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映亮「大愛唐山」金色名片
圖為社區志願者到養老院慰問老人。資料片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行走在唐山,稍加留意,就會看見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有的戴著小紅帽,有的穿著紅馬甲,或熱心於社區服務,或在主幹道口協助文明出行……這是唐山隨處可見的風景。
唐山,一座被譽為「留住雷鋒」的城市。從城鎮到鄉村,從街道社區到機關學校,學雷鋒志願服務精神早已融入唐山人的心田。無數唐山志願者為這座英雄的城市奉獻著無私的愛,是「大愛唐山」這張金色名片最美的繪畫者。
今年12月5日是第31個「國際志願者日」。從年初起,我市開展了「大愛唐山·讓我的愛陪伴你」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們以飽滿的熱情服務2016唐山世園會和抗震救災40周年紀念活動,積極開展共產黨員學雷鋒、鄰裡守望「十個一」志願服務活動,讓更多唐山人體會到了「大愛唐山」的溫暖,更多外地人感受到了鳳凰城的真情。
志願服務之花開遍鳳凰城
我市是全國開展志願服務較早的城市。1993年,唐山形成了有建制的志願服務組織;1994年,在河北省內率先成立志願服務中心;2003年成立市志願者協會。
唐山志願服務經歷了由自發到自覺,由鬆散到有序的發展階段,服務內容不斷擴展,服務功能不斷深化,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已構成青年志願者、巾幗志願者、共產黨員志願者、紅十字會志願者、大學生志願者、老年志願者、文化志願者等多層次的學雷鋒志願服務組織體系。如今,全市註冊志願者人數已達45.8萬餘人,志願者隊伍涵蓋了公務員、青年、學生等20多個社會領域。
僅今年我市就開展了一系列「大愛唐山·情暖鳳凰城」志願服務活動,通過「共產黨員在行動」「鄰裡守望志願服務活動」「文明交通志願服務行動」等,把志願服務延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全市各級黨組織建立黨員學雷鋒志願服務隊千餘支,累計註冊黨員志願者36.2萬人,深入569個社區,開展文化體育、醫療保健、應急救援等志願服務活動。全市569個社區通過鄰裡相伴、鄰裡相攜、鄰裡相幫、鄰裡相扶、鄰裡相助5種形式,使全市1.2萬餘名空巢老人、2806位殘疾病困兒童得到志願者「一對一」或「多對一」的生活幫扶,52萬農民工和6萬殘疾人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關注。每日早、晚交通尖峰時段,志願者們在城區主要交通路口開展文明勸導志願服務,全市320個單位、3萬多名志願者參與活動,開展文明勸導志願服務5萬餘次。
志願服務體現特有的人文關懷
「這裡的一花一草,是那麼婀娜多姿,那麼富有生命力,世園會真的太美了!」今年7月26日,22名地震截癱患者在唐山供電公司青年志願者的幫助下,興致勃勃地在世園會熱帶植物風情館、國內園、水幕噴泉、丹鳳朝陽廣場等景點看了又看,不停讚嘆著眼前繽紛的美景。
在唐山康復村居住的大地震截癱患者心中,唐山供電公司青年志願者服務團隊的隊員們是最貼心的人。自1993年12月以來,唐山供電公司團委組建了青年志願者服務團隊,與康復村結成了常年的幫扶對子。除了定期深入到村民家中,為村民們提供日常便民志願服務外,他們還給每一名康復村村民發放志願服務愛心聯繫卡,只要村民一個電話,青年志願者們總是第一時間上門。青年志願者還精心組織了「輪椅攀山看唐山」「輪椅踏春遊南湖」「輪椅攬勝閱新城」等大型活動,用輪椅將康復村的地震截癱患者抬上鳳凰山山頂、推到世園會現場,讓他們在領略美景的同時,感受唐山翻天覆地的變化。22年過去了,儘管供電公司的青年志願者換了一茬兒又一茬兒,但他們對康復村的志願幫扶卻始終沒有間斷過。
唐山是一座獨特的城市,經歷了世所罕見的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地震雖然過去,但地震給個體造成的心靈創傷並不會輕易消失,仍需要社會更多關愛來幫助彌合。唐山的志願者們通過特有的服務來體現對特殊人群的人文關懷。
每逢「7·28」來臨之際,我市都會開展相關志願服務活動。今年恰逢紀念唐山抗震救災40周年,7月20日至8月1日,在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黨員志願者、公務員志願者、青年志願者等聚集在一起,舉行了「愛心同行·文明祭奠」活動,為前來祭掃的市民提供文明引導、電腦查詢、書寫輓聯等志願服務。在地震罹難者紀念牆前,志願者攙扶著老年人,幫助他們在紀念牆上尋找親人的名字,用愛心撫慰他們心中的傷痛;志願者手拉著少年兒童,為他們講述曾經的歷史,唐山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實現了鳳凰涅槃的重生,作為唐山人應該懂得感恩,長大應該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回報社會。
在日常生活中,志願者們也為經歷大地震浩劫的人們送去社會的關愛。在路南區學南雙新二社區,志願者們時常來到殘疾居民翟文明家中,為他打掃房間,與他交流、談心,幫助他解決生活中的難題。路北區街道祥富裡社區、翔雲西裡社區的志願者們關心轄區內經歷過地震的老年人,醫療志願者為他們進行健康檢查,講解日常保健的注意問題和用藥知識。翔雲西裡社區志願者們來到他們長期關照的付長林老人家中,與這位因地震致殘的退伍老軍人促膝談心,了解老人的需要。市人民醫院醫療志願者來到康復村,為地震殘疾人開展義診、義治、心理諮詢等志願服務。文化志願者們把「紅色經典電影歌曲」送進常記功臣養老院,表達對老軍人、革命功臣的深切敬意。「冀東文藝三枝花」慰問演出活動,為截癱療養院老人送去深情問候……
志願服務「高標準」笑迎八方賓朋
今年,唐山迎來許多盛事,2016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地方領導人會議、河北省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抗震40周年紀念活動、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十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等一系列大型活動的舉辦,令唐山成為海內外矚目的焦點。人們在驚嘆涅槃的鳳凰城在40年後向世界展示出無與倫比的魅力的同時,也沒有忘記那些默默在幕後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們。
「Welcome to Tangshan」,在世園會現場,志願者流利的口語讓一位來自英國的朋友立刻拋掉了語言溝通障礙的苦惱,開心地笑了起來。作為世園會籌備工作的重要內容,志願者服務工作按照會務禮儀、接待引領、外語翻譯、溝通聯絡、園藝知識講解、應急協調等內容,分類別組建了專業青年志願者隊伍。為確保世園會舉辦期間志願者服務順暢、有序、高水準,我市首次採取了報考招錄的新模式來選拔志願者。通過聯合市內7所高校建立7個志願者工作站,對報名的大學生進行招聘,大學生們只有通過了筆試、面試的層層篩選,才能成為世園會志願者。另一方面,我市面向全社會公開招募,經過網絡測試、面試環節的選拔,從數以萬計的報名者中,選出200人加入到世園會入場服務志願者隊伍中。
選拔出來的志願者進行「線上+線下」雙向學習,接受省情市情、應急處置、急救常識等7個事例性網絡培訓課程,學習世園會知識、日常禮儀、管理制度、行為規範等內容,並進行實戰訓練、應急處理、組織協調及語言表達能力培訓,確保服務質量。
世園會舉辦期間,在各大展園、場館和活動現場,人們看到標識鮮明的志願者服務崗亭,佩戴唐山世園會志願者徽章、統一著裝的志願者分散在世園會會場的各個場所,為來賓提供線路引導、常識應答、應急救援等服務。在閉幕式上,志願者們優質的服務獲得了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秘書長提姆·布萊爾克裡夫的稱讚。
作為諸多盛會順利運轉的重要保障力量,據統計,全市志願者全年上崗服務累計達到6.44萬人次,服務總時長超過57萬小時,這些無私的付出成為辦好盛會乃至擦亮唐山名片不可或缺的部分。憑藉服務盛會的契機,我市志願者隊伍的服務水平、服務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志願者管理模式也更加成熟和規範。
拳拳愛心潤心田,涓涓暖流寫大愛。我市把志願服務與創新社會治理結合起來,與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大力推進志願服務活動制度化,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各地特色的志願服務模式和制度,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如今,爭做志願者逐漸成為市民的一種生活方式,文明城市唐山正注入越來越多的「道德滋養」,實現著文明的升華。
記者 趙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