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菊花黃,又到螃蟹肥美時!每年的金秋時節也意味著到了螃蟹吃貨們蠢蠢欲動的季節!
螃蟹品種繁多,但最令內陸地區的國人們最垂涎欲滴的應該當屬陽澄湖大閘蟹!
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因兩隻強壯有力的大鉗子長著濃密帶黑色的絨毛而得名!但很少有人會知道「大閘蟹」這個名稱的來歷:江蘇陽澄湖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種「橫行霸道」,吃嘛嘛香,少有天敵的又繁殖能力極強的水中「小霸王」!陽澄湖是海水與淡水在長江交匯所遇到的第一個湖泊,方圓百裡,水質清醇。平均水深兩米左右,光照充足,因而湖內有著豐富的物種,水草茂盛。而且陽澄湖不比別的江湖湖底是軟沙性質,陽澄湖底是硬底的!所以陽澄湖裡的螃蟹沒事就在水裡溜達、毫無忌憚溜達。運動多了,肌肉就健壯了,再加上少有天敵,而且陽澄湖的水質鈣成份特別高,所以這些哥們殼硬邦邦的。沿岸的捕蟹者,他們在港灣間用竹編編制一種閘配上燈光在夜裡捕撈,這些螃蟹看見火光就會爬上竹閘,所以就能很方便被捕撈,大閘蟹之名由此而來!
但伴隨著大閘蟹養殖面積的不斷增多,陽澄湖的富營養化的程度也在不斷加深。為了防範水質變壞、藍藻爆發,當地政府部門從2001年起,開始不斷壓縮大閘蟹養殖的圍網面積,2002年縮減為8.6萬畝,2007年又縮減為3.2萬畝。2016年初,蘇州市政府為了進一步保障飲用水安全,陽澄湖被明確定位為飲用水源地。這樣就造成陽澄湖大閘蟹的養殖面積縮小,產量減少,同時帶來大閘蟹的價格連年上漲的原因!
據相關統計數據2019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總銷量三個億,但去年全國各種名目的陽澄湖大閘蟹銷量達到五百億!由此引發很多消費者對陽澄湖大閘蟹真假的質疑聲不斷!難免會有不法分子抵擋不住高額利潤的誘惑,用各種手段套用陽澄湖大閘蟹這個出名品牌進行牟利!具體銷售套路就不一一列舉說明,但列一組數據相信聰明人自己會去慢慢琢磨:
1.本地蟹:1%
2.移民蟹:2%
3.洗澡蟹:3%
4.聽濤蟹:10%
5.授權蟹:20%
6.貼牌蟹 :64%
還有就是大閘蟹提貨卡又將陽澄湖大閘蟹玩法升級!此類玩法跟筆者在中秋前就已經寫過一篇關於月餅券文章大同小異!在這就不再重複了!
其實江蘇湖泊眾多,螃蟹的質量也不錯,螃蟹的肥美程度不比陽澄湖差,而江蘇境內產螃蟹的湖就有:洪澤湖,太湖,高郵湖,陽澄湖,固城湖,長蕩湖,滆湖。其中無非也是因為陽澄湖大閘蟹的品牌已經深入人心!
螃蟹好不好吃其實不重要,和自己愛的家人和和美美地吃上一頓飯,哪怕不是陽澄湖的螃蟹,也是最愜意的事!所以最後祝願大家吃到的都是真正的江蘇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