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七天小長假來了,蚌埠的吃貨行家是不是應該吃下我們五河的螃蟹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我們的沱河螃蟹吧。

沱河在古時候叫作洨水,現在俗稱沱河,是淮河左岸支流。它發源於河南省出河南省後,穿過安徽省濉溪縣、宿州、靈璧、泗縣,至江蘇泗洪注入洪澤湖。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前段時間暴雨之後,上遊開閘放水,沿途的一些受汙染的水源,流入沱河下遊造成了螃蟹的大量死亡。

沱湖螃蟹,是安徽省五河縣特產,有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稱號。那麼它有哪些特點呢?「青殼、白肚、金爪、褐螯」,體色純正,體格健壯有力。成蟹殼肉盈實,膏脂豐腴。蟹肉微甜、味鮮,蟹殼簿而脆鈣質含量高。其所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尤為豐富。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的道理,沱河螃蟹的這些特點也是受到它的環境影響的,沱湖湖岸彎曲,淤泥深厚,水質清新、無汙染,湖底水草豐茂,浮遊動植物種類較多,供餌力強,天然的水資源環境為魚蝦蟹的生長提供物質基礎。所以一直以來在五河的這一段水域是很多養螃蟹者的首選。

那麼螃蟹一般怎麼吃呢?大多數人是把螃蟹大卸八塊吃蟹肉,蟹黃。 其實古代文人的吃法更為文雅,吃螃蟹是需要工具的. 【蟹八件】包括錘、鐓、鉗、鏟、匙、叉、刮、針8種,現代名稱分別是腰圓錘、小方桌、鑷子、長柄斧、調羹、長柄叉、刮片、針。古人發明食蟹工具後,吃蟹成了一件文雅而瀟灑的飲食享受。以小巧玲瓏的金、銀、銅餐具食蟹,妙趣橫生,可以說是一種逸致的高雅餐飲活動。
但是吃螃蟹一定要主要食品安全和質量好壞,近年來陽澄湖的螃蟹一直是很多吃貨的首選,但是陽澄湖的螃蟹年產量是很少的。有統計顯示,全國大閘蟹2017年總營銷額為778億元,其中陽澄湖大閘蟹約為300億元,佔比40%,但去年陽澄湖的真實產量為1600噸,市值約為3億元。據此推算,目前市場上99%的陽澄湖大閘蟹都是冒牌的。網上流傳的「洗澡蟹」,就是從別的地方買來然後再放到陽澄湖裡浸泡一段時間,最後打撈上來冒充「陽澄湖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