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瑜(左)與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合影。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尋找廣州好人
廣州人身邊的平民英雄
從一次獻血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再到成為一名為造血幹細胞工作提供志願服務的「五星級志願者」,公交車長周江瑜用最樸實的話來概括五年如一日的志願服務:「讓更多的人知道有這回事,讓更多的人有生的希望。」周江瑜常常在下班後到醫院看望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不僅如此,他還帶著兒子走近造血幹細胞的志願捐獻者,共同傳遞溫暖。在近日舉行的第七期「廣州榜樣」發布活動中,周江瑜一家被評為2019年十大「最美慈善家庭」。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盧夢謙、蘇贊
捐獻初衷:「我身體健康,希望幫到別人」
今年47歲的周江瑜,是廣州公交集團二汽溢通巴士分公司一名公交車長,同時,他還累計參加志願活動超600小時,被廣東省紅十字會授予「廣東省五星級志願者」稱號。
11年前,周師傅第一次獻血,「感覺自己身體很好,就想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到目前為止,周師傅參加無償獻血(全血)4次共1400ml,成分血(血小板)27次共54個單位(每個單位等於200ml獻血量),累計全血加成分血獻血量達12200毫升。
在獻血過程中,周師傅看到了許多患有白血病兒童的照片,「感覺他們需要我的幫助」,2010年5月,周師傅在骨髓庫中留下血樣。
2014年,周師傅接到一通電話,原來是北京一名白血病患兒的家屬通過中華骨髓庫在全國範圍內尋找移植吻合的志願者,最終找到了周江瑜。「我當時立刻就答應了,等了4年才配對成功,太難得了。」周師傅說。
為確保捐獻骨髓萬無一失,周師傅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生活上都小心翼翼,妻子更是為他制定了專門的食譜。每天下班後,周師傅在妻兒的陪同下堅持鍛鍊身體,為捐獻健康的造血幹細胞做準備。
2014年5月19日上午,周江瑜到南方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千裡之外一名亟待骨髓移植的白血病患兒帶去重生的希望。「不經意間得知那是個12歲的小男孩,之所以會留下血樣,就是因為看到患病孩子的照片,感覺像是圓了當初的心願。」周師傅說。
5年志願者服務生涯 用親身經歷為捐獻者加油打氣
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周師傅的愛心之路並沒有就此止步,他成為一名奔波於醫院間的志願者,為造血幹細胞工作提供志願服務。一有志願者要捐獻造血幹細胞,周師傅就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這些志願者們加油打氣。
據周師傅回憶,有一次,一位造血幹細胞的志願捐獻者正好是他的江西老鄉,他走進病房探望時,得知這位老鄉藉口外出旅遊,瞞著家人獨自跑到廣州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想到,家人從媒體的報導中得知他要捐獻造血幹細胞,擔心他身體受不了,不停地打電話來讓他放棄捐獻,讓這位老鄉心裡打起了退堂鼓。那時,距離周師傅捐獻造血幹細胞剛過去一年,他用親身經歷鼓勵老鄉,讓他放心。
為造血幹細胞工作提供志願服務過程中,周師傅加了很多微信、QQ群,群裡的人來自五湖四海,他們有的已成功捐獻,有的正等待配對,周師傅會跟大家分享他探望捐獻者的照片。「很多人因為不了解,會害怕,我告訴他們就像獻血小板一樣,他們就不怕了。」周師傅說。
每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都有一個編號,周師傅說他的全國編號是4000多,而之前去探望的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編號已經是9000多了,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並參與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此他感到很欣慰:「感覺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可以幫助到別人。」未來,周師傅的志願之路將會繼續走下去,實現「讓更多的人了解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件事」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