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市民們足不出滬就能在崇明吃到個頭更大、價格更低的「本地大閘蟹」。新民網 李欣 攝
圖說:變身成功的崇螯大閘蟹有「肥、大、腥、鮮、甜、綠、亮」七大特點。新民網 李欣 攝
圖說:今天,為期100天的「崇螯大閘蟹美食節」在崇明長江蟹莊開幕。新民網 李欣 攝
【新民網•獨家報導】「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又是一年丹桂飄香、蟹肥膏黃的「吃蟹季」,而今年,滬上吃貨們更有口福了,足不出滬就能在崇明吃到個頭更大、價格更低的「本地大閘蟹」,還能在品蟹同時觀景、採摘、遊園、度假。這是新民網記者從今天(30日)在崇明長江蟹莊開幕的為期100天的「崇螯大閘蟹美食節」上獲得的信息。
「烏小蟹」華麗變身「崇螯」清水蟹
事實上,自古以來,螃蟹作為美食佳餚一直受到食客文人的廣泛青睞,李時珍贊云:「鮮蟹和以姜醋,侑以醇酒,嚼黃持螯,略賞風味」。而秋天則是一年之中河蟹最為肥美的季節。然而,一直以來,崇明本地產蟹總被戲稱為「烏小蟹」,在口味、個頭上都較為遜色於其他產地的大閘蟹,也因此,不少愛吃蟹的「吃貨」們不得不出滬嘗鮮。
但現在,「烏小蟹」已經成了陳年往事。新民網記者了解到,憑藉地處鹹淡水交接的長江入海口,水中富含浮遊生物等得天獨厚的條件,位於崇明島西北端、躍進公路北首的長江蟹莊,成為「崇螯」清水大閘蟹的生產基地;同時,從2010年起,相繼與海洋大學等眾多科研院所開展合作,最終成功的讓「烏小蟹」變身為個大、味鮮、肉嫩、殼薄、形美的大閘蟹,並冠名為「崇螯」。
除了不再是「烏小蟹」,變身成功的崇螯大閘蟹還因「肥、大、腥、鮮、甜、綠、亮」七大特點,連續多次榮獲「豐收杯」、「王寶和杯」以及全國河蟹大賽金蟹獎。去年成功出口到了香港。今年的「崇螯」除繼續出口香港,還將出口日本和韓國,受到了不少摯愛食蟹的「蟹粉」們的追捧。
個頭更大價格更低有吃有玩
白肚青背、金爪撩人、膏肥味美,新民網記者在「崇螯」大閘蟹2000畝的養殖基地看到,一隻只「身強體壯」的「本地大閘蟹」正在靜待吃貨們「光臨」。
「今年,我們的清水大閘蟹品質十分出色。」長江蟹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今年天氣十分適宜大閘蟹生長,因此今年「崇螯」大閘蟹個頭更大、產量更高,「總產量在14萬斤左右」;而單只蟹的體量和品質也更為出色,「雄蟹中,接近一半是5兩左右;雌蟹則以4兩左右居多。」
此外,相關負責任人透露,儘管近年來由於清水蟹深受市民喜愛,品質日益得到認可,但今年的價格卻並不會因此升高,「反而可能還會比去年下降10%左右。」
而為了讓「吃貨」們吃到更放心、更正宗的「崇螯」清水大閘蟹,今年的「本地蟹」腳上也都帶上了「戒指」,「『戒指』上有標明了蟹產地、來源等信息的二維碼,消費者們一掃便知真偽。」
此外,為了方便更多「吃貨」和清水大閘蟹「蟹」逅,隨著銷售通路的建設,「崇螯」還將入駐上海西藏北路門店及食品一店,同時在天貓上開設「崇螯」旗艦店。
記者同時了解到,此次崇螯清水大閘蟹美食節將從現在起持續到明年1月15日,吃貨們除了可以來品蟹外,還能逛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西沙溼地、三民民俗文化村等旅遊景點,讓吃貨們有吃有玩,既能吃蟹,又可觀景、遊園、採摘、度假。(新民網記者李欣)
遊玩小貼士:
自駕至長江蟹莊:
內環—中環(翔殷路隧道方向)—五洲大道隧橋入口—長江隧橋—陳海公路西行到底—左轉至北沿公路前行約2公裡—右轉至躍進公路—前行約3公裡。
圖說:蟹籠裡的大閘蟹生龍活虎。新民網 李欣 攝
圖說:掃描蟹腳上二維碼即可知道產地信息。新民網 李欣 攝
圖說:掃描蟹腳上二維碼即可知道產地信息。新民網 李欣 攝
新民網茶館由新民網出品
微信號:newteahouse
無節操、有道理
最麻辣,最有趣的時事脫口秀!
你今天腦補了嗎?
新民網事由新民網出品
微信號:xinminwangshi
突發事、新鮮事、有趣事
感人事、煩心事等你來爆料!
掃一掃,關注有禮!
儂好上海由新民網出品
微信號: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樂、上海故事、同城活動
每天熱愛上海多一點
加入小儂家族就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