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記者 黃河 整理報導
「萬丈深淵」是用來形容深之極的一句成語。世界雖沒有這麼深(一萬丈相當於3.3萬多米),但萬米深淵是存在的,那就是太平洋中的馬裡亞納海溝,它是世界最深的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接近11000米。
11月10日早上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就順利下潛至地球海洋最深處,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也代表著中國正邁向國際深潛設施製造前列。
奮鬥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今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被正式命名為「奮鬥者」號,它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
10909米是什麼概念?來看一組數據:
●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 可以下潛到的深度;
●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
●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
●10898.5m,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而「奮鬥者」號下潛的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處,水壓超過110兆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
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其最深處接近11000米,也就是珠穆朗瑪峰頂上再疊一座西嶽華山的海拔高度……
「奮鬥者」號如何承受萬米深潛重壓?
國產新型鈦合金材料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經過多年的不斷優化和上千次的測試,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鈦合金終於問世。強度高、韌性好,可以容納最多3名乘客安全地在海底進行科考任務。現在,「奮鬥者」號終於可以頂住巨大的海底壓力,安全載人潛入萬米深海。
當潛水器完成工作,準備返航時,它是如何扛住壓力,返回海面的呢?
這時,潛水器外層的浮力材料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浮力材料是成千上萬個納米級大小的玻璃微珠,他們不僅能為潛水器提供足夠的浮力,自身也非常結實,經得起海底水壓的考驗。有了它們,潛水器才能一次次安全地返回水面。
除了下潛到萬米深海,「奮鬥者」號還開展了一系列科學考察和研究。
「奮鬥者」號下潛後能夠拍攝海底地形地貌、海洋生物等影像資料,同時利用「機械手」對海洋生物、底層海水、海底沉積物和巖石進行採樣。
6000米以下的深海區是解決生命起源、地球演化等重大科學問題的前沿領域,全世界在深淵獲取的科研樣品都極其珍貴,「奮鬥者」號下潛至萬米海底將助力中國未來在大深度海底深淵科研方面作出原創性、奠基性貢獻。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