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少年在成年日 送自己3件特殊禮物
樊思旭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攝影 林林
樊思旭到流動獻血車無償獻血。 本人供圖
無償獻血
籤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
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18歲,你會給自己一個怎樣的成人禮?是一雙盼望已久的AJ籃球鞋,是一頓平時捨不得花錢吃的大餐,還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本溪第二高中高三·六班的樊思旭,送給自己的卻是3件舉世無雙的特殊「大禮」:
踏上無償獻血車,擼袖獻血400ml;到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完成血樣採集,籤下捐獻造血幹細胞同意書;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激活器官捐獻登記卡。
護士姐姐,我來獻血啦!
9月13日上午,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長江路財富廣場的一輛無償獻血車迎來了一名特殊的獻血者,他就是本溪縣第二高中的樊思旭。
「那一天是我18歲生日嘛,就提前預約了來獻血。」
樊思旭告訴記者,之前自己就好幾次想要獻血,但是因為不滿18周歲都被拒絕了,因此才在18周歲生日這天專門來義務獻血。
陪樊思旭來獻血的是本溪滿族自治縣心連心志願者團隊的幾名大哥哥大姐姐。他們介紹說:「別看樊思旭年紀小,卻已經是一名『老隊員』了,3年前就加入了團隊,和大家一起做公益。」
因為年紀小,又是第一次獻血,護士建議樊思旭先獻200毫升,可他卻堅持要獻400毫升,「沒事,你看我這體格,抽吧,400!」
看著鮮血從自己手臂上汩汩流出,樊思旭笑了,他知道,這些流出的鮮血一定會幫助到某個需要幫助的人。
自己不在了
器官還能幫助別人
其實,這一天樊思旭迎來的,不只是第一次獻血。
「回家打開電腦,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點開自己的器官捐獻登記卡,已經自動激活了。」
原來,早在2019年夏天,樊思旭在打工的時候,就登記報名了器官捐獻。
「暑假嘛,我去撫順找了家飯店打工,就是想用自己的勞動過兩個月完全獨立的生活,體會父母的不容易,鍛鍊自己唄!」
就在這期間,樊思旭看到了有關器官捐獻的新聞,就登錄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瀏覽。「看到那麼多人因為器官捐獻獲得新生,還有更多人在等待,我就想幫助他們。」
於是,樊思旭按動滑鼠,登記報了名。
那一天,是2019年7月24日。因為還沒到18周歲,樊思旭被告知「登記內容需等報名人18周歲方可激活」。
樊思旭說,因為這事,母親還訓斥了他一頓。
那是幾天後,母親突然給他打電話:「你在外面都背著我們幹什麼了!別跟我裝傻,器官捐獻是怎麼回事?這麼大事兒,你連商量都不商量?」
原來,樊思旭報名留的地址是家裡,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給他寄了份郵件,裝著「致志願者書」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知道瞞不住了,樊思旭就和母親嘮了起來:「人去世了,但器官能夠幫助其他人更好地活著,我覺得這非常有意義,我想去做,也希望得到你們的支持。」那一晚,母子倆聊了很久,父母終於接受了他的決定。
希望我的血樣
能挽救別人生命
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樊思旭沒有瞞著父母。
9月13日晚上,母親做了一大桌子菜,「說兒子一下子獻了400ml血,要給兒子好好補補。」樊思旭說,餐桌上,一家三口其樂融融,「也算是給我送行。」
因為,第二天一早,樊思旭就出發趕往瀋陽,去幹那件他「蓄謀已久」的大事。
「本溪沒有名額了嘛,只能去瀋陽。媽媽要陪我去,我沒讓她跟去,怕她心疼我說這說那的不好。」樊思旭就一個人到了瀋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身高、體重等基礎測量,用手機在網上填信息……」
過審後,樊思旭的血樣被採集放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中華骨髓庫。
捧著院方頒發的榮譽證書,樊思旭緩緩走出醫院大門。
他希望有一天能和某位患者配型成功,用自己的青春血液挽救他人生命,就像證書上寫的那樣:您的善舉將為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
做公益讓我快樂
會一直做下去
要說樊思旭,可不只是給自己18周歲這麼「大禮」這麼簡單,他在學校也很有名氣,品學兼優,學校的大型活動他操作無人機攝影攝像,還能熟練使用各類電腦軟體。而他做的那些公益事兒,老師和同學們都很佩服。
樊思旭是2017年5月初三複習的關鍵時期加入志願者團隊的。打那時起,他經常抽時間看望孤寡老人、為貧困戶捐款捐物、參與救援行動……
2018年6月9日晚,4名驢友被困本溪明山區金坑村冒煙仙洞80多米深的洞底,具備繩降技能的樊思旭第一時間趕往現場。那晚雨下得很大,他和大家徒手挖掘排水溝,經過一夜奮戰,把4名被困人員救了出來。
今年疫情期間,樊思旭又和團隊的哥哥姐姐們一起忙消殺、守卡點,每天忙碌10幾個小時,長客站、學校、社區、企業……到處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高中3年,學業最緊張,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投身公益?
樊思旭的回答很簡單:「因為做公益讓我打心眼裡開心,快樂!」
劉楓林 遼瀋晚報特派本溪主任記者 金松
「送自己『成人禮』,表示我長大了」
記者:你怎麼看待成人禮?
樊思旭:在我心裡,成人禮並不是一種什麼儀式。我只是想給自己送「禮物」,表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做一些事了。
記者:那怎麼會想到送自己這樣的「禮物」呢?
樊思旭:就是想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唄!
記者:父母知道你給自己的「禮物」嗎,他們支持嗎?
樊思旭:我從小比較獨立,小學二年級就能自己做飯了,一般我的決定他們都會支持。器官捐獻的時候母親比較不同意,造血幹細胞的時候有些擔心我的身體。
記者:你怎麼樣和父母溝通、做他們工作呢?
樊思旭:還是觀念的事吧,多說多解釋唄!
記者:加入志願者團隊時你正好是初三,接下來就是高中3年,跟著大家參加各種公益活動不會影響學習嗎?
樊思旭:不會啊,只要你合理安排、控制好自己的時間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