日常生活中,應保持環境整潔,注重個人衛生,重視汙物處理。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斷絕了大多數細菌的「糧草」,細菌們自然避而遠之,不會輕易來危害人類健康了。

供 稿:莊 源

編 輯:劉雪薇

審 稿:張 曦 馮曉剛

原標題:《細菌老饕吃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烤羊肉、蟹、滿漢細點,北平老饕中秋吃什麼?
    一名合格的老饕,通常也是民俗大師,因為吃食中的講究往往都帶有地方的特色。文人中的「吃貨」便顯得更為可愛,由於對口腹之慾的描寫,總是幽默而俏皮,伴隨著質樸的人間煙火味。梁實秋筆下的「吃」,便是這般的帶著老北平的鄉愁與回憶。他曾說「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於必須的工作之餘能有閒暇去做人,有閒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
  • 如何偽裝成日料老饕?這個知識點最關鍵!
    原標題:如何偽裝成日料老饕?這個知識點最關鍵!從三文魚到金槍魚,你可能早已嘗遍身邊能找到的壽司和刺身,一年四季都沉迷在各種魚生的鮮美口感中……而真正的日料老饕只會選擇在正確的時節和正確的魚相遇,這時節就是所謂的「旬」。
  • 金秋菊香蟹肥,大閘蟹才算老饕最愛,它到底是什麼味?
    金秋時節菊香蟹肥,在品蟹的黃金季節裡,能吃上一隻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才算得上老饕,它到底是什麼味?一直沒有吃過正宗的大閘蟹,前幾天朋友特意從南方給我郵寄來一箱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順豐速遞理論上是24小時到達,因為飛機延誤,最終抵達瀋陽已經是第二天夜裡,結果等於快遞用了24+8小時,好在大閘蟹包裝完美,冰袋還沒有完全融化,蟹子都是活蹦亂跳。
  • 冰鎮鯊魚仔,冰爽鮮嫩,泉州老饕的配酒好料
    今天買的鯊魚仔,泉州人稱為「不見天鯊魚」,什麼意思?鯊魚屬於卵生或卵胎生的魚類,「卵生」比較好理解,就是生了一大堆的蛋蛋,然後孵化成仔仔。而「卵胎生」是把卵放在肚子裡孵化,再把仔仔生出來。曾經有一位泉州老饕,他教我做冰鎮鯊魚仔,夜來配上一杯燒酒,人間至味呀,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鯊魚仔的處理便非冰鎮不可了。【冰鎮鯊魚仔】一、準備食材:清蒸鯊魚仔:鯊魚仔1隻、生薑、料酒、鹽、味精等。蘸汁:蠔油、生抽、芝麻油、大紅醋、冰梅醬、芥末、蒜泥等。
  • 解密「吃」石油細菌
    王磊向記者透露,有關這一發現的成果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美國科學院院刊》(英文簡稱PNAS)上作為石油微生物研究領域的重要發現,南開大學目前已對「吃」石油細菌的關鍵發現申請國際專利保護。  「吃」石油細菌含有特殊酶  「為何只有它能『吃』石油?為什麼別的菌類不能降解重油?
  • 知百科|「吃」塑料的細菌
    科學家們一直在思考人們能為解決塑料汙染做些什麼。目前聚氨酯材料的化學降解主要包括水解、熱降解、光降解等,但這類降解成本高且易產生二次汙染。為了解決塑料汙染問題,生物學家們把目光投向了能力強大「分解者」:微生物們能像分解枯枝敗葉一樣消滅塑料嗎?
  • 豬肺裡當中有細菌嗎?吃豬肺的時候,人們需要注意什麼?不妨一看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當中有沒有聽說過豬肺是豬身上所有器官最髒的地方裡面還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而且也有一定的重金屬,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妨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豬肺裡當中有細菌嗎?吃豬肺的時候,人們需要注意什麼?不妨一看那麼,豬肺裡面的灰塵多嗎?
  • 老饕才知道的潛規則:苦等十月,現在的大閘蟹才足夠豐腴肥美
    我每年都是朋友圈裡吃蟹最晚的人。剛剛入秋,大閘蟹還沒生長發育好,即使到了金秋國慶,也還沒長得足夠好。2年前我在蘇州,認識的養蟹人告訴我,吃大閘蟹要有耐心。十月底,撈上來的大閘蟹才是真正的美味。母蟹卵滿,蟹黃鮮美,吃到滿口流油也不誇張;公蟹肉肥膏白,蟹膏口感豐腴圓潤,一口下去,軟糯的蟹膏瞬間把上下牙給裹滿。
  • 「皮卡丘細菌」:無需食物只吃電
    當你將生命解析到極細微的層次上,便會發現它就是一股電子的洪流:「你吃下帶有多餘電子的糖,吸進願意結合那些電子的氧氣。」我們的細胞分解糖,電子在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中流動,直到被傳送給對電子如飢若渴的氧。在這個過程中,細胞製造了三磷酸腺苷(ATP),一種在幾乎所有生物體內充當能量存儲單元的分子。電子傳遞是ATP製造過程中的一個關鍵部分。「生命非常聰明。」
  • 吃金屬的細菌聽過嗎?自來水中有些細菌愛吃錳,常導致供水堵塞
    但也有一些細菌是以無機物為食的,例如喜歡吃金屬的特異細菌。前段時間,《自然》期刊上出現了一篇關於細菌研究的論文,加州理工學院的微生物學教授傑瑞德該論文指出,傑瑞德和他的團隊在實驗室裡發現了一種能夠從錳元素中獲取能量的細菌。這種細菌可以通過氧化作用將二價的錳轉化為四價的錳,那麼研究人員如何發現該現象呢?
  • 馬裡亞納海溝現新「吃油」細菌
    馬裡亞納海溝現新「吃油」細菌 2019-04-16 02:47:24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羅攀
  • 環境||吃塑料的蟲子和吃金屬的細菌
    腸道微生物的作用)倆篇姊妹研究論文,首次以全面證據揭示了黃粉蟲齧食降解聚苯乙烯、將其完全降解礦化為二氧化碳、並利用同化為蟲體脂肪,同時證明是其腸道微生物起主導作用,並且分離鑑定了一株降解聚苯乙烯的細菌。此研究成果為解決廢棄塑料汙染環境的問題提供了嶄新的思維。
  • 日本培育出能吃塑料的細菌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全球每年製造數百萬個生物不可降解塑料瓶,它包含著聚對萊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最終這些塑料瓶將丟棄在街頭和海洋。
  • 去陽澄湖吃大閘蟹,哪家吃蟹比較好,看蘇軾和大閘蟹的那些事兒
    去陽澄湖吃大閘蟹,哪家吃蟹比較好,看蘇軾和大閘蟹的那些事兒《聖經》說:「當上帝關了這扇門,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雖然蘇大才子不可能讀過《聖經》,但必然能參透同樣的人生哲理。蘇軾二十多歲正直大好年華、才華滿溢之時,迫於朝局不穩,黨派之爭,自清外放。
  • 這些常見藥,很多人在亂吃,製造「超級細菌」
    提到抗微生物藥物,就不得不提「超級細菌」,即多重耐藥性細菌,它並不是特指某一種細菌,而是泛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值得注意的是,抗微生物藥物的濫用會加速細菌產生耐藥性,逐步從單一耐藥到多重耐藥,甚至泛耐藥,給疾病的治療增加難度。抗微生物藥物是不是離我們很遙遠?
  • 宋代人吃什麼?
    這其中有一位勇於承認自己是「老饕」的美食家蘇軾,他在一篇《老饕賦》中點評杏仁漿、蛤蜊、蟹、葡萄酒等美食精萃,最後「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說起吃的就來勁。在《東坡志林》中,還留下了不少其研究美食的記載。這位宋仁宗年間的進士,一生足跡遍及各地,不僅擅長發掘美食,還為美食代言,以蘇東坡名號命名的菜有N種,如東坡肘子、東坡墨鯉、東坡酥、東坡肉等。
  • TED:能吃塑料的細菌
    我要說的是細菌。細菌是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 它到處都是, 存在於多樣和極端的環境中, 存在於人類腸道、土壤和皮膚, 存在於溫度高達700 華氏度的海底火山口。細菌無處不在, 存在於多樣和極端的環境中。正因如此,它們的 食物來源同樣豐富多彩。它們的種類也很豐富。研究人員估計在地球上 有5百萬兆兆—— 5後面有30個零—— 的細菌存在。
  • Science:科學家找到了能「吃」塑料的細菌!
    圖片來源:harleymarine.com科學家們一直在思考人們能為解決白色汙染做些什麼。生物學家們把目光投向了能力強大「分解者」:微生物們能像分解枯枝敗葉一樣消滅塑料嗎?最近,日本京都工藝纖維大學(Kyot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科學家小田耕平(Kohei Oda)課題組發現了一種相當有潛質的微生物。
  • 【海分享】在海南吃飯,鍋就要用土做的,雞就吃山裡的,魚就吃野生的!
    >小橋流水人家藏在海口的世外桃源鍋是用土做的,雞是山上來的,河鮮是野生的隱蔽在山水花草中的TA聚集各路老饕每一口都是養生...現在在這裡就能吃到正宗的演豐跑海鹹水鴨,光是這金黃的色澤就無比的誘人!農家豬肚更加有厚度,中間夾著一層油脂,卻又不會油膩,而是每一口都充斥著脂香,軟嫩中帶脆,一定要趁熱吃口感才是最佳!
  • 發燒吃點消炎藥就好了?需區分是否細菌感染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發燒就是有炎症了,需要趕緊吃幾顆消炎藥,這種消炎藥實際上是抗菌藥物,只對很少一部分的發燒有治療效果,也就是說對某些感染有效。那麼人體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發燒?發燒之後我們自己又能做哪些正確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