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有一種海魚,土名叫雞腿魚,做好以後湯腥肉鮮,只能吃魚肉

2020-12-05 舌尖上的安全

物產豐富的廣東,總是讓吃貨們流連忘返,就連那些以前對美食沒那麼講究的人,到了廣東之後都被動成為「美食品鑑大師」,這足以說明廣東這塊土地隱藏多少美味的食物,簡直就是美食天堂。

依山傍海的廣東,從來不缺食材,除了廣州以外,潮汕地區在全國也是響噹噹。看到「潮汕」兩個字,大家就知道這個地方和海很接近,因此平日裡的飲食大多和海鮮相關,吃的都是新鮮的海貨,講究的是食材的原汁原味。

在潮汕,有一種奇特的魚,土名叫做「雞腿魚」。潮汕人說「買雞腿貼魚鼎」,這裡的「雞腿」指的一定是雞腿魚。只要在潮汕生活過一段時間,一定聽說過雞腿魚的大名,所以應該沒有哪個潮汕人不認識這種魚吧?

雞腿魚,學名是馬掌丁魚,被叫做雞腿的原因,就是因為這種魚外表是瘦長的倒三角,魚骨極少,只有中間一條大魚骨。如果把魚拿去油炸的話,你甚至可以抓著魚尾巴,用吃雞腿的方法來吃這條魚。

嚴格來說,雞腿魚這種俗名,是汕尾人叫出來的,在海門,這種魚叫做鳥燕。由於這種魚的產量大,在潮汕,甚至是在海南地區的市場,都比較常見,而且價格也不貴。好這一口的人經常買回來,自己在家做成下飯菜。

雞腿魚有一個特點,做好之後湯腥肉鮮,只能吃魚肉,如果煮湯的話,魚湯是不好喝的。所以潮汕人做雞腿魚的時候不下水,用「貼魚鼎」的方法來烹飪雞腿魚,這樣做出來的魚肉鮮美無比,肉質緊實。

貼魚鼎,其實就是燜魚。先把雞腿魚的魚鱗和內臟全部去除,清洗乾淨,然後用廚房紙將雞腿魚裡裡外外的水分吸乾,然後撒上少量食鹽,醃製15分鐘,讓鹽分進入魚身,起了提鮮的作用。

在鍋裡下油,放入蔥和姜,蔥姜都要切大段大片,為的是鋪滿整個鍋底。把大段的蔥和大片的姜鋪在鍋底後,在蔥姜上面鋪上雞腿魚,一條一條魚平鋪好,然後蓋上蓋子,小火到中火燜六分鐘。

打開鍋蓋,看到雞腿的魚皮爆開,露出裡面白色的魚肉,就說明雞腿魚已經燜熟。吃起來格外鮮美,因為沒有湯汁,而且魚腥味已經被蔥姜的香氣掩蓋,不需要多餘的調味料,已經非常美味。

潮汕人叫它雞腿魚,海門人稱呼它為鳥燕,事實上在海南、重慶等地的菜市場也能看到這種魚,不知道你們家鄉叫這種魚什麼名字呢?

相關焦點

  • 海魚品種多營養價值高,你吃過哪幾種?
    真鯛還有一個特別的功效,對海鮮過敏的食客吃過真鯛後反而能改善過敏體質,十分神奇。二、馬掌丁魚在潮汕,有著許許多多的小海魚,名字千奇百怪。如果有人說「買點雞腿回來貼魚鼎」,若是外地人,可能真的會買幾個雞腿回來,但對於潮汕人來說,雞腿是一種海魚的俗稱,學名為馬掌丁魚,有些地方也叫做「烏燕」。
  • 別看這魚太小,卻是潮汕人最喜歡吃的一種海魚,不加鹽都很美味
    給孩子做晚飯吃啥最好?我喜歡給孩子多吃魚,無論是淡水魚還是海魚都喜歡,淡水魚一般以鱸魚、鯽魚、草魚等,做法也不一樣,而海魚品種就太多了,雖然我不是海邊城市長大的孩子,但是我知道讓孩子多吃海魚,好處多多。正在上學的孩子正是需要用腦的時候,腦部發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質,而各種魚肉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 潮汕菜市場上常見到的幾種海魚,下次再去買魚就能對上號了!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下潮汕菜市場上常見的幾種海魚,雖然不全,但至少也可以普及一下,下次別買錯了!九肚魚九肚魚又叫豆腐魚、仙魚,肉質滑溜軟嫩,像豆腐一樣,筷子輕輕一夾,肉就會分成兩片。味道鮮甜,適合滾湯、燜煮、椒鹽、油炸等等,喜歡吃鮮甜味的,可以煮或者燜,喜歡吃香口的可以椒鹽和油炸。油炸後的豆腐魚外酥裡嫩,不僅味道好,口感也好。
  • 這魚名字有點奇怪,寧可不吃雞肉鴨肉也要多吃它,30元一斤也值了
    天氣炎熱,雞鴨牛肉豬肉都不及魚肉鮮嫩,所以夏天的時候,我隔三差五就會買各種魚,廣東地區沿海城市不少,其中潮汕、陽江一帶的海產特別豐富,各種海魚品種數不清,一些稀有的海魚品種偶爾打撈到,連本地居民都不一定懂得吃。
  • 假如你是一條魚,千萬不要去潮汕!
    用餓爸陳曉卿的話說,「魚飯的美味就是「鹽水的浸漬,促進魚肉中本來甜度的緩慢釋放,形成獨特的鮮甜… 魚肉滲下的汁水會在魚皮內部形成一層均勻的魚凍。那種鮮,可能是北方人一輩子都無法體驗的。」 ▲ 魚皮內形成一層魚凍 圖/《風味原產地 潮汕》02.
  • 買海魚別傻傻只挑貴的買!這3種廉價海魚,毫不起眼,卻營養鮮美
    買海魚別傻傻只挑貴的買!這3種廉價海魚,毫不起眼,卻營養鮮美,現今社會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很多時候為了讓家人補充營養,會選擇海魚美類,畢竟不像淡水魚般腥味重,味更鮮營養價值高。可有的朋友挑海魚只會挑選貴价海魚買,比如鮁魚、鯧魚、帶魚等較為出名的海魚,覺得營養價值更高,魚味鮮。
  • 便宜又好吃的海魚有哪些?海邊人常吃這「4種」肉鮮味美價格低
    便宜又好吃的海魚有哪些?魚肉相比家禽來說味道更鮮,肉質更細膩,蛋白質當然也更豐富了,不過一些不住海邊的朋友不了解哪些海魚便宜又好吃,這4種海魚是海邊人常吃的,算是物美價廉。
  • 東海大黃魚,到底有多「鮮」
    鍋裡的溫度緩緩上升,被薑片擦過的地方逐漸升騰起熱氣,此時溫度正好,轉小火放入足有一斤重的大黃魚,煎至表皮焦黃髮緊,起鍋溫水熬煮,鹹酸菜湯頭泛起乳白色,細嫩的皮肉升騰起獨屬於海魚的鮮香,在滿屋子的熱氣和黃色調的湯色中,大黃魚明快誘人。肥壯的魚身包裹肥厚肉質展現大黃魚的獨特魅力,濃厚的酸菜大黃魚湯挑逗著冬日寡淡的味蕾,沒有魚腥味,肉肥刺少,醇鮮酸香。
  • 這魚肉多刺少,我家隔三差五吃一次,每次煎一盤,端上桌就搶光!
    這魚肉多刺少,我家隔三差五吃一次,每次煎一盤,端上桌就搶光!這魚叫比目魚,只有一個主骨,無刺。煎比目魚的時候加點檸檬汁,不破皮不粘鍋,肉嫩鮮香無腥味,老少都愛吃!魚是高蛋白低熱的肉類,尤其孩子要多吃,能提高記憶力,強壯身體。
  • 魚肉火鍋涮羊肉,這樣搭配絕了,不腥不羶,鮮香又滋補
    魚肉被譽為「越吃越聰明的美味」,羊肉則被稱為「血肉有情之品」,是秋冬溫補佳品。「鮮」字拆開來看就是魚和羊,魚和羊一起烹調不僅味道非常鮮美,而且營養上也十分互補。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黃茜認為,魚肉和羊肉都比較細嫩,營養豐富,從營養角度看具有互補性;而且魚肉大多性溫、性寒,而羊肉性熱,二者結合更適宜秋冬溫補。傳說彭祖創造了名為「魚羊為鮮」的佳餚,烹調方法是將羊肉和魚肉(或魚頭)合熬而成。鮮望精選內蒙古草原羊肉來做這款美味。
  • 小海魚有哪些是沒有小刺的?
    ,在香腸中間會有一根主刺,這種魚一般用來幹炸(儘量不要油炸,營養損失太可惜了)或紅燜,熟了之後用筷子夾著尾巴一抖,小蒜瓣一樣潔白鮮美的魚肉就都掉下來了,非常好吃!雖然魚長得很不好看,但肉味卻極為鮮美,就像安康魚一樣奇醜無比的外表下是一大塊營養非常豐富的魚肉。
  • 潮汕一種鮮美的魚,叫熟魚
    有人說,人在潮汕,舌頭卻上了天堂,是這樣吧!在潮汕,就有那麼一種魚,鮮得像剛從海中撈出來,連殺都不用,買了便能吃,十分美味,這也太令人驚詫了。潮汕的這種魚,叫熟魚。只要你走進菜市場,抑或是到哪一家潮汕菜館、飯店,都可以吃到。這種魚,也是潮汕人一日三餐的所愛,而且不貴,一般一條三、四元,可以論條買,像菜一樣的價格,誰都可以買來吃。
  • 鱸魚吃膩了,海魚又太貴,這個淡水魚,刺少便宜容易買,孩子愛
    鱸魚吃膩了,海魚又太貴,這個淡水魚,刺少便宜容易買,孩子愛我與老公本就愛吃魚,有碩碩之後,這小傢伙比我們兩個更愛魚。碩碩3歲多,老公就幹過給小傢伙發條鱸魚不管,讓他自己吃的事情,足見孩子吃魚次數之多。最初,我選鱸魚,水產市場隨處可見,刺少做起來方便,孩子也喜歡吃。隨著小傢伙的成長,鱸魚已經滿足不了他的需求。
  • 潮汕海魚的俗稱,你知道多少?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
    很多海魚在潮汕話裡會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甚至有的會有好幾個名字,你們家鄉叫什麼呢?你們能不能認出它們呢?①迪仔學名:長尾多齒蛇鯔潮汕魚丸應該聽說過吧,魚丸還是這種魚肉做的最好吃。在小編很小的時候,這種魚還可以當作過年的禮節魚,過年送一條那哥,那是很大方的了。④苦提
  • 麼馬攻略:會玩,鴕鳥肉你吃過沒有
    這一次,小麼馬膨脹到飛起,帶大家來打卡一家能吃鴕鳥肉的店!鴕鳥肉營養價值豐富,富含高蛋白,易消化,肉質鮮嫩滑潤,屬純紅肌,汁多味鮮,口感好,無異味。在廣東的吃法就是把鴕鳥肉蒸個桑拿,煲個湯,這種再正常不過的操作啦~清蒸鴕鳥肉真正的美食,往往樸實無華。清水作湯底,芋頭或者南瓜作底,放上鴕鳥肉。經過桑拿後的鴕鳥肉一點都不腥,中翅爽口彈牙,鮮甜多汁。鴕鳥展肉,幾乎不帶脂肪,鮮嫩多汁,又香又嫩。
  • 你知道有哪些常吃的海魚嗎?帶你認識7種常見的海魚,每種都好吃
    三文魚三文魚又叫大馬哈魚、鮭魚,是一種很漂亮的魚,身體呈銀色,背和鰭上有小斑點。我們平時吃到和看到更多的三文魚可能都是魚肉,就是著名的三文魚刺身。吃過三文魚,我以前從來不知道三文魚是什麼樣子,以為魚肉是橙紅色,魚的身體肯定也是豐富多彩的,第一次見到三文魚是在電視上,謝霆鋒參加的一個美食節目,看到他烹飪一條鮮活的三文魚,原來外形跟普通魚類差不多,當時就有種很驚奇的感覺。
  • 這種海魚的家常吃法大全,你最愛吃哪一種?
    鮁魚,是很多生活在海邊的人經常吃的一種魚類,尤其是冬天,有各種美味的鮁魚在等著我們品嘗。煎、炒、烹、炸、燉、煮、烤無所不能的鮁魚真是一種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下面為大家準備了各種鮁魚的吃法,鮁魚這麼吃才夠味兒!看看你最愛吃哪一種吧!
  • 大概只有潮汕人才能把這種海鮮吃出花樣吧!
    薄殼在海洋中的生活方式跟別的生物有點不太一樣,通常都是一大群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通過一種足絲相連接,這樣一串一串附生在海中的巖石或者海床上。薄殼或者說海瓜子並不是潮汕這邊的特有海產,事實上它是南方沿海灘涂非常常見的貝類,但唯有潮汕人對其過分偏愛,別的不說,在別的地方,我還沒見過有像潮汕這樣大規模養殖這種貝類的,可見潮汕的需求量有多大!
  • 海水魚沒刺,寶寶就應該吃海魚?這其實是一種幻覺
    沒錯,「海水魚沒刺」或者「海水魚比淡水魚刺少」就是一種幻覺!這種幻覺怎麼來的呢?那是因為在我們內陸地區百姓餐桌上吃來吃去的魚就是那麼幾種,統一特徵就是刺多,經常吃就會讓人覺得淡水魚就只有那麼幾個品種,從而覺得淡水魚刺多。
  • 魚攤上不起眼卻超好吃的6種海魚,魚攤老闆:資深吃魚人!
    魚是我們生活中常吃的美食之一。不少人經常都吃魚,而且魚的做法豐富多樣,煎炸,清蒸,紅燒等等做法都可以烹飪出美味的魚肉佳餚。而對於沿海的人民來說,可以吃到不少品種的海魚。雖然海魚有很多種,但是有一些海魚雖然不起眼,但是魚肉卻非常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