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人類文明發展進化的速度是真的很快,用了數百萬年從曾經非洲大草原上瑟瑟發抖的小可憐,搖身一變走到了食物鏈的頂端,今天人類這個物種追求的不僅僅是填飽肚子,而是要吃好、玩好並且實現人生價值。
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與此同時也把人類的好奇心、求知心瞄上了太空,短短幾百年間人類發射了衛星、把太空人送出地球,同時登上了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徹底實現了九天攬月,而最遠的星際探測器旅行者一號,飛行43年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並且和地球尚有通信。
不能說徹底的徵服了太空,但至少太陽系內主要的天體都已經有了人類文明的痕跡。而在地球之上,最吸引我們注意力的地方就是海洋,從太空望去地球就是一顆藍色星球,70%的表面積被海洋所覆蓋,全球平均海洋深度超過3600米,這個深度可以淹沒地球上大部分的高山。
而要論地球上最深之處馬裡亞納海溝應該名副其實,即使把地球上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放進馬裡亞納海溝,也可以輕鬆地淹沒它,差不多再加上華山的高度可以把馬裡亞納海溝填滿。
學過初高中物理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氣壓強是最適合我們生存的。
標準大氣壓:溫度0℃、緯度45度海平面上的氣壓為1個大氣壓,這相當於水銀氣壓表上數值為760毫米水銀柱高(相當於1013.25百帕)。
但是如果把大氣換成液態水壓強會變大,並且隨著深度每增加10米,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強,簡單來計算,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的壓強大約是1000個大氣壓,這個數值可能並沒有震撼力。可以做個比喻,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受到的壓強相當於在人類指甲上放一個亞洲象的程度。可想而知,人類探測馬裡亞納海溝困難重重。
而就在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我國自主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坐底馬裡亞納海溝,深度達到10909米,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這就是大國重器,中國的第一代淺水器於1986年問世,經過34年的持續奮鬥,終於如願以償實現了萬米深潛。
此次跟隨「奮鬥者」號共同深潛的有三位勇士,在直播中詢問他們的感受,他們的回答是「妙不可言」。其實真的如此,那裡完全可以稱得上人類禁區,去過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的人要遠少於登上太空的太空人。
例如2012年導演卡梅隆獨自乘坐「深海挑戰者號」深潛馬裡亞納海溝,成功觸底後測量深度是10898米。當他從深海返回被採訪:
進入深海世界到底有什麼感受?卡梅隆說到:「我感覺到一種強烈的與世隔絕感,像是在外太空的星球表面。」
深海世界暗無天日,光線無法直接穿透,在馬裡亞納海溝是冰冷、黑暗、荒蕪的世界,因為萬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已經遠遠超過了生物極限,很多人所幻想的深海怪獸是不可能出現在馬裡亞納海溝的。從我國「奮鬥者」號傳回的信息,馬裡亞納海溝底部有很多小型不知名的海參,它們可能是海溝底部的主要生物群。
延伸閱讀:
萬米深的海溝是人類很難到達的地方,但是人類的活動實際上早都已經影響到了馬裡亞納海溝,例如此前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發現的完整塑膠袋,這是肉眼可見的,人類在陸地上用的塑料製品已經達到了地球上最深的地方。
而此前英國科研人員,在馬裡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底部發現一類「端足類動物(Amphipoda),在後續的研究中發現它們的體內充滿了塑料微粒,是完全無法被降解的那一種,科學家還因此給它們命名為「塑膠鉤蝦(Eurythenes plasticus)」。
塑料微粒在這類低級生物的身體上出現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為如果從食物鏈能量傳遞的角度來考慮,這些塑料微粒最終的去向就不言而喻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