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全球海洋最深處發現「吃油」細菌
參考消息網4月14日報導 英媒稱,馬裡亞納海溝的底部是地球上海洋的最深處,科學家們在這裡發現了獨特的「吃油」細菌。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12日報導,類似的細菌以前就已經被發現,甚至曾被用來幫助處理洩漏的石油,比如2010年「深水地平線」災難留下的浮油。但此次的新研究顯示,馬裡亞納海溝是世界上這種生物最集中的地方。
-
海洋的最深處有一種會吃油的細菌
科學家們在對海溝進行最全面的微生物分析之後,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菌,它的食物是一種與石油成分相似的化合物。以前人們也發現過能吃掉石油的微生物,但其棲息地卻從未有馬裡亞納海溝這麼深。於海溝底部發現的這種浮遊生物的密集程度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這可能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探究生命是如何在這樣的深度完成繁衍的。
-
中美學者發現一種「吃」油細菌
中美學者發現一種「吃」油細菌 有望幫助治理墨西哥灣油汙 本報西安7月3日電(王繼武 記者黃博)被美國總統歐巴馬稱為「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重大生態災難」的墨西哥灣原油洩漏事件,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其帶來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已演變成世界性難題
-
中美學者發現「吃」油細菌 開闢油汙治理新思路
新發現的一種「吃」油細菌,有望為油汙治理提供新思路。新華網西安7月4日電(記者楊一苗)記者4日從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獲悉,經過中美學者共同研究,發現一種「吃」油細菌,有望為油汙治理提供新思路。據論文第一作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聶麥茜教授介紹,這一被命名為NY3的細菌是從陝北石油汙染環境中分離篩選出來的。通過她與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XihouYin博士和南京農業大學沈其榮教授等一年多的合作研究,發現了該菌株能以C5-C16烷為碳源生長,可快速降解石油烴和多環芳烴,在特殊條件下能產生表面活性劑。
-
「吃」油細菌或推進原油洩漏治理進程
近日,經過中美學者共同研究,發現的一種「吃」油細菌,有望推進墨西哥灣油汙治理進程。 這一重大消息是由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近日正式發布的。該發現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的科研人員共同完成,並以論文的形式發表在美國近日出版的學術刊物《生物技術前沿》上。
-
解密「吃」石油細菌
南開大學重大發現為今後石油開採帶來新原動力——— 「破譯它的密碼並不難,難的是我們一直試圖尋找它『吃』石油的原因。現在我們發現了它含有一般微生物所不具備的特殊酶,可以幫助降解重油。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重大突破!」
-
馬裡亞納海溝有什麼樣的魔力,人類在馬裡亞納海溝究竟發現了什麼
人類探測器潛入1萬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時發現了什麼?此外,在千米深的海水中,還有蝦、魷魚、章魚、魷魚、抹香鯨等著名的大型海洋動物;在2000-3000米處也發現了成群的大嘴琵琶魚;在8000米以下,發現了一個只有18釐米的新種;在最深處很少見到動物。
-
細菌們怎樣吃吃吃才能幫助人類?
這兩種細菌能夠吞噬水中的雜質,並且釋放電子和其他粒子。同時可以利用細菌將這些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4.汙染大家肯定都知道,2010年墨西哥灣深入地平線專用平臺發生的漏油事故,大量的細菌隨即在4周繁殖,其實細菌會吃掉所有含碳和含糖的食物,有些細菌早就以油類為食。
-
「吃貨」細菌們怎樣吃吃吃才能最大程度幫助人類?
3.汙水細菌同樣是處理汙水的重要幫手。我們通常利用耗氧微生物來見解,廢物也就意味著廢水必須以氣泵去保持空氣,但是這種方式耗費成本巨大。於是美國某公司在他的系統中使用了地桿菌和希瓦氏菌等電活性菌。這兩種細菌能夠吞噬水中的雜質,並且釋放電子和其他粒子。同時可以利用細菌將這些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
-
油麵筋塞肉:醬汁濃鬱好下飯,自己現做油麵筋,吃著更放心
今天我們自製油麵筋,再燒一盤鮮美多汁,好吃不膩的油麵筋塞肉,油麵筋自己現做現吃,包括用油啊之類的,吃著更放心,做起來其實也簡單,炸好了直接吃是脆的,煮過後又帶有嚼勁,我個人很喜歡。
-
波恩大學發現藍藻細菌可產油 或用於汽車發動機
不過,在光的幫助下,從水和二氧化碳中產油的能力是從單細胞藻類到巨大的紅杉等所有植物都特有的功能。波恩大學植物分子生理學和生物技術研究所(IMBIO)的生物學家Peter D rmann教授解釋表示:「這是第一次證明藍藻細菌也能做到這一點。」 到目前為止,專家們都一直認為藍藻細菌不具備此種特性,畢竟,只是一種細菌,即使其俗稱「藍綠藻」似乎表明其不是細菌。
-
2元烤腸敢不敢讓娃吃?看著是肉,吃下去的是肥油、細菌、致癌物
不妨揭開它香噴噴的外衣,看一看它又油又髒又毒的內幕。在家長的幫助下,讓孩子儘量少吃這些「垃圾食品」。烤腸原料篇一般情況下,烤腸配料表上會標明:豬肉、鴨肉、雞肉等。你的腦袋會想到什麼?超市常見的那些豬肉、鴨肉、雞肉對不對。
-
馬裡亞納海溝疑似微生物的物質暗示了木衛二或土衛二可能的生命
來源:凱文彼得漢德拍攝據《國家地理》報導(作者:NADIA DRAKE編譯:蔡亞玲)科學家在2012年的「深海挑戰」中去了海洋的最深處,在探險中,他們發現了絨毛狀塊,懷疑是附著在巖石上的細菌群落。凱文漢德說,他是美國宇航局的空間生物學家,國家地理探索者,也是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然而,韓德和其他專家也警告說,基於海底照片、海水和海洋沉積物樣本的發現,必須等到絲狀物質的樣本被收集後,結果才能被確認為真實。「他們實際上沒有得到那叢頭髮的樣本。
-
神秘的馬裡亞納海溝
這是美國導演卡梅隆從馬裡亞納海溝歸來接受記者採訪所發表的感想。不久前,中國的「蛟龍」號深潛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神秘的馬裡亞納海溝,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馬裡亞納海溝什麼樣 全世界深度大於6000米海域很少,只佔海洋總面積的1.2%。在深海海域中,不少地方有海溝存在。海溝是位於海洋中的溝槽,一般兩壁較陡,形狀狹長,水深大於5000米。
-
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事件回顧 北京時間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 01 馬裡亞納海溝 馬裡亞納海溝,又名瑪利亞娜海溝。為地球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溝。該海溝地處西北太平洋的海床,位於關島和北馬裡亞納群島東部。
-
組圖:馬裡亞納海溝8000米處發現海底新物種
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證實「獅子魚」是迄今發現生活在最深海底環境的魚類,它們能夠生長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8145米深處,比之前最深海洋魚類的棲息環境還要深500米。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該國際海洋探測活動還在海底發現其它新物種,獅子魚如同海底幽靈一般,身體像蝌蚪,長著較大頭部,較小眼睛,身體沒有鱗片,略比人類手掌大一些。阿伯丁大學艾蘭-傑米森說:「它看上去非常脆弱,長著較大的翼狀翅膀,頭部像卡通狗。之前我們無法相信這一深度仍有魚類存活,畢竟該環境壓力非常大。」
-
位於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科學家發現新物體,讓人類難以相信!
文/仗劍走天涯位於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科學家發現新物體,讓人類難以相信!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馬裡亞納海溝,但是人類對馬裡亞納海溝的了解,僅僅只是停留在他的海溝深度,是人類無法到達的。雖然在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和日本都先後到達了馬裡亞納海溝海下1萬多米的深度,可是這個過程卻是非常的艱辛和困難,甚至稍有不適,便會葬身大海。人類一直都非常的想要知道,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是否會有生物存在?
-
奧迪將投資研發「氣」油 利用細菌生產
繼純電動、燃料電池等技術後,奧迪正在研發全新的「氣」油,其有望成為一種新的能源燃料。近日奧迪公司可持續產品開發部負責人Reiner Mangold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採用創新技術能夠實現可再生燃料的生產,通過與法國全球生物能源公司,我們已經向『碳中立』汽車願景邁出了新的一步。」
-
位於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科學家發現新物體,讓人類不敢相信
文/貓行圖/網絡 位於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科學家發現新物體,讓人類難以相信!人類一直都非常的想要知道,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是否會有生物存在?但是通過人類對馬裡亞納海溝的不斷探索發現,其實地球上的生物,並沒有人類想像中的那麼脆弱。
-
科學菌:中國奮鬥者號坐底10909米處,馬裡亞納海溝下有什麼?
馬裡亞納海溝1萬米深處的水還是液態的嗎?溫度是多少?所以很少有人去挑戰,人基本上是不可能能夠抵抗這麼強的環境,如果下去也需要依靠極強的裝備才行,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馬裡亞納海溝的一些情況。 科學家們就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隻小紅蝦在遊動,這完全是超出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同時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還發現了18釐米大小的新魚種。這說明什麼問題,馬裡亞納海溝並不是大家想得那樣,極端性條件什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