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年輕時去過羅馬,心裡就會有一場盛宴,無論你將來去哪裡,它都不會消失。」據說把ROMA的字母倒過來寫成AMOR,就是拉丁文「愛」的意思。也許對一個旅行者來說,這是一個魅力不可抗拒的城市。羅馬——世界之都、永恆之城,是所有道路通向的地方,2500多年來一直縈繞在我們心頭。
羅馬是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世界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永恆之城」、「萬城之城」之稱。羅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歷史博物館」,聖彼得大教堂。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雖然它有一小部分重要的藝術收藏,但它是天主教教堂中最神聖的地方之一。大教堂共有五扇門,最右邊的門是聖門,在聖年裡每25年才有一次,門兩旁的檢閱(左)和君士坦丁(貝爾尼尼所創造)騎士雕像。
「中門」,原聖彼得大教堂的大門,由費拉特於1445年建成,故又稱費拉來特門。這是聖彼得大教堂最古老的門。從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六個浮雕是:正襟危坐的基督。雙手放在胸前的聖母。執劍肅立的保羅。聖彼得給籌劃鑄造這扇銅門的教皇尤金四世交付鑰匙。視死如歸的聖保羅在等待判決。聖彼得要求倒著釘在十字架,以免和耶穌的殉道方式相同。
當你進入教堂時,首先讓你驚嘆的是它驚人的規模。它最著名的作品是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它是南長廊上的第一個小教堂:聖母瑪利亞抱著死去的耶穌。這座雕像於1972年被毀,現在由防彈玻璃保護起來。在教堂中央,一個十字架矗立在祭壇上,上方是貝爾尼尼設計的青銅華蓋。華蓋由四根螺旋柱支撐,並用萬神殿的青銅鑄就。華蓋籠罩教皇祭壇,而教皇祭壇之下則是聖彼得的陵寢。教皇是唯一允許在祭壇上助祭的人。
面朝華蓋,你的右後方是一尊13世紀的寶座上的聖彼得雕像,很多人排隊去摸他的右腳,因為摸他的右腳能帶來好運,所以他的右腳已被朝聖者的親吻磨得很光滑。祭壇往上119米高處是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如果你正對著祭壇,在你右邊中殿的盡頭有一個電梯和樓梯通往拱頂的一層。右邊的隊伍是買票去圓頂的。從那裡,有一段樓梯通向一個升高的鼓和走廊,還有一段更陡、更窄的樓梯通向最高的圓頂,可以俯瞰羅馬城。很值得一試,但那是一段又長又累的攀登。
左邊是參觀聖彼得地下洞窟。在進入洞穴之前,有一個小噴泉,裡面有冰凍的水供飲用。洞穴內部不能拍照。自10世紀以來,它一直被奉獻給聖徒的禮拜場所以及國王、王后和教皇的墓地。地下洞窟的出口在面對教堂的左腰處,在返回教堂的正門之前,有兩組駐紮在那裡的瑞士衛兵迎接。藍色和橙色的制服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自1506年以來,瑞士警衛一直在梵蒂岡,主要是為了保護教皇的安全。他們都是來自瑞士的天主教徒,且必須誓言對教宗的忠誠。
米開朗基羅的《聖殤》:聖母瑪利亞將死去的耶穌抱在懷裡。作品中聖母瑪利亞被描繪成一個端莊美麗的女孩,因為米開朗基羅認為聖母瑪利亞是純潔和高貴的化身,所以她必須永遠年輕。據說完成這尊雕像時米開朗基羅還是一個毫無名氣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當時人們看到這座雕塑時都認為是某位大師的傑作,米開朗基羅一氣之下就在聖母瑪利亞的腰帶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它也因此成為米開朗基羅唯一署名的雕塑作品。
大圓頂下方是貝爾尼尼於1624年至1633年設計建造的青銅華蓋。這是教皇的大祭壇,也是貝爾尼尼在聖彼得大教堂的第一件作品。臺四周是馬德諾設計的雲母欄杆,前面半圓形圍欄上點有99 盞長明燈晝夜不息;祭臺的正下方是聖彼得的墓穴。
祭臺最重要的部分是顯示大廳裡,總高度30米,由四個20米高銅列成螺旋鉸鏈形式,每個柱子分為三種:下節由絳色的、形似麥芽糖的、螺旋形線條雕刻而成,中節和上節全部由橄欖葉裝飾,無數飛舞穿梭的小蜜蜂穿插點綴在枝葉間,這正是當時的教皇烏爾班八世的徽章和象徵。
四根青銅柱子支撐著一個巨大的銅鑄華蓋。在華蓋的中央是一隻白鴿,象徵著指引教皇的聖靈。天篷的四個角上都刻著守護天使。在守護天使之間刻著一對小天使,有的高舉彼得的三層皇冠和兩把鑰匙,有的在戲弄保羅的經卷和寶劍。在四根銅柱頂上,又有四根鳳尾狀的銅柱,它們的四腳扎在下面的四根大鉸鏈銅柱頂上;四根鳳尾狀的銅柱頭合攏,上面共同支撐著一個銅球,球上豎立一個十字架。
由米開朗基羅設計的中央圓頂高119米,直徑為138英尺(1英尺約30.5釐米),據說米大師為了設計這個穹頂,還特別去佛羅倫斯學習了聖母百花教堂的穹頂,並發出讚美,「我可能建得比它大,但卻不可能建的比它美」。在大廳的盡頭是另一件由貝爾尼尼於1647年至1653年完成的令人驚嘆的作品——聖彼得寶座,它由一把鍍銅的大木椅和一組巨大的金青銅雕塑組成。扶手兩邊各刻有一對天主教醫生,分別代表羅馬天主教和希臘東正教。椅背上則是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
寶座上方有許多小天使圍繞著燦爛的太陽圖案,而太陽是整個雕塑的中心——象徵著鴿子的精神,鑲嵌著一塊圓形的彩色玻璃;透過西邊斜斜的陽光透射,栩栩如生,展翅飛翔的白鴿仿佛在向你飛去。這把木椅通常被認為是聖彼得真正的寶座,但實際上它是875年卡洛林王朝國王查理二世送給教皇的禮物。(如果喜歡小編的文章請點上方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