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十年間吃遍美食,告訴你什麼是人間美味

2020-12-10 小小寶讀書

常言道:」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也擁有最豐富多元的自然景觀。穿越四季,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後人和自然的故事。

每當《舌尖上的中國》背景音樂響起,主持人濃厚低沉的嗓音開始念稿,我就不由自主的舔了舔舌頭,防止自己的口水流下來。

吃飯

01美味不可辜負

德州扒雞、蒜泥白肉、全聚德烤鴨、西湖醋魚、王麻子鍋貼、毛家紅燒肉等等美食從食材到做法,介紹的非常詳細,看電視時就垂涎欲滴,每一道美食都讓人慾罷不能。

豐富的美食讓中國人大飽口福,但人們對飲食的追求遠不止於此。擅長烹飪的中國人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將無限的想像空間賦予各種食材,演繹出無數新的、各具特質的食物。

紅燒肉

作為一名普通食客,懂吃固然重要,會做更為關鍵。如果能夠掌握中華傳世美味的製作方法,即便是在家裡,也能夠嘗遍南北大菜、風味小吃。

02導演眼中的美味

陳曉卿,中國內地導演、製作人。2012年,執導中華美食文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火遍全網。

我印象裡面有一個讀者,他說了一句特別棒的話。他說,我的故鄉只有一小塊,它在我的舌頭上。 ——陳曉卿

網上出現過一個段子,有人說看到陳曉卿就想吃飯。他履歷豐富而且經驗老道,善於從細微之處著手,對鏡頭的造型美學和光影的運用上十分用心。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優點才拍出了《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

他不是什麼美食界大神,他只是一個走街串巷找館子,讓人倍感親切的吃貨。哪裡有好館子,哪家店裡的菜地道,他都能一一道來,就是一本行走的美食地圖。

03舌尖上的中國靈感來源

《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之後,導演陳曉卿出了一本書,叫《至味在人間》。他在《至味在人間》這本書中用了將近150萬字,寫下了自己近10年的舌尖之旅。

這本書裡面記錄的是我十年以來,關於美食稍縱即逝的一些心得。因為我給自己的定位也不是一個美食家,我只是一個美食愛好者,我寫的東西裡面是我的好奇心,它相對的就會比較容易滿足。

美食文章滿溢人間煙火氣。既不高冷,也絕非小清新,陳曉卿的美食文章獨具特色,喜歡鑽研街邊巷尾小館子的獨門看家菜,喜歡跋山涉水跟著朋友品嘗各路不上檯面的特色江湖菜。

年夜飯

其實,對於他而言,吃什麼、在哪裡吃這些問題遠不如「和誰吃」來得重要。所以,作者在不同場合,多次理直氣壯地說:「其實,世界上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04美味就在身邊

不在乎大魚大肉,滿足食慾即可。餓的時候來一碗麵,喝一口熱湯,飢餓感煙消雲散。小籠包、肉夾饃、餡餅、燒麥、豆漿油條等等能讓人流口水的早餐就在身邊,打動你的味蕾,滿足你的食慾。

陳曉卿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10餘年走街串巷體驗美食,相信獨特的味道就在大街小巷,就在街道路邊小攤。

路邊攤

從千裡之外的江湖之味到靈魂深處的家鄉味道,從四面八方覓食的掃街嘴到飲食變遷的滄海桑田,從食客廚子店小二談到飯菜與共那一人,平民食物才是人間美味。人間至味往往醞釀於人與人之間,最好吃的永遠是在和誰「一起吃」。

05推薦書籍

#今日推薦書籍#如果你是一個吃貨,那你一定不要錯過這本好書。《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十年談吃記錄於此,《至味在人間》讓你感受人間煙火之氣。

我一直覺得陳曉卿的美食文章比他導演的美食紀錄片更好看,因為一個紀錄片由於各種原因很難讓他完全按自己的意願來,但文章卻可以由他任性地掌控,雖然信馬由韁,卻原汁原味原生態。原來陳曉卿可以更有才!——白巖松

團圓飯

這本書價格非常便宜,點擊下方卡片進入即可購買。喜歡「吃」的朋友可以多多支持!

喜歡文章的朋友長按下方點讚按鈕,一鍵三連,每天分享好的書籍給你!

相關焦點

  •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帶你吃遍潮汕美食,每一樣都垂涎三尺
    舌尖上的潮汕,盤點潮汕必吃10大美食,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對於吃貨來說,潮汕是一定要去的。我在廣東工作了好幾年,離潮汕還是蠻近的,做個高鐵一個小時就到了。之前一直都嚮往潮汕那邊的美食,也是計劃了好久,這次我終於實現了我的美食夢。潮汕歷史很悠久,流傳下很多美食文化。今天我就帶你吃遍潮汕美食。
  • 紀錄片《風味人間》再掀美食狂歡 導演揭秘節目幕後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人生一串》,再到《風味人間》,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部美食紀錄片在大家的朋友圈中「霸屏」,把深夜觀看的人饞得嗷嗷叫。總共8集、剛在騰訊視頻更新了第二集的《風味人間》,總導演也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在他與老班底的共同努力下,這部《風味人間》用更先進的技術、更廣闊的視野,記錄著食物和食物背後的故事文化,美食足跡遍布六大洲,被大家稱為「舌尖」系列的2.0——「舌尖上的世界」。
  • 「舌尖體」走紅 你所不知道的《舌尖上的中國》
    執行總導演任長箴眼睜睜地看著團隊博客的訪問量,從800漲到片子開播前的6720,最後漲到七集全播完後的35萬。  這個博客名為「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前的日子」,用大量圖片配以文字,記錄了從2011年8月2012年5月央視一套播出前,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拍攝團隊的不完全拍攝記錄。
  • 人文情懷美食大熱 一起窺探舌尖2精髓(全文)
    2012年,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國》的紀錄片大熱,成為年度話題。這「誘發」了一場全民美食熱潮,片中的人文情懷就最被人津津樂道。2013年年末,這部紀錄片繼續「前行」,為國人展示更多的美食情懷,下面不如和中奢網一同窺探舌尖2的精髓,提前探究那些美食。
  • 「舌尖上的中國2」美食英文說法搶鮮看之三(組圖)
    剛看完《舌尖上的中國2》第三集,是不是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呢?讓我們一起在一張張美圖中回顧這些人間美味,順便學習一下它們的英文說法吧。 第三集 《時節》Seasons美味菜名雙語對照:老鴨雁來蕈Old duck stewed with lactarius deliciosus 相關閱讀「舌尖上的中國
  • 舌尖上的小吃!想在家吃遍各地美食,這份清單請收藏
    受此次YQ影響,宅在家裡的吃貨們壓抑著好吃的天性,備忘錄中要吃的美食估計都已經記錄了好幾頁了吧?現在各地都已經解封,以美食為名的各種出行檔期都已經排在了代辦日曆中,在還不能放心出行的時候,這份美食清單一定要收藏好,讓你在家也能吃遍各地。
  • 《舌尖》原班人馬再創頂級美食紀錄片,想要吃旗魚也是來之不易!
    《舌尖》原班人馬再創頂級美食紀錄片,想要吃旗魚也是來之不易!騰訊視頻最近開掛,國內綜藝口碑榜被騰訊霸榜了,《風味人間》、《奇遇人生》、《一本好書》、《極致中國》等等,做紀錄片的騰訊簡直秒殺了各大衛視啊。
  • 在鄭州,一周能吃遍7個國家美食,天天不重樣!
    10月28日,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的導演陳曉卿暌違四年執導。《風味人間》全片共8集,前天晚上播出的第一集「山海之間」,講的是地理位置與美食異同的故事,片中出現了13個國家和地區約20多種特色美食,禿黃油拌飯、大閘蟹、火腿等等讓觀眾深深「淪陷」。網友們紛紛發彈幕叫囂:「不行不行,流口水!」
  • 人文情懷美食大熱 一起窺探舌尖2精髓(三)
    舉報 2012年,一部名叫《舌尖上的中國
  • 這位老人用一生做出僅有1mm的空心掛麵,連《舌尖》都非常推崇!
    而邊吃美食邊看美食紀錄片是我下班之後最大的愛好!2018年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風味人間》、《人生一串》、《舌尖上的中國3》、《老廣的味道3》…等美食紀錄片卻穿透屏幕留在了甜餅的心裡、胃裡。我個人非常喜歡陳曉卿導演製作的幾部美食紀錄片,尤其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舌尖2》,不是單純的記錄美食,而是探討了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帶給我很多的美味和感動。
  • 看看外國人吃中國美食什麼表情,網友:不要浪費中國糧食
    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誰也不能否認。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同樣各地有各地的美食,我們的美食文化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人為了尋找不同的美食,走遍世界的每個角落。總想吃到更美食的自己也喜歡的美食。可是美食哪有能全部嘗過來遍呢?人生總要有一絲遺憾的,美食同樣也不利外。
  • 地道川味臘腸,吃出舌尖上的年味兒
    作為一枚地道的川妹子,逢年過節最愛的就是餐桌上各種臘腸菜,什麼臘腸煲仔飯、荷蘭豆炒臘腸、花菜炒臘腸等等,美味臘腸可以炒一切,每一口都是幸福感爆棚!如今工作在外的我,更是懷念充滿家鄉味的臘腸,可惜所在城市的地道川館子並不多,常常要跨越半個城市才能嘗上那一口家鄉味,每當熟悉的味道湧上舌尖時,瞬間就能回憶起記憶中的老味道。 後來工作越發忙碌,空餘時間越來越少,沒有精力再跑大老遠去吃家鄉菜,於是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了一家地道的川味臘腸,就是這款四川香腸,口感很地道。
  • 湘西美食,你到底有什麼魔力!
    不止沈夢辰,之前國民綜藝《嚮往的生活》就一腳踏進了湘西,黃磊老師只用一碗美味的臘肉飯就徵服了在場的所有嘉賓,就連吃遍天下的黃磊自己也說:挺絕的!湘西到底有多好吃?沒來過的人根本想像不到!湖南自身就是美食大省,而逛遍神州的瞧妹卻要說:湘西的美食,才是湖南吃貨界的扛把子!
  • 魚腥草你認為是頂級美味還是舌尖上的噩夢?
    如果問哪種食物讓你覺得是舌頭的噩夢?不會再吃第二次,甚至不敢再次看到。很多去過雲貴川的北方人腦海裡肯定會崩出一根白色的草根———折耳根!!!作為一個北方人,而且到處跑,不說什麼都能吃,至少也沒什麼特別不能接受的。但是要除去折耳根!我現在想起那個味道……真的牙都打顫。
  • 《水果傳》舌尖上的水果,一份美食清單
    相信大家的吐槽風波都已經過去,那就是我們的舌尖上的中國,不知道因為什麼這部劇真的已經是打破了大家的想像,很多人也紛紛表示是不是我國的美食都被拍光了,當然即這波吐槽賣刀賣國的舌尖上的中國後,又有一部劇卻挽救了觀眾的胃口,那就是水果傳。
  • 《風味人間》收官!全國最地道的美食攻略你一定得收著!
    幾乎集合了我們中國大江南北的美食。 總有同學在後臺問肉包,究竟去一個地方旅行該吃些什麼呢? 不懂吃什麼,那就照著《風味人間》吃呀!絕對不會踩雷!
  • 這部美食紀錄片完爆《舌尖3》!
    「簡直完美吊打《舌尖上的中國3》!」這幾天丸子妹的朋友圈突然間如一股熱浪猛地被這些感慨刷屏了,一波好友好像約好了似的發來私信:「不行了!我要去擼串了!約嗎?」這關注度可完全不輸當年《舌尖上的中國》啊!《人生一串》預告片《人生一串》只專注於介紹一種接地氣的平民美食——燒烤。
  • 《舌尖上的中國》都推薦的美食,香氣濃鬱,是「主食的靈魂伴侶」
    而眾多野生菌中雲南人最愛吃的,那定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都推薦的美味——雞樅菌。據統計,在中國已知食用菌900多種,而在雲南則有800多種,可謂物以稀為貴。由於地形地貌的複雜性,森林類型的多樣性,土壤類型的多樣性和獨特的立體氣候條件,使得雲南野生食用菌資源十分豐富。它的品種多,分布廣,產量大。
  • 人間四月春光正好 跟著古詩「吃」遍美食
    本期《愛吃》就跟著古詩,一起來看看人間四月、春光正好的時候,有哪些美味吧。­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當季美食:竹筍、桃花、蔞蒿、肥鴨、河豚­  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圖》,不僅詩句美,涉及的美食也多,只是河豚味美卻有毒。
  • 曼谷街邊美食:市井與美味並存--中國數字科技館
    說到吃,總少不了臺北、東京這兩座因吃而聞名的城市,但近幾年在食物界卻闖出了一匹黑馬——辛辣帶感、酸勁十足的泰國料理。作為去東南亞旅行必打卡的曼谷,擁有數之不盡的街邊美食,那種在高溫的蒸騰下,夾雜著路邊攤煙燻、燒烤,還有一點點茉莉花香的味道,是曼谷最令人著迷的一部分。這種市井與美味並存的鮮活風氣,使曼谷成為著名的路邊攤美食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