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分之一的機率!他捐的造血幹細胞拯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

2020-11-29 天眼新聞

11月24日,安順開發區宋旗派出所,張益星又開始了忙碌的工作。他是派出所一名輔警。此前,他得知自己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篩配型成功時,他決定捐獻出造血幹細胞。

張益星正在捐獻造血幹細胞

十萬分之一選中他張益星是一名90後。2015年,他成為了宋旗鎮派出所一名輔警。每年,單位都會組織一次集中獻血,他都會參加。2017年,張益星在獻血時,醫護人員詢問他是否願意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後如果有血液病患者需要時,會找到他幫助。他想都沒想就同意了。現場,醫護人員給他再次抽了一支血樣,並將血樣送到了中華骨髓庫。今年7月,張益星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是安順經開區衛計局打來的。對方稱:「經血液中心檢測篩查,您的血液跟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跟您確認一下您的聯繫方式和當初的捐獻意願有沒有改變。」「沒有!」張益星在電話中回答。

捐獻後張益星獲得榮譽證書

張益星了解到,自己的幹細胞將捐給一名白血病患者,而自己的幹細胞與非親緣患者配型成功概率是極低的,達到了十萬分之一。據悉,兄弟姐妹完全配型成功的概率約為25%,與父母相合的概率也僅為50%,非親緣配型成功率大概是數十萬分之一。 「而我就是那個十萬分之一可以幫助他的人,他們也許是一個小朋友、也有可能是一位老人,無論他們是誰,都希望他能儘快好起來,早日擺脫病痛恢復健康,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張益星說,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幫助一個生命,同時可能挽救一個家庭,作為一名人民警察這是他應該做的。

張益星捐獻造血幹細胞

精心、充足的準備據了解,當得知初步配型成功後,對方表示,需要再次採集張益星的高分辨血液進行檢測,隨後,他經過再一次高分辨血樣的對比,他與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吻合。

「當時心裡挺激動的,我的血或許能給一個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張益星說。

9月21日,張益星來到安順三0二醫院進行各項方面的體檢,檢查20多個項目,結果為良好,適合捐獻。

11月11日,張益星又做了核酸檢測何胸部ct,所有體檢項目合格。兩天後,張益星同事的陪同下來到從安順趕到貴州省人民醫院進行捐獻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並於當晚住進醫院。張益星介紹,準備期間,每天會給他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以增加從骨髓腔中釋放到外周血中的造血幹細胞數量,讓造血幹細胞游離到血液中方便採集。11月18日上午,張益星在同事的陪同下來到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室,捐出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前,打了注射造血幹細胞動員劑會有一點肌肉酸,但捐完後就好了。」張益星說,為了提取血液中的幹細胞,血液會通過導管從身體流向血細胞分離機,經過體外循環後,再流回體內。當天從他血液中提取的240ml造血幹細胞,抽了近4個小時。

張益星向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呼籲大家幫助更多人張益星說,起初,他以為捐獻幹細胞是抽取骨髓,但實際是不是。他希望,通過自己捐獻幹細胞的故事,可以讓更多的好心人知道,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是抽骨髓,而是採用外周血採血的方式進行血液採集,從中提取造血幹細胞,就像獻血小板一樣。大家不要害怕捐獻造血幹細胞,也許將來因為我們的捐獻能夠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從而點燃更多家庭的希望。通過這次捐獻,張益星也了解到,目前仍還有大量的白血病患者,其中大多是兒童,他們都在遭受到病痛的折磨,急需適合的造血幹細胞救治。

據悉,張益星的幹細胞被成功捐獻後,已被迅速空運到省外,將拯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楊媛媛

編輯 黃盈瑩編審 劉丹 廖波

相關焦點

  • 江油31歲理髮師捐贈造血幹細胞,拯救白血病患者
    2020年12月30日,江油市民喻小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江油第3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喻小清也是綿陽市第19位捐贈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四川省第298位成功捐贈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今天(1月6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喻小清。
  • 十萬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 江蘇有800名「勇士」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可能有些人並不知道,造血幹細胞的配型十分不容易,親人之間的配型成功率僅為百分之二十五,非血緣之間的配型成功率則只有十萬分之一,所以能配型成功是非常幸運的事。今天(1月13日)上午,來自江蘇常熟的志願者何潔,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她成為了中華骨髓庫江蘇省分庫第800例捐獻者。32歲的何潔是2017年加入中華骨髓庫的。
  • 「熊貓俠」捐獻造血幹細胞 概率千萬分之一
    神奇的是,與稀有血型志願者劉小華配型成功的是一名普通血型患者,兩人配型成功的概率低至千萬分之一。「據說非血緣關係之間的配型成功率是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稀有血型更是高達千萬分之一。 「7月15日早上7點,紅十字會打來電話告訴我配型成功了,問我還願意捐獻嗎,我當然願意!」在劉小華看來,這是上天註定的「緣分」。
  • 上海紅會:捐造血幹細胞不等於捐骨髓,許多捐獻者家屬有誤解
    通過「血細胞分離機」,他的全身血液經歷了體外大循環,造血幹細胞被集中到一個採集袋中。當日下午,採集袋將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高鐵被運往在異地醫院一名等待救援的白血病患者身邊。24歲李建霖正在病床上完成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他說「整個採集過程沒有痛苦」。
  • 海南一幹部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白血病患者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8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9月28日上午,在海南省委辦公廳工作的增志(化名)在海南省人民醫院捐獻了造血幹細胞234毫升,用於挽救在浙江某醫院治療的一名白血病女患者。據了解,增志成為海南省第116例,全國1024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泉州女大學生捐造血幹細胞救助9歲白血病患者
    26日,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的22歲女生徐梅琴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9歲的白血病患者重燃生命之光,成為福建省第272例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徐梅琴來自德化縣龍門灘鎮霞碧村,目前是武夷學院桃源校區旅遊管理專業大四在讀本科生。
  •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原標題: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後續:白血病患者找到新捐獻者   《造血幹細胞捐獻變卦風波》後續  白血病患者又找到合適幹細胞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周偉武你有沒有考慮患者的感受呢?」  網民「開心果」評論說,原本是善行,如今卻要變惡舉。讀者梁女士致電本報稱,她是一名在南寧上學的大學生,不想對變卦志願者的行為加以評論,只想捐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希望陳宇明用得上。中華骨髓庫廣西分庫工作人員表示,造血幹細胞匹配率極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捐獻給陳宇明。
  • 煙臺一醫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表示自己很幸運(圖)
    水母網6月13日訊  (YMG記者劉曉陽攝影報導)昨天是端午節,煙臺第17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劉興踏上了赴濟拯救生命的「愛心之旅」,用自己的熱血挽救一名等待移植的白血病女孩。2011年3月份,中醫院與紅十字會聯合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宣傳和血樣採集的活動,劉興積極報名參加。從那時起,他的資料便載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今年3月,劉興突然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說他與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造血幹細胞與初配成功,急需要他的幫助以挽救生命。「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劉興告訴記者,經過4月份的高分辨、5月份的查體後,最終確定了他。
  • 捐獻造血幹細胞,他與時間賽跑救助白血病患者
    12月20日,躺在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造血幹細胞採集室裡,看著自己的鮮血在血細胞分離機中循環轉動,空軍戰士範寶強說,自己仿佛在參加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戰鬥」,渾身熱血奔湧,這感覺跟他今年7月接到中華骨髓庫電話時一樣,那天,醫生告訴範寶強,他與一白血病患者初配型相合,經過後續高分化驗和體檢
  • 「70後」醫生捐造血幹細胞: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救人
    王勇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會。鄞州二院供圖中新網寧波9月21日電(李典 謝美君)「兩年等到十萬分之一的機會,這既是那位患者的幸運,也是我的幸運!」21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第二醫院醫共體總院胃腸外科的「70後」醫生王勇經過2個小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捐出120多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將重新點亮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之光」。除了王勇,他的妻子也是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兩年前,王勇與同是醫務工作者的妻子一起報名登記入庫,雙雙成為光榮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臺灣同胞為博野幸運女職工趙娜捐獻造血幹細胞
    「是董事長出巨資為我捐獻造血幹細胞的臺灣同胞才挽救了我的生命,我要把後半生全部貢獻給企業,以感謝他們對我的大恩大德」。  趙娜和丈夫馬浚朋是同一公司的後整理車間的職工。在2004年5月份的一次職工例行體檢中,該縣縣醫院和中醫院分別檢查出她的白血球比正常值高出了10倍,脾大2倍,是明顯的白血病症狀,後又經解放軍252醫院進一步確診。
  • 大三一男生2次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網友:這對身體有沒有危害?
    在陝西西安,有一位大三的男生,他叫林啟和,早在2017年10月初加入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到了2019年,被電話通知有患者和他配型成功,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剛開始,家裡人都不同意的,認為這樣對身體有很大的影響。
  • 42歲大叔為白血病患兒捐骨髓 兒子:爸爸做的值
    「我把我的造血幹細胞給他,我就希望這個沒見過面的小寶寶快些好起來。」4月29日,躺在醫院採集床上,鄭春福的血液順著透明的導管汩汩流向採集機,他的造血幹細胞將救治一位3歲白血病患兒。  鄭春福是中華骨髓庫吉林分庫第4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今年我省第二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是中華骨髓庫第4877位捐獻者。  為3歲寶寶捐造血幹細胞  鄭春福今年42歲,身高1.82米,體重88公斤。他好朋友的孩子,前幾年因為患上白血病,苦等造血幹細胞配型相合者,但最終沒等到,小小的生命因此而逝去。
  • 獲捐造血幹細胞病癒後來濰「探親」
    2006年,他在無償獻血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便毅然捐獻了造血幹細胞血樣,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09年上半年,他的血樣與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並於2009年12月赴北京為對方捐獻造血幹細胞。如今,十年過去了,朱永明擁有了幸福的家庭,一雙兒女承歡膝下。受捐康復者江黎明是黑龍江省虎林市人,今年57歲,十年前患了急性白血病。
  • 瞞著外婆,長興小夥捐獻造血幹細胞,為蘇州患者送去了「生命火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歡曹韌,是湖州城市集團蝴蝶公益志願者、資產公司下屬衡通公司員工,也是一名充滿熱情的90後小夥。201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正式加入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組織,沒想到2年後,他完成了首次捐獻,把造血幹細胞輸送給了蘇州一位80後患者,完成了生命接力。
  • 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95後」
    衛立強出生於1995年,今年7月大學畢業,成為修建呼和浩特地鐵二號線的一名盾構機操作手。 2014年,他在安徽理工大學就讀時,採集了造血幹細胞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新華網 徐梅攝今年9月,衛立強的幹細胞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
  • 2021年甘肅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
    甘肅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任進全、省衛生健康委有關領導親切慰問了捐獻者,並為其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和省紅十字會博愛金獎。王秀鵬,是我省民樂縣基層衛生院的一名臨床醫生,2015年在就讀甘肅中醫藥大學期間積極加入到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行列中。
  • 造血幹細胞可拯救地貧患者?「骨髓」捐獻,真的沒有那麼可怕
    中間型地中海貧血患者只有在特殊時期需要輸血,比如說受傷、感冒時。而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由於血紅蛋白數量不夠,時刻需要血紅蛋白的補充,造成極度輸血依賴,並且必須做幹細胞移植才有可能得到治癒。造血幹細胞移植也就是俗稱的骨髓移植,由於大多數人對於骨髓移植的誤解和恐懼,導致如今骨髓庫供應不足,也有捐獻者在配型成功之後悔捐,讓很多地貧患者再次失去救助的希望。
  • 為救小女孩他毫不猶豫 捐完造血幹細胞又捐淋巴細胞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 蔡櫻柳 見習記者 黃伊娜 通訊員 王宇徵 熊文靚)一部《我不是藥神》,把白血病帶進了人們的視野,讓大家看到了這些吃藥維持生命的白血病患者的痛苦和艱辛。但要想擺脫白血病,光靠吃藥是不夠的,有些患者可能還需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機率很低,有些患者一生也沒能等到。
  • 威海又一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威海又一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20-12-01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