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還在全球肆虐,除了中國和其他幾個少數國家基本恢復正常之外,大部分地區依舊活在高風險感染新冠的情況下。新冠疫情的泛濫不僅對世界造成難以估計經濟損失,更是讓很多人擔心,可能會導致基本生活都無法得到解決,特別是糧食問題上,「全球會陷入大規模缺糧食」的聲音一直都活躍在世界上
而這股聲音,也隨著時間從國外傳到了國內,前段時間國家提倡節約糧食的口號,被人誤讀為缺糧的先兆,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事實上,這個問題對於我國來說根本是無稽之談,因為每年我國糧食都處於增長階段,而且近些年來也風調雨順無大旱之災,最主要的是我國還擁有著世界最肥沃的土地——東北平原
東北平原與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被稱為我國三大平原之一,其中東北平原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那麼它的面積到底有多大呢?東北平原南北長約1000千米,東西寬近400千米,面積達到35萬平方千米
相比較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海面積來說,上海面積為6340平方千米,換算下來,一個東北平原大約等於57個左右上海市。而其中上海人口為2400萬人左右,如果不考慮任何其他因素情況下,整個東北平原最多可以容納100多億人口,把整個世界人口裝到東北平原上也還有餘的
除此之外東北平原北起嫩江中遊,南至遼東灣,橫跨了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四個省份,也與松花江、烏蘇里江等江河接壤,對於植物的生長來說,無論是灌溉和機械化都十分方便,如此大規模能夠種植糧食的土地在世界上都可謂是十分罕見
在世界上有一些平原雖然面積廣、大,但具有其土地肥力低、氣候乾燥等不利因素,用來種植莊稼,其產量並不高。但東北平原卻不這樣,東北平原的土地不僅多廣,而且十分肥沃,其大部分土壤都是種植莊稼十分優渥的黑土,無論是莊稼生長速度、質量、數量都比普通土地好很多
而且東北平原還有一個特點,這裡地廣人稀、人少地多,其平均海拔在200米左右,大部分地區都是衝積平原和臺地,因此十分適合現代化農業種植,即使用大規模機械代替人力勞動。這樣不僅能夠節約時間和成本,還能提高收益,為中國農業邁出現代商業化奠定了基礎
並且因為東北平原處於溫帶和暖溫帶範圍內,每天日間溫度在23-25度左右,並且植物能夠接收到的光照時間也達到了12h以上,而這也造就了東北平原產出的糧食的優質口感,所以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市面上東北大米不僅價格低口感還好的原因了。
這麼一塊優渥的土地,當然也得到了國家級重視,依靠著東北平原的存在東北四省每年產量率能佔到中國的三分之一以上,並且數量還在逐步增加,比如黑龍江已經多年產糧量達到全國第一,如2019年時,其產糧量就達到了7500噸以上,山東也達到了5300萬噸以上的產糧量
因此無論怎麼重視東北平原的糧食安全都不為過,我們也可以毫無顧忌地誇讚東北平原為我國最肥沃的土地。但事實上,東北平原不僅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大豆、畜牧業生產基地,也還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鋼鐵、機械、煤炭基地。這足以可見東北平原除了土地肥沃外,其自然資源也相當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