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烤腸敢不敢讓娃吃?看著是肉,吃下去的是肥油、細菌、致癌物

2020-12-06 小海豚的奶爸

不知從啥時候開始,

景點、商場、超市、學校附近,都堆放著一臺烤腸機。

紅亮有光澤的烤腸勻速轉著,有些已烤到外皮炸開,每次路過都異香撲鼻。

有講究一些的,把烤腸放在黑色「火山石」上烤,說是更美味、更健康。

有雜貨鋪老闆說:

「花200塊錢買個烤腸機,不用吆喝,香味一出,大人小孩都忍不住,一天賣百十來根不成問題。」

難怪烤腸在國內一年能賣上百億根,至於有多少烤腸進了孩子肚子裡不清楚,稍微觀察一下會發現,少不了。

這些烤腸有沒有營養?對孩子又有哪些危害?不妨揭開它香噴噴的外衣,看一看它又油又髒又毒的內幕。

在家長的幫助下,讓孩子儘量少吃這些「垃圾食品」。

烤腸原料篇

一般情況下,烤腸配料表上會標明:豬肉、鴨肉、雞肉等。

你的腦袋會想到什麼?超市常見的那些豬肉、鴨肉、雞肉對不對。

的確,正規廠家生產的香腸,會選用優質的原料,生產出優質的香腸。

這樣的香腸沒毛病,好吃,價格也不一定便宜。

但對於街邊上一根賣價2元的烤腸,你認為賣家會實實在在的選擇優質原料嗎?

咱們來算筆帳,據目前的行情,最便宜的豬肉價格在40元左右每公斤,而網上銷量較高的烤腸在26元/50根/1.9公斤!還有優惠券、包裝、包郵、利潤等等活動,算下來一根不足5毛錢。

這不禁讓人懷疑,這樣價格的「肉」得是什麼樣子?

有技術人員在《肉類工業》雜誌中描述,因考慮到成本,好一些的廠家會對烤腸中的肥肉中添加:豬肥膘、鴨皮、雞皮,有一些廠家考慮到豬肥膘太貴,只使用鴨皮、雞皮。(雞屁股的肥肉更好用)

需要添加多少鴨皮、雞皮呢?

在烤腸行業標準中規定,脂肪含量最高不能超過45%。

據數據顯示,很多香腸中的脂肪含量高達60%,也就是說一根烤腸一半以上是雞皮。

至於一些小作坊和黑心廠家,添加的會更多。

其實,這還算是實在的人。

香腸中的蛋白質還會用大豆、拉絲蛋白等。

至於個別沒什麼肉得,絕大部分成分是澱粉和添加劑。

至於不實在的人,還會用狐狸肉、貂肉來替代。

因為養殖狐狸和貂,大多只要毛皮,肉沒人要,正好可以便宜處理給黑心廠家。

(圖片來源於央視新聞客戶端)

有網友在街邊買了烤腸,還吃出來一嘬白毛,這分明是沒處理乾淨。

而這樣的烤腸,小商販會進貨,那些不明就裡的媽媽也會買回家給孩子吃。

在此提醒媽媽,給孩子購買香腸,還需要選擇優質的肉類。

烤腸添加劑篇

當把這些雜七雜八的肉添加到一起,顏色不對,味道不對時,怎麼辦?

當然還有萬能的添加劑救場。

去超市隨手拿一袋烤腸看看,就會發現配料表後有一大堆添加劑的名字。

怕肉變質有防腐劑;顏色不夠鮮亮有色素;肉沒味,不夠香?不要緊,有香精;烤的時候沒彈性,炸不開?還有增稠劑、保水劑。

另外,你可能以為添加劑是這麼撒的:

而實際上是這麼倒進去的:

在《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11),對每種添加劑都有詳細的規定。有些添加劑還會帶有毒性,正規的廠家都會嚴格控制用量。

但是對於部分小作坊,可能就是另一種情況。

顏色不好看?吃上去沒味道?不要緊,再多點添加劑就OK了。

「國標是啥,我不懂,香腸能賣出去才是硬道理。」

然而,添加劑並非不能加,是需要受到國標的約束。

再來看一看這鮮內多汁、香氣四溢、亮堂堂的烤腸,你還會覺得它吸引人嗎?

來,不要著急,一次性把烤腸說個夠!

工藝篇

俗話說「病從口入」,烤腸工藝就決定了它沾染的細菌比較多。

它生產過程大致是:將生肉絞切、醃製、添加輔料,然後經或不經過熱處理,速凍保存。

所以,烤腸基本上屬於生的或半數製品。

據文獻了解,生肉中最常見的細菌有——

(深吸一口氣,我們一起報菜名兒)

希瓦氏菌屬、莫拉克斯氏菌屬、產鹼桿菌屬、弧菌科中的氣單胞菌屬和弧菌屬、葡萄球菌、假單胞菌屬、不動桿菌屬、嗜冷桿菌屬、乳酸桿菌屬、棒狀桿菌屬、明串珠菌屬、葡萄球菌等。

而這些細菌,有的耐熱,有的嗜冷,個個都像是打不死的小強。

而烤腸的低溫生產過程,基本上沒有殺菌的效果。

除了生產過程,烤腸進入烤腸機後還會不停「造毒」。

烤腸中大量的油脂在200―250℃時發生分解,產生稠環芳烴與黑色素;

而油脂產生自由基, 並相互結合熱聚合成苯並芘,苯並芘是目前世界公認的三大強致癌物質之一,可在體內累積。

所以,無論是低溫烤制還是高溫烤制,怎麼烤,都有致癌物。

但是,對於一般人不會去管,只要烤腸賣不出去,就會在烤腸機裡一直轉轉轉,等著孩子上鉤。

綜合以上,不論哪個環節出了簍子,都會危及到孩子的健康。

最後,知道真相的你,還會給孩子吃這些「來路不明」的烤腸嗎?

【圖文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相關焦點

  • 路邊攤傳聞多,你還敢任性吃嗎
    都市的快節奏生活讓一些上班族抽不出時間做飯,他們往往選擇在路邊攤隨便吃一口,這樣方便又省時,但一些傳聞卻讓人們對路邊攤美食望而生畏。「色澤金黃、口感酥脆的油條千萬別買,裡面放了洗衣粉」「為了讓隔夜的玉米不餿,街頭的玉米都是用洗潔精煮的」「街邊烤冷麵那麼筋道是因為添加了硼砂」……聽了這些傳聞,作為吃貨的你還敢吃嗎?接下來小編就帶你探尋真相。
  • 小夥試吃巨大章魚蛋,看著像正新雞排,網友表示不敢吃
    小夥試吃巨大章魚蛋,看著像正新雞排,網友表示不敢吃章魚想必大家都有吃過,尤其是韓國人他們對於章魚的喜愛,是我們都無法想像的。但是章魚蛋很多小夥伴就沒吃過了,甚至可能都沒見到過。章魚蛋也叫章魚卵是跟青蛙卵差不多的東西,也就是成千上萬隻即將面世的章魚最原始的樣子,一般章魚蛋的大小和手指差不多大。章魚蛋最簡單常見的吃法,就是直接放在鍋裡面蒸熟,讓後根據自己的喜好調醬汁,沾上醬汁之後直接吃。
  • 雲南這些喪心病狂的食物,外省人看了不敢吃!
    將牛、豬等生肉、熟肉拌苦水(苦腸製作)或檸檬水做成調料,用烤熟的肉、野菜和涼米線蘸著吃。上榜理由:一個「鼠」字,讓人不敢品嘗 駁回理由:西雙版納傣族、布朗族用「並」的燒烤方法加工製作的野味之一,肉質細膩,皮又十分香脆,香味濃鬱,被雲南人視為珍品。
  • 校門口2元一根的烤腸裡究竟是啥?看完驚掉下巴!
    這2塊錢的烤腸裡,有沒有肉?所以黑心廠家為了降低成本,獲得最大的利潤,會使用這些肉。 有消費者可能會問了,這些肉跟家禽、家畜的肉味道肯定不一樣,能區分出來。實際上,只要裡面加上豬肉香精,再敏感的感官都分辨不出來。甚至有些香腸中根本沒有任何肉類成分,是用一些植物蛋白及色素、香精等製成的。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長得太可愛了,所以我們不捨得吃它們,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可不管動物可不可愛,只要能填飽肚子,可是什麼都敢吃!但是,除了龍虎鬥這道菜之外,多數中國人在上千年裡是不吃貓肉的。而據說「龍虎鬥」只是小範圍流傳於廣東,不過它是創始於清末,此前嶺南地區並沒有這道菜。
  • 連狗肉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就不吃這種肉!網友:這種肉你敢吃?
    說到中國的美食文化,那可是源遠流長的,而且中國的吃貨們對於吃這方面頗有研究,就連外來物種小龍蝦,都逃不過被擺上餐桌的命運,什麼蒜蓉小龍蝦、十三香小龍蝦,想想就讓人流口水。除此之外,中國的個個吃貨還都是無肉不歡,像麻辣兔頭、驢肉火燒、狗肉餡餅...幾乎只要是肉類美食,都不會被吃貨們給放過。
  • 學校門口2元一根的「烤腸」,孩子見了走不動路,到底是啥做的?
    一臺烤腸機擺出來,裡面有數個滾軸,上面碼著一排排的「烤腸」,老闆用一根竹籤子插起來,像串糖葫蘆似的遞到食客手裡。烤腸經過均勻受熱,外皮脆嫩,肉質濃香,平常家裡燉排骨時,出的香味也不過如此,說它是「孩子見了走不動路,大人見了邁不開步」一點都不為過。雖然在不同場合下,價格也有所區別,但大都在2-4元左右,對於吃貨們來說,絕對是非常實惠。
  • 像蚯蚓一樣的海鮮,女生表示不敢吃,潮汕人稱它為油筷
    鰻魚的家常做法一般是清蒸、油燜、和紅燒。根據資料顯示,鰻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鰻魚還含有大量的鈣質,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鰻魚還含有被俗稱為「腦黃金」的DHA及EPA,含量比問其他海鮮、肉類均高。所以鰻魚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海鮮。
  • 日本生剝牛蛙刺身,有人不敢吃,有人愛不釋手,看完你敢不敢吃?
    日本生剝牛蛙刺身,有人不敢吃,有人愛不釋手,看完你敢不敢吃?日本美食是非常精緻又美味的食物,相信對於大多數吃貨朋友來說,肯定對日本美食是十分愛吃。這日本美食有名的就是壽司,刺身了,大家平時敢不敢吃日本刺身美食呢?在日本國內,這一種美食是當地人非常愛吃的。
  •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說起入侵物種,每個國家都是存在的,當然我們中國也不例外,入侵到中國的物種也是有很多的,但都被我們中國吃貨給很好的解決掉了,把這些物種都做成了各種的美食,所以才沒有導致泛濫成災的現象,就像大家喜歡吃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這些其實都是入侵我們中國的物種,尤其是牛蛙,牛蛙的破壞性非常的強,在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也是對它束手無策,知道它能吃之後,現在也是被換著各種方法來烹飪,而且也是餐桌上常見到的一種美食
  • 西安一超市賣鱷魚肉 網友:吃起來像紅燒肉(組圖)
    今天(9月17日)中午,不少網友反映西安凱德廣場的華潤萬家超市賣起了鱷魚肉,「一整條鱷魚被剝皮後大卸八塊,擺在櫃檯上賣。」這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好奇,「超市咋賣起了鱷魚肉?這能吃嗎?」  鱷魚肉引圍觀 市民敢摸不敢買  記者隨後來到西安凱德廣場的華潤萬家超市,在水產售賣區記者看到了引得大家驚奇的鱷魚肉,標價上顯示鱷魚肉78元/斤、鱷魚尾109元/斤、鱷魚掌79元/斤。記者看到,一條被剝了皮的完整鱷魚被放在冰層上,碩大的鱷魚頭和四肢上還保留著外皮,看起來有些嚇人。  「這太害怕了,不敢買。」
  • 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導讀:果實像蜘蛛,以前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不過野果雖好,但並非什麼野果都能吃,很多野果因為外形或名字特別,在以前的時候都不敢吃,直到現在人們發現了它們的價值才被利用起來。在我國南方農村野外就有這麼一種奇特野果,果實像蜘蛛,以前很多人不敢吃,如今網上賣120元一斤,又是炒作?
  • 男子直播吃「老虎蝦」,看到吃法觀眾「懵了」:一般人不敢這樣吃
    男子直播吃「老虎蝦」,看到吃法觀眾「懵了」:一般人不敢這樣吃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經常吃到一些海鮮類的食物,美味的海鮮產品營養價值高,味道好,而且好吃還不愛發胖,所以一到夏天的時候就比較受歡迎。
  • 不只是老鼠肉!什麼都敢吃的國人
    不只是老鼠肉什麼都敢吃的國人 2014-05-15 20:42
  • 名創優品指甲油致癌物超標?嚇得我手手都不敢吃了!
    (化妝品禁用組分)(圖源:《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三氯甲烷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2019年7月23日,三氯甲烷被生態環境部列入有毒有害水汙染物名錄
  • 生活中5種常見「肉」,實際上是人工合成的,為了健康,儘量少吃
    > 吃火鍋還少不了丸子,丸子的種類也非常多,常常叫人挑花眼,但是有很多丸子都是合成的,裡面肉少,澱粉和大豆蛋白多,還含有添加劑,所以儘量還是要少吃。如果喜歡吃,不如自己買肉回家製作,真材實料,好吃看得見。
  • 青島一市民烤腸裡吃出藍色塑料膜 廠家:挑出來就行
    楊先生在吃剩下的半根烤腸肉裡發現嵌著一些藍色異物。(視頻截圖)   濰坊諸城時匯烤腸廠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異物就是雞肉裡面的薄膜,有時候工人操作的時候不仔細,有些小的,沒給挑出來。」烤腸裡吃出藍色異物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導,昨天早晨,青島的王先生像往常一樣煎了一些烤腸當早點,不過,這次烤腸吃了一半,王先生就發現,好像不太對勁。   「我在吃的過程中,忽然間就發現這烤腸裡面有異物。」感覺烤腸嚼起來怪怪的,王先生就趕緊吐了出來,仔細一看,他氣得夠嗆。
  • 愛吃會吃敢吃的廣東人,遇到山海經裡的異獸,恐怕也下不了口吧
    廣東人在會吃、敢吃方面是出了名的。在很多外地人眼裡,廣東人真的是天上飛的除了飛機、地上跑的除了坦克、水裡遊的除了潛水艇,四條腿的除了桌子都吃了個遍,以此比喻廣東菜品的種類繁多。似乎很多冷門的食材,很多其它省份的人都不敢吃的東西,放到廣東人這裡,「都不是事」,甚至,在某一年還興起了一個段子,起因是在某搜尋引擎的搜索框裡打出「廣東人」三個字,緊彈出來的搜索反射就是,「廣東人吃XX省人」,讓人瞠目結舌,雖說調侃的成分佔據多數,但這一現象也說明了廣東人的愛吃敢吃會吃也成了很多其它地區的人看待他們的標籤,造成了一定影響,暫且不說是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 全球幾大奇怪美食你敢吃嗎?聽到第一種就覺得不敢下口了!
    全球幾大奇怪美食你敢吃嗎?聽到第一種就覺得不敢下口了!我們都知道各個地方都有屬於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但很多都是本地人覺得很美味,外地人卻接受不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全球五大奇葩美食,這幾種美食有些可能大家連聽都沒有聽過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吧。第1種就是墨西哥的牛腦肉卷餅。大家可能一聽到牛腦就已經覺得很難接受了,畢竟牛腦長得是有點駭人的。
  • 豬肉撒鹽後幾天變成「夜明豬」 夜晚發螢光居民不敢吃
    豬肉撒鹽後幾天變成「夜明豬」 夜晚發螢光居民不敢吃 來源:紅網 作者:歐陽鐵強 編輯:劉飛越 實習生:胡弋 2014-01-07 16: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