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中文域名的故事

2020-12-02 中國科學院

  域名,被形象地稱為「計算機的門牌號」。一直以來,英文始終是網際網路資源的主要描述語言,域名也不例外。自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起,多名中國網際網路專家致力於推動中文域名國際標準的制定,終於讓「計算機門牌號」用上了漢字。

  20年來,中文域名作為中華文化象徵植入網際網路,其艱難的步伐正像一部劇情曲折的電影。

  如今,中文域名的普及和發展已深深影響了我國在國際網際網路社群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國家頂級域名「.CN」出現的「.中國」域名,向國際社會鄭重地宣告了我國的信息主權。

  艱難起步

  網際網路興起中國力量

  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國際網際網路。同年,.CN域名伺服器回歸中國。三年後,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成立。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研究員錢華林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起當時的情景:7個人、一間辦公室、滿地電線、一臺和臺式機主機箱差不多大的伺服器……

  儘管設備相對簡陋,但CNNIC的成立,意味著全球根域名系統升起了一面中國國旗,幾代中國網際網路技術專家建設國家頂級域名系統的心願終於實現。

  中國毫無懸念地成為全球網民最多的國家,已經足以成為網際網路大國。然而,由於語言的限制,中國卻一直無法勝任網際網路強國的稱號——網頁是中文的,瀏覽的內容是中文的,但作為網際網路基礎服務的域名卻是英文的。

  「對於以中文作為母語的全球華人而言,英文始終是『外來的和尚』。」CNNIC負責人李曉東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使用中文域名和中文電子郵件將有助於增強民族感和文化認同感,促進世界範圍內華人社群文化和語言交流便利性。」

  自那時起,CNNIC的網際網路專家就開始致力於中文域名的申請及國際標準的制定。

  據李曉東回憶,由於中文的特殊性,在申請「.中國」域名時,首先要解決的是「中國/中國」簡繁體等效的問題。「這個在國人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卻為中文域名寫入全球根域名體系設置了諸多障礙。」他說。

  2000年,CNNIC聯合港澳臺地區的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TWNIC、HKNIC、MONIC)在北京正式發起成立了中文域名協調聯合會(CDNC)。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的網際網路工作者有了互動平臺,共同制定中文域名技術標準和註冊管理規範,協調相關國家和地區中文域名的運行,並與國際網際網路組織積極開展交流與合作,以儘快制定和推出有關國際標準。

  針對這個問題,就算CDNC內部也經過了多次激烈的討論。

  「我印象中最艱苦的一次,是一個禮拜之內連開兩次會,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的專家都跑到北京開會,一起商量解決方案。」李曉東說,「會上大家爭論的口沫橫飛,甚至有些真的是拍案而起,都是想找出一種解決方案,來消除分歧。」

  解決方案最終成功推出,讓整個國際網際網路界頗為意外。「我們能這麼快統一起來,為類似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很好的榜樣。」李曉東說。

  2004年4月,CNNIC聯合TWNIC、JPNIC、KRNIC制定了《中日韓多語種域名註冊標準》(編號RFC3743),這是國內第二個網際網路國際標準,該標準主要為解決多語種域名上網中漢字簡繁體等效問題提供科學完善的技術方案。RFC3743是中國對世界網際網路異體字等效互通技術作出的貢獻。

  漢語使用者的力量和聲音引起了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會議(IETF)的關注。IETF向CNNIC發出了邀請函,開啟了中國制定國際標準的莊嚴時刻。2001年3月,CNNIC技術專家首次代表中國赴美國參加第48屆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會議。

  會議並不像想像中那樣順利,300多名參會者中,只有3個中國人,錢華林便是其中之一。「沒有一個外國專家願意耐心聽我們解釋中文域名的價值。」會議的場景給錢華林帶來了難以名狀的挫敗感。

  這樣的挫敗感也在中國技術專家心裡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多次國際大型會議上,只要中國參會者呼籲推進中文域名,便有人會提出刁難的質疑——如果多語種域名真的實施了,對於以英語為母語的用戶來說,在地址欄出現的其他文字就像是亂碼一樣無法辨識,這難道不是對網際網路的分裂嗎?

  在李曉東等多名網際網路專家的回憶裡,中文域名起步階段充滿了艱辛。正是專家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包括簡繁體等效解決方案、部署與實施政策等方面的斡旋,才讓中文域名逐步走上了世界網際網路的舞臺。

  突出重圍

  中國專家參與決策

  在網際網路界,國際網際網路名字與編號分配機構(ICANN)擁有全球網際網路的最高決策權,經常被視為「網際網路世界的聯合國」。中文域名究竟能不能在網際網路中使用,也需要依賴ICANN的決定。

  李曉東等人作為代表先後前往肯亞和美國參加ICANN會議,與國外同行做大量的溝通工作,其中包括簡繁體等效的解決方案、部署與實施的政策等方面的斡旋。

  但是,ICANN的理事職位一直由歐美日等網際網路發達國家的代表擔任。擁有網民人數僅次於美國的中國,儘管多次參會,卻在ICANN中一直沒有擁有決定性的發言權。

  直到2003年6月,錢華林成功當選ICANN理事會理事,任期三年。中國專家終於能夠參與國際網際網路決策。

  錢華林是中國網際網路重要的開創者之一。20世紀90年代初,錢華林在世界銀行貸款重點學科項目「中關村地區教育與科研示範網絡(簡稱NCFC)」擔任技術負責人,該項目最終搭建的示範網絡,正是中國網際網路的雛形。同時,也正是經過他在國際會議上的多次呼籲,最終實現中國正式接入網際網路。

  今年3月,錢華林入選國際網際網路協會(Internet Society,ISOC)評選的「網際網路名人堂」,成為繼中科院原副院長胡啟恆院士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從此,中國作為網際網路大國,在國際網際網路界擁有了自己的發言權。中國專家為推進中文域名的努力逐漸突出重圍,特別在國際標準制定上嶄露頭角。

  2006年,CNNIC主導成立了IETF(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郵件地址國際化標準工作組(EAI),由李曉東擔任聯合主席。這是首個由中國人擔任聯合主席的IETF工作組。

  兩年後,IETF正式發布了郵件地址國際化的三個核心標準:RFC5335、RFC5336和RFC5337。其中起核心作用的RFC5336《SMTP擴展支持國際化郵件地址》由CNNIC主導制定。

  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專家的參與,「.中國」寫入全球根域名系統的技術難題或國際標準問題逐一化解。在2009年召開的ICANN第36屆年會上,ICANN表決通過了《「.中國」等非英文域名後綴快速通道實施計劃》,以「.中國」為代表的非英文域名的國際申請和全球部署將正式進入「快車道」。

  2009年底,CNNIC代表中國正式向ICANN遞交了簡、繁體「.中國」域名國際申請。

  2010年6月,在布魯塞爾召開的第38屆網際網路名稱與編號分配機構(ICANN)年會上,ICANN理事會通過表決,「.中國」簡繁體域名入根國際申請完成所有評審環節。這意味著「.中國」簡繁體作為中文頂級域名,正式納入全球網際網路根域名體系。時任ICANN總裁兼執行長羅德·貝克斯託姆(Rod Beckstrom)會後表示:「這一決議對全球華人網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變化。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說中文,這意味著中國域名把潛在網民數量提高了10億人。」

  初嘗碩果

  中文域名前景看好

  經過多年積累,推動中文域名寫入全球根域名系統已經取得了多項實質性進展。

  2012年以來,CNNIC陸續推動發布了關於中文郵件(多語種郵件)的RFC6531、RFC6855和RFC6856等多語種郵件IETF核心技術標準。2012年6月,錢華林研究員正式發出首封多語種郵箱電子郵件。

  2013年4月,專注郵件技術研發的行業知名公司盈世公司(Coremail)在北京正式發布了首款支持國際化多語種郵箱電子郵件技術的商用軟體;今年7月,世界三大主流郵件開源系統之一的Postfix在其官方主頁發布可支持IETF多語種郵件協議標準的Postfix新系統;8月,全球郵件服務供應商谷歌也在其官方博客正式宣布支持多語種郵件IETF RFC6531等國際技術標準。

  如今,跨越全球的國際化多語種郵箱電子郵件經過4年多的運作和推廣,中文域名已經成為應用最早、註冊規模最大、應用人數最多的多語種域名,並已成為影響全球中文網際網路社群、擴大中文網際網路影響的基礎性資源。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中國網際網路技術專家構建的「漢語世界」已經開始讓全球華人受益。ICANN前執行長羅德·貝克斯託姆評價:「這是使用非拉丁文字的半個人類的一大步,例如整個亞非和世界其他講阿拉伯文、中文和韓文的地區。」

  網際網路技術專家認為,中文域名的使用,擺脫了僅限於26個拉丁字母網址的束縛,將大大有助於非拉丁字母語文國家網際網路的普及和利用,減少與拉丁字母語文國家的差距。

  自2010年以來,我國大部分中央和國家機關單位向政務和公益機構域名註冊管理中心報送了專用中文域名,其中超過半數的域名已正式註冊開通使用。例如,訪問中科院網站可直接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中科院.公益」。

  今年7月,中文新通用頂級域名「.公司」「.網絡」正式開放註冊,這是繼2010年「.中國」作為國家頂級域名、也是第一個中文頂級域名被正式納入全球網際網路根域名體系以來,中文頂級域名在全球戰略部署取得的又一重大進展。

  李曉東指出:「從國家戰略角度來看,推廣中文域名,將成為下一代網際網路域名的多樣化和深層次文化滲透主要發展趨勢,是能否抓住話語權的必要環節。」他認為,積極推廣中文域名將進一步方便中文用戶上網,縮小數字鴻溝,促進母語交流,增強全球華人社區的凝聚力,進一步強化「中文—中華民族的標誌」在世界網際網路溝通中的強勢地位,是我國在網際網路戰場上建設文化強國戰略的必要保障。

  十多年來,中國網際網路技術專家不僅推進了國際談判的進程,還將中文域名的種種複雜技術從實驗室推向了國際標準。未來,中文域名將建立起國際網際網路中名符其實的「漢語王國」。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4-08-22 第2版 中國.網際網路)

相關焦點

  • 一圖讀懂「中文域名20年」發展歷程
    說起域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麼中文域名呢?小度.中國……這些,都是中文域名,即含有中文字符的域名。中文域名還有著四大優勢特色——◆中文輸入,便於記憶,易於推廣傳播;◆顯著的中國標識作用,彰顯文化自信;◆為網民營造更安全可信的網際網路環境;◆提高網際網路國際網絡空間治理話語權。
  • 一圖讀懂「中文域名20年」
    >平時大家上網輸入域名可能大都以英文域名為主中文域名你有試過嗎?>……這些,都是中文域名即含有中文字符的域名直接輸入這些域名一樣快速進入網站!中文域名有四大優勢特色◆中文輸入,便於記憶,易於推廣傳播;◆顯著的中國標識作用,彰顯文化自信;◆為網民營造更安全可信的網際網路環境;◆提高網際網路國際網絡空間治理話語權。
  • 一圖讀懂「中文域名 20 年」發展歷程
    說起域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麼中文域名呢?中國移動 . 中國招商銀行 . 中國世博會 . 中國迪士尼 .中國藍天救援 . 中國中國網際網路基礎資源大會 . 中國fifa. 中國小度 . 中國……這些,都是中文域名,即含有中文字符的域名。
  • 谷歌瀏覽器支持中文域名
    核心提示:谷歌昨日面向全球100多個國家推出的「谷歌Chrome」瀏覽器,不僅第一時間提供中文版,並且無障礙支持「.cn」中文域名 谷歌昨日面向全球100多個國家推出的「谷歌Chrome」瀏覽器,不僅第一時間提供中文版,並且無障礙支持「.cn」中文域名。
  • CNNIC正式提供中文域名解析服務
    中國電信的帶寬擴了,各個ISP的上網費降了,電腦配件的價格便宜了,我們網民終於可以少花錢了。春節過後,借著節日的喜慶我們又聽到了一個好消息:令網民翹首期盼的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中文通用域名正式開始使用了。  記者獲悉,CNNIC的中文域名的解析工作已正式開始提供。通過CNNIC技術人員的努力,對於「中文.cn」的中文域名已經可以正常解析。
  • 緊抓大健康產業東風,中文域名布局發展新格局
    隨著中國經濟與醫療的發展,中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目前,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為2.12億,到2050年將達到中國民眾日益增加的健康需求和不斷出臺的關於大健康政策,都促進中國大健康行業的發展。 因為慢病而引起的疾病負擔佔中國整個疾病負擔的70%,但是這些慢病是可防、可控的,正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不注意、生活方式不健康這些慢病才會發生,發生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慢性疑難不治症。
  • 域名的種類及分類
    中文域名格式如下:各級域名長度限制在26個合法字符(漢字,英文a-z,A-Z,數字0-9和-等均算一個字符);不能是純英文或數字域名,應至少有一個漢字。」-「不能連續出現。、中文域名、日文域名和其他語種的域名;2、按域名所在的域的不同劃分頂級域名、二級域名;.com域名是使用最早也最廣泛的域名。
  • UBNT微博回應:中國官網啟用短域名ui.com.cn
    西部數碼(west.cn)5月10日消息,昨天我們在微博上分享了精品兩字母域名UI.COM被美國上市公司Ubiquiti Networks(優比快)收購的消息。今早小編就收到Ubiquiti官方微博評論,稱其中國官網已啟用了短字母域名ui.com.cn。
  • 中國域名報告:我國域名伺服器超半數不安全
    中國各級域名服務系統中的權威域名伺服器中,53%開啟了遞歸查詢功能,遠大於世界各級域名伺服器31%的遞歸功能開啟比率,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這說明中國的各級域名服務系統配置方式存在問題。   圖 8 遞歸域名服務系統地域分布(二)所屬運營商對中國境內的遞歸域名伺服器進行運營商級的細化,62%以上的遞歸域名伺服器分布在中國主流的運營商內,其中中國電信擁有的遞歸伺服器數量最多,佔全國遞歸域名伺服器總量的21%以上。
  • CNNIC海外中文域名認證註冊服務機構
    CNNIC海外中文域名認證註冊服務機構更新時間:2012-02-19 18:43:21  全部註冊服務機構列表:(排名不分先後,按公司名稱排列)1.
  • 非中國域名縱橫談(1)有多少數量(種)
    下面分為三子類:1、支持組織類域名(sponsored域名):共有13個,即.AERO,.ASIA,.CAT,.COOP,.EDU,.GOV,.INT,.JOBS,.MIL,.MOBI,.MUSEUM,.TEL,.TRAVEL2、基礎組織域名(infrastructure域名):僅有1個,即.ARPA3、類別域名(generic域名),共有7個
  • 釘釘成功搶走百度雲大將,但域名卻不相上下!
    張志琦,不僅曾在百度雲身居高職,也曾為SAP 中國區副總裁。他擁有著深厚的銷售背景,當年百度雲初期的大客戶都是他和原百度雲總經理尹世明共同帶進來的。張志琦豐富的客戶經理對於釘釘拓展市場有一定的優勢,這也許正是釘釘看重的。在明面上,釘釘似乎略勝一籌,百度雲損失了一枚曾經的大將(實則一大批客戶)。但除了人才的選用上有所競爭,雙方在品牌域名的選用上是否也不相上下呢?
  • 大格局 · 新未來:第二屆中國域名發展大會幹貨必讀
    2017年1月10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中國網際網路協會、ICANN北京合作中心協辦的第二屆中國域名發展大會即將在北京新世界酒店盛大召開。量是大於了4千萬,其中.CN超過了2000萬,中文域名超過了100萬、投資交易也非常的活躍超過了80億。
  • .TK後綴免費頂級域名註冊(附教程)
    DotTK提供yourname.TK的免費頂級域名,網站有簡體中文版,具有很多年的歷史,應該是最先免費的頂級域名了!過去曾經屏蔽中國用戶IP,最近發現中國大陸地區已經重新可以訪問註冊.TK域名了!(.TK是南太平洋島國託克勞的國家域名)免費註冊一個帳戶可以任意申請.TK域名,支持域名轉發(可隱藏原URL)、電郵轉發、A記錄解析、CNAME別名記錄、MX郵件記錄、設置DNS伺服器等服務。另外還有很多看起來不錯的域名是不免費的,要交費才能註冊使用!
  • 域名資訊:「面部瑜伽」48萬成交;日文域名「白飯」交易價近18萬
    海外域名交易平臺sedo最新一期的交易榜單更新了,此次領跑榜單的是一枚英文組合域名faceyoga.com,該域名以55,000英鎊成交,折合人民幣48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交易榜上前三還有一枚日文域名,其交易價近18萬左右,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情況吧!
  • 百度申請Facemoji、Simeji商標 域名早被搶註
    近日,筆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官網中國商標網查詢時發現,百度國際事業部旗下兩款輸入法產品於2018年年底著手申請了國內商標,相關產品為Facemoji、Simeji。據悉,與不少中國出海應用只在發展中國家開拓市場不同,如今Facemoji輸入法在美國和法國市場已經初具規模,而Simeji輸入法則將百度語音識別技術從中文遷移到日語成為日本市場上唯一支持語音輸入的輸入法,並且有著數千萬用戶群體。
  • 給「國家頂級域名掀起掘金熱」潑點冷水
    * 國家頂級域名受推崇:由於很多國家的頂級域名同時還是認知度較廣的單詞或符號,使之具備了很高的商業價值,而出售這類域名的活動也早已有之……現在 , .me、 .tv、.co(哥倫比亞)等國家頂級域名卻逐漸開始加大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力度。* 兩大原因使然:一個原因是.com域名的短缺。
  • NamesCon域名盛會newg.tv專訪GMO註冊局CEO Hiro
    我們會讓更多人知道.shop域名是什麼,我們需要讓更多的人看到.shop,我們需要更多的人購買.shop,我們會參加、贊助許多相關的活動,我們會更加緊密的跟我們中國的合作夥伴——中國的註冊商,電子商務平臺,這樣就有更多的人在網際網路上看到.shop。我們今年在中國會有非常多的市場營銷舉動。newg.tv:關於.inc的申請情況如何呢?
  • 【中國科學報】世界山茶屬植物品種資料庫正式開通
    【中國科學報】世界山茶屬植物品種資料庫正式開通 2019-05-23 中國科學報 高雅麗 【與此同時,資料庫處理了2000餘個棘手的異物重名問題,歸併了24000餘個異名、中文別名,處理了日文品種名長音符號不規範、混亂使用等長期存在的問題。庫中山茶屬名稱符合《國際栽培植物命名法規》等相關規範。  據了解,該資料庫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成員為核心,組建了國際團隊進行分工協作,建立了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協同的數據更新工作機制。
  • 網際網路上24個「可單可雙」的拼音域名
    中國拼音很神奇,一個拼音下能夠組合成多個漢字,然而,在這些奇特的拼音當中,一個完整的拼音還能夠拆分成兩個獨立拼音,組成多個漢字詞語,這此域名如同動物界中的兩棲類,即可水生又能陸行,目前國內很多四字母拼音域名中就有很多「可單可雙」,你有發現這些域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