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 激活器官捐獻卡 籤捐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18歲少年成年日送...

2020-11-26 北國網

  18歲少年在成年日 送自己3件特殊禮物

  樊思旭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攝影 林林

  樊思旭到流動獻血車無償獻血。 本人供圖

  無償獻血

  籤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18歲,你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成人禮?是一雙盼望已久的AJ籃球鞋,是一頓平時捨不得花錢吃的大餐,還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本溪第二高中高三·六班的樊思旭,送給自己的卻是3件舉世無雙的特殊「大禮」:

  踏上無償獻血車,擼袖獻血400ml;到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完成血樣採集,籤下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護士姐姐,我來獻血啦!

  9月13日上午,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長江路財富廣場的一輛無償獻血車迎來了一名特殊的獻血者,他就是本溪縣第二高中的樊思旭。

  「那一天是我18歲生日嘛,就提前預約了來獻血。」

  樊思旭告訴記者,之前自己就好幾次想要獻血,但是因為不滿18周歲都被拒絕了,因此才在18周歲生日這天專門來義務獻血。

  陪樊思旭來獻血的是本溪滿族自治縣心連心志願者團隊的幾名大哥哥大姐姐。他們介紹說:「別看樊思旭年紀小,卻已經是一名『老隊員』了,3年前就加入了團隊,和大家一起做公益。」

  因為年紀小,又是第一次獻血,護士建議樊思旭先獻200毫升,可他卻堅持要獻400毫升,「沒事,你看我這體格,抽吧,400!」

  看著鮮血從自己手臂上汩汩流出,樊思旭笑了,他知道,這些流出的鮮血一定會幫助到某個需要幫助的人。

  自己不在了

  器官還能幫助別人

  其實,這一天樊思旭迎來的,不只是第一次獻血。

  「回家打開電腦,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點開自己的器官捐獻登記卡,已經自動激活了。」

  原來,早在2019年夏天,樊思旭在打工的時候,就登記報名了器官捐獻。

  「暑假嘛,我去撫順找了家飯店打工,就是想用自己的勞動過兩個月完全獨立的生活,體會父母的不容易,鍛鍊自己唄!」

  就在這期間,樊思旭看到了有關器官捐獻的新聞,就登錄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瀏覽。「看到那麼多人因為器官捐獻獲得新生,還有更多人在等待,我就想幫助他們。」

  於是,樊思旭按動滑鼠,登記報了名。

  那一天,是2019年7月24日。因為還沒到18周歲,樊思旭被告知「登記內容需等報名人18周歲方可激活」。

  樊思旭說,因為這事,母親還訓斥了他一頓。

  那是幾天後,母親突然給他打電話:「你在外面都背著我們幹什麼了!別跟我裝傻,器官捐獻是怎麼回事?這麼大事兒,你連商量都不商量?」

  原來,樊思旭報名留的地址是家裡,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給他寄了份郵件,裝著「致志願者書」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知道瞞不住了,樊思旭就和母親嘮了起來:「人去世了,但器官能夠幫助其他人更好地活著,我覺得這非常有意義,我想去做,也希望得到你們的支持。」那一晚,母子倆聊了很久,父母終於接受了他的決定。

  希望我的血樣

  能挽救別人生命

  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樊思旭沒有瞞著父母。

  9月13日晚上,母親做了一大桌子菜,「說兒子一下子獻了400ml血,要給兒子好好補補。」樊思旭說,餐桌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也算是給我送行。」

  因為,第二天一早,樊思旭就出發趕往瀋陽,去幹那件他「蓄謀已久」的大事。

  「本溪沒有名額了嘛,只能去瀋陽。媽媽要陪我去,我沒讓她跟去,怕她心疼我說這說那的不好。」樊思旭就一個人到了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身高、體重等基礎測量,用手機在網上填信息……」

  過審後,樊思旭的血樣被採集放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中華骨髓庫。

  捧著院方頒發的榮譽證書,樊思旭緩緩走出醫院大門。

  他希望有一天能和某位患者配型成功,用自己的青春血液挽救他人生命,就像證書上寫的那樣:您的善舉將為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

  做公益讓我快樂

  會一直做下去

  要說樊思旭,可不只是給自己18周歲這麼「大禮」這麼簡單,他在學校也很有名氣,品學兼優,學校的大型活動他操作無人機攝影攝像,還能熟練使用各類電腦軟體。而他做的那些公益事兒,老師和同學們都很佩服。

  樊思旭是2017年5月初三複習的關鍵時期加入志願者團隊的。打那時起,他經常抽時間看望孤寡老人、為貧困戶捐款捐物、參與救援行動……

  2018年6月9日晚,4名驢友被困本溪明山區金坑村冒煙仙洞80多米深的洞底,具備繩降技能的樊思旭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那晚雨下得很大,他和大家徒手挖掘排水溝,經過一夜奮戰,把4名被困人員救了出來。

  今年疫情期間,樊思旭又和團隊的哥哥姐姐們一起忙消殺、守卡點,每天忙碌10幾個小時,長客站、學校、社區、企業……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高中3年,學業最緊張,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投身公益?

  樊思旭的回答很簡單:「因為做公益讓我打心眼裡開心,快樂!」

  劉楓林 遼瀋晚報特派本溪主任記者 金松

  「送自己『成人禮』,表示我長大了」

  記者:你怎麼看待成人禮?

  樊思旭:在我心裡,成人禮並不是一種什麼儀式。我只是想給自己送「禮物」,表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做一些事了。

  記者:那怎麼會想到送自己這樣的「禮物」呢?

  樊思旭:就是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唄!

  記者:父母知道你給自己的「禮物」嗎,他們支持嗎?

  樊思旭:我從小比較獨立,小學二年級就能自己做飯了,一般我的決定他們都會支持。器官捐獻的時候母親比較不同意,造血幹細胞的時候有些擔心我的身體。

  記者:你怎麼樣和父母溝通、做他們工作呢?

  樊思旭:還是觀念的事吧,多說多解釋唄!

  記者:加入志願者團隊時你正好是初三,接下來就是高中3年,跟著大家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不會影響學習嗎?

  樊思旭:不會啊,只要你合理安排、控制好自己的時間就行了。

相關焦點

  • 捐造血幹細胞像獻血一樣簡單
    全省9萬餘名捐獻者資料入庫  2003年8月12日,送水工人胡玉高捐獻了雲南第一例造血幹細胞,他說:「我獻出一點愛心,就有可能幫助他人獲得生命。」  2020年11月27日,小普這名90後等了6年,如願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雲南第232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這是一場感人肺腑的生命邂逅和生命接力,也是一場情滿人間的愛心傳遞。
  • 關於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小疑慮
    大家好,我叫「愛心寶貝」,我是中華骨髓庫的吉祥物~愛心寶貝的日常經常被問到幾個問題 「捐獻造血幹細胞到底是抽骨髓還是抽血液?」 「捐獻造血幹細胞影響健康嗎?」 「我想加入中華骨髓庫,需要做什麼?」 「有幸和患者配型成功,我要做什麼?」
  • 揚州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   27歲的張晨雨在儀徵市真州鎮嘉禾社區工作,早在2011年,還在安徽讀大學時,他就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揚州儀徵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市的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陪伴在身旁的,是他的未婚妻王萌。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27歲的張晨雨在儀徵市真州鎮嘉禾社區工作,早在2011年,還在安徽讀大學時,他就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3年他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他先後14次無償獻血,累計獻血5500ml。今年7月30日,他接到安徽紅十字會的一個電話。
  • 江蘇又產生一對捐獻造血幹細胞夫妻
    2021年1月11日上午,鹽城市民李海華在泰州市人民醫院正式捐獻造血幹細胞。至此,江蘇繼石雲根、張冬梅夫婦後又產生了一對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夫妻。當天上午江蘇首對捐獻者夫妻石雲根、張冬梅也來到採集現場一起見證這個重要時刻。  李海華、陳國蓮夫婦成為全國第四對(之前江蘇、廣東、安徽各一對)、江蘇省第二對、鹽城市首對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夫婦。
  • 劉建營:捐獻造血幹細胞者的自白
    我沒和家人商量,就滿口答應下來,並表示積極配合紅十字會盡一切所能,用自己健康的幹細胞來救治這位患者。 從初配相合到成功捐獻,又經過了將近一年的等待。這期間,我積極配合紅十字會再次抽血進行高分辨配型、體檢等常規檢查,並在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同意書鄭重籤下自己的名字,履行自己當初的承諾。
  • 我州17.5萬人次參與無償獻血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4000多人份
    近日,記者從紅河州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換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我州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隊、無償獻血志願服務隊不斷發展壯大:17.5萬人次參與無償獻血,累計捐獻血液5908.72萬毫升,成功完成2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極大地促進了全州「三獻」(無償獻血、人體器官和造血幹細胞捐獻
  • 泉州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助9歲白血病患者
    徐梅琴在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26日,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的22歲女生徐梅琴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之光,成為福建省第272例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徐梅琴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霞碧村,目前是武夷學院桃源校區旅遊管理專業大四在讀本科生。
  • 獻血16年如今60歲了無法再獻,他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獻血16年如今60歲了無法再獻,他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16年義務獻血從不間斷,得知年滿60歲將無法獻血,他又悄悄地籤了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 「80後」母親為捐造血幹細胞增重18斤 已有十餘年獻血經歷
    這封署名為「遠方的姐姐」的信來自浙江省湖州市的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而這名捐贈者朱燕娜是一名「80後」的母親,為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特意增重18斤。據湖州吳興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朱燕娜也已有十幾年的獻血經歷。12月2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吳興區紅十字會了解到,因為朱燕娜曾有多次獻血經歷,所以在5年前血站護士動員她加入幹細胞庫時,朱燕娜便留了底。
  • 「95後」小夥捐造血幹細胞 大學生群體捐獻積極性提升
    張江濤捐獻造血幹細胞。 蔡建夫 攝中新網紹興9月22日電(項菁 張銀育 陳飛彩)血液緩緩流入血細胞分離器,5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65毫升……記者22日從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獲悉,日前,22歲張江濤在醫院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其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從陌生擔心到主動「擼袖」,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以下簡稱: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0萬人份。
  • 獲捐造血幹細胞病癒後來濰「探親」
    4月9日下午,在濰坊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裡,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的共同見證下,造血幹細胞受捐康復者江黎明與捐獻者朱永明緊緊擁抱在一起。十年前,朱永明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挽救了江黎明的生命;十年後,江黎明不遠千裡從黑龍江來謝恩。據了解,這是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首次與受捐康復者見面。捐獻者朱永明是臨朐山旺鎮人,1986年生。
  • 為何人體器官無償捐獻卻有償使用?
    紅十字會倡導「三獻」遵循自願無償捐獻原則,但病人在醫院用血或接受造血幹細胞和器官移植治療都是「明碼標價」。遂使「紅十字會是不是從中漁利」的質疑一直如影隨形。紅十字會在我國的血液事業中扮演什麼角色?組織無償獻血、獻造血幹細胞和器官是不是有利可圖?回答上述疑問,就要從頭講清其中的道理。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須知
    一、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健康標準?  凡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健康,經下列血液檢查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年齡在18-45歲的符合無償獻血條件的健康者均可登記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8-55歲健康者可採集造血幹細胞。  三、為什麼45-55歲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記?  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年齡為18-55歲,捐獻者登記入庫後到尋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時間。
  • 大愛無疆|90後輔警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
    公安輔警無償獻血    2020年11月18日上午,安順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宋旗派出所輔警張益星在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無償捐贈。    此次獻血是因為張益星同志長期無償獻血,其血型檢測與紅十字會等待救治的病人配型吻合,所以安順市經開區衛計局通過分局聯繫上張益星同志向他告知情況後,張益星同志立即答應捐贈救人
  • 廣西「95」後消防員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也是我的使命
    中新網柳州9月3日電 (林馨)「消防員的使命是進火場裡救人,對我而言捐獻造血幹細胞也是救人,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廣西柳州市「95後」消防員冬冬(化名),3日在柳州市工人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時表示。當天,記者在柳州市工人醫院病房中看到,冬冬正躺在病床上,雙手插著血液循環管,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採集造血幹細胞懸混液。為促進血液流出,他右手不停地捏著彈力球,並且雙臂不能彎曲。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冬冬。 林馨 攝1997年出生的冬冬,2017年6月2日加入中華骨髓庫。
  •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2020-11-16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6歲小夥無償獻血12次,等了七年多,終於成功捐獻骨髓
    近日,在武漢某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內,血液分離機靜靜地運轉著,捐獻者胡採棣坐在一旁,看著自己流出的血液,一旁的血液分離機吸出造血幹細胞血液。胡採棣是一個報社的記者,在交談中記者感受到,這個性格開朗的小夥子身上有著滿滿的正能量,雖然今年才26歲,但他也已參與無償獻血12次,累計達4800ml。在面對採訪時,胡採棣表示:「高考結束之後第一次獻血,作為自己成人禮,然後獻血完了之後,就定期地堅持獻血。」胡採棣說,你能夠幫助別人是一種幸福。
  • 370分鐘,450毫升造血幹細胞將火速運往千裡之外……
    370分鐘,450毫升造血幹細胞27 歲的張晨雨在真州鎮嘉禾社區工作,早在 2011 年,還在安徽讀大學時,他就報名將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3 年他正式成為了中華骨髓庫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他先後無償獻血 14 次,累計獻血 55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