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帶你吃遍潮汕美食,每一樣都垂涎三尺

2020-12-06 大齡剩女的美食記

舌尖上的潮汕,盤點潮汕必吃10大美食,看看你都吃過哪些?

對於吃貨來說,潮汕是一定要去的。我在廣東工作了好幾年,離潮汕還是蠻近的,做個高鐵一個小時就到了。之前一直都嚮往潮汕那邊的美食,也是計劃了好久,這次我終於實現了我的美食夢。潮汕歷史很悠久,流傳下很多美食文化。今天我就帶你吃遍潮汕美食。

潮汕

1.牛肉丸

牛肉丸是潮汕的特色美食,遠揚四海。潮汕牛肉丸講究純手工製作,口感爽脆,很有嚼勁。潮汕牛肉丸的傳統製作是選用新鮮的上好牛肉,用指定的捶打工具,放在大砧板上上下用力地把牛肉捶成肉醬。中途再加上食用鹽,味精,魚醬繼續在捶打20分鐘。捶打至肉醬不粘手不掉為止,然後用手抓起肉醬,用手握緊拳擠成肉丸。這製作過程就像一個表演,陳曉卿導演曾經還專門有一集「舌尖上的中國」講的就是潮汕牛肉丸。看過的人都會為裡面的手工製作所驚嘆,感嘆勞動人名的智慧。不過,由於手工捶打肉丸成本很高,現在慢慢已經被機器取代了。

牛肉丸

2.潮汕牛肉火鍋

潮汕火鍋講究「本味清淡」,鍋底是用牛骨清湯和白蘿蔔製作而成的,沒有其餘醬料,這樣更可以保持牛肉的本味。這火鍋湯底,看著簡單樸素沒任何感覺但只要吃過之後,你就會大驚太好吃了。據說這裡的牛肉,都是現宰的,運輸過程不超過5個小時。而且每片牛肉的切法都保持一定的厚度,對刀功技術十分講究。所以每片牛肉都是新鮮滑嫩富有彈性的,不用加任何醬料,都能吃出獨有的鮮味。我吃過重慶火鍋,吃過海底撈,吃過很多種不同的火鍋,但唯獨愛潮汕火鍋,在廣東無論在哪裡,你都可以看到座無虛席的火鍋店。

火鍋

3.潮汕腸粉

我的早餐幾乎是被潮汕腸粉承包了,在廣東,早餐除了吃腸粉真的不知道吃什麼了。腸粉製作簡單,只要準備好米漿,然後在蒸鍋上蒸5分鐘,然後加上提前準備好的秘制湯料淋上就可以了。深受上班族的喜愛。腸粉也有很多口味,你可以選擇加蛋或者加肉或者加米粉,一份腸粉價格大概在5元左右。美味又實惠。有一些比較有名的腸粉店通常都是排長隊的,而且腸粉也不受季節影響,一年四季都是火爆。

4.大排檔

每到夜晚來臨,潮汕街頭夜市就有一處靚麗的風景線,那就是大排檔。人們通常下完班,就會約上兩三好友一起去吃大排檔。聊聊天,聊聊工作,聊聊日常。有美食又有好友相伴這應該是大家獨自在城裡打拼嚮往的生活吧!夜晚的大排檔讓這座城市更加充滿了人間煙火,更加有生命力。

5.滷味

潮汕的滷味也是非常經典的,有滷雞爪,雞翅,豬頭肉,滷鴨。雖然都是潮汕滷味,但是每家味道還是各有千秋。每家的秘方都不一樣,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我常常會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順帶著幾個滷味回家吃。吃著美食一天的疲勞就沒有了。

滷味

6.牛肉粿條

牛肉丸

7.豬肉丸

丸子

8.潮汕海鮮

海鮮

9.腐乳餅

腐乳餅是潮汕著名的小吃之一。它清香甘甜,甜中帶著香氣,小巧而精緻,甜而不膩,配功夫茶絕佳。廣東人一般都有吃早茶的習慣,是最佳的早茶食物。

10.春餅

春餅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帶你吃遍潮汕美食,每一樣都垂涎三尺。一個地方的美食,是沒辦法複製到其他地方的,我們只能親自去當地品嘗,品嘗那裡獨特的美食,感受當地的氣息。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介紹的非常詳細,看電視時就垂涎欲滴,每一道美食都讓人慾罷不能。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我印象裡面有一個讀者,他說了一句特別棒的話。他說,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它在我的舌頭上。 ——陳曉卿網上出現過一個段子,有人說看到陳曉卿就想吃飯。
  • 【果殼網專訪】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的藝術與科學
    再過一會,萬眾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就將在央視開播了。這部讓觀眾不停用紙巾擦口水和眼淚的清新紀錄片的總導演,是果殼網的好朋友,著名紀錄片導演、著名吃貨、央視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陳曉卿。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製作的最後階段,我到陳曉卿老師的辦公室對他進行了一次專訪。採訪時間是上午十點,而陳老師在當天凌晨的五點鐘才走出機房回家休息。
  • 果殼網專訪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的藝術與科學
    萬眾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昨日在央視開播了。那位日本教授的一個研究成果非常有意思,他把不同國家普通電視節目和電視紀錄片做了分類研究,定量的分析。比方說,英國當時的數據,單個鏡頭的平均長度是5秒鐘;美國的只有4.5秒;新加坡只有3.6秒。當時中國的數據是6.1秒。什麼茅利塔尼亞啊,這些國家的鏡頭更長。你會突然感覺到觀眾的觀看習慣和影視製作者蒙太奇的水平之間確實有些奇妙的聯繫。到我做《舌尖上的中國》,我的單個鏡頭的平均長度只有2秒鐘。
  • 「舌尖體」走紅 你所不知道的《舌尖上的中國》
    1前期準備  「以一種比較慢的節奏去吃東西、去生活,食物都是最本初的那種食物,最乾淨、最樸素、最具有自然韻味的。」  如果你看過《留住手藝》、《北京記憶》這兩部紀錄片,那麼就不難理解《舌尖上的中國》的敘述風格了。
  • 舌尖上的小吃!想在家吃遍各地美食,這份清單請收藏
    受此次YQ影響,宅在家裡的吃貨們壓抑著好吃的天性,備忘錄中要吃的美食估計都已經記錄了好幾頁了吧?現在各地都已經解封,以美食為名的各種出行檔期都已經排在了代辦日曆中,在還不能放心出行的時候,這份美食清單一定要收藏好,讓你在家也能吃遍各地。
  • 這位老人用一生做出僅有1mm的空心掛麵,連《舌尖》都非常推崇!
    都說冬天是囤肥膘的季節,所以作為資深吃貨的我總是慎重對待每一餐飯。而邊吃美食邊看美食紀錄片是我下班之後最大的愛好!2018年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風味人間》、《人生一串》、《舌尖上的中國3》、《老廣的味道3》…等美食紀錄片卻穿透屏幕留在了甜餅的心裡、胃裡。
  • 《舌尖》原班人馬再創頂級美食紀錄片,想要吃旗魚也是來之不易!
    《舌尖》原班人馬再創頂級美食紀錄片,想要吃旗魚也是來之不易!騰訊視頻最近開掛,國內綜藝口碑榜被騰訊霸榜了,《風味人間》、《奇遇人生》、《一本好書》、《極致中國》等等,做紀錄片的騰訊簡直秒殺了各大衛視啊。
  • 假如你是一條魚,千萬不要去潮汕!
    圖/《老廣的味道》靠海吃海的潮汕人對魚的愛毫無掩飾一年四季,都是吃魚的好季節下面請欣賞《南澳魚名歌》正月帶魚來看燈在潮汕,魚就是飯魚飯,在眾多潮汕美食憑藉「鮮」脫穎而出,是潮汕美食中不得不說的經典。相信不是潮汕本地的朋友,都忍不住發問,魚為什麼是飯呢?
  • 專訪陳曉卿:我的推薦往往都是失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
    這幾個片名都是陳曉卿取的。在播出前一個月,陳曉卿一下子拿了三組片名方案,最終有「江湖氣」的這組勝出。本周日,《風味人間2》即將收官,作為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2季的切入點,是撒落在世界各地的美食和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之間緊密而奇妙的關聯。美食所承載的,也不僅僅是味覺的體驗。
  •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這3種吃過就令人念念不忘,你都吃過哪幾種?
    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這3種吃過就令人念念不忘,你都吃過哪幾種?我們國家地域遼闊,歷史悠久,有著各種各樣豐富的物產資源。單拿出飲食方面來說,就可以數上個三天三夜。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中國人說的最多的話還是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中國,每天都會創造著獨特美食,讓我們的味蕾有著獨特的享受。
  • 英中時報:《舌尖上的中國》引全球華人共思懷
    一幕幕習以為常的家常吃食製作情景,發生在離中國一萬公裡以外的小小島國上。常年留英的人們,用最原始的方式,儲存著中國的味道。舌尖的秘密「《舌尖上的中國》雖然不能代表中國飲食在我心中的全部印象,但貼近生活,接近勞動大眾,讓人覺得很親切,更能激發思鄉之情。」
  • 潮汕一種鮮美的魚,叫熟魚
    因魚較難保鮮,一般家常的餐桌,人們都是現買活的殺了烹飪,抑或買冰鮮的魚處理後烹飪,還有買魚乾做來吃,卻很少買了就能吃的。有人說,人在潮汕,舌頭卻上了天堂,是這樣吧!在潮汕,就有那麼一種魚,鮮得像剛從海中撈出來,連殺都不用,買了便能吃,十分美味,這也太令人驚詫了。潮汕的這種魚,叫熟魚。只要你走進菜市場,抑或是到哪一家潮汕菜館、飯店,都可以吃到。
  • 紀錄片《風味人間》再掀美食狂歡 導演揭秘節目幕後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人生一串》,再到《風味人間》,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部美食紀錄片在大家的朋友圈中「霸屏」,把深夜觀看的人饞得嗷嗷叫。總共8集、剛在騰訊視頻更新了第二集的《風味人間》,總導演也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在他與老班底的共同努力下,這部《風味人間》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廣闊的視野,記錄著食物和食物背後的故事文化,美食足跡遍布六大洲,被大家稱為「舌尖」系列的2.0——「舌尖上的世界」。
  • 舌尖上的美麗鄉愁,美食紀錄片的文化功能
    張慧瑜2012年「意外」出現了一部呈現中國飲食文化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這部七集紀錄片在央視綜合頻道《魅力記錄》欄目一經播出就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圍觀」,成為近些年難得一見的製作與口碑俱佳的國產原創紀錄片。據統計,該節目平均收視率為0.48%,比同時段電視劇高出30%。
  • 舌尖上的北京在空中綻放 都市菜園感知自然(圖)
    李剛 攝J221  本報記者 孫毅  「中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中國式生存之道」央視熱播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最後一集,有這樣一句韻味十足的開場白。  這天是5月22日,張貴春看著、聽著,心裡都是滿足,他知道自己將在這部熱門紀錄片的壓軸階段扮演重要角色。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五(組圖)
    《舌尖上的中國2》第五集《相逢》講述了許多凝聚鄉情的美食,如燴南北、盆菜、西湖醋魚、大盤雞、紅燒牛肉麵、淡菜等,那麼這些美食用英語如何表達呢? 潮汕牛肉火鍋
  • 廣東潮汕,這10大經典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潮汕本地老人
    潮州美食最為常見的原料主要有粳米、糯米、番薯、土豆、綠豆、紅豆、小麥等等這些產自山野田間的粗糧,但是它製作起來,卻是一點也不粗。潮汕菜是享譽中外的一大菜系,也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潮菜歷史悠久,起源於唐代,發展於宋代,明代又進一步推陳出新,進入鼎盛時期,到了近現代,潮菜享譽海內外。廣東潮汕,這10大經典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潮汕本地老人。
  • 一路風景一路美食,汕頭有一種美食,外地人吃了忘不了
    「好,那天去你店裡嘗嘗。」自小就喜歡吃牛肉丸的我,這段時間確實對牛肉丸想念已久。於是過了幾天,便特地到那位老闆的餐館裡,專門吃牛肉丸火鍋,一盤不夠癮,又點了一盤,總算初步解饞。其實不管是牛肉丸還是豬肉丸,我都喜歡吃。小的時候住在農村,那時物質生活還不是很好。
  • 在鄭州,一周能吃遍7個國家美食,天天不重樣!
    10月28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暌違四年執導。《風味人間》全片共8集,前天晚上播出的第一集「山海之間」,講的是地理位置與美食異同的故事,片中出現了13個國家和地區約20多種特色美食,禿黃油拌飯、大閘蟹、火腿等等讓觀眾深深「淪陷」。網友們紛紛發彈幕叫囂:「不行不行,流口水!」
  • 專訪王娟、陳曉卿丨視頻網站入場做紀錄片,會有哪些新空間?
    作者/ 紅拂女「全世界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處都是非常和諧的,只有中國好像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是敵人一樣。其實內容是根本的,傳播途徑各有各的長處。」坐在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的面前,陳曉卿淡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