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萬平方千米的亞馬遜平原,物產豐富,為何卻不受人稀罕?
在地球不多的地方分布著峽谷、谷地、盆地、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等,如果要說哪一種地形最適合人類居住,必然會選擇平原,因為平原更適合人類的聚集和建築物的建造,甚至連農作物的種植,平原也比其它地形更適合,也正是如此,平原佔據了很多國家的核心區域,比如在我國,就有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等,而其中的華北平原更是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我國人口和耕地面積的1/5都在華北平原上。
從華北平原,我們看出,如果一個國家有一個優良的平原,那麼對這個國家的發展將有莫大的好處,但是在地球上卻有一個特例,這個特例就是被稱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衝積平原——亞馬遜平原,亞馬遜平原位於南美洲北部,其橫跨了巴西、秘魯、哥倫比亞和玻利維亞四國,它的面積達到了560萬平方千米,而且由於其氣候適合動植物生長,因此在亞馬遜平原物產豐富,地球上許多特有物種在這裡就佔了1/3,但就是如此的一塊寶地,按理說會被人類搶著去佔有,但事實卻並不如此,這裡並不受人稀罕,在這麼大的一塊地方,僅僅生活著1500萬人左右,這又是為何呢?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亞馬遜平原不受人稀罕的主要原因卻是如下幾個,首先亞馬遜平原屬於原始的熱帶雨林,因此這裡的氣候非常溼熱,雖然溼熱的環境適合動植物生長,但卻非常不利於人類居住,人類在溼熱的環境長時間生活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其次亞馬遜平原有著大量的樹木,這些樹木每年吸收了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並產生了氧氣,而如果人類要在這大面積生活的話,必然需要砍伐大面積的樹木,這對全球的環境破壞將是非常嚴重的,因此沒人敢做這件事。
正是因為上面說的原因,所以全球都有個共識,就是要保持亞馬遜平原的原始,並且儘量少受到人類的幹擾和破壞,只有這樣做,對地球甚至人類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