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新的氣象。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這句話用在IT界,真的是再合適不過了。中國電信的帶寬擴了,各個ISP的上網費降了,
電腦配件的價格便宜了,我們網民終於可以少花錢了。春節過後,借著節日的喜慶我們又聽到了一個好消息:令網民翹首期盼的中國互聯
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中文通用域名正式開始使用了。
記者獲悉,CNNIC的中文域名的解析工作已正式開始提供。通過CNNIC技術人員的努力,對於「中文.cn」的中文域名已經可以正常解析。用戶可以通過「http//信息產業部.CN」訪問信息產業部的網站,而無需進行任何更改。對於「中文.中文」的中文域名(目前CNNIC推出的純中文域名共包括「中文.中國」,「中文.
網絡」和「中文.公司」三個種類),廣大網民在安裝了由CNNIC提供的中文域名客戶端後,也可以實現中文域名的正常訪問。
針對中文字符有多種編碼標準(GBK,BIG5,UTF8等),用戶使用環境比較複雜這一特點。CNNIC將每一條域名均以這三種編碼格式保存,這樣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只使用自己本地編碼格式(大陸用戶常用GBK,港臺用戶常用BIG5,Win2K用戶則使用UTF8)來發送域名解析請求,而無需在各種碼制間進行轉換。這無疑為促進大陸和港臺地區的互通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另外,由於CNNIC的中文域名默認後綴為「.中國」,因此用戶一旦安裝了CNNIC中文域名客戶端軟體,那麼在使用中文域名時可以省略「.中國」後綴,如在瀏覽器地址欄鍵入「信息產業部」,便可成功訪問信息產業部的網站。
當然,如果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的ISP安裝了中文域名相應的中文域名解析軟體,則該ISP的用戶就可以直接使用中文域名,而無需下載客戶端軟體了。很多ISP服務商也把提供中文通用域名解析看成為用戶提供的又一項重要的增值服務,積極地與CNNIC配合進行中文域名推廣和應用工作。
中文域名解析工作的開始,是中文域名發展中又一個裡程碑,它是中文域名進入實用階段的一個重要標誌。這無疑將極大地促進個人、企業以及政府的「上網」進程,進一步加快國家信息化、網絡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