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區間數據),而中國「奮鬥者」號才完成了10909米的觸底挑戰,並且順利完成,到底在下面發現了什麼?馬裡亞納海溝1萬米深處的水還是液態的嗎?溫度是多少?
我們都知道深海區域越深,水壓就越高,同時完全黑暗,因為太陽的紫外線是無法達到的、同時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所以很少有人去挑戰,人基本上是不可能能夠抵抗這麼強的環境,如果下去也需要依靠極強的裝備才行,那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馬裡亞納海溝的一些情況。
1萬米深處的水是液態嗎?溫度多少?
確實在我們正常的想法之下, 1萬米深處的水確實可能是屬於「結冰」狀態,但是馬裡亞納海溝不是這樣的了,因為該區域的地質構造非常的特別,該區域常年都具有火山的活動。
所以即使沒有地表一樣的紫外線照射,在該區域溫度只會很高,不會太低。根據裡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的一個數據顯示,海溝底部高達1100個大氣壓的巨大水壓。同時深海是一個高壓、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溫度只有2℃(極少數海底受地熱的影響水溫可高達380℃)。
所以如果馬裡亞納海溝沒有海底火山的支撐,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確實可能會成為冰。同時海溝的水深氣壓又在維持正常的平衡,那就是氣壓越強,水的溫度又在發生轉變,所以導致了海溝下面還是液體。
同時還有其他部分的因素影響,例如我們知道海洋含有大量的化學物質,例如海水含有鹽的存在,就算是在極端條件之下,都很難將鹽進行結冰,所以我們看到「奮鬥者」號觸底到了10909米的海底,也沒有看到有「海水結冰」的出現,因為綜合影響因素太大了,如果排除所有的因素,結冰是必然的。
那1萬米海溝下面到底有什麼東西?
可能大家看到這樣的極端條件,肯定想到的是什麼都沒有,但是事實告訴了我們,答案很意外,並不是這樣,海溝下面還有生物,裡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在探索海溝的時候。
科學家們就看到有一條比目魚和一隻小紅蝦在遊動,這完全是超出了人類對生命的認知,同時在8000米以下的水層,還發現了18釐米大小的新魚種。這說明什麼問題,馬裡亞納海溝並不是大家想得那樣,極端性條件什麼都沒有。
同時,科學家戴維·利亞-史密斯還表明,在海溝之中的一個重大發現,馬裡亞納海溝底部有大量細菌,這直接說明了海溝此處存在大量的碳氫化合物,這些細菌隨後將其用作食物來源。
所以微生物的存在是一個鐵證。當然這也說明了馬裡亞納海溝是一個生物多樣化的區域,雖然生物並不是那麼多,但是已經不少證實了它的存在,說明還有更多東西可能沒有被發現,而在海溝之中,科學家們還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東西,這是人類難以現象的。
海溝深度看到了什麼?
除了正常的生物,我們還看到了人類產生的汙染物——塑料垃圾,根據我國發布的海溝數據顯示,在馬裡亞納海溝2673-10908m底層海水中,微塑料含量為2.06-13.51個/L,比開放大洋表層及次表層水中微塑料含量高出數倍。同時在馬裡亞納海溝5108-10908m表層沉積物中,塑料微粒的含量更高,含量為200-2200個/L,也明顯高於大多數深海沉積物中的含量。
所以這個數據直接說明了,人類對深海的汙染已經抵達到了世界海洋的最深區域。同時塑料垃圾的分解難,對生物的影響已經存在潛在威脅,很多海洋生物誤食入塑料並且導致死亡,所以說,塑料垃圾的威脅進入到海底之後,影響非常強,當然這也是人類帶來的影響,所以沒有辦法,除非人類有一天不使用塑料產品了, 這樣才能從根源解決問題。
同時科學家們對塑料垃圾的研究發現,也在人的身體之中發現了它的存在,所以人類正在將自己推向風口,我們自己生產了塑料垃圾然後又被我們食入身體之中了,那麼久而久之對身體的影響就存在了,如今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感覺到罷了。
文章來源:百度知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