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吃蟹圖鑑

2021-01-11 中信商業家

耐住寂寞的吃貨們,終於要迎來食蟹最好的時節。九九重陽節前後,蟹黃紅亮豐腴的母蟹上市,很快,膏如凝脂白玉的公蟹,也要滾滾而來。這些被繩子五花大綁著的美好肉體,是秋天的味道。

螃蟹是個抽象的生物學概念,一個認真的吃貨眼裡沒有螃蟹,只有大閘蟹、小毛蟹、青蟹、花蟹、梭子蟹、麵包蟹、帝王蟹……在國內,大閘蟹的受歡迎程度之廣泛,恐怕要冠絕蟹界。

長江中下遊鄉間成長起來的男孩子,想必都有這樣的記憶:時逢秋季,潦水盡而寒潭清,夕陽西下,秋風蕭索,溝渠半乾。折根枝條在手上,看到溝渠底橫臥的大螃蟹,就將枝條輕悄悄遞至大螯旁,勾引它夾住,夾住便再不鬆口,輕易就將這貨釣上來。一路走一路釣, 是童年的金秋。只是這種螃蟹味道一般,腿上也沒有毛,多半是汪曾祺所說的「蟛蜞」。

我們常說的大閘蟹,雙螯處有如墨絨毛團,其餘六爪呈金黃色, 腿毛稀疏,挺拔有力,配上曲爪彎鉤,看起來攻擊力十足。市場上人們多半是分不清湖蟹、河蟹、塘蟹的,而養殖者多各執一詞。其實蟹是否好吃,有一個核心要素:看水質。

圖片來自《吃和遠方》

好的大閘蟹養殖區,選擇在水庫上遊敞水區或河流入水庫水口的兩側一帶,因為這一區域避開了主河道,水域開闊、水質良好沒汙染。捕蟹者,在港灣間設置閘門,閘用竹片編成,夜間掛上燈火,蟹見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閘,此時只需在閘上一一捕捉,故叫大閘蟹。在陽澄湖當地,他們認為好吃的做法是水煮,不蘸任何佐料,「煮的時候往裡面加點鹽和料酒,大火煮開,小火滾 6 ~7 分鐘,再燜 4 分鐘,和蒸比起來,蟹肉的水分不會太幹,蟹黃蟹膏也能彼此分享自身的精華」。

北宋詞人蘇舜欽說:「蟹之肥美,抵得上江山之美。」大閘蟹的美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蟹黃或蟹膏,以及肉質。如果在生長過程中,攝入的肉食性「飼料」較多,就會增加肌肉中鮮味胺基酸的含量,在吃它的過程中,蟹肉會有種淡淡的甜味,雌蟹的蟹黃會更加甜香油滑,雄蟹則糯糯粘牙鮮香無比。

大閘蟹是江南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江南人的意義大於食物本身。人們經常會因為一個人不吃蟹而判斷此人不懂吃,覺得不吃蟹的人生是不完整的,這更多的其實是在表達情感上的惋惜,惋惜的同時,各種語重心長地規勸。反正我是絕對不會勸別人吃蟹的——自己先痛快了再說。

食一隻蟹,洗淨雙手獨自沉醉,方能領略其精華所在。手中先得使勁,雖費力些,卻也有撥開雨霧見日出的欣喜,也多了幾分探求之樂。從掰蟹腳開始,先品了回味甘甜的蟹肉,再揭開蟹蓋,一口咬下黏稠糊嘴的蟹膏或厚實豐腴的蟹黃,快意人生之感油然而生。

上海人吃蟹國內聞名,那個調調一般人真學不了。前些年在文匯路一家餐廳,我們一行三人每人 6 只蟹,吃相殘暴迅速將其消滅乾淨,把吃螃蟹吃出了烤全羊的感覺。鄰桌同步進食的哥們,神情肅穆地才剛吃完一隻。我看他如法醫走上解剖臺般,卸下蟹螯,輕輕敲碎,再整隻拆解,開蓋,摳出每個部分的肉。他將殼完整地放在眼前,擺好後將所有剔出來的蟹黃與蟹肉擺放在蟹蓋裡,拍完照片,將蟹蓋裡的肉一飲而盡,這真是令人目瞪口呆的藝術,我在一旁也能體會到入口那一瞬間的酣暢淋漓。

雖然自己做不到,但我欣賞以抽絲剝繭的方式吃蟹的人,並認同他們虔誠認真地吃掉一隻螃蟹其實是一種情懷,就像我願意用一天熬一鍋牛雜,只為了做一碗米線的澆頭。

能把吃蟹的藝術推向高潮的,是消失了半個世紀的「蟹八件」。我開始在蟹宴桌上遇到高貴冷豔的它們,用不用的區別,並不在於能不能吃到蟹肉,而是你吃得夠不夠優雅。我羨慕他們用一種儀式感去對待美好的食物。只是,食蟹還是在家慢慢細品的好,宴席中一刻碰杯,一刻胡侃,哪靜得下心將蟹肉絲絲剔出。這算是至今仍喜歡「武吃」的我,堅守的一絲驕傲吧。

我也曾狹隘地認為,大閘蟹最好的吃法是清蒸,直到後來吃到了禿黃油。簡單地說,就是以豬肥膘末,佐以蔥、姜,將蟹膏、蟹黃爆香,再用黃酒悶透,封缸。禿黃油可用於拌飯、拌麵,它喪心病狂地將普通主食升華為神品。霸道至禿黃油,若和別的拌飯醬品相比,幾乎可不屑一顧,圍棋的讓子、決鬥用樹枝、賽跑讓別人先跑,都是這個效果。上好的一小罐禿黃油,能賣出烏魚子的價格。關鍵是它可封藏一年,無蟹的季節,也能拿出來聊慰蓴鱸之思。

在香港傳統的食蟹老店天香樓,一盤純蟹粉拿來撈飯,也頗為驚豔,讓人瞬間忘記膽固醇的威脅。螃蟹鮮美,卻要頗費番周折才能吃上,蟹粉菜以其一覽無餘的個性自成一派,畢竟,一勺子能吃下多隻蟹的精華,美味充盈於口腔的滿足感一下把分解食之的縹緲感聚攏起來,任何時候回味起來,那種意猶未盡之感越發具象。

食物是有靈魂的,吃蟹得遵循這個道理,只有搭配得當,才能讓螃蟹的生命意義發揮到極致。以蟹入饌的高手是淮揚菜。主題宴席以一種食材作為主料,終歸是容易膩煩,所以一席蟹宴,非常考功力, 需要花樣百出,味型百變。蟹黃湯包,蟹的鮮甜與老母雞熬出來的濃湯融合一體,鮮上加鮮;蟹粉豆腐,豆腐和新鮮蟹肉蟹粉燉在一起, 蘸一點醋,拌進米飯,尋常的豆腐也變得秀色可餐起來。

大閘蟹的美味是很矜持的,因此需要一些特別的東西去激發它。蟹釀橙,這是從南宋《山家清供》中得來的一道菜,這道菜在宋朝又叫「橙甕」:選黃熟的大橙子截去頂,剜掉肉瓤,留少許液汁,將蟹肉放進裝滿,再將頂蓋上,用黃酒醋水蒸熟,再加醋、鹽拌食,橙香激發出蟹香,軟糯柔情,食之「既香而鮮」。極致的做法中,是不用蟹黃蟹膏的,只從蟹的雙螯裡挑出那最細緻鮮美的肉。

那些清蒸之外的驚喜,讓我對用其他的方式烹製大閘蟹有了濃厚的興趣。新加坡近年來流行將當地著名的黑胡椒螃蟹中常用的斯裡蘭卡蟹,換成江蘇產的大閘蟹,這道料理用了義大利橄欖油、日版醬油和南印度的黑胡椒烹製,最大的特點是入味。上海文昌路的豫園也是喜歡「掉花槍」的餐廳,那些在大閘蟹外面的金黃色的常常被猜測為黃油或者魚子的顆粒,其實都是芝士。它的最大貢獻莫過於在老成規矩的蟹香之外,又平添了一種俏皮活潑的奶油香,實現了「熟女」和「蘿莉」的混搭。

在蘇州和南京兩地開辦餐廳的Jason,是樂此不疲的做蟹實驗者。

2016 年七夕那天,章子怡在微博秀出來的像花束般的手捧小龍蝦便出自他的手筆,但他的得意之作其實是羅勒小龍蝦。

羅勒在全球美食版圖中,是一味被廣泛使用的香料,在臺灣被叫作九層塔。臺灣有那麼幾道菜,就是利用羅勒的香氣以及顏色來完成的,比如三杯雞、九層塔炒蛋。精於烹飪的人,對於原材料都格外看重,袁枚曾言:「大抵一席佳餚,司廚之功居其六,買辦之功居其四。」Jason 每年要花大量時間去全球搜羅各種食材,這款羅勒蟹所用的羅勒,是他前些年去義大利被驚豔到的青醬意粉。這種特製的羅勒青醬有濃鬱的奶香和稠滑的口感,與槐花蜜、小米椒一起,用黃油與姜蒜煸炒,再與蟹同煮,火候掌控得當,才能既不讓羅勒搶了一腔膏黃的豐滿鮮香,又為單一的蟹肉增添了幾分鄉野小調。

除了傳統如香辣蟹的做法,羊蠍子燒蟹的搭配也很是奇妙,這與魚羊一鍋鮮的搭配邏輯類似,燃燒對方短處的同時也提升彼此的長處。而針對花雕蟹的改良是值得稱道的,如果不是江浙人,多數人是斷不敢吃生醉蟹的。Jason 將傳統的生醃改為熟醃是個大膽的嘗試, 按常理,蟹煮熟後肉的彈性、口感、水分都會差一些。但Jason 採用類似日式拉麵裡溏心蛋的原理,以急火旺蒸再用冰水急速冷卻,讓熟蟹有了生蟹的口感,又不至於太過辛寒。醃製過程中通過甜菊、甘蔗等配料激發了花雕的鮮甜,融進了大閘蟹的身體裡。冰與火之間,鎖定了蟹的本真味道。

毫無疑問,大閘蟹是那種經過簡單處理即能有非凡美味的食材, 它的鮮既強烈又微妙。秋天又是以吃螃蟹為最隆重之事,剛上桌的蟹,肉質極為香甜,蘸點姜醋,一口黃酒。美味佳餚,良辰美景,微涼的夜,那一刻空氣也微醺,深吸一口,嗯,這就是秋天的味道。

本文整理自程磊所著《吃和遠方》,版權歸作者及本書所有,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及作品出處。

《吃和遠方》

程磊著

北京烤鴨代言人大董,劉愷威、張亮、龔琳娜傾情推薦,特約2019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視覺總監錢若斐擔綱插畫配圖;

《三聯生活周刊》主筆程磊老師作品。

我們心心念念的,除了那口好吃的,更是一些人和一些回憶。

相關焦點

  • 蟹考記(五):全球常見食用蟹圖鑑C
    中國動物主題資料庫: www.zoology.csdb.cn4. OBIS: obis.org5. GBIF: api.gbif.org6. CRAB DATABASE: www.crabdatabase.info7. 眼遊: www.takuyamorihisa.com8.
  • 蟹考記(三):全球常見食用蟹圖鑑A(作者:Zam)
    蟹類歸屬  PS:儘管我已非常嚴謹,多次、多方對比中外各種資料,但畢竟不是生物學家,也沒條件和設備親自驗證各種數據、圖片,所以有缺漏或出錯的地方,盼予體諒;至於參考文獻、網站則在圖鑑之後列舉。甲殼扇形,呈斑斕紅色,雄蟹螯足一大一小,雌蟹則一樣,兩性螯指皆為黑色,步足土黃色;雌蟹僅雄蟹的一半大小,雄蟹最重可達17.6千克,是最重的蟹。
  • 誤入螃蟹武林,還得看臉吃蟹
    據統計,全世界的蟹類約有5871種,僅中國就有近800種[1]。簡單點,可以按照蟹的生長環境區分,分為海蟹、河蟹、湖蟹和溪蟹等;還可以按照蟹的用途來區分,有常見的食用蟹、觀賞蟹和眾多未開發的蟹。可螃蟹還是那麼多,我只是個單純的吃貨,平時吃的到底是哪種蟹呢?所以,還嫌不夠簡單的話,這就得簡單看臉了。海水蟹的代表是梭子蟹,它們的名字來源一是長得像古代織布的梭子,二是在水裡穿梭,如梭子那樣飛快。
  • 蟹考記(一):蟹的分類、進化(作者:Zam)|亞綱|總科|化石|亞目|節肢...
    如何把蟹吃得乾乾淨淨?……  本文近3萬字,分為7篇分別考證蟹結構、各種蟹、大閘蟹,圖片來源於博物館、研究網站以及搜尋引擎,絕大部分經過本人精心修改,以達科研目的,如有侵權,請予知會。    又如《中國動物志》《中國海洋蟹類》《中華絨螯蟹生物學》等,使用的是1960年前十足目分為遊泳亞目和爬行亞目的分法,當中還有很多描述很不嚴謹。
  • 九月吃蟹有講究,大閘蟹該吃公蟹還是母蟹?如何區分螃蟹的公母?美食...
    一盤垂涎欲滴的大閘蟹  九月是一年到頭最適合吃海鮮的季節,  而其中在九月大量盛產的當屬螃蟹了。  你造麼?  螃蟹也有公母之分,  九月吃蟹該吃公蟹還是母蟹?  那種蟹最好吃呢?  民間有一種說法是——  「九月團臍,十月尖」  意思就是九月吃母蟹,十月吃公蟹。  公蟹還是母蟹好吃?關鍵點是你必須懂得分清楚公母啊!如何鑑別公蟹和母蟹?麻辣妹來教你實用的兩招。
  • 為什麼吃帝王蟹只吃蟹腿不吃蟹身?不是有錢不在乎,看完才明白
    美食中海鮮佔很大的比例,海鮮的價格相對來說比較貴,雖然沿海的普通小海鮮價格相對來說親民一些,可是有些海鮮真的是貴到離譜,像帝王蟹,一隻都要上千塊,貴的可能要幾千塊,但是很多人吃帝王蟹只吃蟹腿,不吃蟹身,真的是因為太有錢,不在乎蟹身上的肉嗎?實際上還真不是這個原因。
  • 外國人吃帝王蟹不吃蟹身?真實原因並不是敗家!我們都想錯了……
    帝王蟹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等營養,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下文轉載自作者:小貓與線團外國人吃帝王蟹不吃蟹身?真實原因並不是敗家!我們都想錯了……說起帝王蟹,很多人即便沒吃過,也都聽說過吧!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平時也就吃個螃蟹過過癮,再奢侈一點的吃個大閘蟹,但是帝王蟹這種只有土豪才吃得起吧,很多人說吃帝王蟹,就應該把殼都嚼碎了吃!那才對得起帝王蟹的價格!可是吃不起歸吃不起,有些常識還是要學的,否則別人笑話了都不自知!
  • 今年你吃蟹了嗎?
    甚至為了那一口蟹肉,每年的秋季,就有無數人穿越大半個中國來到陽澄湖邊,只為了赴一場苦苦等候一年之久的美味之約。在那裡,選美一般選她個滿滿一簍,再吃她個天昏地暗,簡直人生一大享受。 對上海人來說,不吃蟹,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要知道江浙滬愛吃蟹是有歷史淵源的,鴉片戰爭後上海開埠,一時間土豪雲集,歌舞昇平。
  • 秋吃蟹!這些部位不能吃!
    將蟹掩(即蟹肚臍部分的一小塊蓋,公蟹母蟹形狀不同)去掉,順勢揭開蟹蓋。先吃蟹蓋部分,用小勺把中間的蟹胃部分舀出,輕輕將外面包裹著的蟹黃吮乾淨。注意,不要吮破中間那個呈三角錐形的蟹胃,應將其丟棄。用小勺舀點醋淋在蟹身上,然後把蟹身的蟹黃蟹膏吃乾淨。
  • 河蟹幾月份吃最好?帝王蟹這幾個月份最好吃,完美錯開大閘蟹!
    河蟹是常見的螃蟹種類,我已經有很長時間沒有吃過蟹了,河蟹幾月份吃最好呢?什麼時候吃陽澄湖大閘蟹?下面一起來看看吧!河蟹幾月份吃最好9-11月份吃河蟹最好。河蟹的學名為中華絨螯蟹,民間一般稱為:河蟹、毛蟹、螃蟹等,河蟹是我國名貴淡水產品,其外形美觀、味道細嫩鮮美、還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河蟹通常在9月中旬開始上市,10月份是吃河蟹的高峰期,一直持續到11月份,11月份以後,河蟹就逐漸下市了。
  • 中國遊客到挪威吃海鮮,全程瘋狂只吃帝王蟹,內地吃貨:真心羨慕
    我們非常喜歡吃海鮮,在我們國內大家更喜歡吃海鮮,可是呢,我們國內的海鮮種類比較少,而且呢海鮮價格比較貴,平常我們吃的海鮮最多也就是大龍蝦和螃蟹,龍蝦呢在超市裡面買的,要四五十元一斤,螃蟹的價格更貴,一隻要幾十塊錢,所以說在國內能經常吃海鮮的肯定是有錢人。
  • 為什麼吃帝王蟹時不吃蟹身只吃蟹腿?原因並不是因為太有錢
    近年來隨著吃播行業的興起也讓許多吃不到帝王蟹的朋友們可以說是「折磨」,但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一個問題呢,就是在吃帝王蟹時我們一般都只吃蟹腿兒,不吃蟹黃以及蟹身,這又是為何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 外國人吃帝王蟹時,為什麼只吃蟹腿不吃蟹身?真實情況原來是這樣
    不過,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出去吃飯的時候稍微改善一下就可以了,那些比較高端的菜品是不捨得吃的,就像帝王蟹。不過,對於生活品質比較高的人來說,他們也會去吃帝王蟹。在吃帝王蟹的時候,大家應該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外國人吃帝王蟹的時候都是只吃腿不吃蟹身,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其實,帝王蟹雖然說是叫蟹,但並不是真正的螃蟹,反而屬於甲殼類。
  • 吃帝王蟹時,為何吃只吃蟹腿不吃蟹身?真的是因為有錢不在乎嗎?
    吃帝王蟹時,為何吃只吃蟹腿不吃蟹身?真的是因為有錢不在乎嗎?說到美食,那就一定會說到海鮮,畢竟海鮮在美食中佔據了很大的一部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海鮮都是很貴的,其實不然,在很多的沿海城市,海鮮並沒有那麼貴,所以可以放心大膽地吃海鮮。
  • 習俗有言:「秋風起,蟹肥時」,漫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蟹文化
    在各大平臺上,如同《風味人間》、《舌尖上的中國》等華語口碑飲食紀錄片常年穩居榜首,視覺上的盛宴輔以文化講解,無論是菜系、做法講究還是材料興起,皆將中國風貌描繪得淋漓盡致。「秋風起,蟹肥時」,今天要說的,就是時令現象中的螃蟹,中國餐飲文化中的蟹文化。
  • 為何吃播只吃帝王蟹的腿,而不吃蟹身?原來裡面有大講究!
    現在隨著網際網路的身體,有很多的人都依靠手機成為了主播網紅,有一些人依靠自己的才藝,而有一些完全是依靠自己強大的胃,成為一名吃播,相信小夥伴們在平時的時候也會關注一些直播,會在他們直播的時候進入直播間看他們表演,那麼就有細心的小夥伴發現一些吃播在吃帝王蟹的時候只吃腿而不吃蟹身,是真的有錢嗎
  • get這些吃蟹技巧,你就是吃蟹達人
    會吃蟹,首先要認識蟹,一般我們常吃的蟹種類大概有這些: 【大閘蟹】 與其他螃蟹主要吃蟹黃和蟹膏不同,帝王蟹的精華部位是它肌肉飽滿的步足。
  • 挪威帝王蟹泛濫,2千萬隻吃到想吐,當地人:為啥不運輸到中國?
    大家都知道,帝王蟹由於人所共知的數量較少再加上捕魚作業的難度很大,所以這一品種賣得很貴,在中國也很少有人能吃得起,但在挪威,帝王蟹卻大行其道。因自然環境適宜,挪威本地盛產帝王蟹北歐五國之一的挪威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西部,由於其國家海岸線長而曲折,沿海岸線多,因此被稱為「萬島之國」。
  • 明清饕客的「蟹會」與「蟹秋」:「吃蟹一定要自己剝」
    「蟹會」會長張岱張岱是自由雅逸的擁躉者,他身上吃、喝、玩、樂集齊,而且身體力行將自己吃成了大明朝以追求美食為人生至樂的標本式人物。秋天蟹肥的時候,張岱會成立「蟹會」,並自任會長,組織大家品蟹。張岱有一個交友的標準—「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痴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蟹會」中的朋友都是有個性的同道中人,鄭重地擺一場螃蟹宴,以吃結社、以吃會友,如此的美食態度正符合張岱的格調。「蟹會」吃蟹直播開始。眾人約定午後相聚,煮螃蟹吃,每人六隻。蟹,是不加作料而多種滋味俱全的食材,繁複的烹飪方法對蟹來說顯得多餘,清蒸是激發螃蟹自然風味的不二法門。
  • 螃蟹四個部位不能吃:蟹胃 蟹腮 蟹心 蟹腸(圖)
    螃蟹四個部位不能吃:蟹胃 蟹腮 蟹心 蟹腸(圖) 2012年10月17日17:24 來源: 武漢晚報 微評 移動用戶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