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我終於見到了你!獲捐造血幹細胞病癒後來濰「探親」

2020-12-04 濰坊傳媒網官網

4月9日下午,在濰坊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裡,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的共同見證下,造血幹細胞受捐康復者江黎明與捐獻者朱永明緊緊擁抱在一起。十年前,朱永明捐獻的造血幹細胞挽救了江黎明的生命;十年後,江黎明不遠千裡從黑龍江來謝恩。據了解,這是我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首次與受捐康復者見面。

捐獻者朱永明是臨朐山旺鎮人,1986年生。2006年,他在無償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便毅然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09年上半年,他的血樣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並於2009年12月赴北京為對方捐獻造血幹細胞。如今,十年過去了,朱永明擁有了幸福的家庭,一雙兒女承歡膝下。

受捐康復者江黎明是黑龍江省虎林市人,今年57歲,十年前患了急性白血病。2009年12月,他在北京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後,無排異,康復如常,五年前進入一家企業工作。多年來,他一直希望能找到當年的恩人,經過多方打聽,終於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給他的是山東濰坊人,如今他終於見到了恩人——一位只比他女兒大三歲的小夥子。

在現場,江黎明眼含淚花,緊緊地抱著朱永明:「孩子,終於見到你了,感謝你給我新生,感謝你託起了我的家庭,你就是我的孩子。」朱永明為自己能幫到別人而欣慰。

濰坊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接到受捐康復者的電話時很吃驚,看到他康復得這麼好更是吃驚,同時為濰坊捐獻者的義舉感到開心。他們的大愛挽救了一個個人、一個個家庭,「受捐康復者和捐獻者十年後的見面讓我們特別欣慰。」捐獻造血幹細胞工作任重道遠,截至目前,濰坊已有10950名志願者報名登記並採集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有52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江黎明(右)與朱永明擁抱在一起。

新聞延伸

十年後,我終於見到了你

4月9日,黑龍江省57歲的江黎明見到為他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朱永明時,忍不住流下熱淚。十年前,江黎明患上急性白血病,生命垂危之時,接受朱永明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得已康復。多年來,他到處尋找恩人,如今終於如願。朱永明是臨朐縣山旺鎮的一位農民,十年來,周圍很少有人知道他做的這件事。

現場

兩人緊緊抱在一起

4月9日下午,在濰坊市紅十字會會議室內,從黑龍江趕來的江黎明見到已在等候的朱永明時,緊緊抱住了對方。「孩子,太感謝你了,沒有你無私的愛,就沒有今天的我,沒有我們現在的家。」江黎明說。他的妻子張子娟也很激動,夫妻倆都眼含熱淚。

江黎明說,十年來,他四處打聽恩人的下落,但由於牽涉到供患雙盲的國際原則和中華骨髓庫供患見面流程,一直沒能如願。直到最近,他才知道挽救他生命的是濰坊的一位小夥子。他一定要來濰坊與對方見面。

這因「血」而結的緣,又似是命中注定的緣。殊不知,朱永明的小名也叫「黎明」。他家在臨朐縣山旺鎮,9日上午因事來到濰坊城區,恰好就接到了受捐者找他的電話。「我也一直掛念您是否好起來,現在看到您這麼健康,我就放心了。」朱永明也格外激動。

受捐者

尋找恩人成心結

2009年,47歲的江黎明患了急性白血病,必須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才能保住生命。尋找配型的過程特別艱難,好不容易有一位26歲的捐獻者與他配型成功,卻因對方家屬不同意而放棄。沒想到,後來醫生又通知張子娟,說幫她丈夫找到了合適的配型。「那時我都不敢相信,怕希望再一次破滅。」張子娟說。

2009年12月21日,是個下雪天,江黎明在北京住院,捐獻者冒雪來北京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手術成功後,他恢復得非常好。五年後,他開始正常工作,目前在當地一家企業上班。

手術成功後不久,江黎明開始打聽恩人的下落,想當面致謝。但他多次給北京的相關部門打電話,想要捐獻者的聯繫電話,都被拒絕。

這件事成了江黎明的心結,也對他們全家影響很大,他們平時經常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女兒也成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捐獻者

配型成功必須捐

33歲的朱永明是個直爽的青年,經常參與無償獻血。2006年,在北京打工的他參加無償獻血時,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能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就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樣,登記入庫。

2009年上半年,朱永明接到濰坊市紅十字會的電話,說他的造血幹細胞與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問他是否願意捐獻。朱永明的第一反應就是:捐。「我的造血幹細胞能與別人配型成功,這是一種緣分,我必須捐。」朱永明說,後來他又捐了一次造血幹細胞血樣,檢測結果顯示,與患者配型完全成功。

2009年的冬天,他如約去北京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我當時沒敢聲張,也沒和父母說,怕他們擔心。但實際上捐獻造血幹細胞對身體沒有害處。」朱永明說,這些年,他的身體非常好,結婚生子,現在有一兒一女,生活幸福。看到受捐者江黎明身體康復了,他也非常欣慰。

市紅十字會

非常感動促成相聚

濰坊市紅十字會相關負責人說,得知造血幹細胞受捐康復者江黎明自黑龍江千裡迢迢來濰坊尋找恩人時,他們很意外,因為按規定,供患雙盲,原則上雙方不能見面。但受捐者多方聯繫了捐獻者,且受捐者已康復多年,是懷著感恩的心來與恩人相見的。這讓他們非常感動,所以促成了此次相聚。

其實,在我市有很多像朱永明一樣的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他們是來自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但又因無私的愛變得偉大。目前,通過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癒人體造血系統及免疫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等多種疾病的唯一手段,很多患者無法找到合適的親緣供體,只能依靠非血緣捐獻者。他們非常感謝我市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也呼籲更多市民加入到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行列中來,傳遞正能量,讓愛心傳遞下去。

記者 齊英華 劉曉梅

相關焦點

  • 記掛了十年 一位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和捐獻者的隔空對話
    「感謝您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知道你現在很好,我很高興!」3月5日,一位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和她的捐獻者通過本端,進行了一場隔空對話,雖然他們都不知道對方是誰,但通過最簡單的言語,表達了彼此間最深的牽掛,也反映了所有捐獻者和受捐者之間血濃於水的情意。
  • 兩次捐出造血幹細胞,六年後這對「血脈相連」的人終於見面了
    9月15日,在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上,來自武漢的「80」後女士胡磊向給她兩次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河南省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隊長黃偉深深鞠了一躬,時隔6年,這對「血脈相連」的「親人」終於相見。
  • 黑龍江幹細胞受捐者10年後找到濰坊捐獻者
    4月9日,在濰坊市紅十字會的協調見證下,這對因「血」結緣的陌生人終於相見:當年的造血幹細胞受捐者江黎明從黑龍江虎林市趕到濰坊,見到了期盼已久的救命恩人朱永明,當面道出了自己心中的感謝。為了能夠見到當年為自己無私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恩人朱永明,當面道聲感謝,他們一家已經等待了近10年。9日下午3點,兩個相隔千裡的陌生人終於在濰坊紅十字會相見,一個雙鬢斑白的中年男人和一個健壯的小夥激動地擁抱在了一起。「孩子,謝謝你,我們全家都要謝謝你,你不僅救了我,也救了我們這個家!」
  • 廣西「95」後消防員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也是我的使命
    中新網柳州9月3日電 (林馨)「消防員的使命是進火場裡救人,對我而言捐獻造血幹細胞也是救人,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廣西柳州市「95後」消防員冬冬(化名),3日在柳州市工人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時表示。「那時,也不太了解捐獻造血幹細胞,更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成功捐獻。」冬冬說。今年8月底,冬冬得知自己與患者匹配成功。「一開始接到消息時還有點懵,擔心會不會對身體有什麼傷害。」冬冬說。後來,冬冬得知捐獻對人身體沒有什麼影響,又能救人一命,便決定捐獻。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冬冬。
  • 「謝謝你救了我!」他兩度移植造血幹細胞給她,第二次減重近20斤
    「謝謝你,救了我!」湖北省受捐者胡磊見到恩人黃偉的那一刻瞬間淚目,深深彎腰鞠躬。「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儘管沒見過你,卻在你最絕望時屢施援手……今年是我重生的第6個年頭,每每回憶起這段經歷,我的內心都有無比的力量。」如今,胡磊已基本康復,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為了回報這份沉甸甸的恩情,她一直堅持做公益,還做了遺體捐獻登記。
  • 為捐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增肥16斤 捐造血幹細胞的注意事項
    為捐造血幹細胞兩個月增肥16斤,原本沒有100斤的她開始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一天吃四五頓飯,還要強迫自己吃到非常的難受。 在短短的兩個月內增肥了16斤,最終捐獻了自己205ml的造血肝細胞。受捐的少年在事後寫信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非常感謝這位女孩子給了他第二次的生命,而這位女孩表示這都是她應該做的,她的捐獻不圖任何的回報。
  • 上海紅會:捐造血幹細胞不等於捐骨髓,許多捐獻者家屬有誤解
    「我很幸運,那麼小的機率也被我撞到了,終於能實現我的願望了。」1月14日上午,李建霖靜靜地躺在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病房裡。通過「血細胞分離機」,他的全身血液經歷了體外大循環,造血幹細胞被集中到一個採集袋中。當日下午,採集袋將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高鐵被運往在異地醫院一名等待救援的白血病患者身邊。
  • 揚州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    「7月份安徽紅十字會突然打電話問我,願不願意捐骨髓,有人和我配型成功了。我當時第一反應是比較驚訝,因為捐骨髓的成功概率是很低的。第二個感覺就是比較欣喜,可以挽救一個生命,感覺很高興。」張晨雨說。   得知配對成功後,張晨雨第一時間找到了家人商量這件事情。張媽媽非常贊同,因為她自己也在參與獻血,並且達到9800毫升以上。
  • 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婚禮也推遲了 揚州小夥:能救一條命...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小夥兒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陪伴在身旁的,是他的未婚妻王萌。今年7月份,當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就決定了捐獻,他的婚禮也被推遲了。
  • 「95後」小夥捐造血幹細胞 大學生群體捐獻積極性提升
    張江濤捐獻造血幹細胞。 蔡建夫 攝中新網紹興9月22日電(項菁 張銀育 陳飛彩)血液緩緩流入血細胞分離器,5小時共採集造血幹細胞混懸液365毫升……記者22日從浙江省紹興市諸暨市獲悉,日前,22歲張江濤在醫院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採集,其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用於挽救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從陌生擔心到主動「擼袖」,目前,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以下簡稱:中華骨髓庫)累計庫容量超過280萬人份。
  • 捐造血幹細胞像獻血一樣簡單
    全省9萬餘名捐獻者資料入庫  2003年8月12日,送水工人胡玉高捐獻了雲南第一例造血幹細胞,他說:「我獻出一點愛心,就有可能幫助他人獲得生命。」  2020年11月27日,小普這名90後等了6年,如願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雲南第232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這是一場感人肺腑的生命邂逅和生命接力,也是一場情滿人間的愛心傳遞。
  • 揚州儀徵小夥為捐造血幹細胞減肥20多斤
    11月24日上午,揚州儀徵市的張晨雨在泰州開始第一次造血幹細胞的捐獻。陪伴在身旁的,是他的未婚妻王萌。今年7月份,當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當即同意捐獻造血幹細胞。27歲的張晨雨在儀徵市真州鎮嘉禾社區工作,早在2011年,還在安徽讀大學時,他就報名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13年他正式成為中華骨髓庫一名志願者,多年來,他先後14次無償獻血,累計獻血5500ml。今年7月30日,他接到安徽紅十字會的一個電話。
  • 想捐造血幹細胞這些知識你一定要了解一下……
    想捐造血幹細胞這些知識你一定要了解一下…… 2020-12-25 10: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沂小夥捐造血幹細胞:生活不止眼前的疼痛,還很美好
    「小朋友,生活不止眼前的打針吃藥,生活很美好,世界很廣闊,只等你病好後快快長大,去發現它,探索它。」28日上午,來自臨沂的「90後」小夥張嵐清正在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據悉,他是濟南市第6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浙江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兌現十年前的承諾很滿足
    4天9次動員劑注射後,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第一人民醫院ICU副主任邵雪波成功捐獻了284ml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為該省第56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從登記進入中華骨髓庫到配對捐獻成功,邵雪波埋下十年的「種子」終於發芽了,「有一絲生機就必須救,我終於兌現了十年前的承諾,覺得很滿足。」
  • 骨髓造血幹細胞「悔捐」調查:捐獻關鍵時刻近半志願者「脫逃」
    然而,就在欣欣住進移植艙進行預處理之後,捐獻者卻突然中途「悔捐」。欣欣家人承擔了捐獻者高分辨配型、體檢和採集幹細胞等一系列費用約5萬元,這下不僅錢打了水漂,孩子也只能先回輸她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回到原始狀態,等待下一個合適的供體。欣欣的遭遇不是個案。悔捐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卻又不時發生。
  • 我的造血幹細胞終於可以派上用場,去挽救一條生命了
    今天,38歲的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產科醫生成雨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成為中華骨髓庫河北分庫第49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報名這麼久,終於可以救人了」圖為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成雨。今天上午,記者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見到了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成雨。
  • ...河南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偉和湖北受捐者胡磊相約寫書講述捐獻...
    本報訊(通訊員侯博李巖記者李燕)9月15日,中國紅十字會在北京舉行慶祝中華骨髓庫捐獻突破1萬例暨第六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宣傳活動,兩度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河南省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服務隊隊長黃偉與湖北省受捐者胡磊同時受邀出席活動,這對曾兩度「血脈相連」的「親人」在相知6年後,終於相見。
  • 為給12歲女孩捐造血幹細胞,45歲的退役軍人把酒戒了
    >退伍兵獻血後成為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劉軍家住海倫,是一名社區工作者。19歲時劉軍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野戰步兵,兩年後光榮退伍。「第二年獻血時,我自願填寫了造血幹細胞志願登記表,並留下了血樣,沒想到八九年過去了,我真的可以與別人配型成功,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神奇,以及肩上的責任。」劉軍感慨。將最優質的幹細胞捐獻給需要的人今年8月末,劉軍接到黑龍江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稱:「您與一位廣州患者配型成功,您願意向他捐獻造血幹細胞嗎?」
  • 他捐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此前,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決定捐獻出造血幹細胞。張益星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十萬分之一選中他張益星是一名90後。2015年,他成為了宋旗鎮派出所一名輔警。捐獻後張益星獲得榮譽證書張益星了解到,自己的幹細胞將捐給一名白血病患者,而自己的幹細胞與非親緣患者配型成功概率是極低的,達到了十萬分之一。據悉,兄弟姐妹完全配型成功的概率約為25%,與父母相合的概率也僅為50%,非親緣配型成功率大概是數十萬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