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膏蟹正肥
金秋時節,豐腴肥美的螃蟹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最愛。這種美妙的食材,不用加任何調料,上鍋一蒸,就能享受到那至純的鮮味,香甜醇厚的蟹黃,軟糯黏牙的蟹膏,總是讓人難以忘懷。
北宋詞人蘇舜欽曾經寫詞讚美大閘蟹:「 蟹之肥美,抵得上江山之美 」。愛吃大閘蟹,可以算得上是中國人的傳統了。
除了清蒸,文雅的江南人會吃醉蟹,生猛的老饕愛生醉,醃製後的大閘蟹味道濃鬱,口感豐腴,餘味悠長,早晨可配粥,晚上能下酒。
要是有足夠的耐心,也可以自制一點禿黃油。仔細敲開蟹殼,取出蟹肉和蟹黃,用熱鍋融化雪白的豬油,將蟹膏、蟹黃爆香,再用黃酒悶透,放入密封的缸裡儲存起來。在沒有鮮蟹的季節,挖一勺拌飯或者拌麵,那滋味勝過無數佳餚。
橙黃蟹熟正當時
每年初秋,大閘蟹上市的通告就鋪天蓋地。市場上各種大閘蟹魚龍混雜,價格不一,優劣參半,讓人眼花繚亂,不敢下手。
我每年都是朋友圈裡吃蟹最晚的人。剛剛入秋,大閘蟹還沒生長發育好,即使到了金秋國慶,也還沒長得足夠好。2年前我在蘇州,認識的養蟹人告訴我,吃大閘蟹要有耐心。十月底,撈上來的大閘蟹才是真正的美味。
母蟹卵滿,蟹黃鮮美,吃到滿口流油也不誇張;公蟹肉肥膏白,蟹膏口感豐腴圓潤,一口下去,軟糯的蟹膏瞬間把上下牙給裹滿。十月等待,就在此時!
水痕秋落蟹螯肥
影響大閘蟹品質的,其實只有兩點:水質和養殖。
唯有在健康的水質中養殖的大閘蟹,才能在眾多的蟹類中脫穎而出。溫度適中、水質較好的陽澄湖,湖底平坦,平均水深約1.9米,是生長大閘蟹的理想溫床。
陽澄湖健康的水質除了養育肥美的大閘蟹,還養育了豐茂的水草。水草不僅能淨化水源,還能吸引大量的小魚、小蝦和浮遊生物,這些都是大閘蟹的優質食物供給來源。
陽澄湖上的蟹農都有二十多年的養殖經驗,根據不同的季節和氣候,撒播不同的餌料,保證了這些大閘蟹能獲得足夠的營養並茁壯成長。
捕撈季節,每一隻大閘蟹都青背金爪,黃毛白肚,個個肥美。上鍋蒸後肉質鮮嫩,公蟹膏似玉,甘而醇,母蟹黃似金,鮮而美。輕啜一口,就像上癮般根本管不住自己的嘴。
金秋最讓人想念的莫過於大閘蟹,當然要是陽澄湖的就更好了。追求至味的老饕們,千萬別錯過了這品嘗最美味大閘蟹的十幾天。在最正確的時間,吃最好的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