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雲南省分庫成立,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從零開始起步,經過17年努力,在全省各州市成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分站工作站,逐年大力開展宣傳、動員、採集等工作,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不斷增多,成功捐獻案例也在逐年增多,不斷傳遞著一種人間大愛精神。
全省9萬餘名捐獻者資料入庫
2003年8月12日,送水工人胡玉高捐獻了雲南第一例造血幹細胞,他說:「我獻出一點愛心,就有可能幫助他人獲得生命。」
2020年11月27日,小普這名90後等了6年,如願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雲南第232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這是一場感人肺腑的生命邂逅和生命接力,也是一場情滿人間的愛心傳遞。雲南省紅十字會造血幹細胞捐獻17年來,志願者和捐獻者隊伍不斷壯大,全省累計入庫捐獻者資料達9萬餘人份,截至今年11月27日,232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232條鮮活生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十字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面旗幟。紅十字精神——「人道、博愛、奉獻」這顆愛的種子已在雲南生根發芽,結出累累碩果。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愛心善舉。相比北京、山東、廣東等地而言,雲南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處於國內中等發展水平,至今已成功捐獻232例,造血幹細胞的成功捐獻需要太多緣分和幸運。」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雲南省分庫黃杰說。
現在捐造血幹細胞不再抽骨髓
「捐獻造血幹細胞到底是抽骨髓還是抽血液?」以前,很多人不了解造血幹細胞,擔心抽取造血幹細胞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覺得把骨髓提出來就等於把人體的精華抽掉了,對身體會有負面影響。現在,很多人了解了造血幹細胞的重要作用後,逐步轉變了意識,主動捐獻造血幹細胞,便會發現過去聽到的那些實際就是一種誤會和謠言,造血幹細胞的捐獻比想像的簡單很多。黃杰說,人體骨髓量與體重等因素有關,成年人骨髓量一般為3千克左右,造血幹細胞來源於骨髓,是所有血細胞和免疫細胞的起源細胞,具有高度自我複製和分化發育能力。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和發展,採用造血幹細胞移植成為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黃杰說,採集造血幹細胞有兩種方法:以前採用抽取骨髓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需要全麻或局麻,從捐獻者髂骨中抽取骨髓血;現在不需要抽骨髓了,像捐獻血小板一樣簡單,採用從外周血裡提取造血幹細胞,使用造血幹細胞動員劑藥物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大量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同時將其他血液成分回輸捐贈者體內。造血幹細胞的採集量是根據患者體重決定的,一般體重的,大約需採集10克的造血幹細胞(100毫升至200毫升混懸液)。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雲南省分庫辦公室主任章敏說,在採集完成後,一些輕微疼痛和不適將會消失。人體內的造血幹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正常情況下,人體各種細胞每天都在不斷新陳代謝,進行著生成、衰老、凋亡的循環往復,失血或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以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周至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一名捐獻者家屬說,她兒子在2012年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捐完造血幹細胞後第二年就結婚生子,至今身體非常健康。
如何成為一名志願捐獻者
●捐獻者可在常住地參加無償獻血的同時,填寫《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同意書》,並留取約8毫升血液,即加入中華骨髓庫。
●中華骨髓庫為每位新加入的志願捐獻者留有7天的靜思期,如在此7天內改變主意,立即通知所在地中華骨髓庫省級管理中心或當地紅十字會取消造血幹細胞捐獻。
患者如何申請造血幹細胞移植
●患者可以通過主治醫生或親自向所在省級分庫或國家總庫申請檢索查詢。查詢時需持本人人類白細胞抗原檢測報告,並填寫檢索申請。
●如果查詢到了配型相合的志願者後,則需要通過資質認定的移植醫院的主治醫生來進行申請。
記者黃河清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