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蚯蚓一樣的海鮮,女生表示不敢吃,潮汕人稱它為油筷

2020-12-06 騰訊網

鰻魚,又稱鱔,是魚類的一種,和魚的基本特徵相似。外觀和蛇非常類似,但是身上無鱗。鰻魚一般生活魚鹹淡水交界清潔、無汙染的水域。潮汕沿海地區常見的鰻魚有白鰻魚、烏耳鰻、血鰻等。鰻魚的家常做法一般是清蒸、油燜、和紅燒。根據資料顯示,鰻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各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鰻魚還含有大量的鈣質,對於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一定的效果。此外,鰻魚還含有被俗稱為「腦黃金」的DHA及EPA,含量比問其他海鮮、肉類均高。所以鰻魚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海鮮。

鰻魚

潮汕沿海地區有一種類似蚯蚓的鰻魚,學名叫做蚓鰻,看起來長得像蚯蚓,又很像小蛇,掰直了又像一根筷子,潮汕人稱它為油筷。因為它長得很噁心,有些女生一看表示不敢吃。市場上油筷魚的價格很貴,因為它的產量很少,都是純野生的。蚓鰻生活在泥質淺海底,秋冬季節是產量最多的旺季,是一種罕見魚種。捕撈方法也是很古老,是漁民用工具一條條從泥沙海底撈上來的。

蚓鰻

蚓鰻的烹飪方法一般是油炸和爆炒。一般的做法是去掉內臟,連著魚頭和脊骨一起吃。大排檔的做法通常都是拿來油炸的,撒上椒鹽粉,香脆可口老少鹹宜。潮汕地區還是習慣蘿蔔乾炒鰻魚,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道菜的做法。

首先當然是準備新鮮的蚓鰻魚,戴上手套把它的肚子用手擠出來。一條差不多切成兩三塊,洗乾淨晾乾水分。

蚓鰻

準備蘿蔔乾和大蒜,把菜脯切小片,蒜頭拍碎切末,洗乾淨去水分裝盤備用。

蘿蔔乾大蒜

熱鍋下油,先把蒜末和蘿蔔乾炒出香味。加入蚓鰻繼續爆炒,加入半碗清水,加入一小勺醬油。煮至湯水快幹的時候,就可以熄火裝盤了。因為蚓鰻的身體比較小,所以烹飪的時間不用太久。

蚓鰻

最後就是裝盤上桌了。這道菜營養豐富,也是潮汕地區很好的下酒菜。煮熟之後,色相也是很好看。可以說是色香味俱全。不管是吃米飯還是米粥,它都是非常好的配菜。如果這個時候你想喝兩杯,蘿蔔乾炒蚓鰻也是非常難得的下酒菜。在這裡用四個字來形容 ,「攀到你驚」!

蚓鰻

總結一下,蚓鰻身上沒有刺,只有一條柔軟的脊骨,所以這道菜適合8歲以上的小孩吃。因為蘿蔔乾和醬油裡面已經有鹹味,所以在烹飪過程中不需要再次下鹽。野生蚓鰻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正常來說秋冬季市場上最多,也是最肥美的季節。喜歡吃蚓鰻的朋友可以再等等。

那麼,問題來了,親愛的朋友們,你們家鄉也有這種蚓鰻嗎?你們是怎樣稱呼它的呢?

相關焦點

  • 它是潮汕菜裡「最貴」的海鮮,比鮑魚更鮮美,想吃要靠「人品」
    它是潮汕菜裡「最貴」的海鮮,比鮑魚更鮮美,想吃要靠「人品」!中國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個人的口味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是不一樣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海鮮是一種比較美味的食材,海鮮的種類也是比較多的,在所有的海鮮裡面,應該是鮑魚,海參,魚翅最有名氣了,除了這些很有名氣的海鮮之外,還有一些海鮮的味道特別鮮美,比如我們常吃的大龍蝦和大閘蟹,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
  • 大概只有潮汕人才能把這種海鮮吃出花樣吧!
    我們都知道,潮汕地區海鮮多,潮州菜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各種海鮮,因此外面很多人都給潮州菜上了這麼個標籤——貴!之前還在電視上面聽過這麼一句話呢:「看一個官員腐不腐敗,就看他吃不吃潮州菜。」雖然這個觀點很多潮汕人都不認同,但不得不說,海鮮在潮州菜裡確實佔了很大比例。
  •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帶你吃遍潮汕美食,每一樣都垂涎三尺
    這火鍋湯底,看著簡單樸素沒任何感覺但只要吃過之後,你就會大驚太好吃了。據說這裡的牛肉,都是現宰的,運輸過程不超過5個小時。而且每片牛肉的切法都保持一定的厚度,對刀功技術十分講究。所以每片牛肉都是新鮮滑嫩富有彈性的,不用加任何醬料,都能吃出獨有的鮮味。我吃過重慶火鍋,吃過海底撈,吃過很多種不同的火鍋,但唯獨愛潮汕火鍋,在廣東無論在哪裡,你都可以看到座無虛席的火鍋店。
  • 日本大廚處理「庸鰈」海鮮市場很常見,網友:就問你敢不敢這樣吃
    而且在日本的海鮮市場上還時常能看到一些我們在國內沒有見過的海鮮,相信那些喜歡吃海鮮的吃貨朋友都是喜歡去逛海鮮市場的。哪怕是不買什麼海鮮,就只是看市場上的海鮮都會讓人覺得非常的想吃,不過,今天小優要說的這種海鮮估計有些朋友也是沒有見過的。
  • 小夥試吃巨大章魚蛋,看著像正新雞排,網友表示不敢吃
    小夥試吃巨大章魚蛋,看著像正新雞排,網友表示不敢吃章魚想必大家都有吃過,尤其是韓國人他們對於章魚的喜愛,是我們都無法想像的。但是章魚蛋很多小夥伴就沒吃過了,甚至可能都沒見到過。章魚蛋也叫章魚卵是跟青蛙卵差不多的東西,也就是成千上萬隻即將面世的章魚最原始的樣子,一般章魚蛋的大小和手指差不多大。章魚蛋最簡單常見的吃法,就是直接放在鍋裡面蒸熟,讓後根據自己的喜好調醬汁,沾上醬汁之後直接吃。
  • 4種「身披盔甲」的貴族海鮮,第3種越吃越少,會烹飪它的人不多了
    海鮮,天生帶著一種高貴的氣質。也許是因為我國以農業為主,在漫長的歷史中,以中原地區為活動中心,人們離海邊較遠,海鮮也就成了不可多得的食材。所以到了現代社會,海鮮的地位還是比豬肉更高一點。
  • 貴為香草之王的羅勒,在它的原產地,卻沒有人敢吃它
    它們的花會一層層的疊在一起,有點兒像是寶塔的樣子,再加上羅勒的佛教淵源,中國人便把羅勒叫做九層塔了。在廣州潮汕地區,羅勒是食用海鮮必需的伴炒佐料。一到石螺應節上市的時候,貼心的賣家一定會配送給你新鮮摘取的羅勒葉子。新摘的羅勒葉子,隨著時間的推移,香味也會迅速消退。為了做出好吃的菜餚,潮汕地區幾乎每家每戶都栽種羅勒,就是為了現摘現吃。
  • 福建最著名的恐怖小吃,竟是由這種蟲子做成,免費送你敢不敢吃
    本來不說還忘記了,土筍凍這種在我心裡頂級的黑暗料理,我可是不敢吃的。給我也是暴殄天物,我一向直來直去,朋友也不會見怪便連忙婉拒了,叫她留著自己吃。土筍凍,早就聽過其大名。一直以來,它在各地恐怖小吃裡也佔據了重要的一席。在福建很多地方都有,還有專門的主題餐廳。當時去廈門的時候,同去的朋友們都買了一些嘗鮮。
  • 潮汕一種鮮美的魚,叫熟魚
    有人說,人在潮汕,舌頭卻上了天堂,是這樣吧!在潮汕,就有那麼一種魚,鮮得像剛從海中撈出來,連殺都不用,買了便能吃,十分美味,這也太令人驚詫了。潮汕的這種魚,叫熟魚。只要你走進菜市場,抑或是到哪一家潮汕菜館、飯店,都可以吃到。這種魚,也是潮汕人一日三餐的所愛,而且不貴,一般一條三、四元,可以論條買,像菜一樣的價格,誰都可以買來吃。
  • 想吃到活海鮮就得選擇這種做法,飯店再也不敢給你吃死海鮮了
    說到吃海鮮就給人一種高貴,有檔次的感覺。在上流社會裡就有這麼一句話「吃香的,喝辣的」山珍海味就屬於高端食品,其中{東星斑、老鼠斑、蘇眉魚、大龍蝦、鮑魚、響螺}這些就是高貴的海鮮之一。3.貝殼之類死掉的就是煲湯,比如「海螺片雪梨湯」38元/盅,像聖子皇、蚌仔和帶子這些就洗殺乾淨放冰箱冷藏,有客人點就稱新鮮的,然後後臺就調包了。一般便宜點的品種都會直接丟掉。
  • 潮汕人常喜歡吃這魚,貴一點也值了,不用加鹽的做法,鮮美忘不了
    潮汕人和客家人一樣都特別好客、熱情,而且潮汕菜的風味始終保留得很好。潮汕人也愛吃,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汕是一座沿海城市,海產品自然也更豐富,所以這裡的人對各種海產都不陌生。潮汕人大都是吃海魚長大的,很少吃淡水魚,所以也對各種海魚的烹飪做法特別熟悉,哪些煎一煎就可以了,哪些用來煮湯,哪些用醬油水煮就很美味,可以說100種海魚可能有上千種做法。我很喜歡吃海魚,從小就給孩子養成愛吃魚的習慣。
  • 25種貝殼類海鮮盤點,你最常吃的是哪一個?
    說到貝類海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最常見到的像生蠔、扇貝,也是飯桌上經常出現的海鮮食品。貝類海鮮是指海洋生物貝類中,能夠為人類食用且味道鮮美的貝類,現存種類1.1萬種左右。首先小編來說說,貝類的海鮮如何選購。
  • 潮汕大男人不敢去郊外,就怕「髒東西」!有人因此身亡,深圳也有
    其實,作為中國被黑得最慘的一群男人之一,他們很多優點都沒有被發現,務實、腦子活、顧家、有擔當……而且他們——我的同事阿韜就是這麼一位啥都不怕的潮汕漢子,在公司裡人稱「阿韜是不太典型的潮汕男人,他的日常除了賺錢養家,還有各種戶外體育活動,跑步打球遊泳一個不落下。就這麼一位熱愛戶外運動的人,卻從來不參加我們組織的各種野外活動,郊遊、露營,就連去公園的樹林裡走一走,或是在草地上坐一會兒,他都會以各種理由拒絕。
  • 魷魚在潮汕的極致做法,下鍋一分鐘就能上桌,吃著真有大海的味道
    對於沿海居民來說,海鮮就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的美食,正所謂「靠海吃海」,所以各種魚蝦蟹人們都是換著吃的,而且吃法也非常多,煎炒烹炸樣樣都行,畢竟這新鮮的海鮮,不論什麼做法都很美味的。而在潮汕地區,這海鮮也是很豐富的,但最極致的做法就是白灼,下鍋一分鐘就能上桌,簡單粗暴。
  • 在潮汕有一種海魚,土名叫雞腿魚,做好以後湯腥肉鮮,只能吃魚肉
    依山傍海的廣東,從來不缺食材,除了廣州以外,潮汕地區在全國也是響噹噹。看到「潮汕」兩個字,大家就知道這個地方和海很接近,因此平日裡的飲食大多和海鮮相關,吃的都是新鮮的海貨,講究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在潮汕,有一種奇特的魚,土名叫做「雞腿魚」。
  • 北海特色美食沙蟲,新鮮的人們不敢吃,曬乾後一斤100元搶著買
    說起北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邊的海灘非常的遼闊,而且那邊的海鮮種類也非常的多樣。對於喜歡吃海鮮的朋友來說,要是能吃到野生海鮮的話都是非常高興的。在那邊的海灘上走一走都能發現很多種我們沒有見過的海鮮,比如下面這種海鮮就是北海當地的特色,不知道你們是否認識這種海鮮呢?
  • 據說海鰻很「兇殘」,但遇到潮汕人後,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對於一些出海打漁的人來說,有一種海鮮他們不敢輕易觸碰,它就是海鰻。有人說海鰻的性格暴躁,稍有不順心,就要「給你點顏色看看」!民間也有傳聞,曾經有一位廚師想要烹飪海鰻,把海鰻的頭切下來,它的牙齒居然還能咬傷廚師!甚至還有人說,見過海鰻直接把海豚吃了。
  • 醬油水煮沙尖魚,鮮得不能再鮮的潮汕家常海鮮
    到市場,最喜歡逛海鮮檔,偶爾就會遇到心儀的小海魚,新鮮的很。今天遇到的是手指大小的細鱗的沙尖魚,請師傅幫忙處理,和師傅說幫我下點鹽,回家就可以下鍋煎魚。誰知道,師傅不肯幫我下鹽,總是說這樣鮮的魚,用醬油水煮就好,炸著吃太浪費。好吧,就聽師傅的,這樣鮮的魚,儘量簡烹,確實只用醬油水調味的沙尖魚,鮮到極致,魚肉細膩。毫不誇張地說,這晚餐,我可以只吃魚。
  • 吃過河豚的「小蝌蚪」嗎?爽滑細膩像吃豆腐,吃法太生猛了
    日本的海鮮資源是非常豐富的,畢竟日本是一個靠海的島國 。俗話說靠海吃海,因此當地人也是非常喜歡吃海鮮的。而且日本朋友吃海鮮的方式是非常的生猛,像河豚這樣的海鮮也是當地大廚專門有研究的美食。雖然說河豚本身就有毒,但是處理得好的話,它的魚肉質感還是相當的不錯。
  • 英國和日本黑暗料理大PK 你敢吃幾款?
    黑色的是巧克力餅乾末,黃色的是果凍蚯蚓。你想吃完,從肚子裡面長出一顆樹來嗎?日本青蛙漢堡vs英國青蛙西米露能把鱷梨弄成這個樣子實屬難得,像醃菜包裹的皮蛋一樣,小編大大大前天吃的東西都要給吐出來了!日本金槍魚眼睛vs英國仰望星空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